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教材】: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之一。本单元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古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知识积累。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山水小品文,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之手。作为本单元最后一篇文言文,骈合了郦道元、苏东坡等人的高尚情操与朴素文风集束一股凛冽的古风古韵来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和体悟能力,在前几篇文章的基础上起着深化勾连的作用。本文语言精练传神,结构精巧典雅;笔墨写意自然,字里行间又隐隐散发出谈谈的忧愁和故国之思。纵观全文叙事是行文的线索,写景是表现的重点,抒情是内在的支撑。三者自然而有机的结合,让我们在欣赏其雅致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又有一层梦幻般的轻愁迎面飘来,从而使得文章的意境深远而朦胧。再加上文章简洁婉约,读来不禁让人心驰神往,拍案叫绝!【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生字、词;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诵,能背诵;掌握白描和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2、学会鉴赏诗文;3、通过文章,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自主探究能力及古文素养积累;并能迁移到生活中,能够理解体谅他人的感情,培养恻隐之心。【教学重难点】:重点文言字词大义;疏通文意;写作手法(白描及融情于景) 难点:鉴赏文句;体会作者感情,走进文章的感情世界。【教学方法】:诵读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朗读是必不可少的。赏析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带领学生赏析文章是本堂课的重要方法。启发探究法(添字、去字、换字)。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的学习方式要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改变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且经过前面古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文素养和自主探究能力,再加上本文的生字词不多,句子较易理解。不过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且多直线思维,还不能全面看问题,仍需老师的启发引导。【教学过程】:导入 前面我们欣赏了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美景;品味了清澄明澈、静谧美好的承天寺月色;还观看了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钱江大潮,这些写景的文章也都表达了不同的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是写景的,而且是描写西湖美景的,还是雪夜西湖的景色,自古赞美西湖美景的美文佳句数不胜数,但写雪夜西湖美景的文章恐怕就不多了。那么作者雪夜游西湖是为哪般呢?下面就让我们透过文字,穿越时空,一起感受作者的心跳。1、 第一遍诵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遍,读时注意不认识的字词,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教给同学们正确的发音,有感情地朗读以感染同学们的情绪,更好地走进文章营造的氛围,理解文章)。2、 第二遍诵读:由同学自己朗读,弄懂字词义,疏通文意。可与同桌讨论。并画出认为好的句子或者喜欢的句子。“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理解其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中间出示幻灯片,标注本文难懂的字词义,帮助理解,突出重点。3、 第三遍诵读:分为两组,轮流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过程中,其他同学注意生字词发音、体会文章感情。初步讨论同学们划下的句子,教师不发表意见,由同学们自由讨论。4、 走近作者:相信同学们通过朗读对文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作者的生活经历,以便更好地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你觉得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了解他的生平,你想到了哪些人?为什么会想到这些人呢?(由此可以检测同学对作者的了解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培养其体悟能力)5、 有了对作者的了解和对文章的理解,跟随作者走进雪夜西湖,赏其景, 探其情 ,与张岱一起划船摇橹,相遇知己,饮酒西湖。老师带领大家疏通文意,强调长、难句。边读边赏析。教给学生赏析方法(注意句子里的画面与意境;写景的角度、写作手法;与类似文章作比较;添字、去字、换字法)并解决以下问题: 题目是湖心亭看雪,那么雪夜西湖是一幅怎样的景色?张岱在什么时候、什么情景、以什么方式去湖心亭看雪? 又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明朝已亡,纪年却仍用“崇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暗示我们在张岱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为什么要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后的“更定”时分独自一人去赏雪,他的那种落寞与孤寂无不与此有关。) 画出写景的句子并赏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针对第一句话,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为什么?学生们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就是“绝”,然后我进一步提示学生:是什么“绝”了呢?学生回答:是人和鸟的声音。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烘托渲染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分析“雾凇沆砀”的景致,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湖面上雪花水气茫宕一片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用“去字法”品:古人讲“惜墨如金”,“天与云与山与水”拖沓, “与”字啰嗦,不如“天、云、山、水”简洁,你们说呢?明确: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成一片雄浑苍茫的雪白世界。作者视点由上而下,四种景物浑然一体。另外作者连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去字法分析:如果把“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删掉好不好?为什么?(再次讨论)教师明确:不好。这些词语高度抽象、概括地表现了雪景的特点,若删去了就和平时的景色一样。这里的描写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只需一条直线,几个点,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天地浩渺、依稀恍惚的诗般意境。量词的使用,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空间正在不断地位移,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意境想象)引出三句景物描写的手法:白描。这种白底单线条墨线勾勒的画法叫白描,相应地,文学上,这种抓住事物特征寥寥几笔勾勒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也叫白描。苏轼诗“淡妆浓抹总相宜”中,“淡妆”即可理解为“白描”。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大与小、动与静的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的情味。我们来感悟下列句子运用“淡妆”(白描)手法。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白描)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4、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同学们,为什么会“大喜”?把“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换成白话,以这样的句式说“湖中居然有此 人”?或者用现代汉语说也可以,用“我们都是 人”的句式。湖中居然有此雅兴之人!我们都是有高雅情趣的人!湖中居然有此豪情之人!湖中居然有此志同道合之人!湖中居然有此超凡脱俗之人!你能描述一下这个场景吗?5、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曹雪芹有“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说,结合这句话找出文中显示作者痴的句子,品味作者的痴,体会其感情。明确:大雪三日、更定、人鸟声俱绝、拥毳衣炉火独往。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作者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炉火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这在常人的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情怀啊!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能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应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的愉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引出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结合对张岱的了解和对文章的分析,你能说一说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吗?收尾:请大家想象这首古文的总的画面,描述故事。老师总结: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经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也许就曾经把自己关进小屋里,独自一人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承兑购销合同样本
- 东西湖合同样本
- 农村建猪场写合同样本
- 公家挖井合同范例
- 出售冷冻产品合同标准文本
- 微信朋友圈广告推广合同(2篇)
- 名义股东退股协议书
- 拓展活动协议书模板
- 简单退伙协议书范文
- 油漆防火安全协议书
- 跨学科教学: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和交叉学习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 屯昌县中建农场大月岭矿区东矿段建筑用花岗岩矿项目 环评报告
- 2024年保密法培训课件
- 新供应商评审表
-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 测量资料表格填写范例
- 中广核研究院热室设施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
- 小区景观水系清淤施工方案
- 英语课堂游戏PPT-连词成句搭桥游戏
- 致远安全技术白皮书(简版)
- 爱宝s-990p打卡机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