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李家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李家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李家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李家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家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江苏精享裕建工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十二月李家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批 准: 年 月 日 安全审核: 年 月 日 质量审核: 年 月 日 技术审核: 年 月 日 编 制: 年 月 日 年 月 日目 录1、编制依据11.1、工程概况11.2、编制依据11.3、编制目的22、施工部署22.1、施工准备22.2、项目组织机构32.3、施工流程43、过程质量要求43.1、模板安装质量要求43.2、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73.3、模板拆除质量要求84、安全施工技术措施84.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84.2、排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84.3、排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9 4.4、排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104.5、高支模应急预案105、120mm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156、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296.1、300*1000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公用)计算书296.2、300*500梁模板计算书426.3、300*600梁模板计算书556.4、300*900梁模板计算书676.5、1000高梁侧模板计算书807、附图871 编制依据1.1工程概述李家110千伏变电站位于无锡江阴市新桥镇新郁中路与西环路交叉口西南角,新郁中路以南,进站道路由东侧西环路引接。本站为全户内站,站址征地面积6.3645亩,围墙内面积4.5630亩,建筑面积3036.00平方米。站内建(构)筑物主要有生产综合楼、消防泵房及水池。生产综合楼分为地上二层,地下半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远期规模:50MVA主变压器3台; 110kV出线4回;10kV出线36回;每台主变配置3组4Mvar无功能补偿装置。2)本期规模:50MVA主变压器1台,31.5MVA主变压器1台(搬迁原新桥#1变); 110kV出线2回;10kV出线24回;1台50MVA主变配置3组4Mvar并联电容器,1台31.5MVA主变配置2组3Mvar并联电容器。本期工程计划工期:2015年6月30日开建,2016年12月30日具备竣工投运条件。实际开工日期以开工令为准。项目法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设计单位:江阴市暨阳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苏省宏源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土建施工单位:江苏精享裕建工有限公司1.2 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9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2)176-201511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图纸1.3 编制目的李家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高支模部分主要集中在110kV主变室及110kV配电装置室,其板顶标高分别为10m、5m设置结构梁连接,柱断面尺寸为600*600、500*600,屋面梁最大断面尺寸为300*1000,梁立杆横距900,梁底附加2根立杆,(可调托撑)梁立杆纵距900,,300*900、300*800、300*700梁立杆横距900,梁立杆纵距900,在梁底沿梁纵向水平杆每跨附加2根小横杆,300*600、300*500梁立杆横距900,梁立杆纵距900,在梁底沿梁纵向水平杆每跨附加1根小横杆,250*400梁立杆横距900,梁立杆纵距900,水平杆步距控制在1500以内,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设置到位,立杆底座设在-0.05米层150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上,铺设20厚、150*150木垫板(下部立杆不拆除)、120mm厚板。立杆间距不大于900*900,并与梁立杆相同,1000高的梁两侧布满竖向剪刀撑,次梁竖向剪刀撑间距不大于6米,10米高的支架设三道水平剪刀撑,分别设在梁底,支架中部,扫地杆高度的位置。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剪刀撑搭接采用三个转向扣件固定,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框架柱先浇筑,支架与柱抱牢,地下室模板支撑在上部高支模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0米层遇洞口部位、立杆底座设在-2.7米800厚钢筋混凝土板上。钢管直径为48mm,壁厚为2.7mm,钢管、扣件、可调托撑等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按规定检测。该部位结构为高大模板施工,为加强本工程项目危险性较高工程(超高超重模板工程支撑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组织、技术及设计施工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防止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落实责任,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此专门编制本施工方案。(具体尺寸、部位见后附图) 2 施工部署2.1 施工准备2.1.1 技术准备 技术部门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并按设计回复意见对相关部位、人员做好交底,施工过程中发现疑问及时与设计做好沟通,及时处理。 召开项目现场技术交底会议,主模板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交底,并明确相应管理范围,使其施工前作好充分准备。 对劳务作业队伍进行施工前的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及管理宣传。2.1.2 劳动力准备分包队伍选用具备建筑业劳务企业资质的成建制模板工程劳务作业分包队伍,具体负责全部模板分项工程的制作与安装,并督促劳务企业配备相应的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拟投入木工技术工人25人,架子工10人,普工10人。4.1.3材料准备 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其质量应符合GB-T700标准中规定。钢管规格采用外径48mm,壁厚按实际取均值2.7mm,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钢管上严禁打孔。用于立杆、水平横杆的钢管长度为4.56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大于25kg。所采用的钢管必须规格统一。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GB15831标准的规定,采购的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所采用的扣件(直角扣件、对接扣件、旋转扣件等)用扭力矩抽样检测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少于1mm,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要不少于5mm。所有扣件、螺栓等零配件必须规格统一。、方木、底模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6)的有关规定。 方木、底模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6)的有关规定。模板支架中其他辅助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可调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项目部材料员、施工员须对满堂支撑架将使用的钢管、扣件材料质量按规定组织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钢管、扣件不得使用。2.2 项目组织机构项目副经理:丁良宏项目经理:李小强项目总工:王飞施工员:陈志国质检员:刘枫林安全员:刘小阳材料员:李红远资料员:吴鑫瓦工班长鲁茂才木工班长许正贵机电班长黄安俊水电班长徐雅平钢筋班长沈建存2.3 施工流程: 定位放线模板制作柱钢筋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固定梁板钢筋绑扎验收浇筑混凝土拆模及表面处理混凝土养护、成活3 过程质量要求3.1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3.1.1 一般要求 模板安装后应满足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的砼重量、侧压力及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涂水性脱模剂,不得有流坠。质量不合格模板或模板变形未修复的,严禁使用。模板接缝应严密,以防漏浆。在模板吊帮上不得蹬踩,应保护模板的牢固与严密。 模板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并满足钢筋的绑扎、安装及砼的浇筑、养护等工艺要求。3.1.2 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及时组织模板工程安装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在模板支设标高处通拉小白线,控制模板的支设标高。 模板的立杆横纵向间距应按模板支撑设计计算进行布置,严禁随意增大立杆间距。 用钢管和扣件搭设双排立杆支架支承梁模时,扣件应拧紧,且应抽查扣件螺栓的扭力矩是否符合规定,不够时可增加一个扣件与原扣件挨紧。 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时必须由模板支撑搭设班组专人看模,每工作班护模木工不得少于2人,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修复。 支撑系统搭设安全完毕,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验收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应认真组织整改。在浇筑砼前还要对支撑系统复验,确保支撑系统处在安全、有效状态。 模板支设实行“三检制”,对于模板成型过程中的要点要真实记录,自检后报施工员检验,然后报质检部门检验,填写预检记录表格、质量评定表格和验收单,并向现场监理报验。若某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视性质轻重及时查处上一环节并由上一环节承担责任,同时由上一环节负责人负责改正问题。3.1.3 楼板模板安装要求1 底层模板的支撑,设在半地下室顶面,钢筋混凝土地面上,在砼面上搭设支撑,下部支撑与上部支撑对应不拆除,5米层楼面靠近主变、GIS室上部搭设支撑,下部支撑不拆除。2 支撑采用钢管扣件式满堂支撑架。板底立杆横向间距取900mm,纵向间距为900mm, 3001000梁底按附图附加2根立杆,撑于10m标高梁上。其他梁立杆间距见附图。水平横杆步距取1500mm,在立柱底距地(楼)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按纵上横下设置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3 每跨每步纵横向设置水平杆,应双向拉通,与立杆连牢,在最顶步、距支架中间,扫地杆应各设一道水平杆。4 在主梁与次梁交界处,在主梁部位加设立杆支撑,支撑立杆及构造同主梁。5 竖向剪刀撑:满堂模板支架四边应设竖剪刀撑,中间隔三跨支撑立杆应设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具体见后附图)6 水平剪刀撑:满堂模板支架底部、中部顶部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采用搭接的,搭接长度取1.0m。(具体见后附图)7 立杆采用对接扣件,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8 满堂模板支架在搭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已浇筑的框架柱作刚性连结,从第二步水平横杆开始,采用钢管抱柱方式,沿高不大于5m,水平每柱,以增加满堂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性。9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3.2 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3.2.1 混凝土浇筑前质量要求1 钢筋的隐蔽检查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理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2 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3 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三级技术交底。4 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5 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仔细检查井字架加固情况。6 浇筑砼前,模板必须预先浇水湿润。3.2.2 混凝土浇筑时要求1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一般要求,混凝土浇筑采用砼输送泵由低处向高处浇筑。2 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泵管内卸出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采用串筒或斜槽落下,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3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4 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拨,插点呈梅花形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棒应为52.5cm,取50cm;30棒应为40.5cm,取40cm)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5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连续浇筑,控制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40cm。梁侧及梁底部位要用30或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振点。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 m刮尺刮平。6 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3.2.3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1 每次开始浇砼前必须做好开盘鉴定,项目部技术人员与搅拌站技术人员同时签认后方可开始,并且随机抽查混凝土配合比情况和坍落度情况。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2 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3 浇筑完梁、板后在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4 在现场制作28d 标准养护试块及备用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同条件试块置于现场带篦加锁铁笼中做好标识同条件养护。5 混凝土的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定本方案的要求。6 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定。7 预留洞宽度大于1m的洞底,在洞底平模处开振捣口和观察口。避免出现缺灰或漏振现象。8 钢筋模板工长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设专人检查钢筋、模板。9 浇筑前由生产部门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如有大雨缓时开盘并及时通知搅拌站。如正在施工中天气突然变化,原则是小雨不停,大雨采取防护措施。其措施是: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正在浇筑的部位采用搭设防水棚。10 浇筑时要有专门的铺灰人员批挥浇筑,切忌:“天女散花”,分配好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楼面板必须用1.54 m刮尺刮平。3.3 模板拆除时质量要求3.3.1 一般要求 模板及支撑系统立杆拆除时,其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有两层半模板不得拆除。 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14天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值,填写拆模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拆除,模板拆除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并报监理批准。 拆除模时必须保护构件的完好,梁侧模拆除最早时间为2436小时。 拆模应按顺序拆除,先拆侧模,后拆底模;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进行,并及时清理材料,材料归堆整齐。 梁砼强度必须达到100%,同时应待上面两层结构砼浇筑完后方可拆除梁底模。3.3.2 模板拆除质量控制措施 严禁用重物撞击模板,拆模时不得硬撬,注意钢管或撬棍不得划伤砼表面及棱角,不要使用锤子或其他工具剧烈敲打模板面。吊装模板时,要缓慢移动位置,避免剧烈撞击。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时,严禁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并加设临时支撑。4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4.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4.1.1 扣件的紧固程度应在4050Nm,并不大于65 Nm,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5kN,扣件上螺栓保持适当拧紧程度。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进雨水,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4.1.2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4.1.3 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4.1.4 外排架空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篾、塑料混用。4.2 排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4.2.1 排架的基础必须经过硬化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做到不积水、不塌陷,排架空基础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能施工。排架搭设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板。4.2.2 搭设前事先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4.2.3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4.2.4 排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排架空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4.2.5 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每两步验收一次,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后挂合格牌一块。4.3 排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4.3.1 结构排架每支搭一层,支搭完毕后,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排架空部件。4.3.2 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日常检查,巡查的重点部位:1 杆件的设置和边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2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 连接扣件是否松动。4 支撑体系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5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6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7 支撑体系和各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4.3.3 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4.3.4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4.3.5 要浇捣梁砼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系统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砼。在浇砼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对高支模体系检查、随时观测支撑体系的变形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4.3.6 制定监测计划,包括:4.3.6.1 监测项目:支架沉降、水平位移和地基稳定性沉降。4.3.6.2 监测点布设:布置12个支架水平位移观测点和6个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点及6个支架沉降观测点。4.3.6.3 使用经纬仪、水平仪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不得目测,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4.3.6.4 监测频率: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4.3.6.5 高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预警值要求项目允许偏差预警值检查工具立杆钢管弯曲3mL4m128mm经纬仪、水准仪4mL6.5m2012mm经纬仪、水准仪水平杆、斜杆钢管弯曲L6.5m3025mm经纬仪、水准仪立杆垂直度全高绝对偏差3022mm经纬仪、水准仪立杆脚手架高度H内相对值H/4000.75H/400经纬仪、水准仪支撑沉降10mm5 mm经纬仪、水准仪4.4 排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4.4.1 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排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4.4.2 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4.4.3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4.4.4 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4.4.5 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4.4.6 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4.4.7 所有的竹笆,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竹笆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4.4.8 拆下的零配件要装入容器内,用吊篮吊下;拆下的钢管要绑扎牢固,以点起吊,严禁从高空抛掷。4.5 高支模应急预案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区域内极可能发生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等重大事故。本预案针对上述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模板坍塌及物体打击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4.5.1 施工现场应急工作组:组长:潘峰 副组长:赵康山、李小强组员:苏太崇、丁良宏、刘小阳、王飞(1891387243)陈志国专职驾驶员:唐明,车牌号:苏BQK6624.5.2 组长职责: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指导事故部位的停工,并与领导小组的有关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现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时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在场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4.5.3 副组长职责: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工作。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重伤人员撤离现场到安全地带集中。设立与应急救援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协调救援工作,组长不在现场时,可代替组长的职责。4.5.4 组员职责: 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负责现场的维护,抢救,警戒等工作,具体落实执行组长或副组长下达的救援方法、措施的指令等。4.5.6 应急响应 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的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及时抢救伤员、在现场警戒、观察事故发展的动态并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向组长报告。组长接到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4.5.7 应急救援线路医院名称:第四人民医院医院地址:华士镇华士镇澄鹿路84号医院电话:(0510)86219702应急路线:本工程施工现场无名路新郁西路新郁中路西环路东华路第四人民医院。全程7.4公里,大约需要13分钟。4.5.8 坍塌事故4.5.8.1预防技术措施1 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2 浇筑混凝土时,应专人看护,发现紧固件滑动或杆件变形异常时,应立即报告,由值班施工员组织人员,采用事前准备好的10t千斤顶,把滑移部位顶回原位,以加固变形杆件,防止质量事故和连续下沉造成意外坍塌。3 楼面混凝土输送管敷设应尽量减少弯管的用量及缩短管线的长度,并且每层用铁架固定在柱侧,楼面用软弹性的材料如轮胎等做管的支垫,同时为解决混凝土输送泵水平力对模板支顶系统稳定的影响,在支顶各楼层周边加水平杆顶在周边梁侧。4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等下部支撑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且下部的满堂架支撑未拆除的前提下,方可进行上部高支模部位混凝土浇筑。5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4.5.8.2 应急救援措施1 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保持出入口畅通。2 在施工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按规定设防护措施。保持出入口畅通,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严禁阻塞通道。3 当支模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倒塌、坍塌,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注意事态的发展情况、方向及受影响的位置,有序指挥员工疏散。4 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有危及用电安全的,应立刻切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塌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5 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处理。6 立刻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7 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4.5.9 高空坠落事故4.5.9.1 预防技术措施1 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学习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签字手续。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2 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身体不适或上岗前喝过酒的工人不准上岗作业。施工现场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3 高处作业人员佩戴的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4 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高度不低于1.2m,然后在护栏上再张挂一层密目式安全网。4.5.9.2 应急救援措施:1 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2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3 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4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5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用木板等材料,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6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7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4.5.10 应急准备4.5.10.1应急教育 在工程进行施工前一周,由组长组织救援小组人员进行抢险知识教育,及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提高应急救援能力。4.5.10.2 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设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事件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救援手段、救援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药品等如下表:主要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表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存放何处1小车台1现场2灭火器个30现场3药箱及药品个/批2医务室4对讲机部6现场5担架副2医务室4.5.10.3 预防措施1 本高支模方案施工前组织专家论证评审签字;2 支架验收必须按照方案要求的各阶段进行,由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向监理报验合格后方可施工;3 逐个扣件进行检查拧紧度是否达到要求扭力距;4 梁侧模板对拉螺栓每端必须用螺母拧紧;5 从中间或两对边开始向两侧平衡浇筑砼,同时在砼浇筑时,不能集中过多砼于某点,防止局部超负荷;6 浇筑砼时,无关人员不准在模板支架下,要有专职安全员看护,7 配置有专业工种进行监护并及时处理,在有可能出现事故前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前。5 120mm厚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5.1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120板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120模板支架高度H(m)10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54.9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11.85.2荷载设计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楼板模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2.5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2.5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1.5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1风荷载标准值k(kN/m2)基本风压0(kN/m2)0.3地基粗糙程度C类(有密集建筑群市区)模板支架顶部距地面高度(m)10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0.65风荷载体型系数s0.5模板支架高度(m)10主梁布置方向平行立柱纵向方向立柱纵向间距la(mm)950立柱横向间距lb(mm)913水平拉杆步距h(mm)1500小梁间距l(mm)300小梁最大悬挑长度l1(mm)250主梁最大悬挑长度l2(mm)25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5.3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5.4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面板计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 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本例以三等跨连续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 ,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1)0.12)+1.42.5,1.35(0.1+(24+1.1)0.12)+1.40.72.5 1=6.511kN/m q1静=0.9G(G1k +(G2k+G3k)h)b = 0.91.2(0.1+(24+1.1)0.12)1=3.361kN/m q1活=0.9(QQ1k)b=0.9(1.42.5)1=3.15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G1k +(G2k+G3k)h)b =(1(0.1+(24+1.1)0.12)13.112kN/m 计算简图如下:5.4.1 强度验算 M10.1q1静L2+0.117q1活L20.13.3610.32+0.1173.150.320.063kNm M2max0.08q2L2+0.213pL,0.1q2L2+0.175pLmax0.080.1080.32+0.2133.150.3,0.10.1080.32+0.1753.150.30.202kNm MmaxmaxM1,M2max0.063,0.2020.202kNm Mmax/W0.202106/375005.388N/mm2f15N/mm2 满足要求!5.4.2 挠度验算 max0.677ql4/(100EI)=0.6773.1123004/(10010000281250)=0.061mm 0.061mmL/250300/2501.2mm 满足要求!5.5 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409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8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弹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243小梁计算方式二等跨连续梁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3+(24+1.1)0.12)+1.42.5,1.35(0.3+(24+1.1)0.12)+1.40.72.50.3=2.018kN/m 因此,q1静0.91.2(G1k +(G2k+G3k)h)b=0.91.2(0.3+(24+1.1)0.12)0.3=1.073kN/m q1活0.91.4Q1kb=0.91.42.50.30.945kN/m q20.91.2G1kb=0.91.20.30.30.097kN/m p0.91.4Q1k0.91.42.53.15kN 计算简图如下:5.5.1 强度验算 M10.125q1静L2+0.125q1活L20.1251.0730.9132+0.1250.9450.91320.21kNm M2max0.07q2L2+0.203pL,0.125q2L2+0.188pLmax0.070.0970.9132+0.2033.150.913,0.1250.0970.9132+0.1883.150.9130.589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2.0180.252/2,0.0970.252/2+3.150.250.791kNm MmaxmaxM1,M2,M3max0.21,0.589,0.7910.791kNm =Mmax/W=0.791106/54000=14.64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5.5.2 抗剪验算 V10.625q1静L+0.625q1活L0.6251.0730.913+0.6250.9450.9131.152kN V20.625q2L+0.688p0.6250.0970.913+0.6883.152.223kN V3maxq1L1,q2L1+pmax2.0180.25,0.0970.25+3.153.174kN VmaxmaxV1,V2,V3max1.152,2.223,3.1743.174kN max=3Vmax/(2bh0)=33.1741000/(24090)1.323N/mm2=1.78N/mm2 满足要求!5.5.3 挠度验算 q(G(G1k +(G2k+G3k)h)b=(1(0.3+(24+1.1)0.12)0.30.994kN/m 挠度,跨中max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