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试题(北京卷)的特点及复习策略(2011海淀).ppt_第1页
新课程高考试题(北京卷)的特点及复习策略(2011海淀).ppt_第2页
新课程高考试题(北京卷)的特点及复习策略(2011海淀).ppt_第3页
新课程高考试题(北京卷)的特点及复习策略(2011海淀).ppt_第4页
新课程高考试题(北京卷)的特点及复习策略(2011海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高考新课程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语文试题(北京卷)的的 特点特点及及复习复习策略策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中学语文教研室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 说明和北京试题 二、重点内容分析 三、复习建议(含课例研讨)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说 明和北京试题 (一)考试说明的特点 广泛积累和主动应用古典作品的能力 准确理解和恰当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准确解读和恰当分析多种文本的能力 个性解读与合理拓展探究作品的能力 符合题意写作与个性创新表达的能力 (二)北京卷的整体特点 1. 测试内容、能力要求、呈现方式、试卷 结构与去年大体保持稳定。 2. 试卷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整卷主观表述题量增加(比重与去年保持 一致) 阅读延伸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作文题关注社会生活,激发写作欲望。减 少对写作的束缚,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阅读题考查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的 阅读,注重审美体验和鉴赏,要求能阅读 多种文本。 (三)新课程高考北京卷各部分 内容的基本特点 1.基础知识 体现“积累”、“应用”的课程目标要 求 (1)积累素养 例1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 确的一项是 A摩擦力 供认不悔 对称(chn) 穷源溯(shu)流 B一拉罐 转弯抹角 隽(jn)永 令人发(f)指 C纪传体 多难兴邦 叨(to)扰 一气呵(h)成 D化装品 整齐划一 倾轧(zh) 囤(tn)积居奇 (得分率)文-78.6% 理-82.5% 注重基础 朴素、平易 第1题数据统计分析表 题号选项全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1 A10.15 %2.60%5.13%12.23%17.47% B1.85%0.65%1.40%1.92%3.67% C81.26%93.81%87.56%78.23%69.59% D6.71%2.94%5.92%7.59%9.22%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010) A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集,这些作 品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其 中的代表作。 B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具有感伤色彩 的叙事诗,他的新乐府则反映了较强的批判现 实的精神。 C堂吉诃德是意大利小说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 篇小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既是滑稽的又是发 人深省的。 D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 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是莎士比亚四 大悲剧之一。 第4题数据统计分析表 题号选项全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4 A6.58 %1.64%4.69%8.03%9.62% B8.68%3.33%5.13%10.57%12.31% C81.15%93.94%88.56%76.80%72.97% D3.53%1.04%1.62%4.52%5.04% 【例】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2011) A.“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了与楚汉相争时的项羽有 关的事。 B.“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 山别离情”,这幅对联所写的内容与白居易的琵琶行 相关。 C.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所创作的90 多部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堪称法国社会的“百科 全书”。 D.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 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 ,武器等。 注重综合 识记、理解、运用 (2)应用素养 【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1) 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 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 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 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 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 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 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 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 终以3:0取得胜利。 A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规。 B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期, 约定时间。 C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 一天天地坏下去。日,一天天;下,低处。 D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 轻易取得了胜利。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 部分。 积累 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断 语境意识 【例】下列依次在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 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2010) 白莲水库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最大的一条干渠通向 山脚下的白莲浦, 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莲水库 的水是绿蓝绿蓝的, ,触须沿途四散, 着白莲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 A 滋养 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浸润 B 养育 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浸渍 C 养育 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浸润 D 滋养 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浸渍 得分率:85% 语境意识 词语的精细辨析 句间关系的把握 语基运用部分考查定位:基础 重积累、重运用、重落实 反思: 学生的积累状况,怎样积累方式 学生是否会用,知否掌握用的方法 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 练过的东西是否落实 2.阅读 以读懂为基础,体现出对“感受、鉴 赏、思考、领悟、拓展”等课程目标 的素养要求。 (1)感受、思考与领悟素养 【例】 古 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 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 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且复归 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 徂晖:落日余晖。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 木。 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 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2010) 【参考答案】要点: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得分率:51% 题号分数全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13 (2) 0分12.38 %4.84%7.76%15.01%17.24% 1分35.40%22.97%29.52%40.19%39.86% 2分36.47%43.04%41.07%33.93%32.59% 3分13.61%24.48%18.92%9.55%8.99% 4分2.15%4.67%2.73%1.33%1.32% 第13(2)题分数分布统计表 【例】 古 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 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 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且复归 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 徂晖:落日余晖。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 泉不饮。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10) 【参考答案】要点: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读懂文本,仔细审题, 立足文本,具体分析 【例】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 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 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 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濛笼罩,真相难以认清。 D .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 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E.本文既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山特有的自然美景, 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整体性、综合性 整体观照 局部剖析 B选项“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 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这是对文章 第四段的误读。第四段中,作者说神话传说、历史积淀“压低 ”了祁连山,是为了表现关于祁连山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之多 ;“涂饰”在文中是“装点”的意思,这都是作者对祁连山的 赞美之词。 C选项“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 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濛笼罩,真相难以认清”,这是对文章第 六段的误读。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这与人们 不同的人生境遇、不同的心境有关。 A选项“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 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选项前半段概 括了文章引用神话传说这个特点,考生应可从文章第四、五段 可以看出。选项后半段对应文章第一段内容,这不难判断。 D选项“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 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选项对应文 章第六段内容。 E选项“本文既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雪山特有的自然美景, 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选项前半段内 容在文本第三段中表现就非常明显,后半段内容在文章的第四 段以后都能表现出来。 【例】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均引用了古 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5 分)(201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本结构、 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以及对作者内心情 感的正确理解,因此需要学生“通读”全文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局部精读,解决问题 。 本题表面上只涉及首尾两段六句古诗,但“ 雪”作为祁连山的“文眼”,是贯穿全 文线索的起始点与终结点。要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正确理解 作者的思想情感,尤其要对文本两段及 两段的结构关系做清晰梳理。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 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 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 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 。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 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 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 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 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垂柳、森森苇帐、富 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 色”所倾倒。 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 的印象,在强烈对比中反 衬现实真相;起笔大气, 在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 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 的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 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 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 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 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 ,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 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 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 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 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 物与生命情感交融互渗的关系, 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束文章,同 时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 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2)鉴赏 示秬秸 张 耒 北邻卖饼儿,毎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 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 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 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 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例】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 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词 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如“捧盘出户 ”“市楼东西”等。 要点二:有韵味 ,写景、叙事,蕴含丰富。如,开篇两句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 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 情和关怀。 【例】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 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 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 面。(6分)(2011) 【参考答案】 “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雪”化水汇成了河 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雪” 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圣灵神韵,使人生 亲切之感;“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 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雪”作为生动鲜明 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阅读部分考查特点:注重能力(理解、分 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 反思: 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细读文本) 学生“整体阅读”意识(整体 局部 ) 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学生的审清题意能力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写作 综合体现出“课标”的素养要求。 【例】请以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 诗歌外,文体不限。 【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2011)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 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 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 ,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 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的原 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 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 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 (四)对教学的启示 对考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 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 发展中所获得的能力进行考查。 对应用能力、鉴赏审美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的考 查。 兼顾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全面性,又突出对某些 语文能力的重点考查。 平时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务求落实! 二、重点内容分析 (一)阅读延伸 1. 设置阅读延伸题的意义 第一,为了更好地贯彻和体现课标的基 本理念。 第二,通过改进高考评价方式,促进课 堂教学改革。 2.阅读延伸题的特点 扩展开放 基于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言之成理 有个性的新见解、新发现 语言表述顺畅 区别于话题小作文,也区别于一般的阅 读理解题。 3.阅读延伸题的考查形式及能力要求 命题形式 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部分各设置一道 分值10分的题,一般要求不少于200字作答 。 .考查能力 考试说明 A.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 察、阐发与评价; B.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 考、领悟与阐释。 4.阅读延伸题举例 【例】第二大题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 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 眼于长远,因为考虑到长远所以获得的利益较 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 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 己对这一概括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 分) (2010) 【例】第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 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越 远,它们却离我越近”该句表达了作者对于“ 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 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 受(不少于200字)(10分)(2010) 【例】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 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 点关系最大?为什么? (2011考试说明例题) 答案:与“清”关系最大。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 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美。 考查从不同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体察、阐 发的能力 5.学生在完成阅读延伸题容易出现的问题 *没有读懂,理解有偏差 *所答观点不明确,与题目要求对应有偏差 *联系实际与观点方向不一致 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 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 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2011) 【参考答案】(1)教育内容:借北邻儿的卖饼生活(或 串讲诗或勾连诗中叙事内容),阐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都要意志坚定,不懈努力的道理(2)教育方式: 以具体的人物为榜样(例子)。 用生动、形象(艺 术或诗歌)的方式劝诫(激励、鞭策、警示、告诫、影 响)教育对象(意思对即可)。 拓展问题:联系实际不合理:有的学生将 延伸的基础放在了诗前小序中的“虽大寒 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上,所以谈 到了“诚信”话题 。有的学生生拉硬扯 ,说到了“正直”话题。同时,也存在分 析空泛,认识肤浅的问题。 示例:张耒在诗中树立了卖饼儿“五鼓未旦即 绕街呼卖”,“大寒烈风不废”的形象,并以此 为榜样告诫其孩儿:职业无高卑,志向当坚 定,有追求的男儿又怎能偷闲?可谓循循善 诱,谆谆告诫,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强于“填 鸭式”教育百倍,傅雷在教育儿子傅聪时亦时 时以自身和古今大家之例激励他,最终使他 成为当地著名钢琴家,并有傅雷家书传 世。刘墉教育其女亦用心良苦,常以他的见 闻事例佐证道理,这些智者教育子女,皆不 是简单讲述长篇大论的大道理,而是将道理 融入生活,融入活生生的例子,自然能够达 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例】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 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 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 少于200字)(10分) (2011) 【参考答案】第一问,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 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 淀也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 山,山中有史;眼前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作者 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第二问 略 考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观点模糊、分析感悟不 够恰当或不够充分、材料不够具体或与所谈 “启示”观点无关(观山可欣赏美景)等问 题。 示例:千年的历史中,山承载了地域的历史和 人类的体验。观山,便是将记忆中的历史与眼 前的空濛叠合。文章中,作者想到周穆王会西 王母,后羿请不死之药,这便是在观山之时读 出了历史的激动。我认为,“观山如读史”的观 点值得我们思考与感悟。山是宇宙中亘古不变 的存在,它可以承载起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历 史。观览峨嵋,佛教文化的无欲精神便藏于其 中;登上五台,佛教的神圣可净化人的心灵; 品味天山,边疆的异域风情与朝圣者的虔诚是 千年来的感动。山的形态自古存在,观山便是 在阅读历史。观山如读史,此语妙极! 示例:无论社会历史如何变迁,自然景物往往不 变,长久地见证着历史。于是,自然景物有了历 史的厚重感,因此,作者每当看到这古老而又贯 穿古今的“山”时,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历史兴衰 。夏日里,我曾流连于平静的伏尔加河畔,不禁 生发出无限的历史感慨,如同阅读史书一般。我 仿佛看到农奴制下,贫苦的农奴在河边呻吟耕作 ;我仿佛听到纤夫们急促而又劳累的呼吸;我仿 佛望见十月革命枪响时,布尔什维克党人在河边 放声呐喊!眼前的伏尔加河啊,你的每一朵水波 都是历史的记载,你的每一处弯曲都象征着俄国 的兴衰。读你,就如同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 开。 (二)写作 新课程考试说明的变化: (1)能写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实用 类的文章,也可以写文学类作品。 (2)“符合题目要求”“鼓励有个性 、有创意的表达” 【例】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分析:这道题没有提供背景材料,学生 看到的文字就是所知全部,开放性较大 ;淡化“读”,强化思维与表达。 “与”所引发的事理关系,推动学生向 纵深思考,对考生思想的深刻、独到与 思维的合理、缜密要求较高。 【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门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 ,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 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 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 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 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意鲜明,尽管提供了材料,但内容易于理解,更 不在猜测“最佳角度”上迷惑学生,呈现出北京材料 作文平实大方的特点。 以体育比赛为材料,不拘泥于就事论事,提倡就事 论理,将题目材料与生活实际做合理类比,彰显了 作文命题的普适性,即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熟悉的 生活的审视与感悟。 针对“包揽冠军”产生议论,角度很多,包括褒贬态 度、分析原因、预示结果、改革方略试题为有 思想有见识的学生提供了比较广阔的舞台,对“有 想法”的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 限制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创新性的并举, 是本题呈现出来的鲜明特色。 审题立意选材成文 暴露的主要问题: 审题:“话题”作文的流弊 材料作文的审题? 立意:认识水平低,肤浅、幼稚 选材:新颖性不够 成文:材料作文的一般写作要求 作文中心摇摆 内容的逻辑性差 语言表达能力差 包揽后的反思 前不久在荷兰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 冠军。一个“又”字既包含中国队的成就又一次实至名归 ,有包含了我们对于成功的反思。 在世界乒乓领域,我们为什么能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一 次又一次的包揽世乒赛,奥运会的桂冠呢?有人说他们 日常训练极为刻苦,或又有人说乒乓球是国球,有传统 优势。而我想会说的则是,中国乒乓球的“实力”在于其 运作体制的科学与完善。 曾有一位什刹海体校的教练说过:“我们的训练安排周密 而有效,你不会看到哪一个队员闲滞下来,老的队员有 经验他们会教给年轻队员各种比赛经验和击球战术方法 。”从中我想到的是让一个团队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发挥其 优势,在团队内部形成良性循环,并且相互借鉴,达到 运作效率的最大化,这便是中国乒乓团队的实力所在。 系统优化 不仅一个团队,如果把这种运作方式有效的嫁接到社会 其他领域我想也一定奏效。 20世纪90年代,日韩等国遭受了亚洲范围内较大的经济危机 ,此时的两国大型企业都在企业内部大力提倡科技创新,并 结合本国传统工业优势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 的改变,并且实现由劳动力主导向科学技术主导的根本提升 ,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成功。 田忌赛马的故事耳熟能详,他的成功也不正像中国乒乓球队 一样,其实力的体现在于结构内部的优化。 此时此刻,在中国经济领域的提升也同样可以借鉴其方法。 改变现状不是一蹴而就之举,但若能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在 内部进行元素间的优化,鼓励创新,我想中国实力之名至实 归将指日可待。 近年来,姚明创造了中国第一高度;刘翔创造了中国第一速 度;丁俊晖创造了中国第一准度;而李娜创造了中国第一力 度!这一个个中国实力的体现,无不是中国近年来在体育领 域进行改革,调整运作体制使之科学与完善的结果。 包揽冠军不是目的,而其价值在于一个个的成功实力对于中 国今后的发展其实极其重要的推动与借鉴作用。 一个冷静看待“成功”的民族,才可获得真正的“名至实归”屹 立于世界! 让或不让 当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成为千古美谈,当六尺微巷已为 众人所称颂。赞扬,面对那一枚枚闪烁着金光的世乒赛 金牌,我不禁问道,我们是否应该让出他们,我们到底 该让出什么? 诚然,当乒赛的现场奏响一次次国歌,国人是那么自豪 ,骄傲,然而面对所谓“垄断”的质疑层出不穷,我们也 会焦虑,反思,那么,我们又是否该让? 在我看来,我们可以让出技术,而不是让出奖牌,我们 可以让出科学的训练方法,却绝不可以故意削弱自己的 实力,以求他国获得金牌,粉饰出世界经济水平的一片 繁荣多元的假象。 时光匆匆而逝,一百年前的中国刚刚放生了剧变,一次 惊天的变革刚刚开始。一百年来,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生 机勃勃的改变,我们要自豪的说,这些改变是靠中国人 的手创造出来的,我们何时要求过英美国家让出一片天 地呢? 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当我们先进的乒乓球训练方 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时,我们有理由与他国做技术交流 ,让出技术。而当我们的水稻种植技术,因袁隆平的成 果而提高时,我们也主动提出让他为世界水稻种植培养 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粮食问题,而不只是一味的 让出粮食,救济饥饿人口。 孔融让梨,六尺微巷,让出的是一种传统美德,让出的 ,是一种人性的美好。而让奖牌却非如此,让粮食让钱 ,让一切一切的物质,仅仅只能救一时之需,甚至有时 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先进的技术为世人所共 享时。我们才真的可以看到高水平的比赛,我们才真的 可以看到这世上再无饥饿啼哭的孩子,我们才真的可以 看到那人们的笑脸绽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你让或不让世界都会因此而改变;你让或不让,没有人 会强迫。然而当你思考让或不让之前,请一定记得考虑 ,是让出一时的荣誉,换那世界一时的“荣光”,还是 让出技术,让出科学,换那世界阵阵爽朗明快的笑声, 换那幸福生活万年长? 教学:以知识为对象的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学习。 考试:是以学生掌握的知识为对象的认 识过程。 认识过程了解和确定。 三、复习建议 知识识 思维维 表达 盘点激活 合理、层次、周密、灵活 正确、清晰、生动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一)梳理既有知识,形成网络 教的时候就要想到将来的“用”,教给学生盘点 激活的方法(思维的介入)。 1.应用性背景 2.综合性指导 3.个性化原则 课例研讨1 课例:作文材料的积累与使用(朱姝) 学生的问题一:材料匮乏 应对措施:充分利用既有学习经验,积累 、整合、拓展、应用。(链接一) 学生的问题二:材料陈旧 应对措施:普通材料个性化使用。(链接 二、三) 学生的问题三:认识肤浅 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使用材料,深入挖 掘材料内涵。 (二)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最关键 (有思维的介入才可能激活知识) (有思维的介入才可能清晰表达) 思维合理、有层次、周密、灵活 关键: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演绎 、归纳、联系、比较、想象) 给学生“锻炼”思维的机会 (三)注重表达能力的提高 表达正确、清晰、(生动) 想清楚了才有可能表达清楚 表达要练在平时,练在课堂 (口头、书面) “从回答问题的常见场景,看生成” 学生行为教师行为思维与表述的反思 回答声音小, 后面听不见 大声复述并提炼 阻断生生互动 思维碰撞 没有了确认 质疑发现 提升的思维过程 回答不完整或语塞 换人或替代 从无意识思考不完整 到有意识依赖等待 思维锻炼缺失 回答完整, 但语无伦次完成 表扬学生 梳理信息点 逻辑性的表述 对严谨深刻辩证 引领不够 (四)立足于学生经验,培养 实践能力 1.共同的学业基础,不同的学业水平 2.训练必不可少,但要有训练思想 选题精准、典型,目的性强,讲评要到 位,重视测试数据的解释和分析 向复习课、讲评课 3.精心设计学习计划,循序渐进 (五)针对难点,分层(有 针对性地)指导 2010高考语文学科内容得分率统计 语基 运用 文言 阅读 背诵 默写 古诗 鉴赏 现代文 阅读 作 文 文科 82.7%70.2%89.0%55.5%68.3%70.0% 理科 83.6%73.0%92.6%56.7%68.8%69.9% 2010高考语文学科能力得分率统计 识记理解分析 综合 鉴赏 评价 表达 应用 探 究 文科 84.5%71.9%72.4%72.0%70.0%57.3% 理科 88.3%75.7%73.7%73.6%71.8%56.9% 课例研讨 课例一:作文材料的积累与使用(朱姝) 学生的问题一:材料匮乏 应对措施:充分利用既有学习经验,积累 、整合、拓展、应用。(链接一) 学生的问题二:材料陈旧 应对措施:普通材料个性化使用。(链接 二、链接三) 学生的问题三:认识肤浅 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使用材料,深入挖 掘材料内涵。 课例二:阅读延伸题复习指导(王锡婷) 可借鉴的地方: 发现学生的问题,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设计 教学,使各层次学生均有所得。 阅读延伸题见解的多样和表述的严谨相结 合,使学生既表现个性,又对自己的发现 负责。发现要鼓励,表达要指导。 北京市高考调研卷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作者说:“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 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 朦胧在人们心间。”这句话触发了你怎 样的思考?请联系本文之外的例子谈一 谈。(200字左右) 这句话意为文化中的瑰宝可能会因世人心中的 思想而隐藏一段时间。这让我想到了一篇文章 中对城市人心态的思考。该文章也是在谈人们 心中的迷雾,这迷雾使人们无法领略自然。我 的观点是,人应该拨开心灵的云雾,回归那纯 真、自然。纳兰容若,本是集荣耀、富贵于一 身。但他却放弃了这一切浮华,舍弃了纸醉金 迷的生活,回归自然、纯真。与布衣文人吟诗 作对。所以,他才有广泛流传的饮水词于 世,被后人称道。所以,我们也应该摒弃心中 的云雾,追求人性的自然、纯真。 问题:未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