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电视摄影的机位坐标——构图角度的选择.ppt_第1页
第三章__电视摄影的机位坐标——构图角度的选择.ppt_第2页
第三章__电视摄影的机位坐标——构图角度的选择.ppt_第3页
第三章__电视摄影的机位坐标——构图角度的选择.ppt_第4页
第三章__电视摄影的机位坐标——构图角度的选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广播电视制作技术,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第三章 电视摄影的机位坐标 构图角度的选择,电视摄影的机位坐标构图角度的选择,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坐标的平面概念用来表示某个点的绝对位置,地理学上定义的绝对坐标是以某参考点来定位某一点的具体位置。电视采访摄影的机位坐标点的确定就是在采访现场寻找最佳“角度”,即架设摄像机的最佳距离、最佳方向、最佳高度。机位坐标点的事前确定在电视画面的摄制过程中(即拍摄角度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视觉距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拍摄角度:平拍、仰拍、俯拍、顶拍 运动方式:推、拉、摇、移、跟 表现方式:客观镜头、主观镜头 时间长短:长镜头、短镜头 主体景物:空镜头,镜头的类别,一、视觉距离:景别区分,景别是指被摄对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反映了一个镜头所表现被摄对象的细腻程度。影视艺术正是为了适应人们这种心理上、视觉上的变化特点,才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根据视觉距离的不同,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眼睛特写,大特写,1、远景 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注重对景物和事物的空间环境的宏观表现,讲究”远取其势,大处作眼“。,表意功能,1)用于介绍环境,展示广阔空间,展现大的活动场面 2)用以以势传情,感受宏大气势 3)用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示美感,表达深远意境 4)用以开篇和结尾,93,拍摄远景画面应注意:,远景画面容量大包括景物多,要给足屏幕时间,让观众看清画面内容,拍摄时要有一定长度; 远景画面的应删繁就简,避免景物庞杂和凌乱,注意提炼具有表现力的线条和概括力的形象; 远景画面地平线突出,拍摄时应注意水平; 远景画面拍摄运动镜头时,摄像机的运动不易太快;,远景画面,空间环境的生动描摹(图8-1) 全景画面,重在表现被摄对象的整体轮廓(图8-2),2、全景 表现的成年人全身和场景全貌的画面,包含的景物范围比远景小,有明显的视觉中心和结构主体,比较重视被摄对象的轮廓和形状。又被称为“定位性镜头”,对场景进行设定。,表意功能,1)用以交代事物和场景的全貌 2)用以完整展示人物的形体动作 3)可以交代人或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4)确定情境用作段落叙述的总角度,拍摄全景时应注意:, 拍摄全景时应确保主体形象的完整; 注意构图元素之间的搭配和协调,突出主体,重视环境的渲染和烘托;,中景画面,注重描述人物与事物的相互关系(图8-3) 近景画面,凸显人物与事物的情状细节(图8-4),表意功能,拍摄中景时应注意:,3、中景 表现人物膝盖以上或反映场景局部的画面,1)用作叙事性段落的描写镜头,表现一定的环境氛围 (对话场景、过渡) 2)用以表现人物的动作、姿势,人与人或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外景主持、节目现场),注意选取具有表现力的表情和动作 表现好主体与环境的结构关系,将动作的中心点处理在画面的中心位置,4、近景 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者物体局部的画面,1)用以表现物体细节和人物面部表情和特征,展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2)用以营造与观众的交流感(主持人、嘉宾),表意功能,拍摄近景应注意:,注意“近取其神”、“近取其质”,观察主体特征及变化; 表现复杂的场面易出现空间的混乱;叙述性段落中过多使用会使观众迷失方位,5、特写 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主体细节的画面,1)用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 2)用以突出细部特征,表现物体的质感,表意功能,拍摄特写应注意:,拍摄特写宁可大,不要不足;构图饱满流畅,剔出多余的画面形象,3)用以创造强烈的视觉效果,揭示事物的本质 4)用以制造悬念、创造气氛、表达强烈情绪,特写画面(大特写),人或物的细节选择与放大(图8-5-6),美国电影巴顿将军的开头 导演弗兰克林斯凡那只用了11个镜头就一下子就抓住观众的眼球。 镜头01:(大全景)美国国旗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画面外传来士兵们集合的嘈杂声,随着一道命令声,全部静音。)一个人从讲台中央后下方缓步走上讲台,(军号奏响,直到镜头结束。)巴顿立定,行军礼。在硕大的国旗下,人是那样的渺小而显得微不足道。这个镜头为整部电影奠定了一个基调,突显了国家的地位了作用。 镜头02:(全景)巴顿将军的全身行礼像在美国国旗的映衬下,显得庄重而高大。 镜头03:(大特写)画面上只露出巴顿的右半个脸部和行军礼的右手,眼神中透着刚毅。 镜头04:(大特写)巴顿左手握着一根状如马鞭的权杖。表明他崇尚权利。 镜头05:(大特写)巴顿左胸前挂满了军功章。表明他立下过赫赫战功。 镜头06:(大特写)巴顿右胸前配戴了两枚银质勋章。表明他战功卓著。,镜头07:(中近镜头)巴顿右手行军礼,高昂的头,微微斜视的双眼。表现巴顿的桀骜不逊与冷峻傲慢。 镜头08:(大特写)巴顿左腰间皮带处绶带的梅花结,配的是中间镶嵌宝石的银质十字纽扣。 镜头09:(大特写)巴顿右腰间皮带上配戴了一把白色象牙把的手枪。显示出他的高贵、卓尔不群。 镜头10:(大特写)是鼻子以上的脸部大特写。右手行礼,眼神坚定,钢盔前方正中有四颗星。星下是一个蓝底红圈白色的a字母。介绍了他的官阶:四星上将。 镜头11 :(大全景)画面基本同镜头02,不同之处是:镜头02是巴顿的全景画面,昭示着巴顿开始成为画面的主体加以介绍;而镜头11是大全景,画面的主体变成了国旗,一方面是对镜头的照应,同时又是一个很巧妙的收束,暗指巴顿介绍完毕。 在这个段落中,除了镜头07是中近镜头外,其余7个镜头都是大特写。通过这样的剪接,不仅全面地介绍了巴顿的性格、爱好、追求、官阶、功绩,最重要的是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和兴趣。,景别(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简单归纳),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静态性构图的景别时间分配 1、远景和全景(图9-9-10),第九章电视摄影的构图形态,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2、近景(图9-11) 3、特写(图9-12),景别区分的作用,改变视点,适应和满足人们审美心理要求; 实现造型意图、形成变化节奏; 主体范围的变化使画面具有明确的指向性。,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山舞银色,原驰蜡象” 3.“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犹抱抱琵琶半遮面” 5.“人比黄花瘦” 6.“回眸一笑百媚生”,1、方位:正拍、侧拍、斜侧拍、背拍,二、拍摄角度,摄像机对着被摄物正面,主体处于画面中心 特点: 最能体现事物的主要外部特征,展示人物面部表情,身体正面的动作和姿态; 有利于人物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具有参与感、亲切感; 正拍一般产生庄严、稳重、对称、安静的感觉,表现对象正面的风貌、特征和气质; 画面可作为“过渡镜头”改变视点和轴线。 缺乏方向性,不利于空间感、立体感的表现,画面呆板、平淡;,正面拍摄,正面角度,呈现被摄对象正面形貌的主要特征 (图8-7-8),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特点: 侧拍画面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便于交代被摄对象的方向、方位; 善于表现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人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交流氛围; 表现人或物体的动势,具有很强表现力;,侧面拍摄 摄像机对着被摄物的侧面拍摄,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侧面角度,表现被摄对象行为的方向、方位(图8-9-10),摄像机对着被摄物的斜侧面拍摄 特点: 画面既有被摄物的正面又具有被摄物的侧面,立体感和纵深感较强,物体形象具有丰富多样的变化; 善于表现画面中被摄物的呼应关系,又能突出主体,分清主次; 善于表现对象的动感,如斜侧拍跑步、起飞,形成运动的内在张力,表现力强;,斜侧拍摄,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斜侧角度,营造空间透视的3d视野 (图8-13-14),摄像对着被摄物背面拍摄形成的画面 特点: 跟踪采访具有很强的纪实性效果,观众参与事件的发展,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感受; 反打镜头可以有效调节画面的视觉效果,造成新颖动人的神态; 引起观众好奇,设计矛盾冲突推进故事发展;还可起到对比、暗示、强调和渲染的作用;,背(反)面拍摄,背面角度,牵引读者参解读画内意蕴(图8-11-12),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2、高度:平拍、仰拍、俯拍、顶拍,画面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画面中人物和景物不变形,具有真实感; 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给人亲切感,可以表现人物的交流和内心活动; 避免地平线分割画面,造成画面平淡,构图呆板; 不利于表现前后景物体的相互关系。,平摄(拍),摄像机与被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拍摄,平角度,亲和宁静的叙述基点(图8-19-20),突出、夸张被摄物的高度,拍摄人物显得丰满振奋,有赞颂、敬仰、伟大的感情色彩;拍摄建筑物能产生巍峨雄伟的气势; 善于表达腾空跃起的动作、人和物向上的力量,具有视觉冲击力,富于写意意味; 被摄物竖向线有向上集中的趋势,被摄物的下部增大,上部变小,画面变形;不适宜太近距离拍摄,被摄对象有向后倾倒感觉;,仰摄(拍),摄像机低于被摄物水平线向上拍摄,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仰角度,崇高伟岸的颂扬视角(图8-21-22),同时呈现前后景物,前景大后景小,纵深感强; 善于表现景物的曲线构图,给人以柔和优美的感觉; 擅长表现辽阔壮观的场景,景物规模、数量、位置,可以展现完整的画面布局; 可以造成孤单、渺小、茫然、压抑的心理效应; 俯拍的景物容易产生变形,给人以压抑、低沉的气氛;,俯摄(拍),摄像机高于被摄物水平线向下拍摄,能表现物体顶部的全部线条和轮廓,展现拍摄的景物、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画面有特殊的布局和图案变化,并以大线条表达宏伟气魄为优势,如风光地理片中从高空对地面的拍摄; 体育比赛节目中利用顶摄,使观众综观全场或以特殊的视点去欣赏动作的优美; 常用于拍摄在医学手术操作、昆虫活动以及字幕、图表和动画等;,顶摄(拍),摄像机垂直向下拍摄所构成的画面,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俯角度,居高临下的包容视野(图8-23),顶角度,一览众山的极目远眺(图8-24),改变拍摄机位、镜头光轴或焦距进行拍摄的镜头, 有“推”、“拉”、“摇”、“移”、“跟”等形式,三、运动方式,运动镜头,(1)“推”镜头 推摄是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画面由大景别逐渐转换成小景别。(图9-19-20),表现特征: 1 .确定视觉重点、突出主体及细节,引导观众注意; 2 .表现空间中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3 .渲染人物内心活动,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情绪 4 . 推进的效果越来越强烈,观者与对象关系越来越紧密,能起到强化视觉冲击力,美化画面的效果,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摄像机在运动中拍摄静止对象,(2)“拉”镜头 拉摄是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拉出,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近而远向被摄主体不断远离的拍摄方法。画面由小景别逐渐转换成大景别。(图9-23-25 自上至下),表现特征: 1.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空间 2.突出视觉形象间的联系 3.观者与对象关系越来越疏远,形成鲜明的退出感、结束感,(3)“摇”镜头 摇摄是摄像机对拍摄对象进行上下或左右的运动拍摄。摇镜头相当于一个人在一个点上摇头环顾的感觉。摇镜头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水平移动镜头轴的水平横摇;垂直移动镜头光轴的垂直纵摇;中间带有停顿的间歇摇;摄像机旋转一周的环形摇;各种角度的斜摇;摇速极快形成的甩镜头,等等。,表现特征: 1.描述较大的环境空间 2.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3.发挥纪实性表意功能 4.摇出意外之物引起观众注意 5.表示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6.调整构图,表现力丰富,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4)“移”镜头 “移”摄是指通过摄像机平行或上下移动进行拍摄的方法,画面能产生特别的空间立体效果。 表现特征: 1. 视觉空间的巡视 2. 立体表现复杂场景 3.主观视线的平行叙述,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因动用辅助设施繁杂,在新闻节目的拍摄中并不常见,在大型纪录片、电视剧、文艺晚会、音乐电视等的摄制中运用得较为广泛。 图9-28-31 “降镜头”的连续构成(由上至下),用中近景“降镜头”介绍天安门城楼前的毛主席画像,而后变焦拉开成全景,镜头二次连续运动,生动有序用中近景“降镜头”介绍天安门城楼前的毛主席画像,而后变焦拉开成全景,镜头二次连续运动,生动有序。,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5)“跟”镜头 “跟”镜头是指摄像机跟随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表现主体运动状态的拍摄方法。,表现特征: 真实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增加可信度 改变视角,营造主观参与氛围,各种镜头的综合运用能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表现对象,丰富画面内涵 。,第九章电视摄影的构图形态,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表9-3 摄影机在运动中拍摄对象运动的方式,表9-3 摄影机在运动中拍摄对象运动的方式,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1,景别和角度不同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运动含义 一般来说,景别越大,角度越高,运动就显得越慢。近距离低角度拍摄运动,就会显得更紧凑、更快速。 同为一个人在奔跑的动作,大全景远俯拍,人会显得渺小、软弱而无力。如果用中景仰拍,会显得精力充沛。 罗拉快跑 第一个视频段落:罗拉从父亲银行抢得10万马克后,迅速向曼尼所在的市中心广场跑去,其中有两处镜头:一是跑过银行前的空场,二是跑过救护车事故现场。这两处都采用了大全景景别、远俯拍视角,我们在这两处看到的罗拉,就像一根小小的火柴头一样,显得那样渺小、无助、挣扎。 第二个视频段落:罗拉从银行保安那里抢过手枪,冲进了银行办公区,穿行在楼道里。这时,镜头采用了中景景别、仰拍视角,跟拍手法,罗拉的形象显得高大挺拔,行动迅速,浑身充满力量。 对照这两个段落:第一个是“跑”,因为采用了大全景、远俯拍,人们觉得很慢;第二个是“走”,因为采用了中景、仰拍、跟拍,大家会觉得很“快”。,客观镜头 是代表观众和作者的眼睛,以客观视点为机位拍摄的具有记录叙事性质的镜头,使观众产生共同临场感,艺术再现生活的真实。 三峡好人中,影片一开头就用了一组慢摇长镜头,淋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