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2观海卫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横四路工程.doc_第1页
12-82观海卫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横四路工程.doc_第2页
12-82观海卫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横四路工程.doc_第3页
12-82观海卫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横四路工程.doc_第4页
12-82观海卫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横四路工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海卫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横四路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我院对观海卫智能家电产业集聚横四路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沿线拟建1座桥梁及道路工程。拟建桥梁主要设计要求详见下表。 拟 建 建 (构) 筑 物 性 质 一 览 表建(构)筑物 名 称跨度(m)基础形式备注郑家浦桥38m桩基础小桥横四路施工起点K0+000.00至施工终点K0+858.51拟建道路道路类别为城市支路,路面标高4.00m,路基宽度16m,排水方式为埋地排水管,地下埋设物一般为雨水管、污水管。本工程为一般市政公路及桥梁,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建设场地为类;拟建场址属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地形地貌简单,场地土为软弱土,属抗震不利般地段,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本工程重要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本次勘察等级为乙级。(二)勘察目的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在本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如下: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3、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5、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8、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9、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浙江省地方标准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1065-2009);11、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12、宁波市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细则(2001甬DBJ02-12);13、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 本次勘察目的针对该拟建工程的特点,详细查明拟建桥梁位置工程地质条件及道路路基地质条件,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本工程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地质勘察及相关结论与建议。具体需解决如下重点技术问题:1、查明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各层地基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和变化状况,提供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提供各土层受压容许值;建议合理的基础设计方案。3、分析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4、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5、查明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三)采用的勘察手段及完成的勘探工作量本次勘察根据业主已确认的平面位置图先在autocad上读出各勘探孔的理论坐标,然后采用莱卡TC805型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实地定出每个勘察孔孔位,引测点自拟建场地上一点(X=991.453,Y=1067.969)。本次勘察投入XY-1型钻机设备二台套,采用钻探全孔取芯,钻进过程中,采用优质泥浆作循环液,保持孔内泥浆面的高度大于地下水位高度,以保证孔壁稳定;该工程所取的原状土样,在软塑流塑状土层中采用的是敞口薄壁取土器,取土方法为静压法;其它土样采用敞口厚壁取土器,取土方法为重锤轻击法。勘察工作结束后,钻孔及时进行了封孔。勘察点按拟建道路施工范围布置,共布置(施工)11个钻探孔,报告引用纵一路的ZK4号孔,勘察孔坐标为宁波独立坐标系,外业工作于2013年01月08日结束,完成的勘察孔工作量见下表。项目取土样钻孔(m/个)标准贯入试验段(试验段)原状土样(件)工作量432.8/111167 (四)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勘探孔高程引测于场地东侧观附公路路中心,黄海高程为3.60m。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及环境条件气象、水文慈溪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时数203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气温16.0 0C,7月最高、平均28.2 0C,1月最低、平均3.80C。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5 0C,最低负9.30C。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均年径流总量5.122亿立方米,降水高峰月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 m/s,年平均大风日数9.6天。夏秋间多热带风暴。境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气温异常等。区域地质场地所处的大地构造隶属于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II)丽水宁波隆起(III)之新昌定海断隆(IV)。即位于北东向的江山绍兴深断裂和丽水余姚深断裂、东西向的昌化普陀大断裂,北西向的长兴奉化大断裂之间,属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地块。场地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宁绍平原北部的滨海平原、杭州湾南岸。拟建场地的地貌类型属第四系滨海淤积湖积沉积物地层,场地为耕地,地势平坦。 (二)地基土的构成与分布特征经勘察揭示,在埋深55.5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层根据其成因类型和物理力学性质可划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层。现将各土层的主要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1素填土黄灰色,以粉质粘土为主。该层全场分布,厚度为0.501.50m,均匀性差。(1)-2粉质粘土(mQ4)黄灰色,软可塑状,中压缩性,含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全场分布,土层厚度1.001.70m,层底高程0.70m左右,均匀性。(2)-1淤泥质粉质粘土(mQ4)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全场分布,土层厚度2.40m3.30m,层底高程-3.23m-1.85m,均匀性一般。(2)-2淤泥质粉质粘土(mQ4)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夹粉质粘土或粘质粉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全场分布,厚度13.7m(未穿)20.2m,层顶高程-3.23-1.85m,均匀性好。(3)粉质粘土(mQ4)灰色,流塑状,中压缩性,局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粉砂薄层互层。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在桥梁位置控制,土层厚度11.413.0m,层顶高程-19.72-15.55m,均匀性一般。(4)粉质粘土(al-lQ4)黄色,硬塑状,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在桥梁位置控制,土层厚度1.103.10m,层面高程-31.42-27.55m,均匀性一般。(5)粘质粉土(mQ3)灰色,湿,中密状,中压缩性,成分以粉粒为主。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在桥梁位置控制,土层厚度4.50m15.9m,层面高程-34.52m-29.65m,均匀性好。(6)中风化凝灰岩(Q)棕红色,裂隙发育大部分闭合,裂隙面氧化物,岩芯多呈柱状,锤击声脆,不易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RQD为75,属于较硬岩,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该层在桥梁位置控制,控制厚度为6.00m,未揭穿,层面高程-46.85-37.30m,该层埋深由西向东变浅。(三)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1、室内土工试验物理试验指标按常规试验取得,压缩性指标按快速固结试验、抗剪强度指标按固结快剪试验取得,液限和塑限的测定方法为联合测定法。2、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统计参照GB50021-2001规范执行,统计时剔除个别异常值,利用计算机分别统计和提供了各层的物理、力学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详见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成果表。3、标准贯入试验指标统计值为各土层修正击数的分层平均值,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成果表;各单孔的指标值详见钻孔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四)地下水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水初见水位相对高程约为1.70m,稳定水位相对高程为1.902.20m左右。主要为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补给的潜水,以蒸发方式排泄和向附近河流侧向迳流互流为主;地下水动态与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农田灌溉等关系密切,地下水位随气候、季节及环境影响明显,最低水位在每年八月,最高水位在每年三月,地下水预计年迹变幅为1.50m左右。根据经验场地地下水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一般无不良影响。根据邻近场地(南侧约200m的金大地)地下水化学分析成果表明:地下水在干湿交替作用时与无干湿交替作用时均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浅部干湿交替的环境中具有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状态的环境中具有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场地周边无侵蚀地下水的污染源。(五)场地地震效应条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慈溪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20m内地基土条件估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90 m/sVs150m/s,根据区域经验场地覆盖层厚度属小于80.0m,判定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土为软弱土,属抗震不利地段。根据拟建工程的等级及抗震设防要求,场地的饱和粉土层可不进行液化判别。根据历史记载,本地区没有地基土震陷、液化记录,场地地震稳定性一般。(六)场地稳定性评价本次勘察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及暗河、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施工期间未见塌岸、变形等现象,现状稳定,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七)场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场地地震效应条件及场地稳定性条件,结合当地工程建设经验,该场地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三、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一)地基承载力和基础设计参数的确定1、设计参数表中物理指标、压缩性指标及原位试验指标采用平均值;抗剪强度指标统计个数大于6个采用标准值,小于6个采用平均值,液限和塑限的测定方法为联合测定法。2、地基土容许承载力系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给出的。详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表。3、各土层的桩周土摩阻力标准值、桩端阻力标准值系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照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1065-2009)、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给出,详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表。(二)天然地基评价(1)-1素填土,以粘性土为主,松密不均,不能直接作路基使用。(1)-2号粉质粘土,软可塑状,该层土工程力学性质相对较好,可作为横四路路基持力层,下卧(2)-1号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强度较低。(2)-2号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不具备拟建桥梁浅基础的天然地基条件。(三)桩基础评价郑家浦桥为中小型桥梁工程,可选用桩基础。1、桩基持力层选择(3)号粉质粘土,工程性能一般。(4)号硬塑状粉质粘土,工程性能好,厚度1.10m3.10m。(5)号粘质粉土,工程性能好,均匀性一般。(6)中风化凝灰岩,在桥梁位置控制,强度高。2、桩型选择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结合拟建桥梁荷载特点,可采用1000mm钻孔灌注桩基础,选用(6)号中风化凝灰岩作桩端持力层。C1取 0.3C2i取0.024为覆盖层土的侧阻力发挥系数取0.5 (四)沉桩可能性分析及注意的几个问题:(1)位于河岸桥墩基础,在基坑开挖时宜做适当的简易支护。(2)应严格控制孔底沉渣厚度,必要时,采用反循环工艺清孔。(3)采用钻孔灌注桩,应做好排污工作,避免泥浆流入河道而淤塞,钻孔灌注桩成孔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孔内缩径及孔壁坍塌,成桩时做好清孔工作,保证孔底无浮土,使桩基承载力得到保障,钻孔灌注桩承载力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4)对于桩基础,工程桩施工前应进行试桩,通过试桩确认最终单桩承载力及施工工艺参数,工程桩需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工结束后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工作。四、结论与建议1、通过本次勘察已达到预期目的,查明了观海卫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横四路工程项目施工图阶段基础设计的工程地质依据。2、拟建场地的地貌类型属平原地区,场地地势平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桥梁抗震设防丁类;属抗震不利地段。场地的饱和粉土层一般可不进行液化判别。根据历史记载,本地区没有地基土震陷、液化记录,场地地震稳定性一般。3、根据勘探揭示,本次勘察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及暗河、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沿线现状无发现任何地下设施。4、场地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5、建议本工程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按以下等级进行防护:地下水在干湿交替作用时与无干湿交替作用时均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浅部干湿交替的环境中具有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状态的环境中具有微腐蚀性。根据当地建筑经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建议按地下水的腐蚀性等级对建筑材料进行防护。场地周边无侵蚀地下水的污染源。根据经验场地地下水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一般无不良影响。6、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结合拟建桥梁荷载特点,可采用1000mm钻孔灌注桩基础,选用(6)号层作桩端持力层。钻孔灌注桩施工严格控制孔底沉渣厚度,保证成孔和水下浇注砼的质量,注意泥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桩施工前应进行试桩,通过试桩确认最终单桩承载力及施工工艺参数,工程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