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姜家窑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设立安全评价.doc_第1页
招远市姜家窑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设立安全评价.doc_第2页
招远市姜家窑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设立安全评价.doc_第3页
招远市姜家窑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设立安全评价.doc_第4页
招远市姜家窑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设立安全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要求,招远市姜家窑金矿委托济南斯泰普咨询有限公司对其深部开采改建方案进行设立安全评价,并编制本报告。 通过近年来的探矿增储,姜家窑金矿矿山储量不断增大,开拓系统发生了变化、为适应矿山生产的变化,使矿区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保障矿山安全生产,2009年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为其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山东黄金集团烟台设计研究院为其编制开发利用方案。 本次设立安全评价主要根据招远市姜家窑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开发利用方案)的内容,评价组成员对拟扩建的工程进行了现场调研,同时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本次评价严格遵循了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设立安全评价导则(AQ8002-2007)、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l6423-2006)等要求。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建设单位的大力配合,在此表示感谢。 二0-年九月1概述11评价目的 设立安全评价是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项目、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针对该深部开采改建工程,设立安全评价的目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确保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在安全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 二、辨识本项目在建成投产后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能造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的原因及危害程度。 三、对项目在投产后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提高项目的本质安全化水平,避免和减少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帮助,为项目今后的设计提供安全技术指导,为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年10月1日(1996年修正)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年5月1日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10月30日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六、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1月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院令第373号公布,根据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修订 八、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 九、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5第1号 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6第3号 十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十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0第27号 十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0第30号 十四、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0第34号 十五、“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 十六、关于加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委投资20031346号 十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十八、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 十九、“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二十、“关于加强非煤矿矿山及石油、冶金、有色、建材等相关行、止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赞监总管一字200567号 二十一、“关于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实施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的通知*,安监总规划字200583号 二十二、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关于认真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机械通风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0723号 二十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寸开展金属非金属地】: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安临总管一201023号二十四、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防治水工作的意见,安监总管201075号 (2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提升运输系统安全管理严防坠罐跑车事故的通知,安监总管-201086号 (2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管理防范中毒窒息事故的通知,安监总管-201093号 (2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2010110号 (2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管-201 0168号 (2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通知,安监总管-2011108号 (30)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 (31)山东省工业生产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13号 (32)山东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定(试行),2006年5月 (33)关于进-步加强非煤矿山项目安全监管、严格执行“三同时”有关规定的通知,鲁安监发200549号 (34)关于加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6110号 (35)关于补办非煤矿山提升设备检测检验报告的通知,鲁安监函字2006122号 (36)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工业生产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81号 (37)关于印发山东省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措施的通知,鲁安监发201O43号 (38)关于印发山东省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领导下井带班暂行规定的通知,鲁安监发2010119号 (39)关于加快地下开采矿山机械通风系统整治工作的通知,烟安监2007137号烟安监201077号1.2.2规程、标准 一、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二、设立安全评价导则,AQ8002-2007 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l6423-2006 四、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五、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六、矿山安全标志,GBl41611993 七、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O (8)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 (10)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94 (11)地下铲运机安全要求,JB85181997 (12)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安全要求,GB20181-2006 (13)竖井罐笼提升信号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l6541-1996 (14)罐笼安全技术要求,GBl6542-1996 (15)金属非金属矿山竖井提升系统防坠器安全性能检测检验规范, AQ20192008 (16)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摩擦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20212008 (17)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缠绕式提升绞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20222008 (1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 011 (19)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20 32-2 011 (20)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 011 (2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4-2 011 (2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 035-2 01 1 (2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 036-2 011 (24)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局部通风,AQ201 3.1-2008 (2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局部通风,AQ201 3.2-2008 (2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AQ201 3.3-2008 (27)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管理,AQ201 3.4-2008 (2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鉴定指标, AQ2013.5-2008 (29)安全帽,GB2811-2007 (3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3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3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02 (3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修订) (34)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O (3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36)矿山救护规程,AQl008-2007 1.2.3有关文件、技术资料 一、山东省招远市姜家窑金矿矿床深部详查地质报告,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察院,2002年6月; 二、山东省招远市姜家窑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月; 三、招远市姜家窑金矿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山东黄金集团烟台设计研究工程有限公司,201O年9月; 四、安全生产许可证; 五、采矿许可证; 六、营业执照; 七、安全评价委托书; 八、安全预评价合同; 九、其他相关资料。124评价对象及范围 本次设立安全评价的对象为招远市姜家窑金矿采矿许证和开发利用方案内的深部开采改建工程。 深部开采改建工程主要包括深部开采改建工程开发利用方案的井巷开拓及采剥系统、防排水系统、提升运输系统、通风与防尘系统、供配电系统、通讯系统、爆炸物品爆炸及爆破和安全管理等内容。125评价内容本次设立安全评价的内容具体包括:一、对改建项目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二、对改建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三、提出必要的安全技术及管理防范措施建议;四、做出设立安全评价结论。13评价原则在本次设立安全评价过程中,遵循了下列原则:一、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二、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技术、方法;三、参考相似矿山的监测资料,借鉴同行业的研究成果资料;四、力求科学性、公正性及合理性。14评价程序 根据项目设立安全评价的要求,本次评价的程序为:熟悉现场情况、资料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源辨识、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性评价、提出综合安全防范措施。评价工作的程序如图11所示。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图11安全评价程序框图2 9Km,东距同三高速公路谭格庄出口28Km,莱西-招远公路从矿区东侧穿过,交通便利。23自然地理条件 区内地形属丘陵,海拔高度+103.30+186.10m,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沟谷发育,切割较深,基岩裸露,东部地势平缓,第四系广布。 矿区内水系不发育。矿区东侧的青龙河为季节性间歇河流,向南流入大沽河。地表迳流条件好,大气降水绝大部分为地表迳流,极少量补给地下。 本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1960年2008年年平均气温17。1960年2008年平均年降雨量633.5mm,最大1234.8mm(1964年),最小为410.3(1 988年)。最大月降水量430.4mm(1996年7月),最大日降水量为137.2mm(1985年8月21日),最大半日降水量1356mm(1985年8月21日上半日)。湿度4884。 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7度。该区西部的沂沭断裂在历史上曾有大地震发生,自1982年以来,沂沭断裂带没发生有感地震。 区内经济发达,以矿业、化工、机械制造为主,水、电力条件良好。2.4地质概况2.4.1矿区地质 矿区内地层简单,主要有零星分布的胶东岩群郭格庄组和第四系。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断裂为招平断裂,走向440,倾向南东,倾角4Oo58o,为本区的导矿控矿构造,矿区位于招平断裂中段。区内岩浆岩主要为栖霞超单元牟家单元和玲珑超单元崔召单元,脉岩主要有闪长玢岩、辉长岩等。 一、地层 区内地层为第四系(Q)和新太古界胶东岩群郭格庄组(Ar3jG)。 第四系分布于坡地及河谷中,由亚砂土、砂质粘土及含有不同比例、不同成分砾石的砂土和混粒砂组成。 胶东岩群郭格庄组岩性以黑云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为主,夹磁铁石英岩层,矿区内均呈包体状零星分布在玲珑超单元中,出露范围很小。 二、构造 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早期以褶皱和韧性变形构造为主,中生代以后以脆性断裂发育为特征。 招(远)-平(度)断裂:多位于栖霞超单元、玲珑超单的接触部位,是本矿区主要控矿构造。断裂总体走向44o,倾向南东,倾角40o58o平均47o。断裂带宽100300m,带内岩性主要为花岗质碎裂岩、绢英岩化碎裂岩、角砾岩、奥长花岗岩质碎裂岩,其次为断层泥,偶见少量糜棱岩及压性构造透镜体。主裂面位于断裂带的上部,其上为碎裂岩带,具有较强的碳酸盐化;其下普遍具黄铁绢英岩化、矿化发育。 三、岩浆岩 岩浆岩分布广,主要为栖霞超单元片麻状细粒奥长花岗岩及玲珑超单元中粒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少量中生代燕山期派生脉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煌斑岩等)。 1)栖霞超单元牟家单元(qMY014) 岩性为片麻状细粒奥长花岗岩,分布于招平断裂带上盘的大部分地区,呈岩基产出。岩石呈灰白-浅肉红色,细粒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有斜长石(606 2)、石英(2730)、钾长石(35)、黑云母(618)及少量锆石、磷灰石等。野外以粒度细、暗色矿物含量低为识别特征,粒度细而均匀,长英质条带发育,条带宽25cm。 2)玲珑超单元崔召单元(1CnY24) 分布于招平断裂以西的大部地区,为矿脉的主要围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岩性为弱片麻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岩石呈灰白色,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斜长石(4044)、钾长石(2025)、石英(2532)、黑云母(4),副矿物有石榴子石、磷灰石、褐帘石、磁铁矿。野外的石英呈短柱状、透镜集合体为识别特征。 四、脉岩 区内脉岩主要分布于玲珑超单元内,按其与金矿化的关系分为成矿前脉岩和成矿后脉岩。 成矿前脉岩包括石英脉、闪长玢岩、云斜煌斑岩、斑状正长岩、辉长岩等,-般规模不大,呈北东向展布。 成矿后脉岩包括闪长玢岩、闪斜煌斑岩、辉绿玢岩等,多呈北东东向展布,-般倾角较陡(75o85o),对近东西向成矿构造局部具轻微错动和破坏作用。 五、蚀变带特征 蚀变岩分布于断裂带中,呈带状展布。区内出露长度1440m(-1212线),宽135215m,-般在160m左右,沿走向呈舒缓波状延伸,走向41o50o,总体走向44o,倾向SE,倾角36o54o,总体倾角47o。沿倾向亦略呈波状延伸。 蚀变岩带主裂面以断层泥为标志,其上部构造带较薄,破碎强烈,蚀变较弱;其下部构造带厚大,蚀变强烈,自主裂面向下蚀变强度逐渐减弱。 蚀变岩带自上而下依次为:(奥长)花岗质(或斜长角闪岩质)碎裂岩、角砾岩、断层泥、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2.4.2矿体地质特征 按矿体在破碎蚀变带中的赋存位置,编为四个矿体群,计31个矿体,以I-1、-1号矿体规模较大,为主矿体。I号矿体群赋存于主裂面以下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中;II、号矿体群赋存于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以下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内。I号矿体群地质勘查圈定估算矿体5个(编号I-1、8、9、12、13); II号矿体群地质勘查圈定估算的矿体有21个(编号II-1、5、6、7、8、11、12、14、1 5、17、18、20、26、28、29、30、31、32、33、34、35);III号矿体群地质勘查圈定3个(编号III-1、III-2、1II-3);IV矿体群圈定两个(编号IV-1、IV-2)。除了 l-l、-35号矿体外,其他均为隐伏矿体。采矿权范围外9个矿体(-12、 I-13、II-26、II-28II-33);采矿权范围内22个矿体,其中I-2号矿体已采空,I-1、-1正在开采。 一、I-1号矿体特征 矿体赋存于主裂面之下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中,分布于-55线间,赋存标高+50-355m。矿体由钻孔、沿脉、穿脉控制,钻探间距60m120m,坑探间距40m35m3060m(段高穿距);矿体中上部边界由采场控制,底部边界无工程控制。矿体形态呈脉状,沿走向及倾向呈舒缓波状延伸,膨胀狭缩、分枝复合现象明显。矿体产状:走向41o46o,倾向SE,平均倾角47o。矿体规模属中型,沿走向长540m60m,平均272m;沿倾向延深478m82m,平均313m,矿体厚0.55m22.20m,平均41 2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5 6。金品位10023.5010-6,平均4.22 x 10-6;品位变化系数144。矿石类型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型,矿化形式主要为浸染状、细脉状,次为细脉浸染状。 二、-1号矿体特征 赋存于主断面下的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中。分布于-4+2线间,赋存标高10-225m。矿体由钻孔、沿脉、穿脉控制,钻探间距60m120m,坑探间距40m4080m(段高穿距)。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具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特征。矿体走向444 9。,倾向南东,倾角4851。矿体规模属中型,沿走向长302m,沿倾向延深338m,矿体厚o7 1m52 3m,平均29 3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5 6。金品位1621 9821 o-,平均3991 0-6;品位变化系数1 25。矿石类型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型,矿化形式主要为浸染状、细脉状,次为细脉浸染状。243矿石质量 一、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的矿物成份约20多种,其主要矿物成份为黄铁矿、石英、绢云母,其它矿物仅含少量或微量。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在不同矿石类型中矿物含量变化较大。-般细脉浸染状的矿石中黄铁矿含量约3左右,个别可高达15;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含量均在1左右。稀疏浸染状矿石中的黄铁矿含量约12;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含量均1。除此之外,其它金属矿物更少。 矿石中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其次为微量的自然金。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可划分为裂隙金、晶隙金和包裹金三种。金矿物主要以裂隙金为主,其次为晶隙金,再次为包体金。其中裂隙金和晶隙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及石英裂隙、晶隙中。金颗粒为O.3720.1 6mm,最小的仅0.0lmm。 二、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常见的矿石结构有晶粒状结构、压碎结构、填隙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熔蚀结构、乳滴状结构等。其中以晶粒状结构和压碎结构为主。 矿体中常见的矿石构造类型以浸染状构造为主,其次为细脉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交错脉状构造。 三、矿石类型 区内矿体埋深在100m以下,全部为原生矿石。 矿石的工艺类型属原生中品位低硫黄铁矿型银金矿石。 据矿石的矿物组合,矿石的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划分为两个亚类。 1)黄铁绢英岩型。该类型又分为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型和细脉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型两个亚类。 2)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型。该类矿石又可分为网脉状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型和斑杂状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型两个亚类。 矿石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244水文地质条件 矿床地处低矮丘陵区,冲沟相对较发育,迳流排泄条件良好,大气降水沿冲沟很快流出矿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矿区东部青龙河,标高+100.1m。矿体多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下。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只有两座季节性小型水库,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年降雨量631.5mm。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降水易于形成地表径流,仅部分渗入地下,补给条件差。 一、含水层(带)特征 矿区内含水层(带)有第四系孔隙含水层、花岗岩风化裂隙含水层、构造裂隙含水带。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分布于缓坡上,由坡积,洪积和冲积形成的碎石,砂砾石、砂土及亚砂土组成,厚110m左右,为不连续含水层。水位受地形影响,埋深28m,透水性强,富水性好,受大气降水影响大,与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和构造裂隙含水带有水力联系。 花岗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分布广,埋藏浅,局部裸露,厚25m。岩性以风化花岗岩为主,部分为风化破碎的变质岩,岩石破碎、裂隙发育,裂隙中夹有泥砂。含水性能上强下弱,受大气降水和第四系孔隙水补给,单位涌水量0.023 0.58Ls.m。该含水层与构造裂隙含水带相连通,是坑道充水的间接因素。 构造裂隙含水带空间上与断裂构造带-体,规模、产状与断裂带-致,带内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构造裂隙水浅部为潜水,深部为承压水。富水性弱,涌水量-般为0.020.231Ls.m。补给源为花岗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和第四系孔隙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同-构造含水带水力联系强,相邻构造含水带力联系弱。 二、隔水层(体) 矿区内二长花岗岩广布,为破碎带蚀变岩的围岩,岩石完整,裂隙不发育,基本无水,属隔水体。 构造破碎带中发育-层断层泥,位于矿体上盘,厚0.151254m,产状与断裂带-致;结构致密,连续稳定,不透水、为-隔水带,使上下盘含水带无水力联系。矿体位于断层泥隔水带下部的蚀变岩中,蚀变岩及断裂带下盘的花岗闪长岩,透水性及富水性均较差。 第四系下部有厚1.5m的亚粘土,结构致密,透水性差。 三、坑内涌水量 绝大部分施工坑道位于构造蚀变岩中,-般干燥无水,滴水现象也很少见,仅个别地段受后期构造破坏岩石破碎且裂隙发育,有滴水、淋水现象。目前坑道总涌(排)水量18.2627.84m3h,平均23.35m3h。 涌水量的大小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雨季过后涌水量为正常涌水量的1.5倍,最大涌水量出现比降水滞后4060天。 矿床充水含水层基本上为垂向补给,最大涌水量以预测的正常涌水量为基础。对正常涌水量进行修正得出最大涌水量,本区降水比较集中。雨季-般在79月份。据已知坑道资料,已知中段最大涌水量约为正常涌水量的1.5倍,因此修正系数取1.5。核实报告对-750m中段做涌水量预测,结果如下:-750m坑道正常涌水量3 3m3h,预测最大涌水量50m3h。 矿坑地下水水质较好,但水量少,在开采过程中可本着排供结合的原则,做-定的净化处理,可解决部分工业用水。 矿体多在侵蚀基准面以下,但矿床地处低矮丘陵区,冲沟较发育,地表水排泄条件好,大气降水沿冲沟很快流出矿区。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为构造裂隙含水带,补给条件差、富水性较弱,综上所述,本矿区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型。2.4.5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孔、坑道编录资料及岩石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可划分为如下五个区: 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区(I):第四系松散岩层,由第四系冲积、坡积及残坡积砂砾石、砂土及粘土等组成,岩层结构松散,工程地质条件差。 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区(II):基岩风化带,岩性由奥长花岗岩、(奥长)花岗质碎裂岩、角砾岩等组成。矿区分布广泛,风化深度-般为2040m。岩石破碎松软,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主裂面及主裂面上下两侧,厚度为1O20m,由角砾岩、断层泥及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组成。受断裂构造及蚀变影响,岩石较破碎松软,裂隙被大量灰白色泥质物充填。遇水易软化,硐下易发生坍塌冒顶等不良现象。岩石力学强度相对较小,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区(III):位于招平断裂带上盘,由奥长花岗岩,(奥长)花岗质碎裂岩、角砾岩等组成。控制厚度大于700m,岩石-般坚硬完整。在靠近主裂面位受构造影响裂隙发育,稳固性稍差。RQD在40%左右,新鲜元整岩石力学指标如下:平均抗压强度为87.42Mpa,抗拉强度为5.68Mpa,抗剪切强度为9.70Mpa,整体看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区(IV):主裂面下盘,沿主裂面方向延伸。由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组成,由钻孔及坑道资料证实,该区岩石坚硬稳固,裂隙不发育,RQD为50左右。巷道呈完整的自然拱形。岩石力学指标如下:平均抗压强度为11916Mpa,抗拉强度为617Mpa,抗剪切强度为853Mpa,整体看,该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工程地质条件优良区(V):为断裂带下盘围岩。岩性为二长花岗岩,根据钻孔和坑道揭露,岩石-般坚硬完整,裂隙不发育。RQD-般为75左右。岩石力学指标如下:抗压强度均大于72.52Mpa,抗拉强度为8.33Mpa,抗剪切强度为12.64Mpa,整体看工程地质条件优良。 岩体稳固性主要取决于构造破碎带、蚀变带及风化带的发育程度。矿体上、下盘围岩及矿体大部分坚硬稳固,仅构造岩的个别地段需支护。-般无其他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本矿床属以块状岩类为主,岩石强度高,稳定性较好,局部顶板或间接顶板破碎松散易坍塌冒顶。工程地质复杂程度为中等型。2.4.6环境地质条件 矿区地处丘陵地带,地形较缓,残坡积物较薄,不存在滑坡、崩塌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本区组成岩石主要为岩浆岩和变质岩,为强固结性岩石。新构造活动不甚强烈,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属0.10g区,相应的地震烈度为7度,区内无强震记录,地震对该区影响较小,对矿坑围岩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井内未发现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元素。 尾矿主要用于井下采空区充填;未出现过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变形及塌陷;矿井内水质较好,适合于农田灌溉,但对混凝土有侵蚀性。矿区选矿排出的废水、生活污水巳进行治理。2.5矿山现状简介 姜家窑金矿于1985年组建,1990年1月投产。经历二十多年的开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开拓系统。矿区现有两条明竖井和-条斜井,井下有三条盲竖井和-条盲斜井。 1主竖井(SJ1)位于矿体下盘4线附近,井简直径为中3.5m,井筒中心坐标为X-4111045、Y=40529799,井口标高为+164m,井底标高为-90m,井深254m,下设四个生产中段,分别是+40m、0m、-40m、-80m中段。SJ1竖井内设有梯子间、管缆间,现安装有2JK-220提升机,采用2 4双层罐笼配平衡锤的提升方式。主要担负矿山人员、材料等的升降任务。 2主竖井(SJ2)位于3线附近矿体下盘,井简直径为3.2m,井筒坐标为 X=4111026、Y=40529723,井口标高为+163m,井底标高为-118m,井深281m,下设-80m-个中段。现安装有2JK-2.51.2提升机,采用25m3翻转式箕斗配平衡锤提升。该井主要担负矿(废)石的提升任务。-100m水平设有装载硐室,采用振动放矿机与溜槽放矿、将矿石或废石放入箕斗。井口设有卸载站,经分配小车,矿(废)石分别卸入矿(废)石料仓。 斜井位于矿体下盘-1线南侧,井口坐标为X=4110866,Y=4052 9545,井口标高+162m,井筒断面为3.5 x 3m2,斜井倾角26 o,井底标高为-80m。现为风井兼做安全出口。 1”盲竖井(MSJ 3)位于矿体下盘O线,井口标高-80m,井底标高-265m,井筒深18 5m,井筒规格为2.71.9m2的矩形,下设-115m、-150m、-185m、-220m、-255m五个中段。1-5m3箕斗与罐笼组合容器配平衡锤提升。内设梯子间和管道间。 2盲竖井(2盲竖井(MsJ4)位于+线矿体下盘,井筒直径4.2m,井筒中心坐标为X=4111086,Y=40530003,Z=-8Om,井底标高为-788m,井深708m。采用JKMD2.25 x 4多绳摩擦式提升机,2双层罐笼配3.2m3底卸式箕斗提升。箕斗提升中段为-370m、-730两个中段。 3盲竖井(MSJ1):位于矿体下盘+3线附近,井简直径为35m,井筒中心坐标为X=4110774、Y=4 0529987,井口标高为-255m,井底标高为-500m,井深245m,下设六个中段,分别是-295m、-330m、-370m、-410m、-45Om、-49Om中段。竖井内设有梯子间,为辅助提升井和井下第二安全出口。 此外-255m中段矿体侧翼还设有盲斜井(MXJl),目前作为风井使用。 坑内运输:-80m中段采用1.5t电机车牵引07m3翻斗式矿车运输。-295m中段采用3.0t电机车牵引0.7m3翻斗式矿车运输。其他中段采用人工推车的运输方式。 坑内排水:1竖井、1盲竖井、2盲竖井底部中段石门内分别设有水仓、泵房。采用三级接力排水方式。 坑内供风:采用集中供风,地表工业场地设空压机站,为坑内各用风点供风。 坑内通风:采用机械通风,新鲜风流由SJ1竖井进入,污风从XJl斜井排出。 姜家窑金矿现采用的采矿方法为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废石)充填法和浅孔留矿采矿(嗣后废石或尾砂充填)法,生产规模300t/d(9.9万ta)。 矿区有较为完善的供电、维修、办公、宿舍等设施。2.6方案设计简介 在原设计基础上,方案根据矿山实际对提升、排水、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其他系统维持原设计。2.6.1开拓系统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矿山现状,结合矿山的长远规划,方案设计仍采用明竖井+盲竖井开拓。 由于姜家窑金矿资金较为紧张,如按初步设计-次施工到位,企业无法承担,且给矿山生产带来被动。另外考虑到姜家窑金矿-410m以上各中段已形成较完善的开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具备回采的条件,结合矿山建议,对开采方案进行调整,使姜家窑金矿摆脱生产困境,也为后期发展创造机遇。 方案设计将矿山开采及建设分为两期进行,其中-期为:利用深部开采基建中形成的系统进行开采,回收资金,保证矿山资金链畅通和正常生产;二期在矿山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下部开拓及开采,新增两条盲竖井,用于辅助提升和通风。 一、深部开采-期工程 矿山自2004年开始进行基建工程施工,已施工完成2#盲竖井、2带盲竖井提升设施安装、-395m和-755m装载站、粉矿回收系统、-37Om和-730m中段排水水泵站及水仓、盲斜井、3#盲竖井、-370m中段、-410m中段的开拓工程,形成了以2#主竖井和2#盲竖井为矿石提升井、1#主竖井为辅助提升的明井+盲竖井开拓,并形成以2#主竖井和2#盲竖井进风、斜井回风的侧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考虑到-410m中段以上开拓已形成,且提升、运输、供水、排水、供风、通风等系统较为完备,具备采矿的条件,因此将已形成的工程划分为-期工程,在相关部门验收批准后可进行采矿。深部-期开采主要包括-410m水平以上各中段矿体。 该部分工程量约为45590m3,占项目原设计总工程量的72.5。 二、深部开采二期工程 因2#盲竖井只施工了-295m、-370m、-450m和-730m四个马头门和部分石门车场,其余各中段未设马头门,致使除上述四中段的其余中段与2#盲竖井不能贯通,为解决井-490m、-530m、-570m、-610m、-650m、-690m以下各中段通风、行人、避灾和施工等问题,在-4 50m中段+7线施工-条盲竖井(5#盲竖井),作为人员、材料等提升井,进行辅助开拓,并作进风井。 另外在-490m中段+4线施工一条盲竖井(4#盲竖井)作为回风井,取消原设计的倒段风井。 开采二期形成以1#主竖井和2#盲竖井为矿石提升井、1#主竖井和5#盲竖井为辅助提升的明竖井+盲竖井开拓,形成以1#主竖井、2#盲竖井和5#盲竖井进风,4#盲竖井、3#盲竖井和斜井回风的侧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二期基建工程包括4#盲竖井、5#盲竖井-4 50m中段开拓、-490m中段开拓、-690m中段开拓、-730m中段开拓等、二期开采主要回采-450m水平以下各中段矿体。2.6.2提升运输系统 1#主竖井现安装有2JK-2.02 0E提升机,已生产多年,经校核符合安全要求。 2#主竖井采用2.5m3翻转式箕斗配平衡锤的提升方式,现安装2JK-2.51.211.5缠绕式提升机,电机功率315KW,最大提升速度6ms。 2#盲竖井安装JKMD-2.254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采用3.2m3底卸式箕斗配罐笼的提升方式,经校核符合安全要求。 二期工程新建的4#盲竖井和5#盲竖井设计采用2#双层铝合罐笼配平衡的提升方式。提升机选用2JK-4-2.01.2520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电机功率180Kw,最大提升速度3.86ms。 坑内运输:-80m中段运输采用ZKl.5-6250、-295m中段和-570m中段以下各中段采用ZK3.0-625O有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0.7m3翻斗式矿车运输矿石和废石。其他中段采用人工推车运输。2.6.3通风系统 采用机械通风的侧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矿山通风分为两个阶段,即深部开采-期和深部开采二期。 一期的通风线路为:1#主竖井(SJ1)80m运输巷2#盲竖井(MsJ4)-370m中段石门-370m中段运输巷-370m、-330m中段采场-295m中段回风巷盲斜井(MXJ)回风井-80m通风联络巷斜井(xJ)地表。通风采用多级机站通风,一级机站设-255m中段,安装一台K45-4-N_014轴流式风机,风量35.767.2m 3s,全压1 0942009Pa,电机功率N=I32KW。二级机站设-80m中段,安装一台K40-6-N016轴流式风机,风量2 36514m3s,全压197908Pa,电机功率N=55KW。风机具备反风装置,反风量达6 0以上,为确保通风安全,分别备用1台电机。 二期的通风线路为:1#主竖井(SJ1)80m运输巷2#盲竖井(MSJ4)-5#盲竖井(MsJ 5)-690m中段石门-690m中段运输巷-650m回风巷4#盲竖井(MSJ2)-490m通风联络巷3#盲竖井(MSJ1)1#盲竖井(MsJ3)-80m通风联络巷-斜井(XJ)-地表。通风采用多级机站通风,-级机站设-490m中段,二级机站设-255m中段,三级机站设-80m中段。一级机站在-490m安装一台 K40-4-N_015轴流式风机,额定风量28.762.6m3s,全压3871746Pa,电机功率N=110KW。二级机站在-255m中段安装一台K40-6-N016轴流式风机,额定风量2 3.651.4m3s,全压197908Pa,电机功率N=55KW。三级机站在-80m中段安装一台K45-4-N014轴流式风机,额定风量35.767.2m3s,全压10942009Pa,电机功率N=I32KW。风机具备反风装置,反风量达60以上,为确保通风安全,各备用1台电机。2.6.4坑内排水 利用矿山-80m、-370m和-730m中段的排水系统,形成三级接力排水。每个水泵房装有三台水泵。 -730m泵站安装D85676型水泵四台,流量85m3h,扬程4 02m,配套电机功率N=160kW。正常涌水时,一台工作,两台备用,一台检修。一台水泵可在93h内排出一昼夜正常涌水量,在14.1h内排出一昼夜最大涌水量。 -370m泵站安装D85675型水泵四台,流量85m3h,扬程335m,配套电机功率N=130kW。正常涌水时,一台工作,两台备用,一台检修。一台水泵可在9.3h内排出-昼夜正常涌水量。在14.1h内排出一昼夜最大涌水量。 -80m泵站安装D155675型水泵三台,流量1 55m3h,扬程335m,配套电机功率N=22 0kW。正常涌水时,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一台水泵可在5.1h内排出一昼夜正常涌水量,在7.7h内排出一昼夜最大涌水量。2.6.5供风、供水、充填 供水:在2#盲竖井-80m中段井口附近设高位水池,水源为井下排水,管路沿2#盲竖井和5#盲竖井敷设,为井下各用水地点供水。 供风:地表现有空压机站-座,能满足井下供风要求,管路沿1#主竖井、2#盲竖井和5#盲竖井敷设,为井下备用风地点供风。 充填:1#主竖井井口工业场地现有一座卧式砂仓充填站,选矿尾砂经分级后,粗粒级尾砂储存于井口卧式砂仓中。井下充填时,电耙将尾砂耙至搅拌槽,搅拌均匀后经充填管路自流至采场。该系统目前能满足生产要求。2.6.6供电 方案新增用电负荷主要是4社、5社盲竖井提升机、通风机以及照明等设施,其中通风机和应急照明为-级负荷,其余为二、三级负荷。 根据工艺专业提供的用电设备,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本工程新增用电负荷如下: 有功功率:286.5kW 无功功率:79.63kVa(补偿后) 视在功率:297.36kVh 方案拟在-490m中段新建一井下变电所,电源以双回路引自-370m中段变电所,电缆型号为 ZR-YJV42-10kV-335,所内设矿用节能变压器Ksll31 5100.4kV两台,并列运行,中性点不接地;GGDl型低压配电屏5面,无功功率补偿100kVar,负责向4#、5#盲竖井提升机和通风机供电;电缆沿井壁或巷壁采用卡、挂方式敷设。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本次设立安全评价对姜家窑金矿深部开采改建工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别进行辨识分析。查找出该项目在建成后存在的能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危险因素以及能影响人的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有害因素。本次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类主要参考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 38612009)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3.1深部开采改建工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分析,结合同类矿山行业的安全情况认为该项目在投入生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归类见图31,下面分别对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图31深部开采改建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311地压灾害 地压是作用在巷道和采场的矿体、围岩和矿柱的应力及其与支护系统相互作用的应力场总称。采矿过程中,在地下形成的竖井、巷道和采空区,破坏了原岩体的应力平衡,采场的围岩和矿体内应力重新分布,形成次生应力场,使矿柱、工作面顶板和围岩发生位移和变形,甚至破坏,如顶板冒落、矿柱压裂或倒塌、围岩开裂和片帮等现象,称为地压显现,地压显现的发展导致破坏性的后果,称为地压灾害。 引起地压灾害的原因主要有:地质条件不良;采矿方法不合理;巷道或采场设计不合理;采场或巷道施工工艺不合理;采场或巷道施工时违章作业;受到外部矿区超层越界开采的影响等。 断裂构造带的存在、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是造成地压灾害的客观因素。工程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法、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以及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是造成地压显现的主观原因。3.1.1.1井筒片帮或滑塌 该项目所建设5#4#盲竖井若出现下列因素时可能会造成井筒坍塌: 一、工程地质资料或竖井工程地质柱状图等资料不详,井筒位置设计选择不合理,井筒穿越构造破碎带;构造应力、地震等活动产生影响或破坏。 二、对需要支护的井筒地段,未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护。 三、在井筒附近进行巷道掘进和采矿活动,与井筒之间未留足保安矿柱,或者保安矿柱遭到破坏。 四、对已建成的井筒,对井筒的稳固情况和支护情况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和有效维护。 井筒片帮和滑塌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一、破坏竖井或天井井筒。 二、破坏井筒内的提升、排水、通风、机电等设备设施。 三、造成井筒内的作业人员伤亡。3.1.1.2冒顶片帮 经验证明,在采掘作业中,局部范围的冒顶片帮是最常见的事故,发生频率最高。局部的冒顶片帮,其冒顶片帮前的预兆不像大冒顶那样明显,容易使人思想麻痹,-旦险情降临,不能迅速地采取应急措施,从而造成局部冒顶片帮事故多发。基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