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会昌县2013年秋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川教版.doc_第1页
江西省会昌县2013年秋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川教版.doc_第2页
江西省会昌县2013年秋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川教版.doc_第3页
江西省会昌县2013年秋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川教版.doc_第4页
江西省会昌县2013年秋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川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昌县2013年秋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在表格的相应位置中。)1234567891011121314151右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 ”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A启 成汤 B启 盘庚 C禹 盘庚 D禹 成汤3、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山西简称“晋”,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该政治格局和名称源于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4、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当时数百年的兴衰荣辱。下列成语与春秋时期人物对应的四组,错误的一项是A. 退避三舍晋文公 B.一鸣惊人楚庄王 C、问鼎中原吴王夫差 D、卧薪尝胆勾践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A奖励耕战B承认土地私有C废除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6、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7、历史上有“一战定三国”之说,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一战”是指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8、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江南经济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9、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A.商鞅 B.张骞 C.北魏孝文帝 D.班超10、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历史学家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最早出现在?A.夏朝 商朝 B.商朝 商朝 C.商朝 西周 D.西周 西汉第10题图 第11题图11、上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永济渠12、汉朝至南北朝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贾思勰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C华佗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13、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 A B C D14、某美术兴趣小组想考察堪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被西方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雕塑杰作秦陵兵马俑,你可建议他们去A河南洛阳 B山西大同 C甘肃敦煌 D陕西西安15、学习历史,必须了解历史朝代发展的顺序。战国西汉三国东晋,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7分,第17题6分,第18题7分,共20分)16、秦朝与汉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大一统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秦汉时期,为推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两位封建帝王?为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材料“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2)依据材料分析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3)两汉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与之不同的是,秦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1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材料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访问中亚期间的演讲中,提到了转运丝绸、瓷器和玉器通往欧洲的这条古老商路,并说道:“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 引人注目地提出了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对于当今复兴丝绸之路、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济贸易和其他各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一请在图中找出有关地名并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的都城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点,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个地方的地名叫,在图中的英文字母是。(2分)(2)在图中找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军事、政治及保护商旅往来机构的英文字母、并将机构名称写出来。(1分)(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你认为张骞的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和品质?(1分)(4)、结合材料一、二说说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分)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科技发展,佛教盛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1)图中哪一政权在230年率万人乘舰船到达夷洲(今台湾)(只要回答字母代号)(1分)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材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1分)改革的影响如何?(1分)(4)列举出二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或文学艺术家(2分)会昌县2013年秋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在表格的相应位置中。)123456789101112131415CDCCDDBACBBBBD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7分,第17题6分,第18题7分,共20分)16(1)秦始皇、汉武帝。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秦:郡县制;汉朝:颁发“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3)暴政;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17. (1)长安、A。(2) E、西域都护。 (3)富于冒险;愿为国家建功立业;不怕困难,百折不挠;(4)历史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1分)现实意义:对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推进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都有重要意义。(1分)18、(1)吴。(2)南方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