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doc_第1页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doc_第2页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doc_第3页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doc_第4页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摘要:此篇综述探讨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理解对水产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关键词:水霉病;小瓜虫;水产养殖;观赏鱼 ;微生物;出血病 微生物是各类疾病的最终引发者。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以外,还有病毒、霉菌、立克次体等。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以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了保持良好水质,施用抗生素外,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治病毒疾病和缅菌疾病的有效方法1。但是,随着科技的深入,微生物又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抑制杀死病原微生物,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补充营养成分,改善养殖动物胃肠道有益菌群,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以学习好微生物的知识可以做到很好的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和对鱼类疾病的及时诊断13。让它来为我们服务。下面我们从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鱼病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首先,先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1.水霉病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2。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病的发病初期,肉眼几乎觉察不到任何异常症状,随着水霉菌丝的大量繁殖,病情会进一步恶化3。菌丝呈丛状快速生长,犹如一团团灰白色棉絮,菌丝长短不一,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生长,向内深入肌肉,蔓延至组织间隙之间;向外生长,俗称“生毛”,菌丝呈白色棉团状,因此水霉病又俗称“白毛病”。由于水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病鱼受该酶刺激后,大量分泌粘液,并开始焦躁不安,游动迟缓,行动呆滞,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4。 2.小瓜虫病小瓜虫病是全球性淡水鱼类普遍流行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传统和名优养殖鱼类中时有发生,并易引起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惨重5。其病原为多子小瓜虫rIchthyophthirius肌峨触 。寄生于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等部位。成虫球形,个体较大,大小为(0308)毫米(0305)毫米,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体上有纵向纤毛线,前端腹面有一近似圆形胞口,并有大、小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呈球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内散布大量伸缩泡和食物粒。幼虫为长卵形。前尖后钝,后端有一根尾毛,全身分布均匀一致的纤毛。虫体游动活泼,并能随意改变形状。病鱼涉及各龄组的各种淡水鱼和溯河性鱼类,尤以鱼种危害更大。病鱼体表、鳍条及鳃瓣上布满大小1毫米左右白色点状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俗称白点病。重症鱼体头部、躯干、鳍条处粘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为一体,好像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眼球浑浊、发白,表皮发炎腐烂、局部坏死。鳃上大量寄生时,粘液增多,鳃丝端部贫血,鳃小片破坏。病鱼在水中反应迟钝,游动缓慢,不摄食,成群游池边或水面。此病发病期短,常引发暴发性死亡6。3.烂鳃病3.1 丝状细菌性烂鳃病丝状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毛霉亮发菌,它生长于有机质含量丰富、偏酸性的水环境中。在鱼体受应激反应后粘液分泌增加或脱落的养殖池中易发生,因而丝状细菌为水质不良生物指标。当丝状细菌大量于鳃丝发现时,一般鳃丝分泌粘液增加,鳃丝充血后产生血窦,呼吸困难,摄食量减少。本病常发生在气候交替的9月份,发病率较高,传染性不强,一般来说不会导致鱼的死亡7。3.2 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烂鳃的主要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嗜纤维菌、恶臭假单胞菌等,这些细菌同样为条件致病菌,仅当环境条件适应其繁殖,鱼体质下降时,入侵鱼体而造成烂鳃,尤其当水温达到28时,或当季节更替气候突变及养殖环境剧变时易导致此病暴发3.3 真菌性烂鳃病真菌危害最严重的是鳃霉。在低温季节,由于烂鳃或受机械损害、药物或环境突变等应急刺激粘脏,所粘脏物易感染水霉。真菌性烂鳃一般于相对低温期易发生,(一般低于28),因而夏秋季节极易感染此病,真菌通过其游动的孢子传播,由于真菌以寄生组织为营养;因而对鳃危害很大,严重感染者死亡率极高8.4.出血病 4.1急性出血病 鱼体离开水后,鳞片开始有细血丝出现,皮下出血或溃烂;眼球向外凸出,眼球下端有出血点。鳃丝为暗紫色,鳃丝肿胀,显微镜下镜检,鳃小片之间已分不出界限;血液粘稠呈黑紫色。解剖病鱼鱼体,腹腔内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肝脏肿胀,为土黄色或苍白色,易碎;胆囊肿大呈黑绿色;脾脏缩小为黑紫色,呈不规则状如淤血块;胰腺为浅粉色肿胀且上面分布毛细血管较为明显。肾脏肿胀呈暗紫色、内有积水。肠道内没有食物,肠膜脱落,前肠和中肠有肿胀充血部位。鱼发病后,传播死亡速度很快,但发病期间不误摄食,所以不能被及时发现。4.2慢性出血病 内脏情况和急性出血病的情况基本一样,只是体表粘液稍多,但离水后容易失去。血液的粘稠度大,腹腔内没有积水。死亡量也比较小,只是每天三五条的零星死亡。在养殖期间摄食量较小,投喂时经常是那种似吃非吃的状态。但这种鱼不能越冬,不能动网,更不能长途运输,否则将造成大批量死亡10。 目前,国内外对水产养殖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的种类、诊断、病理、致病菌的致病性及对疾病的控制方面,而在保健、防病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微生态制剂在禽畜饲料中应用较多,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多的只有光合细菌,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才刚刚起步。现在就让我来介绍几种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的有益的应用。1.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是广泛分布于水田、河川、海洋和土壤中的一种微生物类群。光合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在有光无氧的条件下生长、繁殖,也可在无光有氧的条件下生长。有光时菌体能利用光能,以H2s和有机物作为氢供体,以CO,或有机物作为碳源而生长发育。当环境是有氧无光时,菌体则可以通过有氧呼吸,使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取能量。 2.以芽孢杆菌属为主的利生素复合菌剂利生素制剂是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诱导、强化培养得到的活性有益微生物,兼有好氧和厌氧双重代谢机制。以芽孢杆菌属为主的利生素复合菌剂应用于水产养殖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3.神克隆菌神克隆菌主要组成为噬菌蛭弧菌 ,是一种有噬菌性质的细菌,在水产养殖上对很多致病菌有溶菌作用。水产养殖动物的主要致病菌,如弧菌、假单胞菌、气单孢菌、爱德华氏菌等都是神克隆菌的最适宜的寄主,所以神克隆菌可以减少细菌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于2000年用四个067hm 的鱼池分别饲养河蟹、对虾、河豚、甲鱼,另一个为对照池。结果使用神克隆菌的四个试验池均未发病,而对照池发了病。神克隆菌对河蟹养殖池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水中的COD、硫化物和氨氮得到有效的控制,对pH没有明显的影响.4.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属于自营养性细菌,包括两种不同的代谢群体,亚硝化菌属(Nitrosomonas)及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它们都是好气性细菌,能在有氧的水中生长,并在水质净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硝化细菌是不需要有机物就能生存及繁衍的细菌。首先,亚硝化菌属细菌把水中的氨离子氧化成为亚硝酸离子,并从中获得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再从二氧化碳或碳酸根离子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而硝化杆菌属细菌能把水中的离子NO2-氧化成为硝酸离子,并能从中获得生存所需要的能量。亚硝化菌属细菌和硝化杆菌属细菌通过接力的方式,把水中的有毒氨(NH )最终氧化成硝酸离子(NO-)。硝化细菌是自养性微生物,需要在体内制造有机物供其生长这就决定了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要比异养生物慢得多,一般异养性微生物可几十分钟内增殖一倍数量,而硝化细菌则要12d才能增殖一倍的数量;另外,硝化细菌不喜欢有机物,水体中过多的有机物反而会抑制硝化细菌的生长14.各种菌剂的使用方法,合理剂量等方面的工作仍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试验、主动地推广应用,可用于养殖水处理的微生物的筛选以及细胞固定化所选用的包埋剂种类,都将是今后水产养殖微生物研究和应用的方向12 ,就像栅栏技术是近年来成功应用于鲜肉防腐保鲜的新技术15。这都是微生物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微生物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好好的掌握它才能为我们造福。而且微生物根据不用的立意和想法我们既可以去利用一些东西去防治它的有害成分的发生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又可以好好的利用它的一些东西来为我们造福。现在的科技发展,微生物技术已经越来越发达,但是留给我们的空间仍然很大,需要我们好好的去探索。在水产养殖之中,很多地方都和微生物打交道,我们只有学好了微生物的知识才能更好的预防和利用它为我们服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刘卫东.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产科学,2001(2):28-31.2 王新叶.鱼类水霉病的预防和治疗.河北渔业,2010(6):29-30.3 柳富荣.常见鱼病防治新技术(12) 水霉病.湖南农业,2007(12):19-19.4 曹海鹏.卫若鹏,关于水产养殖动物水霉病防治的探讨.当代水产,2011(4):76-78.5 苏 建.小瓜虫病的正确诊断.重庆水产,2002(2):37-37.6 周维武,王世党,苏海岩,孙文科.淡水鱼类小瓜虫病及其防治.科学养鱼,2003(11):45-457 许吉林,司风云.烂鳃病的病因鉴别及预防.渔业致富指南,2011(9):54-55.8 张思鹏.金鱼烂鳃病的治疗方法.渔业致富指南,2003(21):49-49.9 刘诗川,聂建国.鲤鱼出血病的防治.科学养鱼,2011(4):56-59.10 宋萍.鱼类出血症状及防治.科学养鱼,2012(5):91-91.11 徐诗英,邹勇,王习达,刘林,杨家新,陈辉.脂质体对草鱼出血病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浙江农业学报,20129(4):555-558.12 熊景宇.鱼病的诊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