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的建筑格局及教学方式研究.docx_第1页
白鹿洞书院的建筑格局及教学方式研究.docx_第2页
白鹿洞书院的建筑格局及教学方式研究.docx_第3页
白鹿洞书院的建筑格局及教学方式研究.docx_第4页
白鹿洞书院的建筑格局及教学方式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论文写作结课作业白鹿洞书院的建筑格局及教学方式研究姓 名:胡娄琴学 号 级:艺学1502专 业:艺术设计学目 录引 言- 1 -第1章 白鹿洞的地理位置- 1 -1.1 地理位置优越- 1 -1.2 气候适宜- 1 -1.3 山川佳境- 2 -1.4 胜地的由来- 3 -第2章 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沿革62.1 唐代至五国时期庐山国学62.2 宋代的白鹿洞书堂72.3 元代的朱晦翁书院82.4 明代的白鹿洞书院82.5 清代的白鹿洞书院9第3章 书院的建筑格局103.1 礼圣殿103.2 朱子祠113.3 御书殿11第4章 白鹿洞学院的教学方法124.1 升堂讲说124.2 升堂讲译134.3 展礼13第5章 白鹿洞精神14参考文献15III专业论文写作结课作业引 言江西向来就有“文章节义之乡”,素以“物华天宝,人接地灵”著称。在历史的长河中,江西不但涌现了许多中外名扬的文学家,艺术家,而且还涌现了不少影响古今的学问家,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沉湎于先哲的辉煌,而更应该创造更加璀璨的未来。新世纪的中国,新世纪的江西,许许多多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许许多多的政治,经济,社会,社会课题迫切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解答。为此本次的论文主要探究了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从白鹿洞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书院的建筑格局,书院的教学方法以及白鹿精神四个方面来深入探索白鹿洞书院。面对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篇论文只能说是在海边捡到的几个小小的贝壳,远远谈不上是包罗净尽,分析确当,但它至少能够起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的作用。15第1章 白鹿洞的地理位置何为白鹿胜地?1.1 地理位置优越图1-1:庐山风貌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白鹿洞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庐山世界文化景观之一,历史上享誉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白鹿洞书院地处江西北部,庐山五老峰的南麓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图1-2:书院旁的小溪瀑布图片来源:笔者拍摄现辖地近3000亩,此处介于东经11559-160 07之间。东边的大排岭海拔384米,汪家山海拔124米,西北的汉阳峰海拔1473.8米。北边的庐山五老峰海拔1358米,西北的汉阳峰海拔1473.8米。书院处于四山环合的盆地中,海拔约50米。1.2 气候适宜此处年平均气温约17,一月份为4.5,7月份为29,无霜期为230天,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800毫米。是一处四季分明,明媚、夏凉、秋艳、冬素的“圣玉贤关”。一溪蜿流其中,泉清石秀,古木参天,环境优美。有华盖松,回流山有独对亭、枕流桥、蹲鹿坡等等。清幽恬静,景色宜人,有着浓厚的隐逸色彩,自古以来便是隐居读书的好去处。图1-3:白鹿洞书院大门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图1-4:贯道溪中的石刻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1.3 山川佳境 有位于书院前的贯道溪,它有两条支流,西支发源于五老峰的芝山,经过犀牛塘、太阳墩;东支发源于五老峰的折桂寺,经过伍家半岭、圣泽源、回流山、流芳桥,再经过罗汉岭,曲折的流向鄱阳湖。郑廷鹄曾在贯道溪诗中提到:“长川漱石出门隗,门外溪光日日开。飞向江湖分万派,谁知通自鹿坛来”。 有去书院北一公里的圣泽源,夹在山间,左为伍家半岭,右为伍家半岭水库,仰着头看的时候,杂草荆棘丛生。水源来自五老峰的凌霄峰,海拔440米,经过桂寺,伍家半岭直泻下来,像瀑布一般。 有在书院门数百米的卓尔山。它东边的一个山峰凸起,端庄地立在那儿。山中群峰鼎立,南边为坡头破山,海拔164.3米,太阳墩,海拔114.6米,沙包山,海拔168米,谢家头山,海拔157米,毛家陇山,海拔154.8米,卓尔山向西缓缓而下,山背伏,与书院相对,以前有贯道桥想通。如今山中建有小水库,景色宜人。 除此之外还有书院之后的后屏山;书院东边的左翼山;书院东南方向的回流山;距书院10公里的五老峰;距书院5公里的三叠泉;距书院2公里的海会寺;在五老峰凌云峰下的折桂寺;距书院约5公里的木瓜洞;距书院约3公里的犀牛塘等等1.4 胜地的由来图1-5:白鹿洞前的白鹿图片来源笔者拍摄每当提起一种文化的来源,人们的脑海中一点会浮现出这种想法,这种文化会不会和哪一个传说有关呢?会不会和哪座山有关呢?这样的想法都是人们对这种文化的猜测。在人们的意识中,文化和山川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就像是提到佛教文化就会想到著名的旅游景点乐山大佛一样的道理。提到白鹿洞书院,我想大家一定会想到庐山和那首诗句:“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没错,这就是著名的题西林壁,这是著名大文学家苏轼在游览过庐山之后的感受。庐山之魂是文化,而庐山文化的精髓来自白鹿洞书院。关于白鹿洞书院的由来,有一个神秘的传说。相传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当时的李正值青春年少,独自一人住在这庐山五老峰的南麓的一个山洞中,隐居读书,期间整整两年都没有离开过山洞。图1-6:白鹿的故事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五老峰顶经常云雾缭绕,远远望去显得非常朦胧。有一天,五老峰顶的一群神鹿,脚踏着祥云来到李居住的山洞上,敬仰的俯视着李,神鹿中的一只白鹿被李日夜苦读的精神所感动,所以它飞下天来陪李,陪在他身边,成了李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从此以后,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白鹿引颈长鸣,唤醒沉睡中的李离开山洞,迎着朝霞读书,每当夜晚降临时,山洞气温下降,这是白鹿就会叼着一件长袍给李,轻轻地放在李身上。白鹿就这样日夜地陪着李。为了能够让里李安心的读书,白鹿还主动承担了帮李购买笔墨纸砚的任务。只要李把要买的东西的清单和钱放在口袋里,挂在白鹿的角上,它就从山洞出发,抄小路。跑到周围的小镇当,讲李要买的东西如数买回来,这样能使李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终于功成名就,出任江州刺史。等到自己再回来找白鹿的时候,白鹿早已经腾云驾雾返回天庭了。为了纪念白鹿,李就将当年读书的山洞命名为白鹿洞。李出任江州刺史后,回到了白鹿洞。并且对白鹿洞进行了改造和扩建,修建楼台,种植了树木,使白鹿洞成为一处名胜,也为后来的白鹿洞书院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图1-7:石头上的白鹿洞文字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第2章 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沿革2.1 唐代至五国时期庐山国学图2-1:白鹿洞书院大门(明李梦阳题额)图片来源笔者拍摄唐代的时候,由于国力昌盛,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使得当时的文风很盛行。但是从唐代中期以后一直到唐代末年五代十国时期,期间战乱不止,许多学校在这个期间都荒废停办了。这样就使得地方上的一些有识之士选择风景胜地,建起了房屋,并且开始在这里聚集青年学子讲学。这就是书院的最初形式家塾。五代时期,也就是五代十国,一般认为是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道960年北宋建立,在这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历史上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个朝代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和北汉等十多个割政权。中原天下大乱,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南方却是呈现出一片国势大好的景象。南唐一度成为华夏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又因为南唐的两位君主都是著名的文学家,而且庐山又是他们发迹的地方,畅游庐山也就成了两位君王的必要行程。在他们的倡导下,庐山国学在五代时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使庐山国学成为一所著名的大学和南唐时期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之一。2.2 宋代的白鹿洞书堂图2-2:北宋白鹿洞书院遭遇破坏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开宝九年(976年),宋朝的大军攻占了江州,九州的老百姓遭受了兵荒马乱之灾,南唐国灭亡。这也就标志着南唐当局建立的庐山国学结束了它的历史,从而被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所取代。宋朝初期,960年-1127年,江西九江人在南唐庐山国学的废墟上建起了一所学馆,人们把它叫做学堂或者书院。这标志着白鹿洞进入了历史胜一个新的开端。图2-3:白鹿洞书院内一角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赵恒颁布了一道圣旨,下令给全国各地的学校,学院发放国子监印本经书以及修缮孔子庙,白鹿洞书院也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可惜的是,也许是由于修缮不完整的原因,不久之后白鹿洞书院又遭到破坏。宋代末年,由于战争,白鹿洞书院在战火中被烧毁,书院的耕地被朝廷收回,学生们纷纷离开,之后变成了废墟,不久就停办。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白鹿洞书院从此荒废,沉寂了数百年。直到南宋时期,朱熹主持修复了白鹿洞书院之后,才使得白鹿洞书院开始了全面的发展。并赢得了“天下第一书院”的美称。到了南宋后期,朱熹离开白鹿洞书院以后,白鹿洞书院的教学活动得到了地方官员以及学者的支持,使得白鹿洞书院能够继续维持。总的来说,白鹿洞书院在宋代发展还是比较繁荣。2.3 元代的朱晦翁书院图2-4:石鹿(明嘉靖年间)图片来源笔者拍摄元代的时候统治者对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白鹿洞书院在元代依旧有所发展。在元代也被叫做朱晦翁书院。总的来说,白鹿洞书院在元代的发展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就。直到正十一年(1351年),由于战争影响,白鹿洞书院被毁,使得白鹿洞书院又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沉寂。2.4 明代的白鹿洞书院在明代的时候,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受到了官学的很大影响。因为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很重视官学的发展。他实施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统治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官吏,这时候的白鹿洞书院依旧是一片死寂,直到正十一年(1351年)白鹿洞书院北毁坏,直至明正统三年重建,它一共沉寂了87年,但是这期间有不少文人骚客来此处创造。留下了许多诗篇佳作。也为后来的白鹿洞书院的重建打下了舆论的基础。图2-5:书院内树荫环绕图片来源笔者拍摄2.5 清代的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在清代发展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在明清交际之际,白鹿洞书院并没有受到大规模的破坏,也没有得到较大规模的发展。在清代白鹿洞书院依旧由江西南康府进行管辖。在清代,关于白鹿洞书院的最早的记载是在顺治四年(1647年),这一时期,白鹿洞书院正在进行修复活动,但是后来由于反清复明的活动频繁,使得修复被迫停下来。图2-6:延宾馆(始建于宋,近代维修)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清末随着变法的实施和废除科举制,光绪皇帝下令改书院为学堂。1903年白鹿洞交给南康府中学官吏。宣统二年(1910年),白鹿洞书院正式改名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第3章 书院的建筑格局图3-1:朱熹像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白鹿洞书院坐落在庐山五老峰下,景色优美,禅林色彩浓厚。又因为依山傍水及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堪称中国书院建设的典范。创建书院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超世脱俗的精神,也正是这样,建筑者总是喜欢把书院建立在僻静优美的名胜之地。总的来说,书院的园林格调崇尚自然,取景于自然,一片清净,淡雅的气息。图3-2:礼始门(始建于宋,近代维修)图片来源笔者拍摄书院的建筑多为庞大而且具有规模的建筑群体,多利用其依山傍水的有利条件。在建筑上力求一种中轴对称的建筑理念。它是以朱熹重建以来的建筑为主要框架。以礼圣殿为中心,采取对称的方式将散落的建筑联系成一个整体。整个建筑又由5个独具特色的建筑群体组成。各个建筑之间以围墙相隔,中间又置门相连。书院的主要建筑有:礼圣殿、朱子祠、崇德祠、明伦祠、御书阁、鹿洞与思贤台等集聚古代建筑特色为一体的书院建筑3.1 礼圣殿 礼圣殿又叫做大成殿,“大成”是取自孟子“孔子谓集大成”之句。礼圣殿的建设要归功于南宋的大理学家和文学家朱熹,他是重建白鹿洞书院的有功之臣。礼圣殿为宫廷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全殿为砖木结构,以木柱为支撑。礼圣殿的外面有“礼圣殿”三字的匾额,额下有“生民未有”的横额。礼圣殿是祭祀孔子及其弟子的地方,也是对历代儒家圣贤施教以礼的地方。礼圣殿的四周种植着有松柏、梅、白玉兰、月季、栀子花等名贵的花草树木,一年四季礼圣殿都在花香中。提到礼圣殿,当然会想到礼圣门,这是与礼圣殿同事建立起来的建筑。礼圣门是白鹿洞书院的正门,原来叫先师庙门,也叫延学之门。明弘治年十六年间,提学副使邵宝以颜体书“正学之门”。3.2 朱子祠图3-3:朱子祠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朱子祠是先贤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在礼圣殿的后边。是专门祭祀朱熹的庙宇。朱子祠为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灰瓦白墙,四柱五间,三面为墙,前面以木板门窗;为护栏,门上的段格为几何图形,下面为方框。3.3 御书殿在朱子祠前,与礼圣殿并列的是一座两层楼阁,它就是御书殿。御书殿采用双层木质建筑,平面近方形。东西两边可以看见五柱,南北两边可以看见四柱。二楼正中有御书阁竖额第4章 白鹿洞学院的教学方法图4-1:白鹿洞书院课堂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在白鹿洞书院的历史上,主洞、副讲虽然都是儒家学者,经历与思想方法依旧各有不同,教学方法也自然有所不同。特别是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的时候,积累了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育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后来经过历代洞主的继承和发展,使白鹿洞书院的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图4-2:朱熹像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4.1 升堂讲说这种教学方法在庐山国学时就开始了。朱熹在恢复白鹿洞书院后采取了这种教学方法。在开学典礼的那天,即南宋淳熙七年,朱熹升堂讲学讲题为中庸首章,后来又讲过大学或问白鹿洞讲堂策问等等,这种教学方法一直延续到了清朝。4.2 升堂讲译升堂讲译与升堂讲说欧点区别:升堂讲说是老师说,学生听着的灌入式教学方法。升堂讲译则是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