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近年来,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清除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即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给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其反对了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动摇了孔学的绝对权威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新文化运动具有其非凡的历史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一场伟大的运动,它生动活泼,是前进的,革命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认为大学生很有必要了解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设计了调查问卷,并撰写了调查报告。二调查对象及方法:1. 调查对象:土木学院各级学生(由于调查的困难性,只调查了部分学生)2. 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3. 调查方法:对土木学院学生进行分层,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3 调查内容:调查报告已附在文档最后一页四调查结果:1. 首先本次调查问卷的有效填写人数为40人,其中大一学生有34人,占有效填写人数比例为85%;大二学生有3人,占有效填写人数比例为7.5%;大三学生2人,占有效填写人数比例为5%;大四学生有1人,站有效填写人数比例为2.5%。其中男生有21人,占比例52.5%;女生有19人,占比例47.5%;而其中文科类学生有9人,占比例22.5%;理科类学生8人,占比例20%;工科类学生17人,占比例42.5%;艺术体育类学生5人,占比例12.5%;其他类型学生1人,占比例2.5%;由此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样本类型丰富,应当也能客观地反映出一些事实!2. 共有10人对中国近代史非常热爱,占比例25%;有25人则表示对中国近代史兴趣一般,占比例62.5%;此外还有5人表示对中国近代史不感兴趣,占比例12.5%;3. 共有4人对新文化运动十分了解,占比例10%;有10人对新文化运动较为了解,占比例25%;有17人对新文化运动了解一般,占比例42.5%;有8人对新文化运动了解很少,占比例20%;有1人对新文化运动没有了解,占比例2.5%;4. 共有36人表示通过历史课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占比例90%;有18人表示通过课外历史书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占比例45%;有21人表示通过历史电影电视剧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占比例52.5%;有1人表示通过报纸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占比例2.5%;有4人表示通过老一辈的口述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占比例10%;有4人表示通过其它方式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占比例10%;5. 共有6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占比例15%;有33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占比例82.5%;有1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周恩来在天津创办觉悟杂志,占比例2.5%;6. 共有1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分为一个阶段,占比例2.5%;有20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占比例50%;有14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占比例35%;有5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分为四个阶段,占比例12.5%;7. 共有1人认为李大钊不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占比例2.5%;有1人认为胡适不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占比例2.5%;有38人认为叶剑英不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占比例95%;8. 共有10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了孔学,占比例25%;有30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没有彻底否定孔学,占比例75%;9. 此外,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追求自由,思想解放,666,解放了人民思想,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文化土壤,加快推翻封建制,思想启蒙,文化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及启发作用。10. 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还认为应该通过加强宣传,设立有趣的途径,不用写作业,上好近代史课,奖励制,提高名族荣誉感,网络宣传,多看书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于近代史的热情。五调查结果分析与总结总体上来说接受调查的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的不深,也不多。更何况,接受调查的学生均为土木学院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有上过中国近代史课程的,课程中有对新文化运动的具体讲解与分析。可见,学生并没有给予这部分内容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那么,可以推测,其它没有上过这门课程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了解程度也是很有限的;1. 大部分人对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的了解,少部分人对新文化运动了解很少或基本不了解。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欲救中国,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由此兴起了一场新的启蒙运动来清除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就称为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2. 绝大部分人通过历史课,课外历史书,历史电视剧的方式了解到新文化运动。我想这是一个好的现象。首先历史课及课外历史书上有对新文化运动具体而深刻的讲解,对我们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有较大的帮助;而历史电影电视剧的方式则较好地还原了历史场景,让学生更好地记住新文化运动,并且加深了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促进学生进行思考。此外还有学生通过报纸,老一辈口述及其他方式了解到了新文化运动。报纸对新文化运动的讲解必然不多,对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帮助并不大,而且其刊数十分有限,并不能让学生系统而全面了解。老一辈的口述应当是有益的,但是否有些片面,并且可能会加入口述者自我的情感,还可能存在模糊的方面。因此这两种方式最好作为辅助手段。3.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这一点应该是几乎众所周知。竟然只有82.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这让我十分意外。在中学阶段,这一标志就已经有老师专门讲解过了。并且我认为只要对新文化运动有基本的了解都应该清楚新文化运动的标志。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1917年1月,爱国民主主义者,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至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发刊词中写道:“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4. 新文化运动其实是分为两个阶段的,这项问题有一半的被调查者回答正确,这也是个非常好的现象。在我看来,要想回答正确此项问题,需要我们对新文化运动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第一个阶段:1915年9月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其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在政治斗争中,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们也并非旁观者。他们之所以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清除旧思想方面,是由于他们认定“伦理问题不能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国民性不改造,“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的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而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陈独秀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可是,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伯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和罗素的新唯实主义这类用某些自然科学成果装饰起来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当时在他心中也被认为是科学。他提倡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这个目标。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内容: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挥指导作用了。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大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科学除指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继续开展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5. 有95%的人认为叶剑英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胡适和李大钊。这表明大部分对新文化运动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的,至少对新文化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学生们还是有所了解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钱玄同,周作人,刘半农等等。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并在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早年留学日本,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他和李大钊等人举行了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发表了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伦理民主的主张,号召人们拿起民主这个武器和旧的意识形态相斗争。他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革命,是二十一世纪中世纪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中国人民应”翘首以迎接新文明之曙光。”他号召向俄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胡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后任文学院院长。他积极参加新文化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和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鲁迅早年留学日本,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蔡元培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提倡学术研究,展开百家争鸣,不拘一格选人才,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钱玄同大力宣扬文学革命的观点,从事文字改革的工作。在当时反封建反孔教的思潮中,他处处以疑古的批判精神,对守旧的势力作出不妥协的攻击。另外,他也痛恨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周作人是鲁迅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刘半农是近代史上中国的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6.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其实并没有完全批判孔学,并且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非孔学之小,实国学范围之大也。”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李大钊说,“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贤,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的一无是处。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经不适合于现代生活,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7.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我认为它对后代人的启发性是很强的,有利于大学生去思考。8. 如何提高大学生对于近代史的热情这个问题可能不太好解决。当然,它肯定不是通过不写作业能够实现的。热情最好的来源方式应该是兴趣。据我所知,近代史课程中所能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如何看待历史,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且学习智慧。这一过程应当是有趣的,只是我们还不能体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宜宾市兴文县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工作技巧工作坊人际沟通技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湛江市高三月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 2025年度借款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2025租房合同模板范本
- 2025子女租赁公寓合同
- 2025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前历史主干知识梳理提纲
- 2025济南市劳动合同样本新
- 2025年高考历史阶段特征总结汇编(超全面)
- FITS加氢说明书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
- 200句话搞定上海中考单词(精华版)
- 船舶辅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
- 新员工培训考试【图书专员】
- 防伪包装技术
- 49000DWT江海直达成品油船设计
- 建设工程监理费计算器
- X互联网公司WLAN无线网络优化方案全解
- 装配及检验规范(修订版)【新版】
- 合成宝石特征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