中专高复文言文复习资料.doc_第1页
中专高复文言文复习资料.doc_第2页
中专高复文言文复习资料.doc_第3页
中专高复文言文复习资料.doc_第4页
中专高复文言文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校生语文课内资料文 体 知识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记 叙文文 体知识一、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二、内容:写人、记事、状物、写景三、表达方式:(主要)记叙、描写; (适当插入)抒情、议论1、描写:(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人物描写:外貌(肖像、神态、服饰)、语言、动作、心理(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从小见大) 2、抒情:(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寓情于事 3、议论:文中恰当穿插议论,尤其是文末的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段与段之间用一二句议论,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四、记叙的顺序:1、(按时间)顺叙、倒叙、插叙 2、(按空间)远、近、高、低 3、(按材料)分析顺序,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 扩展:倒叙的定义:把事件的结果或事件的发展过程最精彩的一个场面放在开头五、描写景物的角度: 1、形状、形态、姿态等 2、声(大、小等) 3、色(五颜六色、亮、暗等) 4、味(各种气味)六、景物类散文: 1、写景抒情 2、托物言志七、记叙的线索: 1、以事件为线索 2、以物品为线索 3、以游踪为线索 4、以人物为线索 5、以人物的思想情感或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线索八、写作特点 1、文章结构 2、表现手法:象征、白描、先抑后扬、联想、想象、对比、铺垫、衬托(正衬、反衬) 3、语言特点:(1)修辞手法(2)表达技巧九、写作方法:中心突出,内容切题详略得当,层次清楚前呼后应,语言通顺十、阅读方法:1、咀嚼标题,理解词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以帮助推测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中心,有的标题能揭示文章的中心。联系语言,理解词语和句子的特点含义,体会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效果和作用、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和作用。 2、理清思路,归纳中心: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结合记叙的线索、要素、记叙的详略、过度、照应等因素,分析各层、各段大意、归纳文章的中心。3、分析手法,品味语言: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语言特色、各不相同,或朴实、或生动;或豪迈、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议论 文 文 体 知 识一、作用: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表明自己 的观点和主张二:类型:立论、驳论(即正面议论、反面议论)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即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也可以说就是标题)论点的位置:题目、开头(居多)、中间、结尾 2、论据:即用具体的事实和道理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方法:例证法(举例论证) 引证法(引用论证) 喻证法(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四、议论文的结构:观点: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五:论证结构: 本论:1.并列式(排比句) 2、总分式 3、对照式(对比论证) 4、层进式(段与段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六、阅读发法: 1、找中心论点:(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2)在句首开门见山(3)中心词(4)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3)(4)较少见,分论点一般2、理清论证层次3、归纳论证方法4、品味语言特色:哲理性、思辨性(用修辞手法)说 明 文 文 体 知 识一、作用: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二、说明对象:事物、事理(有时事物和事理交错)三、 说明文的特点:知识性、科学性、说明性、客观性 区别:说明书的特点: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宣传性四、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五、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列图表六、结构层次:总分总总分分分分总七、阅读方法:1、抓住说明对象(事物)的结构特征和本质 说明文根据事物现状、构造、特征、功用、效果等方面证明其本质的特征、规律,重点放在文章的说明对象以及如何说明事物。 (1)看题目:不少题目是说明对象。 (2)抓文句,首句往往是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首句来证明事物的特征。 2、分析说明文 3、理清说明顺序 4、品味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科学性),从空间、时间、数量、范围、程度、条件、特征、性质、程度上加以限制。基 础 知 识语 音容易错认误认的三种情况:一、多音多义字:如:他是好人(读第三声) 他好读书(读第四声) (一)1、由于意义和用法读多音 2、由于口语音和普通话音不同读多音 3、由于人多,方言和普通话读音不同而读(二)少数形声字: 1、误读声旁如:莠,读秀音;獭,读懒音 2、不正确地利用声旁类推如:批,庇,妣(不是都读批音)拙,咄,绌(不是都读拙音)喘,湍,惴(不是都读喘音) (三)少数形似字: 如:崇、祟 茸、修葺文字定义: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大多数汉字都有一定的形体,有一定的读音,表达一定的意思。分类:(从结构上分)独体字、合体字一、汉字的构造(即汉字的造字方式和方法,也叫做“六书”)1、象形字:用一个形象符号来描摹实物的形象文字如:日、月、山、水、目(一般都是合体字,少数是独体字)2、指示字:用象征性符号或以象形字为基础,加指示性的符号来表示新的字 如:上、下、本、末、刃(完全是独体字)3、会意字: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字如:从、休、林、森、囚、采4、形声字: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大多数都是合体字) (1)左形右声:城、描、帽、秧、偏、肝 (2)右形左声:讲、战、削、功、飘、期 (3)上形下声:花、草、篱、露、雾、爸 (4)上声下形:盒、想、堡、梨、贡、盲 (5)外形内声:国、园、匾、裹、衷、袤 (6)内形外声:问、闷、闻、辨、辩、辫 (7)形占一角:颖、腾、胜 (8)声占一角:旗、病、痢、寐5、汉字的演变:演变规律由繁至简 (1)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籀(zhou)文小篆(商)(西周)(春秋)(秦统一后的文字) (2)今文字阶段: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创于秦) (创于汉初) (兴于汉末)(始于魏晋) (流行于汉)(盛于唐) (通行魏晋)(流传至今)语 汇定义:语汇是语言中词和相当于词的成语之类的总汇一、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也是构成词的要素 1、单音节语素:人、马、走、看、高 2、双音节语素:咖啡、沙发、雷达 3、多音节语素:巧克力、奥林匹克二、词和词的构成: 定义: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应用的单位 分类:单纯词、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1、并列式: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相近和相反、相对如:朋友、城市、观察、戏剧、开关、矛盾、黑白2、偏正式:前一个语素修饰后一个语素 如:火车、皮鞋、微笑、红旗、铁路、农业3、支配式(动宾式):前一个语素支配后一个语素如:写字、管家、出席、站岗、作文4、补充式(动补式):后一个语素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 如:提高、说明、立正、缩小、推广、降低区别:动宾:吃饭、打球、学习语文 动补:吃完、打好了、学好了5、陈述式(主谓式):后一个语素陈述前一个语素如:地震、月亮、年轻、祖传6、补加式:不运用的语素加在一个语素的前面或后面 如:老虎、石头、老师、桌子、花儿、第一、老大 7、重叠式:一个单元的语素重叠 如:星星、滚滚、宝宝、咪咪 8、名量式:前一个语素表示事物的名称,后一个语素表示事物的单位如:车辆茶杯油桶书本花朵 人群 马匹(一辆车一杯茶一桶油一本书一朵花一群人一匹马)纸张歌曲房间信封药片水壶米袋(一张纸一曲歌 一间房 一封信 一片药一壶水一袋米) 课堂事件(一堂课一件事)三、词的分类:实词、虚词实词:1、名词:表示人、事物、时间、地点、方位等名称(公式:前面不能+“不”,前面可+量词)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表示存在、消失、使令、可能、愿意、趋向、判断(公式:前面不能+“不”,不能+“很”,除心理动词)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态、状态、性质(公式:前面既能+“不”,又能+“很”,但不能+宾语,心理活动能+“很”)4、数量词:(1)数词:确数概数序数:第一、老二、初三(2)量词:物量词(事物的数量):一杯茶、一碗水动量词:打一顿、走一趟5、代词: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 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2)指示代词:近指:这、这些、这里 远指:那、那些、那里 (3)疑问代词:谁、怎么、多少;哪里、为什么 虚词:1、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前面和它们合起来表示动作、时间、地点等 对象条件不能独立存在,公式:(+名词/代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自、由、在、朝、向、当、于、以、同、跟、和、比、被、 把、对、关于、对于、为了、通过、由于2、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语气、时间、否定、程度等(公式:补语+动词)3、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的词、关系词4、助词:(1)结构助词:的、地、得(2)时态助词:着、了、过(3)语气助词:啊、呢、吗、罢了公式:1、的:名词+的+名词:祖国的花朵形容词+的+名词:伟大的祖国代词+的+名词:我的父亲2、地:形容词+地+动词:认真地学习3、得:动词+得+形容词:学习得认真4、着:睡着、吃着,表进行时5、了:睡了、吃了,表完成时6、过:睡过、吃过,表过去时四、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1、理解成语的来源和典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成语的含义 如:五十步笑百步:比喻和别人犯有同样的错误,因犯的错误比别人小而取消他 2、了解成语中的关键字如:揭竿而起:揭:高高举起 不刊之论:刊:精辟 望穿秋水:秋水:眼睛,形容盼望非常迫切3、注意成语的结构特点: (1)同义取舍结构:良辰美景、怨天尤人、责备 (2)偏正结构:酒肉朋友(偏“肉”)、世外桃源(偏“外”) (3)主谓结构:精神抖擞、草木皆兵 4、现在使用的成语大多都是比喻意义:画龙点睛、杯弓蛇影、狐假虎威、刻舟求剑 5、注意成语中词类活用现象:如:春华秋实:华:通“花”,开花(通假、名作动)狼吞虎咽:狼:像狼一样(名作状);虎:像虎一样(名作状) 土崩瓦解:土:像土一样(名作状);瓦:像瓦一样(名作状)风驰电掣:风,像风一样(名作状);电:像电一样(名作状)道听途说:道:在道路上(名作状);途:在路途上(名作状)自圆其说:圆:使圆满(使动)息事宁人:息:使安息(使动);宁:使安宁(使动)今是昨非:今:以为今天(意动);昨:以为昨天(意动)厚古薄今:厚:以为厚(意动);薄,以为薄(意动)文言句式:被动、省略、倒装(介宾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 简称:介后、定后、宾前五、同义词辨析: 1、轻重的程度不同(轻重): 批评批判;失望绝望;爱好嗜好;轻视鄙视蔑视;弄坏损坏毁坏破坏 2、范围的大小不同(小大):场面局面;宽阔广阔;时期时代;战役战争;词语语汇 3、搭配的习惯不同:改正(方法)、改善(关系); 充沛的(精力)、充足的(理由)坚定的(立场、方向)、坚强的(性格、意志) 4、感情(色彩)的褒贬不同: 褒义词:是歌颂、赞美之类的词 贬义词:是贬低、憎恶之类的词 5、语体的色彩不同(口头语、书面语不同) 小气吝啬; 信函;盐Nacl语 法一、掌握四种常用的句式:1、陈述句 2、疑问句 3、祈使句 4、感叹句二、掌握主动句和被动句三、掌握肯定句与否定句多重否定句:要注意判断的结构是否正确 要注意单否是否,双否是正例: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例解:不能否认就是承认,此句应将不是绕着的“不”字去掉四、掌握句子的成分:1、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例:我们(主语)学习(谓语)语文(宾语) 吃(谓语)饭(宾语)2、句子的次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例:吃(谓语)好(补语)公式:状+定+主+谓(1)+定+宾(2)+补五、顺装句和倒装句 1、主谓倒装例:甚也,汝之不愚 例解:你不聪明得太厉害了,原句应为:汝甚之不愚也 2、动宾倒装(即宾语放在谓语的前面,文言文中叫宾语前置句)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例解:原句应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基本原则 3、修饰语和中心语的倒置 (文言文中叫定语后置) 例: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例解:原句应为:荷塘四面,长着许多嗡嗡郁郁的树 4、复句中的偏句和正句倒装 例: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 例解:原句应为: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今晚却很好六、掌握四种复句和单句:1、双宾语:我们都叫她张大妈(宾语是“她”和“张大妈”)我送李明两本书(宾语是“李明”和“书”)毛主席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宾语是“我们”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连动谓语句:他背了书包冲出家门奔向学校(谓语是“背”、“冲出”、“奔向”) 他每天一吃好晚饭就坐在电视(谓语是“吃”、“坐”) 我穿了拖鞋拎了篮子上街买菜(谓语是“穿”、“拎”、“上”、“买”) 3、兼语加连动词:吴老师教我们学语文(“我们”既作宾语又作“主语”) 王老师叫李明去办公室拿两本书(“李明”既作宾语又作主语) 学校请外贸公司的王经理来校作报告(“王经理”既作宾语又作主语) 这件事令人激动(“人”既作宾语又作主语) 4、主谓短语或复句作长宾语:我猜想,李明中途逃学可能是学习实在太差跟不上,也可能是家庭经济确实有困难历史终将证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建造一个新世界注:心理活动动词后面的内容都作宾语 如:希望、猜想、证明七、复句:1、并列关联词:也、又、还、另外、同时、既又(也)、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只是)2、递进关联词:不但(光)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不但不反而、甚至于3、选择 关联词: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宁可决不、与其不如4、转折 关联词:不过、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可是、只是5、因果 关联词:因为所以、因此、由于、因而、以致、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可见6、条件关联词: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除非才、没有就、不管都7、假设 关联词:如果那么(就)、即使也、倘若就、纵然也、哪怕也八、语病:(一)用词不当:1、褒贬误用2、限制不当/全称误作特称3、用词重复多余4、关联词误用(二)成分残缺:1、缺主语(较多,最重要)2、缺谓语(教少)3、缺宾语注:介宾(介词)结构不能直接+动词,否则缺主语(三)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四)结构混乱1、语序颠倒2、结构杂糅(就是两句并一句)(五)判断不当1、主宾不对等 例: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学习怎么样,一要有信心,二要有毅力例解:“能否”是两方面,而“要有”是一方面,两方面对一方面,造成主宾不对等原句应为: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学习怎么样,一是有没有信心,二是有没有毅力2、判断太武断,如:一定、必定、必须3、概念不清 例:庄稼有小麦、谷子、葡萄 例解:小麦和谷子属于庄稼,但葡萄属于水果 4、多重否定后结论错(六)表意不明(七)前后矛盾修辞一、比喻: 1、明喻 (1)定义:本体喻体都出现 (2)比喻词:像、似、仿佛、宛如 2、暗喻(1)定义:本体喻体都出现(2)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于、形成 3、借喻 定义: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叙述喻体二、比拟1、拟人 定义:把物“人格化”2、拟物定义:把人“物化”三、通感: 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四、借代:用另一个与这个词有密切关系的词语来代替五、夸张: (1)缩小夸张 (2)扩大夸张六、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内容相近、相关或相反七、引用:把名言、史实、诗词、典故、资料有选择地应用八、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九、对比:把相反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举出并加以比较十、设问:自问自答十一、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肯定的意思十二、反复: 重复使用一个词或一句句子十三、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来表达本意,多表示讽刺、嘲笑标点 符 号一、引号注:引用的部分独立成句,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面 引用的部分属于引用者,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外面 作用:1、直接引用 2、强调、着重指出 3、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4、反语二、破折号作用:1、解释说明(较多)2、声音的延长或中断3、语意的转折4、语意的递进5、表示差说(较少)6、分项列举(较少)三、省略号 作用:1、省略行文内容 2、说话断断续续 3、表示列举省略 4、表示语意未尽,意在言外诗歌 阅 读伐檀 诗经原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一、翻译: 1、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那些大人先生们呵,可不能白吃白喝啊!二、词性: 1、象声词:坎坎伐檀兮(伐木的声音) 2、疑问代词: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为什么)三、通假字:1、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通“悬”,悬挂)四、易错字:1、不稼不穑2、胡取禾三百廛兮3、胡瞻尔庭有县貆兮4、置之河之漘兮5、胡取禾三百囷兮6、胡瞻尔庭有县鹑兮7、不素飧兮五、常用字:1、置之河之干兮(到)(的)2、不素餐兮(向来)3、河水清且直猗(平静)七、特殊字:1、河水清且涟猗(水面被风吹起的波纹)(助词,与“兮”作用相同)2、不稼不穑(种)(收)3、胡取禾三百廛兮(占有)(庄稼的统称)(一亩半)4、置之河之干兮(岸)5、置之河之漘兮(水边)6、河水清且沦猗(细小的波纹)7、胡取禾三百亿兮(十万)8、胡取禾三百囷兮(圆形的囤)9、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幼小的貉)10、胡瞻尔庭有县特兮(三岁的小兽)11、胡瞻尔庭有县鹑兮(鹌鹑)12、不素飧兮(熟食)八、修辞: 1、对比、反问:(1)胡取禾三百廛兮 胡取禾三百亿兮 胡取禾三百囷兮(2)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胡瞻尔庭有县鹑兮2、对比:(1)坎坎伐檀兮 坎坎伐辐兮 坎坎伐轮兮解析:对奴隶们的生活,通过伐檀造车的艰苦辛勤的劳动画面来表现;对奴隶主的生活,通过粮食满仓、野味满院的画面来表现。鲜明对比之下,最后得出“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的结论, 加深读者对奴隶们的同情,对奴隶主阶级的憎恨3、反语: (1)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2)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3)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解析:反语的作用:强化激愤之情4、反复:全篇解析:反复的作用:增强了诗歌的揭露与讽刺力量,充分表达了广大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的强烈痛恨之情九、中心句: 诗眼: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十、体裁:诗歌十一、主题思想:通过对描写伐木者劳动的艰辛,深刻地揭露了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寄生本质,揭示了统治者和劳动者尖锐的阶级对立,表现了对奴隶主的讽刺和愤慨十二、扩展: 1、君子: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 2、兮:常作助词,用来舒缓语气,相当于“啊” 3、三百:非确数,只表示数量多 4、诗经里的标题,通常用开头一句里的两个字作为全诗的题目十三、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大部分是民歌,作者们反映其劳作生活中的思想感情,内容朴实,韵律节奏明快,抒情方式直白,并逐渐形成风、雅、颂三类作品以及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段,合称“诗经六义”2、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尊称为诗经,“国风”是诗经的精华部分,具有很强的人民性3、赋、比、兴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也是中国文学表现手法的源头4、诗经的内容是风、雅、颂,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是中国先民最早的歌唱,共收集诗歌305篇十四、鉴赏:坎坎:表达了1、伐檀时的沉重感2、劳动连续不断、艰辛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李白原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词类活用:1、名作动:越人语天姥(说起)云青青兮欲雨(下雨)虎鼓瑟兮鸾回车(弹奏)(运行)古来万事东流水(向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通“侍”,侍奉)2、使动: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震惊)3、名作状:訇然中开(从中间)二、句式:一夜飞度镜湖月(宾前)三、词性:1、副词: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的确)2、疑问代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怎么)四、通假字: 1、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2、水澹澹兮生烟(通“升”,升起)3、列缺霹雳(通“裂”,裂开)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通“侍”,侍奉)五、易错字:1、海客谈瀛洲 2、云霞明灭或可睹3、一夜飞度镜湖月4、迷花倚石忽已暝5、栗深林兮惊层巅6、列缺霹雳7、丘峦崩摧8、洞天石扉9、霓为衣兮风为马10、虎鼓瑟兮鸾回车11、忽魂悸以魄动12、惟觉时之枕席六、常用字:1、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 2、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 3、我欲因之梦吴越(根据) 4、訇然中开(大声的样子) 5、别君去兮何时还(归来) 6、且放白鹿青崖间(暂且) 7、须行即骑访名山(就)(探访)七、特殊字: 1、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2、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盖过)3、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水)(凄清)4、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5、列缺霹雳(列缺:闪电)(缺:云缝隙)6、洞天石扉(门)7、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指神仙)8、使我不得开心颜(颜面)八、修辞: 1、对偶:(1)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2)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2、比喻:身登青云梯3、借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代低头)九、词组: 云霞明灭或可睹(复词偏义,偏“明”)十、中心句: 1、点题句:别君去兮何时还(照应题目“吟留别”) 2、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十一、体裁:游仙诗十二、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憎恶黑暗现实,傲视封建权贵的思想感情及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十三、拓展: 1、古代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3、金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十四、常识: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作“诗仙”2、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将离开山东,南游吴越时写的一首告别山东诸友的游仙诗。此次人未到而先梦游(寄梦),表现诗人傲视权贵的性格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热烈向往3、谢灵运:南宋诗人,山水诗的创始人,而山水诗人是唐朝的王维4、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代表,合称“李杜”十五、鉴赏: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后作为乐府诗的一种体裁琵 琶行(并序) 白居易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qiang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喞喞。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词类活用: 1、名作状: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在夜中)2、名作动:遂命酒(摆酒)歌以赠之(作歌)梦啼妆泪红阑干(流泪)满座重闻皆掩泣(哭)3、形作动:血色罗裙翻酒污(弄脏)4、意动:商人重利轻别离(以为重)(以为轻) 5、使动:曲罢曾教善才服(使佩服)二、句式:1、介后: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2、互文: 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上了船) 3、省略句: 使(之)快弹数曲4、被动句:感斯人言(被感动)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贬官)血色罗裙翻酒污(被泼翻)感我此言良久立(被感动)三、翻译:原句:感斯 人 言,是 夕 始觉 有迁谪意 被感动 这话这 晚 才 感到 贬官 失意整句:被这个人的话感动,这晚上才感到有被贬官的失意四、词性: 1、连词:歌以赠之(来)2、名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五、古今异义:1、弟走从军阿姨死(歌妓的老板)2、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3、老大嫁作商人妇(年纪大)4、夜深忽梦少年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