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教学体会与建议.ppt_第1页
《文化生活》教学体会与建议.ppt_第2页
《文化生活》教学体会与建议.ppt_第3页
《文化生活》教学体会与建议.ppt_第4页
《文化生活》教学体会与建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生活文化生活教学体会与建议教学体会与建议 福安一中福安一中 陈琼莹陈琼莹 冷眼热对新高考 在当前应试教育依然执着、教 师只能为考试而教学的背景下 ,探讨教学问题,不得不从新 课程的高考谈起 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第39题 新课程高考的一些动向新课程高考的一些动向 1.1.更加突出能力考核,也突出主干知更加突出能力考核,也突出主干知 识的考核(题在书外识的考核(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理在书中) 重视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考查 。 重在考查考生对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 的能力、多角度思考的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能力。对学生探 究能力、思辨能力、求新思维等提出 了要求。 2.重视背景知识积累 试卷更加重视考查学生的相关知识 背景和积累,如江苏卷中的奥运会 徽和比赛图标的含义、福建卷两次 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比较等。 3.重视地方特色 试题也关注本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 文化建设的实际,形成地方化特色。 试题进一步生活化,体现三贴近原则 试题取材于生活实际,关注人文。背景材料 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符合课改精神。审题难 度不很大,考生 可以从生活中感受感悟, 新鲜富有时效。 主要有文学、音乐、戏曲、舞蹈、漫画、动 漫、邮票、对联、建筑、习俗、语言与流行 语、思想、道德、文化遗产、校园文化、社 会热点、方针政策等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4.关注生活和社会 总之,新课程高考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 ,又更加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核;重视背景 知识积累,关注人文和社会,进一步生活 化;关注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 与发展,出现地方化特色。这是新课程高 考透出的一些新动向。 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坚定了实施新课程 的信心。也为我们的新课程教学指明了方 向。 高考要逐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实验省的 高考证明了这点。 面对新课程高考,我们的教学怎么办? 文化生活文化生活课程课程新一轮课新一轮课 程改革的产物,是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是思想政治新课 程必修课中唯一不带有旧课程痕程必修课中唯一不带有旧课程痕 迹的课程。迹的课程。 从理论上说,前三单元难度不是很 大,难度主要来自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单元难度相对较大,主要是政 策性问题,条理也不是很清晰,学 生觉得很抽象、很乱。 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学问题往往围绕教材问题展开 教材之上“看”教材 教材内外“理”教材 教学过程“化”教材 把握教材 超越教材 (一)教材之上“看”教材 1.树立新的教师观和教材观,打破教材 和练习依赖 2.把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作为 教学的最重要依据 3.认真把握不同的能级要求 4.区别新旧教科书编写的理念 教材怎么写,我们就怎么教吗 ?同样的教材为什么有人课时 不够?是教学要求不明确还是 被困在教材中? 不识庐山 真面目, 只缘身在 此山中 新课程的教师观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促 进者帮助者,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是课程的创造和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 者基于教学实践的校本行动研究。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用情 感教学代替惟智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 习,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学习的机 器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1. 树立新的教材观,打破教材依赖 传统的教材观是:教教材,教材怎么 写,教师就怎么教,甚至死抠课本。 新课程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教材 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只是教学 媒体之一,教科书、教师、学生、教 学环境都是教材。 教师要动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 如网络、综合实践活动、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等. 1. 树立新的教材观,打破教材依赖 教材不是神圣的,教师应超越教材,带 领学生就教材的内容进一步地延伸、质 疑、修改、创新(再创造),让教师成 为学生积极发展的策源地。(如市场的 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教师备课的重要任务就是对教材进行创 造性地再加工、整合、提炼,将教材内 容生活化、地方化,赋予教材以生命的 活力,给知识以生命,而不是照本宣科 。 1. 树立新的教材观,打破教材依赖 打破教材依赖和崇拜,克服惯性和惰性, 决不做教材的奴隶,要做教材的主人。教 师要关注现实生活,不断提高处理教材和 驾驭教材的能力。 超越教材不是不要教材,而是不拘于教材 。教材的主要观点在教学中是一定要落实 的,而实现的途径则是多样化的。 还必须打破练习依赖,恰当选择练习、自 编练习或改编练习。(拿来主义不是照搬 ) 2. 把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作为教学的最重要依据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也是编写考试 说明的依据之一。 把握教学要求就必须了解课程标准 所规定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所强调的基本理念等。这是 我们把握教学要求和使用好教材的前提。 有些老师要么根本不看课程标准, 要么要看也只看相关的内容标准,他们 认为“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 ”“实施建议”太抽象,以为没有实用 、操作价值;恰恰相反,这些内容是新 课程改革、新教材的灵魂。 “一标多本”是新课程体系下教材编写 的指导理念。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 必修和选修)是我省高中新课程学科教 学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据课程标准 和教材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的。 福建省高考的考试说明则是高考命 题的依据。 研究教学不仅仅研究教科书,更要研究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考试 说明。 3. 认真把握不同的能级要求 把握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中的内 容标准、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把握考 试说明中的考点和考试能级要求。分清 不同能级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合理把握教 学要求、安排教学时间。 能级要求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落实课 程“三维目标”的具体教学要求。本学科 “学习要求”按了解、理解和运用三级表 述。 能级要求的基本界定 能级界定 水平要求行为动词 了解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经济、 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 的知识。 了解、说出、知道、辨 认、识别、列举、描绘 、引述、复述等。 理解懂得经济、政治、文化生 活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 的内在联系。 懂得、理解、明确、解 释、阐释、说明、归纳 、概述、推断、整理、 赏析、感悟、体察等。 运用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 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 释有关的经济、政治、文 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 质以及综合认识和评价有 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运用、应用、分析、解 析、剖析、评析、评议 、评述、评价、比较、 综合、探究、设计、坚 持、树立、实践等。 4. 新旧教科书编写理念的区别 (1)从基于案例的思路来看。 过去编写教科书,常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学生对所要 学习的内容本身是无知的;学生所具有的只是些零碎的 、片面的经验,以及某些不相关的知识;生活经验与课 本知识往往是相互冲突的,会妨碍课本知识的传授;教 学要把正规的知识告诉学生,就必须与日常经验划清界 限。因此,知识来自教师,来自教科书,需要强化教科 书的法规性质。 新编教科书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 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 法,即使有些问题还没有接触过,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 ,也可以凭借相关的经验对问题进行解释。对此,教科 书不能不管不顾,自行其是。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 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其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 新的知识。而体现这一过程的方式,就是案例。 4. 新旧教科书编写理念的区别 (2)从基于问题的思路来看。 过去编写教科书,常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础:课本知识都 是人们早已检验过的,是无须怀疑的定论。教材作为传 递知识的载体,用途是把这些知识告诉学生;即便让学 生去观察、讨论,也是要求其理解、记忆,以便存储起 来,供需要的时候应用。因此,编写教材的主要任务是 把有关结论规范清楚、表达准确。 新编教科书认为:教科书的作用不仅仅是把知识装进学 生的脑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对自己经验进行检验 和反思,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 知识变成他们自己的“学识”和“主见”。为此,编写教科书 时要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叙述,针对问 题进行探讨。 4. 新旧教科书编写理念的区别 (3)从基于情境的思路来看。 过去编写教科书,难以走出“压缩饼干”的模式,奉行“去 情境”的编写定势,是一个重要原因。知识一旦从具体情 境中抽象出来,成为“普遍原理”,就具有了覆盖所有情 境的“意义”,反映任何情境的“本质”。对这类知识的学 习可以独立于现实情境而进行,学习的结果也可以自然 地迁移到各种真实的情境中。因此,概念表征的描述和 呈现,始终是教材编写的中心环节。 新编教科书认为:情境总是具体的、变化的,各种情境 之间没有完全普适的法则,抽象概念、定义的学习往往 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学生常常难以用课本获 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所以,仿真情境 的设计和引入,应成为编写教科书至关重要的环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先进的理念是教育 发展的动力,落后的理念教育发展的最 大障碍。 教育理念先进的老师即使是旧教材也会 教出新内容、新方法,教育理念落后的 教师即使是新教材也会采用旧方法来教 。 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教师越 投入,越负责,对学生可能造成的伤害 、摧残就越大。可谓好心干坏事。 (二)教材内外“理”教材 1.明确把握教学的三维目标 2.灵活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3.处理教材的基本思路 是背书重要,还是能力重要?还是热点 重要?如何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 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固定不变的吗?我们 应如何超越教材? 新课程的教学观新课程的教学观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通过教学意图与策略影响学生,使 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教师与学生实现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悟 ;更加注重生活化与趣味性。 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中去 感知,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1. 明确把握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知识目 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标。 知识目标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目 标。知识是培养能力的载体,也是培 育情感价值观的重要依托。 能力目标是思想政治课的主导目标 (相对于学科体系知识主导而言) 。这是新旧课程的一个重大区别, 任何知识只有转化为实际能力,才 有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思想政治 课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 的灵魂所在。 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近年来一直在强调:“把 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 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 因而,她大声疾呼:“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 人的教育。”所以说,教育要回归人本,首先就应 该是恢复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在我们的教学 实践中,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甚至所谓思维 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来遮蔽了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 的光芒。 不要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 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体当作认知体来看待。 不要培养怪物、变态狂、屠夫 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 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 校,他都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 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 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 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 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 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 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 竟是为了什么? 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 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 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 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 们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 力才有其价值” 上述两则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在应试教育依然执着的背景下,教学要认真面对考 试当然没有错,但不能只为考试。一个有良知的教 师都知道,考试不能成为唯一的教学目标。 当考试成为唯一的价值目标,当教育成为学生健康 的杀手时,教育还是教育吗?(河南西陕第一高中 、河北承德一中) 从各地的区情来看,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支持全天候 模式。高考成绩成为让地方政府显示政绩、让官员 高兴的工具。 过火:你始终有千万种理由,我一直都跟随你 的感受,让你疯让你去放纵,以为你有天会感动 多想问你究竟爱谁?(学生、乌纱帽、奖金、 心理满足) 把考试作为唯一目标的教育只能培养出有知 识没文化、有能力缺品德、成绩好身心差、 性格怪异的人,即具有严重的人格缺陷的人 。(北京兰州的大学生抢劫案、震惊全国的 学生弑师案、弑母案) 福安一中的办学模式是跑步高歌上大学。 文化生活的课堂应该是有“文化”、有 “生活”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和青春活力 的课堂。 知识目标要服务和服从于能力目标和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目标。离开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就失去其存在的根本 意义。 2. 灵活把握教学重难点和课时 教参中预设的重点和难点要重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因 时间、地点、对象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 。 按热点把握重点教学重点会随时事 热点的变化、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而变 化。 按区域把握重点教学重点也会随地 区的变化而变化。各省命题的试卷均考 到本省的内容,如海西经济发展问题等 。 【相关链接】在旧课程高考中,社会实践 的基本形式即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本来 在历来的教学处理中都不是本课教学重点, 但在前几年高考却都在大题中考到为了 考热点。 教学难点也会随着教学对象和区域的不同 而变化 。 有些知识对于本区域的学生来说并不难, 而对于其他区域的学生来说可能有难度,反 之亦然,如网络文化、妈祖文化、土楼文化 等。 新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依据新的标准,就是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 新课程新教材淡化旧课程追求的学科知识 体系的完整性,淡化概念,降低理论难度 ;突出知识为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服务 的课程定位。 我们必须依据新的标准确定教学重点和主 干知识,而不是按照旧教材的理念在新教 材上“添砖加瓦”,加深理论难度。 3. 处理教材的基本思路 处理教材的基本思路是 在不增加理论难度的前提下在不增加理论难度的前提下 有所突出、有所延伸、有所有所突出、有所延伸、有所 拓展、有所创新、有所忽略拓展、有所创新、有所忽略 ,让教材更加生活化。,让教材更加生活化。 我的地盘 我做主 有所突出主干知识;与当今社会热 点联系密切的观点;对整个框、节观点 形成有影响的探究活动。 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中能级要 求理解和运用的知识点 高考考试说明的考点 与当今社会热点(新闻热点和生活热点 )联系密切的知识点。 有所延伸与地方特色大事密切联系的观点 ;与学生身份、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观点; 与前后框节存在逻辑联系的观点等。 海西经济政治与文化、闽台文化、两岸三通、 妈祖文化、土楼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省内大 事、区域大事。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 的影响:艺术节、体育节,国旗下的演讲,传 统节日主题活动,铃声文化上学、上课、 下课、放学、起床、下自修等)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消极文化有什么危害 呢?我们应该如何抵制消极文化?(从另 类学生的表现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新一 届省文明学校、文明城市活动的实践。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校园(校园荣辱观) 宁德市:全国道德模范之诚实守信模范徐 丽珍(第一届)等。 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所教班级学生的日常生 活实际和已有的经验,以有利于学生结合 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也有利于实现教育 目标。 有所拓展既与教材主干知识存在联系 ,又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观点或与中央 大政方针紧密联系的观点。 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考点) 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抗雪灾精神、抗 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 我心中的道德典范:全国道德模范(两届 ) 党的重要会议及文件提出的、与教材观点 密切相关的但又有所发展的观点。 有所创新根据中央的大政方针的调整改编 课文;纠正课文中存在的错误;结合地方特色 、新闻热点、生活热点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取 代教材中部分的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从“发展先进文化”到“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等。 注重搜集、使用当代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和科 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案例 和素材,体现时代性。特别要从中共中央的重 大会议、重大决策、重大政策中获得最新信息 。 用本地学生身边的素材代替教科书中外地的、 学生无法体验到的素材。 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良文化与 学生的健康成长等探究活动。 有所忽略非主干知识、无前后逻辑联 系的观点、对于形成主干观点没有直接影响 的比较琐碎的探究活动、装饰版面的图片。 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可以少讲。 教材中的辅助文(相关链接、名词点击 、专家点评等)不必展开。有兴趣的学 生课外解决。 辅助资料的运用要适度,要保持其辅助 性、补充性,不要“越位”。 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仅作一般性了 解要求的知识(又与当前热点无关),考 试说明不要求的知识点,点到为止。(如 “肩负发展先进文化的使命”、“在文化中 选择”等) 课本中出现但没有展开和解释的概念不必展 开、不必深挖。(文化生活中的许多概念) 否则,不仅仅影响教学进度,加重学生负担 ,而且可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能 产生反感,特别是第四单元。 三、教学过程“化”教材 1.生活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 2.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 3.音乐与文化生活整合教学法 1. 生活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 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 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 直觉经验联系起来。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 学生都是从他们的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地 现成地吸取经验,从而获得大部分的教育,学生 的生活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学生的生活成了教 育的背景。 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我们实施教 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动力” 。 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 ,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把理论观点 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基本观 点、原理融入鲜活的生活题材中,通过大量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范例来展示观点。 对教学的要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 实际。 对学生的要求: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 生活。 文化生活高考的命题倾向说明了生活化 特点 例如,文化生活高考选择题的取材,涉 及文学、音乐、戏曲、舞蹈、漫画、动漫、 邮票、对联、建筑、习俗、语言与流行语、 思想、道德、文化遗产、校园文化、社会热 点、方针政策等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 为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指明了方向。 生活化的教学还离不开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分类 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演 示法和练习法等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 法、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等 2.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三维) 学生特征(心理社会特点、起始能力、学 习风格) 教师特征(兴趣、爱好、特长、长处) 教学资源(学校和本地条件,教材资源、 时政资源、学生生活资源和德育资源) 教学媒体(多媒体等,不是每课堂都要用) 教无定法,各显神通,综合运用 以学为主,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学生观, 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法。 新课程的核心学习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探究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 究,主动建构知识,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和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自主学习的最简练概括:“自己预习、自提 问题、自读为主”(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 现在的教科书不只是教本,更是学本。现在 的教科书首先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 探究学习不是作秀,已成为新课程高考新导 向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表现在 : 一是先于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二是为学生提供三贴近的、典型的教学资源 ; 三是指导并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和活动; 四是指导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并适时评价、 引导; 五是为学生释疑解惑,特别是对学生自主学 习后获得的结论,进行剖析,指出易混易错 的地方,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针对 传统课堂过于偏向接受式学习而言的,不 能理解为只有探究式才体现新课程理念。 那种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不 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自习、听讲、 理解的方式就可以了。 要善于依据教材中不同的教学内容,选 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 就应该用探究学习方法,适合教师讲授的 就应该用讲授的方法,千万不能一个模式 。 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心声 昨天晚上的作业,今天早晨还在做,“学生”两个 字,好辛苦。从来只有优生笑,谁没见过差生哭 ,“老师”两个字,好恐怖。 五十道的作业题呀难了多少人。黄色的脸,熊猫 的眼,不变是狠心。眼睛里布满血丝像是在诉说 :原来我们求学艰难又困苦。一样的苦,一样的 梦。现在的吃苦,为考试打基础。 是批评淋湿了我的眼睛,看不清老师远去的背影 。是成绩冰冷了我的心情,恨自己没能考个高分 。是家长喧哗了我的安宁,听不清自己哭泣的声 音。是乌云密布了我的眼睛,看不到朝霞和明月 。谁能用爱烘干我这颗潮湿的心,给我一片晴空 ,一点人情。谁能用心感受这颗困苦的心,给我 一声问候,一点关心。 福安一中校园荣辱观(试行) 学习:以勤学好问为荣、以厌学贪逸为耻,以自主探究为荣、以被动依赖为耻, 诚信:以诚实谦虚为荣、以舞弊作假为耻,以信守诺言为荣、以言而无信为耻, 爱国:以尊重国旗为荣、以污损国旗为耻,以高唱国歌为荣、以不唱国歌为耻, 习惯:以文明礼貌为荣、以秽语无礼为耻,以讲究卫生为荣、以乱吐乱扔为耻, 公德:以爱护公物为荣、以损坏公物为耻,以爱护植被为荣、以破坏植被为耻, 作风:以俭朴节约为荣、以铺张攀比为耻,以纯朴自然为荣、以装扮媚俗为耻, 心态:以自立自强为荣、以自卑自弃为耻,以乐观坚强为荣、以悲观懦弱为耻, 感恩:以知恩图报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以孝亲尊师为荣、以不孝不敬为耻, 待人:以宽容互助为荣、以狭隘自私为耻,以服务同学为荣、以损害同学为耻, 安全:以珍爱生命为荣、以践踏生命为耻,以文明上网为荣、以沉迷网络为耻, 集体:以爱校爱班为荣、以损校害班为耻,以遵规守德为荣、以违规背德为耻。 思考:校园荣辱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