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doc_第1页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doc_第2页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doc_第3页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doc_第4页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题】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黄芳 【关键词】审美教育意义?中小学审美教育现状?中小学生特点? 【指导老师】李颖 【专业】音乐学 【正文】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整个教育事业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小学音乐教育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处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即美育,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但是许多例子数据表明,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长期形成了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技术教育,忽视了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从而导致了音乐教育审美性和艺术性的丧失,使多数学生没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这就严重背离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因此教师应根据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抓住情境、情趣、情感三大要素,将音乐教育的知识性、技巧性与综合艺术的情感表现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真正体现审美教育的目标。一、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与重要意义(一)音乐审美教育性质与任务、功能从美育的角度看,音乐是美育普及的重要形式,是美育诸形式的纽带。音乐以其特有的音响美、节奏美、旋律美直接强化审美主体审美感知。在音乐作为艺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和其他艺术一样,也具有三种重要的社会功能,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三大功能之中的任何一项都不会独立地发生作用,而是在辨证统一的过程中通过审美功能实现来完成其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独特的审美功能为核心,通过利用与音乐艺术相关的一系列教育手段,实现音乐的认识功能。它是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我国的教育大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归根结底,它是美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音乐审美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它以自身特殊的审美方式,发挥着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表现和创造能力。音乐审美需求是人的审美需求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其他审美式无法替代的审美需求。审美情趣是人的全部情趣的核心,音乐美能使人的多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它能培养人丰富的情感、积极勇敢的创造力、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及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力,它使人们获得趋向美好事物、排斥丑恶事物的心理定势,培养人们良好的性格品质,使人们逐步达到自觉地、自由地运用美的规律去创造客观事物,改造人自身,在真善美中达到高度统一。这是音乐审美的最根本的功效。同时,音乐审美素质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其他方面具有“辅德、益智、健身、养性”等巨大功能,它能够培养人美好的道德情感,调节人的精神状态、增强人的思维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消除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因素,使人接受创造音乐文明,进而成为具有较好的情操、完美的人格、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和谐的文明世界使者。(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音乐教育与智力开发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文字、数字和音符。”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创造才能主要通过用脑完成,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半属于右脑发达型的人。音乐教育开发右脑,提高人的聪慧程度,心理学家佩斯研究确认:大脑左半球控制人体右侧器官的语言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右半球控制人体左侧器官的立体图像和形象思维能力。此项成果获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大部分学生局限在语、数等功课中。学生整天使用大脑的左半球,使左脑长期处于极度兴奋和过度疲劳中,而右脑长期处于抑制状态。左、右脑使用的悬殊不但会损害左脑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了左、右脑的均衡和谐的发展,有碍智力发展。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通过旋律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大脑中产生音乐形象,给人视觉的形象思维。音乐的这种特有的功能是在右脑中完成的。因此,音乐对开发智力的巨大作用无需置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2.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渗透?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说通过对人的审美教育活动,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抛弃那些低级趣味的嗜好,最终成为一个高尚有修养的人。他开设的“礼、乐、射、御、书、数”,其中音乐就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对于歌颂“礼让”政治的韶乐,赞不绝口,感叹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甚至感叹:“三月不知肉味”。而对于歌颂武力取天下的武乐,则批评说:“尽美矣,未尽善也”。这充分说明,孔子已经看到了美育与德、智、体之间的关系,不自觉地把美育列为学校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这种提法跟现在提倡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相一致。亚里士多德则更具体指出:音乐之所以必须学习,不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而是同时为了几个目标,那就是:教育、深化心灵、精神享受。音乐教育通过音乐培养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表现美的能力。欣赏者内心美好的情感被唤起的过程即是受到陶冶的过程,也是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美,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音乐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音乐教育中的美育主要指通过对人的音乐美的感受,唤起欣赏音乐的情感过程,引起情感的激荡,造成情感的共鸣,在愉快中受到教育。?青少年思想的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学校教育的德育,是用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学生,而这项工作渗透在音乐教育中,效果极佳。二、对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我国新修订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大纲中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作了明确的阐述:“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课程的最基本的理念,“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这些音乐教育的新理念给新世纪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既符合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也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主要表现在没有把音乐这门课程真正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无论是唱歌教学、欣赏教学还是音乐知识的教学,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完全无法达到审美教学的要求。通过实习,调查和查阅一些文献资料,当前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如下:1唱歌课的教学很多教师就是形式上单一地教会学生唱某个歌曲,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唱某首歌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即便是进行了识谱教学,也因绝大部分学生对识谱不感兴趣,导致唱歌教学纯粹变成了教歌的形式。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一句一句地跟唱,整堂课就是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很不稳定,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而准仪注意力,因此这种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原来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谈不上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2音乐欣赏教学有的教师就是找来许多的音响资料,整堂课放音响,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而这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注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当然也无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教学的本质是审美训练,即对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人格的训练。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又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它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培养。3音乐知识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相对音乐课的其他内容是所谓“最为枯燥”的。对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乐理知识和音乐常识,让他们背音的高低、长短,背“两个八分音符相加等于一个四分音符”等基本乐理知识,学生即使是“被迫”吸收了这些东西,但是一唱起谱来,无节奏、音不准,更不能正确把握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的各种要素。诸如此类的种种弊病最终导致整个音乐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及审美愉悦,与“审美教育为核心”背道而弛。(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种“异化”现象? 1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与语言虽然都是艺术,但是音乐这种非语义的艺术,是语言永远都无法取代的。教师不能只是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述音乐所要表述的形象、内容,而应更多地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听,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流动的音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鉴赏能力,感受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以语言替代的教学效果充其量只是诗歌、散文、故事即语言给人的感受,这完全不是音乐本身给人的感受,这完全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也无法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2中小学教育的“专业化”倾向中小学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中小学生的特点,以提高音乐知识、技巧为目的,以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变成了非中小学的、非音乐的甚至是反音乐的教育,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专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末不能倒置。三、中小学音乐课中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而引起。也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现代美育提倡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根据上述中小学教育的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同时把握情趣,情境、情感三要素,我对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提出以下建议:(一)树立学生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