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教案》word版.doc_第1页
《新闻采访教案》word版.doc_第2页
《新闻采访教案》word版.doc_第3页
《新闻采访教案》word版.doc_第4页
《新闻采访教案》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教案用纸 教 案20 12 20 13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新闻采访授课班级11级本科新闻学班教师姓名占自华职称讲师系部文学系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教务处教案编写基本格式与要求一、概念 教案是教师经过教学设计,以授课单元或章节为单位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授课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的客观反映;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把握大纲、钻研教材、准备教学进度表和讲稿、设计教案、开发课件、准备教具等工作。二、基本格式 首页 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授课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课程性质,课程总学时,学时分配,授课对象(年级、专业、班次)、使用教材,主要参考书,审核意见等。续页 主要包括周次,授课日期,节次,课程主要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各项具体要求为:1、课程主要内容:按章节详细编写授课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每章节讲稿的内容是教学大纲的分散点和具体落脚点,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每堂课教学内容的量要基本相近,不能过轻或过重。在讲稿编写过程中,尽可能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设计板书。2、教学目的与要求:确定教学目的的依据一是大纲,二是教材,三是学生。教学大纲规定了各年级、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具体要求,因此不能脱离大纲的指导;每章节教材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必须从具体的教材内容出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三者兼顾,教学目的才能定得准确。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教学的难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师认为易学好懂的地方,学生不一定感到好学。4、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教学内容的补充等;教学方式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探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最佳效果所选用的教和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各学科、各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不同的,因此,它所要求的教法自然也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从实际出发,除了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还要依据教材的特点,以及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便获得良好的效果。末页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小结,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下次课复习要点。 三、编写要求:以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教材为依据。 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将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与教学对象的认识结构有机对应,构架教学内容的逻辑路线,设计讲述策略。 科学安排进度,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启发。 精心选用教学手段,注明其使用时机。 详略得当,书写工整,项目齐全。 四、课堂教学小结:教师应重视写“课堂教学小结”,把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偶发事件的处理、闪现的教学艺术火花、教学环节的巧妙衔接等都记录下来,作为研究教学的第一手资料。课程名称新闻采访课程编号0502823学 分3授课教师占自华职 称专任教师课程性质必修课() 任选课( ) 限选课( )课程总学时 54 学时周学时 3 学时学时分配理论讲授: 36 学时;实验: 18 学时;上机: 学时授课对象 文学 系 新闻学 专业 二 年级 2011本科 班级 使用教材新闻采访教程, 张征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主要参考书袁良:采访漫谈,长征出版社陈斌华,1999年陈斌华:大陆首批驻台记者手记,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吴海华:范长江新闻文集,新华出版社,2001年陈桂阑:新闻职业道德案例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审核意见(此项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周 次第 1 周日 期2011.08.31节 次5、6、章 节第一章 第二章课程主要内容采访的定义及基本方式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新闻采访的定义2认识和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3. 认识和理解新闻采访的地位重点难点采访的四种基本方式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一章 采访的定义及基本方式第一节 采访的定义 一、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 二、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 三、新闻采访活动包括三项内容:收集材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第二节 采访的基本方式一、访问 (1)一对一的访问 (2)一对多的访问 (3)多对一的访问 二、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指的是记者依靠感官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的活动,通常称为“用眼睛采访”,现场观察是除了访问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采访方式。三、体验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始终身临新闻现场,靠观察和询问进行采访。这种采访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四、阅读文献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二章 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第一节 采访是新闻作品产生的依据第二节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如何衡量新闻作品的质量?一般来说,有四个标准:(1)真实性。(2)价值性,即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3)时效性。(4)可读性和可视性。 第三节 采访是防止报道失实的第一道防线 (一)材料的真实性 (二)材料的深刻性 (三)材料的生动性和可信度 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对新闻采访的实质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学习采访活动中常用的采访方式,并对采访活动在整个新闻工作中的地位有一定的认识。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什么是采访?2.衡量新闻作品质量的四个标准分别是什么?下次课预习要点:采访的基本特征、任务和步骤周 次第 2 周日 期9、5 9、7节 次5、6、7 、8章 节第三章 第四章课程主要内容采访的基本特征采访的基本任务和步骤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特征2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3掌握采访的几个步骤重点难点采访的基本步骤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三章 采访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采访活动追踪新近发生的事实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采访活动就要始终瞄准新近发生的事实和当前存在的现象。第二节 采访活动时刻处于时效的压力下 记者要追踪和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在采访过程中就要做到“快速”,特别是突发性事件,包括各类突发的自然灾害、战争和冲突等;另外要求速度的就是体育新闻。 第三节 采访活动要贴近事实、贴近现场 一、跑现场 二、访问知情人 三、及时完整的记录 第四节 使用社会交往的方式 记者和采访对象交往的困难,主要源于三点: 一、繁杂性 二、双向性 三、对等性 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四章 采访的基本任务和步骤第一节 采访的基本任务一、采访任务的第一个要素拿到事实 二、采访任务的第二个要素拿到真实的事实 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具体指以下几方面: (1)指每个事实的要素要真实; (2)指每个事实所发生的背景和环境材料要真实; (3)指每个事实的深层原因要真实。三、采访任务的第三个要素拿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四、采访任务的第四个要素拿到典型的事实 五、采访任务的第五个要素迅速地获取事实 第二节 采访的八个步骤(1)获得新闻线索。 (2)确定报道选题。(3)采访的策划与准备。 (4)联系访问事宜。(5)建立融洽的访问气氛。 (6)提问。(7)现场观察。 (8)结束采访。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对新闻采访的特征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掌握采访活动的基本任务,并对采访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熟悉掌握。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新闻采访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2.如何迅速地获取新闻事实?下次课预习要点:获得新闻线索周 次第 3 周日 期9、14节 次5、6、章 节第五章 课程主要内容获得新闻线索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高质量新闻线索的特征2了解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重点难点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一节 高质量的线索是高质量选题的前提 一、新闻线索的作用 新闻线索是采访的开端,也是引发记者灵感的一个触角。新闻线索是新闻记者发掘新闻题材的一种凭据,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二、高质量线索的标准 (一)线索丰富 高质量的新闻线索,要求记者有丰富的线索来源,即新闻线索来自社会各个层面,有来自高层的、决策层的新闻线索,也有来自基层老百姓的新闻线索。(二)线索可靠 高质量的新闻线索,要求新闻线索高度的可靠性,因为要根据新闻线索作出选题决策,那么就要对线索的可靠性把关,进行甄别。(三)线索及时 在目前的通讯环境中,相机、手机的使用率极高,及时通报线索很方便。而通报线索中最关键的是记者要和线索的提供者能有很默契的关系,能够保障及时得到相应的线索。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二节 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 二、互联网、手机等信息传播工具 三、各种会议及新闻发布会 四、政策文件及领导人讲话 五、受众来电来信 六、“新闻线人” 七、专业信息来源通讯员队伍 八、广交朋友,建立人际传播的信息网 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在了解到高质量的新闻线索是高质量新闻选题的基础上,对新闻媒体和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有一定的认识。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新闻线索在采访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2.高质量的新闻线索要符合哪些标准?下次课预习要点:新闻选题的重要性周 次第 4 周日 期9、19 9、21节 次5、6、7、8章 节第六章 课程主要内容新闻选题的重要性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并掌握新闻选题的定义2认识新闻选题的重要性3掌握高质量新闻选题的特征重点难点新闻选题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一节 什么是新闻选题 简单地说,新闻的选题就是媒体报道的主要内容。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想报道什么样的内容,取决于媒体人想达到什么样的传播效果,表达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一、选题就是把关 二、选题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选题的灵活性表现在: (一)可以选择不同的事实 (二)可以选择同一事实的不同阶段 (三)可以选择同一事实的不同侧面 (四)可以选择同一事实的不同层次 (五)可以选择纵向串联事实 (六)可以选择横向串联事实 (七)在第二落点上选题 三、选择事实的依据是记者的新闻价值观和对生活的理解力 选择事实的前提是评价事实的新闻价值,而这种评价是与选择者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理解力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二节 新闻选题的重要性一、新闻选题与媒体的社会功能 选题是把握导向的第一关,也是实现媒体功能的最重要的环节。 二、新闻选题与媒体的定位 不同的媒体有着自己的选题倾向和选题范围,这首先是与不同媒体的目标受众紧密相连的。 三、新闻选题与媒体的影响力 选题是一个媒体能够生存的根本,选题的质量决定着一个媒体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可信度。第三节 高质量的新闻选题的特征一、重大性 二、大众关心 三、独家性 所谓独家性,是指这样几个吸引眼球的地方: (一)独家事实 (二)独家分析 (三)独家人物 (四)选题的可操作性强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在了解了新闻选题的概念之后,对新闻选题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之上能够鉴别出高质量的新闻选题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什么是新闻选题?2.高质量的新闻选题具有什么特征?下次课预习要点:新闻选题的标准周 次第 5 周日 期9、28节 次5、6章 节第七章 课程主要内容新闻选题的标准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新闻选题的三个标准2认识和理解选题标准的深层内涵3知道目前三大选题标准在媒体中的运用重点难点对不同选题标准的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一节 新闻选题的不同标准 一、以“是否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选题标准 这个标准可以简称为“政策为本”论。二、以“是否适合受众需求”为选题标准 这个标准也可以简称为“共同兴趣”论。三、以客体事实属性为选题标准 这个标准可以简称为“事实为本”论。第二节 对不同选题标准的分析 一、对“以政策为本”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 这种选题模式的弊端常常表现在: (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滞后,形成对某些重要信息的遮蔽 (二)对政策制定水平缺少反思和质疑意识,限制了记者的创造性 (三)容易形成“刮风”式报道 (四)容易形成乱扭角度、“片面提炼”式报道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二、对“受众需求”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 (一)要分清人们的欲望和人们的实际需要 (二)要考虑受众需求中的局部因素和全局因素 (三)要考虑受众需求中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四)要考虑受众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三、对“以事实为本”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 (一)重要性与“共同兴趣” 媒体的社会功能是“重要性”作为新闻评价标准的标志。(二)按“共同兴趣”标准选题的误区第一,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可能导致重要信息的滞后报道。第二,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常常使受众的盲点成为新闻报道中的盲点。第三,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容易形成刮风式报道和报道的同质化。第四,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容易忽略弱势群体的需求和呼声。第三节 选题标准的媒体实践(1)偏向于政策导向的选题标准。(2)偏重于“共同兴趣”、“受众需求”的选题标准。(3)以关注社会问题为中心的选题标准。三种思维模式,反映了在我国新闻改革过程中,新闻价值观念的发展转变轨迹。它们共存于目前的新闻实践中,促进着整个新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课堂教学小结:在我们国家关于新闻选题的标准每个时期是不一样的,通过对不同新闻选题标准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较常见的新闻选题标准,在实际运用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新闻选题的三个标准分别是什么?2.三种选题标准在我国媒体实践中的运用如何?下次课预习要点:确定新闻选题的操作过程周 次第 7 周日 期10、12节 次5、6、章 节第八章 课程主要内容确定新闻选题的操作过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新闻采访选题的目标2了解确立新闻选题的思维过程3了解选题在采访之后的几种命运重点难点选题的形成过程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一节 选题目标 一、重大事件和舆论热点 (一)重大突发性事件 (二)重大的政策变动 (三)重大的活动 (四)重大的舆论热点 二、抢发重大新闻的“第二落点” 能够在现场直接目击重大新闻的机会毕竟少之又少,如果重大新闻的第一落点没有抢到,就要设想去挖掘这个重大新闻的第二落点。三、注意发现和挖掘普遍存在的非热点事实第二节 确立选题的思维过程 新闻实践源自记者的新闻发现。只有发现了好的选题,报道了好的选题,媒体才能实现其应当承担的社会功能。发现选题的前提有两个:(1)占有高质量的新闻线索,即充足、可靠、即使的新闻线索。(2)具备基本的发现新闻的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一、发现新闻的思维过程 (一)第一种思维过程的特点:比较和选拔(二)第二种思维过程的特点:“瞄准靶子” 、“搜索式发现”二、预测事实真相:线索的可靠性和经验推理 (一)根据线索的可靠性 (二)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和推理 三、进行选题的可行性研究 (一)进行报道效果的审视和预测 (二)推断找到采访对象的可能性 (三)记者是否有完成这个采访的实力 (四)估算采访的成本 (五)考虑时效性限制 第三节 选题在采访之后的五种命运 选题确立之后,记者在采访中的第一任务就是调查真相。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真相与预测基本吻合1. 真相与预测吻合在掌握真相之后提炼主题围绕主题选择素材2.在真相与预测基本吻合的基础上有新发现修正选题特别是修正报道思想在新的选题指导下继续采访第二种可能性:真相与预测有误差,甚至是极大的误差!1.真相与预测不符,根据与预测不符的事实甚至是完全相悖的事实提炼新的主题加以报道。2.真相与预测不符的情况下强扭角度,以适应原来所确立选题的报道思想。(理应摒弃)3.发现真相与预测不一致,又没有新的新闻价值点可寻,主动放弃选题。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在明确了选题目标之后,如何使选题形成有一个思维过程,当确立的选题真正适用于采访活动之后又有哪些变化是本节课需要搞清楚的问题之一。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 对于选题的可行性研究需要考虑什么?2. 选题在采访之后的五种命运分别是什么?下次课预习要点:采访的策划与准备周 次第 8 周日 期10、17 10、19节 次5、6、7、8章 节第九章 课程主要内容采访的策划与准备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采访策划的内容2掌握采访准备的内容3认识和理解采访前的调查和准备工作重点难点采访策划和采访准备的内容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一节 采访失败的重要原因缺乏采访前的策划与准备不做采访前的准备容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被动式采访 第二种,提问时颠三倒四,缺乏逻辑性和提问的艺术。第二节 策划和准备是采访前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什么说采访前的策划和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呢?这是因为: 一、采访机会是难得的,甚至是一次性的 二、采访不是可以反复进行的表演活动 三、采访的事实是复杂的,对象是广泛的 四、记者在采访中的状态“一身五任” (一)记者是一场谈话的主持者 (二)记者的中心角色是一个提问者 (三)记者是一个“全职”的倾听者 (四)记者在采访中又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者(五)记者还是一个全程的忠实记录者第三节 采访策划和采访准备的内容 一、报道思想的策划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二、采访项目的策划 三、新闻作品的文本策划 四、采访步骤的策划 采访步骤是指对采访活动的安排与组织。五、报道策划的误区 采访的策划是对报道的设计和谋划,而不是对新闻事实的改变和创造。也就是说,是策划采访和报道活动,而不是策划事实。前者是新闻事实在前,采访策划在后;后者是策划在前,新闻事实在后,这个事实是“策划”出来的。第四节 采访前的调查和准备工作 一、访前调查 二、提问准备 (一)问题的准备 (二)提问方式的准备 三、观察性取材的准备 在现场观察的准备中,记者要考虑观察的时间、观察的位置、观察的程序,以及相关的背景材料的收集,才能在观察以后,迅速地写成稿件。四、物质准备 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在明确了采访的策划和准备对整个采访过程的重要意义之后,使学生对于采访策划和准备工作的内容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做出一些调查和准备工作。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为什么说采访前的策划和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呢?2.采访策划和采访准备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下次课预习要点:采访对象的分析周 次第 9 周日 期10、26节 次5、6、章 节第十章 课程主要内容采访对象的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一般采访对象的类型2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需要3知道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重点难点接受采访的顾虑和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一节 访问的前提权威的采访对象 访问的前提首先要选择并找到权威的采访对象。一、最接近事实来源的人 最接近事实来源的人指的是事实的当事人、事实的目击者和参与者。二、某些具有事实认定权威的个人或机构 这类人一般有以下两种:(一)各类专家 (二)相关方面负责机构 第二节 处于不同利益关系的采访对象的类型和态度一、肯定和颂扬型的采访对象 二、求助媒体解决自身问题的采访对象 三、中介型的采访对象 四、批评和教育类的采访对象 五、揭露和批判的采访对象 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三节 研究人们接受采访的心理需要一、为社会代言的心理需要 二、代表团体或个人利益的诉求 三、交往的需要 四、满足内心要成为重要人物的感觉 第四节 接受采访的顾虑和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一、权力阶层的采访对象 二、向媒体的调查提供信息的人 三、各类专家 四、被媒体表彰的先进人物 五、面对年轻记者 六、对于小媒体的记者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对采访对象的分析,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的心理需求,以及他们接受采访时的顾虑和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什么是权威的采访对象?2.人们接受采访的心理需要主要有哪些?下次课预习要点:访问的原则周 次第 10 周日 期10、3111.02节 次5、6、7、8章 节第十一章 课程主要内容访问的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到访问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访问的特征重点难点访问不同于人际交往的特征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一节 访问是记者获取信息的 最重要的途径 一、什么是访问? 访问是记者为了获取新闻信息、探讨真相而与新闻事实的知情人进行的谈话。这种谈话是由记者组织并主导的。通过访问记者要索取的材料有以下六种:(1)事件的新闻要素。(2)事实的背景:历史与环境背景。(3)事实的原因:浅层的原因和深层的原因。(4)对事实的评价、观点。(5)事实中行为人的动机、情感和精神境界。(6)具有表现力的事实:故事、引语、场景、细节。二、尴尬的访问 在记者的采访活动中,不同的记者可能遭遇不同的访问境况。由于不谙访问之道,新记者们总是碰到大大小小的尴尬的访问。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三、访问是记者业务的一道难关 初学者采访时常遇到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不知道问什么 (二)不会用交谈的方法去提问,与对方交流不起来 (三)不会主动采访 (四)采访与写作脱节第二节 访问的特征一、没有法律的约束力 二、没有行政的约束力 三、地位平等 四、结合自由 五、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程度高 六、所获得的信息层次多样,意义丰富 第三节 访问不同于人际交往的特征 访问带有许多人际交往的特征,但是访问又不等同于平常的人际交往。两者之间的差别有三点: 一、记者通过访问取材的目的性十分明确 二、各种不同的访问是记者发起和组织的,采访对象是记者挑选的 三、记者在访问中起着营造气氛、主导谈话的作用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于处于采访活动关键环节的访问有明确的认识,在了解一些基本的有关访问的知识之后能够发现访问不同于一般人际交往的独特性。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记者通过访问索取的材料包括哪些?2.访问不同于人际交往的特征具体是指哪些方面?下次课预习要点:访问的原则周 次第 11 周日 期11、 09节 次5、6、章 节第十一章 课程主要内容访问的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和理解访问中传受双方的基本矛盾2. 掌握解决传受双方基本矛盾的方法重点难点解决“取”与“予”矛盾的办法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四节 访问的基本矛盾“取”与“予” 记者访问的目的是要获取新闻素材 采访对象接受采访要提供新闻素材 两者之间的巨大矛盾是“取”与“予”的关系采访对象的“给予”所要付出的成本包括:一、访问需要占用对方时间 二、访问需要耗费对方的精力 三、采访通常是不付费的 四、风险成本 记者在访问中要切实考虑采访对象和记者交往过程中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记者和采访对象两者之间的利益不对等关系,找到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五节 解决“取”与“予”矛盾的办法一、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论 二、帕洛阿尔托学派关于人际传播的理论 三、心理场的理论 解决“取”与“予”基本矛盾的启发:(一)人人都渴望融洽的人际交往,这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二)所有的人谈话都包含着两层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三)记者在采访时的着眼点不仅在于改善提问的内容和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改善自身的形象第六节 访问是记者创造奇迹的舞台一、访问创造了观察社会的广阔空间 二、通过访问探索真相,记录历史三、成功的访问创造了名记者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了解记者和采访对象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存在于他们中间的基本矛盾,在对矛盾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寻求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一般方法。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采访对象接受采访所要付出的成本包括什么?2.如何解决访问中“取”与“予”的矛盾?下次课预习要点:访问气氛的建立周 次第 12 周日 期11、1411.16节 次5、6、7、8章 节第十二章 课程主要内容访问气氛的建立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访问气氛的类型2掌握最佳访问气氛的要素重点难点最佳访问气氛的要素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一节 访问气氛的不同类型一、“公事公办”式 二、“挤牙膏”式 三、强弱悬殊式 四、激烈交锋式 五、“酒逢知己”式第二节 最佳访问气氛的要素一、尊重 有几种方法可以表达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采访前的准备 (二)在采访中,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运用 二、真诚 三、关怀 四、轻松 五、理解 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三节 记者的第一印象 以下几点,决定着记者给采访对象的“第一印象”。 一、遵守约定的时间 二、出示介绍信或记者证,说明自己的身份和采访目的 三、改善记者的形体语言 (一)微笑 (二)张开双臂 (三)点头 (四)眼神交流 (五)身体前倾 (六)手势 (七)着装 四、访问前的“拆墙” (一)寻找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二)找到一个恰当的中介物第四节 访问设计对气氛的影响 一、选择适当的采访时机 一般要照顾采访对象的时间来安排,即选择对方认为方便和合适的时间。二、要选择适当的采访地点 选择合适的采访地点有三个作用:(1)选择对方认为熟悉或舒适的地点,可缓解对方的紧张心情。(2)有些地点可引起对方的回忆,有利于记者采集有用的信息。(3)在电视采访中,采访地点还要和节目的主题、被访人的身份吻合,以突出节目的主题。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访问气氛,认识到建立融洽的访问气氛需要一些必要的元素,记者的个人形象在建立气氛上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了解访问设计对气氛的影响。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最佳的访问气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要素?2.记者给采访对象的“第一印象”由什么决定?下次课预习要点:访问气氛的建立周 次第 13 周日 期11.23节 次5、6、章 节第十二章 课程主要内容访问气氛的建立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访问中记者性相对采访活动影响2. 了解如何化解访问中的尴尬场面重点难点访问中的敏感之处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五节 设法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忌讳一、避免“第三者”的存在 这个“第三者”有两层含义:(1)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以外的另一个与采访对象熟悉的人。(2)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记者采访同一个采访对象。二、提倡记者单独采访 采访对象单独接受采访最有利于深入的交谈,而记者单独一人去采访也有这种效果。第六节 访问中的记者形象一、倾听的作用 在倾听中,一般应有以下表现:(1)神情专注,争取进入对方的谈话世界,理解对方的生活,这对于渴望交流的人来讲,是极其重要的谈话支撑点。(2)如果对方所谈离题太远,记者可以用打断的方式很委婉地转移话题,而不必很不耐烦地忍耐对方的跑题。(3)在倾听的时候,记者要不断地反馈,可以用赞同、点头的方式,也可以用语言来反馈。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二、赞赏你喜欢的行为或物件 三、帮他人解决问题 第七节 访问中的敏感之处一、适时打断,转移话题 比较正确的做法是,用插入式打断的方法转移话题。(1)趁对方说话中停顿的间隙,适时插入,而不要等对方正在说的时候强行插话。(2)插入的话语最好重复或是赞赏采访对象刚刚谈到的话题。(3)马上转移话题。二、尽量不要冷场 三、不要和采访对象争论四、如何提揭露型问题 五、敏感提问之后穿插缓和气氛的提问六、说服那些采取拒绝态度的采访对象第八节 深入访问的关节点(1)不幸身世。 (2)最惦念的亲人。(3)最大的愿望。(4)最大的遗憾。(5)最后悔的事。(6)最感兴趣的事。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对访问气氛的了解,记者要学会寻求一些解决尴尬气氛的方法,遇到访问中敏感的话题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方式化解,对于需要深入谈及的关节点要清楚明白。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如何对访问气氛进行事前设计?2.如何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忌讳?下次课预习要点:提问的规律和方法周 次第 14 周日 期11、2811.30节 次5、6、7、8章 节第十三章 课程主要内容提问的规律和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采访中提问的一般特点2掌握采访中提问的规律重点难点提问的规律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一节 记者提问的特点 一、目标明确 记者的提问,要常常围绕三个目标:(1)要设法弄清楚事实真相。(2)要设法对事实的传播价值作出准确的评判。(3)根据报道的主题收集典型的报道素材。二、提问系统 三、记者主导提问过程 第二节 提问的内容和一般顺序 一、六类提问的内容 (一)新闻事实的各种要素(二)事实的各种背景(三)事实的原因浅层的原因和深层的原因 (四)对新闻事实的感想和观点 (五)事实行为者的各种动机及心理事实 (六)具有表现力的事实故事、引语、场景、细节二、提问的一般顺序 三、以肯定语结束提问 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三节 不同功能的提问一、搜索式提问 二、基本要素的提问 三、引导式提问 四、挖掘式提问 五、探讨式提问 六、展示性提问 七、创造性提问 (一)假设性提问 (1)角色转换式假设(2)情境转换式假设(3)时间转换式假设(二)“最”字型提问 第四节 提问的规律一、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三个特点:(1)提问的切入点从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实入手。(2)问题一定要小,要具体,使之容易回答。(3)一般不提尖锐的问题。 二、提问要清晰、简洁 三、提问要具体 四、提问要讲究逻辑和层次 课堂教学小结: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了解记者提问的特点,结合访问的原则清楚认识到提问的内容和一般顺序,在此基础上认识不同功能的提问对访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提问规律。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1.记者提问的特点有哪些?2.不同类型的提问分别具有哪些功能?下次课预习要点:提问的规律和方法周 次第 15 周日 期12.07节 次;5、6、7、8章 节第十三章 课程主要内容提问的规律和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特殊问题的提问方法2. 认识采访中倾听的作用重点难点提问的策略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第五节 提问时的问题类型一、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的优点:1.鼓励对方的谈话兴趣,表达了愿意交谈的愿望,使采访气氛比较轻松。2.能为记者提供大量和丰富的信息,有利于记者开阔眼界,发现新的线索和新的亮点。3.给采访对象提供了很大的舞台,有利于对方畅所欲言。开放式问题的缺点:1.可能造成采访对象漫无边际的回答。2.需要占用比较多的采访时间。3.不太适合文化程度比较低的采访对象。二、闭合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的优点:1.问题非常直接,使采访对象很难回避。2.减少记者提问的信息误差,也防止了采访对象跑题。3.特别适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的采访。4.比较节约采访时间。闭合式问题的缺点:1.常被用于追问、反问之中,如果记者此时的态度不够不够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