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上的水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doc_第1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上的水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doc_第2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上的水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doc_第3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上的水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doc_第4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上的水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设计弋阳一中 陈忠建课题选自高中地理上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的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整个说课分为五个部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高一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水是生命之源,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开始,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束。整篇以人水关系为主线。分别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及其过程与意义,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以本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以下三个教学纬度,建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1、知识与能力: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依据:依据大纲规定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2、难点:洋流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依据:该部分的知识点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二、说学情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自然地理的学习,更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实践体会和调查研究,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很少有实际考察的机会,加上初中地理中对这部分的知识没有涉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没有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系统。因而在课堂上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际生活的启发,创设情境,让他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体会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升华到理性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养成自主学习和动手参与的习惯。三、说教法1、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学为主线的“三主”原则,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故而本课将采用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主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进行授课。例如:、以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绘制出简图解释洋流的成因来突破重点。、采用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进行分组活动,通过讨论完成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2、课前准备教师: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分发一张参考资料(内含案例1中国“鸭子舰队”海上漂流14年、附图1世界主要大洋的洋流分布模式图、附图2世界地理地图)四、说学法1、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发挥“角色效应”,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展示自我的能力。2、师生互动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绘制理想洋流模式图,逐步培养其动手能力。3、探究性学习法在课堂和课余时间要提供平台给学生讨论和展示的机会,因此准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法、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性学习法等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席慕蓉 七里香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法。预期目标:创设文学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承转过渡:播放视频波浪与潮汐,进一步引出海水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洋流。【新课教学】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理解突破:由于洋流比较抽象,故而可以把它形容成海里的河流,使学生能够深刻掌握其概念。2、洋流的分类(按性质)教学手段:图表导学法理解突破:以图表导学法降低教学和学习难度,从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冬季)”中,列举出若干条南北向洋流为例,如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等。师生归纳:寒流:水温低海区水温高海区,高纬低纬暖流:水温高海区水温低海区,低纬高纬预期目标:学生学会并能够判断洋流性质。承转过渡:设置第一个教学高潮案例1:中国“鸭子舰队”海上漂流14年。并设计提问:“鸭子们”如何远渡重洋,来到异国他乡呢?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上指出,由于中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并不很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我注意到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此时便围绕教学重点,抓住教学时机,设置了一些高潮,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激起思想上的唤醒,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求索,便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愉快地接受老师传授的地理知识。预期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激发学生,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情感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从而进行有效教学,进而将学生带入第三个学习层次“洋流的形成”。3、洋流的形成( 读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 )受盛行风(低纬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季风)、地转偏向力及海陆轮廓等的影响。教学手段:图表导学法、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重点突破:首先让学生结合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自学洋流的形成,并对比“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当学生对比结束后,我将与学生一边绘制简图,一边分析洋流的成因(见插图1)。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而增强学生分析、归纳及动手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预期目标:学生动手做一遍后,能容易理解各洋流的成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第四个层次“洋流的分布规律”。4、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冬季)”)教学手段: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对比教学法难点突破:结合课本第57页读图思考,分组活动讨论完成。设计意图:洋流的分布规律非常抽象,结合活动及多媒体动画,从动态角度完整地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的归纳分析,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过程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设置第二个教学高潮 动手、讨论、探究: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来完成活动,第一小组完成“太平洋”部分,第二小组完成“大西洋”部分,第三小组完成“印度洋(冬季)”部分,第四小组完成“印度洋(夏季)”部分。分别在附图1中,完成下列步骤:活动步骤实施方法 及 预期目标标出该大洋洋流运行方向以“8”字模式法,引导学生得出其运行方向规律;标出该大洋各洋流名称引导学生速记洋流名称,并能够上台演示指明;给不同性质的洋流上色以太平洋为例,引导学生给该大洋东西岸的洋流上色,寒流上“蓝色调”,暖流上“红色调”,从而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类比其他几个大洋,观察得出其寒暖流分布规律。最后由各小组派代表反馈讨论结果,并综合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走下讲台深入学生。教师作为帮助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学会学习。归纳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副热带大洋为中心的中低纬度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以副极地大洋为中心的中高纬度环流:北逆南无,东暖西寒南极大陆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顺冬逆【点评总结】 老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作适当点评,并给予鼓励肯定,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回顾总结本课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课堂巩固】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拓展运用】 案例1:中国“鸭子舰队”海上漂流14年,见附文。 假设学生若也是其中的一只鸭子,那他将会在14年的狂滔怒海中度过其漫漫的历险航行,结合案例说明,“鸭子们”如何远渡重洋,来到异国他乡呢?试在附图2中设计其可能的漂流路线,作为课后家庭作业。附案例1:中国“鸭子舰队”海上漂流14年“鸭子舰队”引发全球寻鸭热据英国媒体报道,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船在太平洋上遭遇强烈风暴,船上一个装满2.9万只塑料玩具的集装箱坠入大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中1万多只玩具鸭组成的“鸭子舰队”在海洋上漂流了14年、3.5万公里之后,于2007年抵达英国海岸。 船只失事造就“鸭子舰队”据报道,“鸭子漂流记”是从1992年开始的。一家玩具工厂的货船从中国出发,打算穿越太平洋到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港。但是出发6500公里之后,货船在国际日界线附近的海洋上遇到猛烈风暴,一个装满2.9万只浴缸黄色塑料玩具的集装箱坠入大海并摔裂,令所有玩具、包括海狸、海龟、青蛙和橡皮鸭子等各种玩具漂浮在海面上,由于鸭子的数量较多,因此形成一只庞大的“鸭子舰队”随波逐流。在最初3年中,其中一批1.9万只鸭子完成了1万多公里的太平洋副热带环流,沿途经过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美洲和夏威夷等地洋面,平均每天漂流11公里。艰苦穿越北极南下但是,另一批大约1万只鸭子被甩出了洋流,向北漂去。1993年,当它们漂流到俄罗斯和美国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时,“鸭子舰队”被冻在寒冷的浮冰里,只能缓慢地向北极方向漂流3200公里。 随后,“鸭子舰队”又开始南下,在向南漂流6400公里后,到达加拿大新斯科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