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ppt_第1页
穴位埋线疗法.ppt_第2页
穴位埋线疗法.ppt_第3页
穴位埋线疗法.ppt_第4页
穴位埋线疗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穴位埋线疗法简 介 济南军区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王莹莹 l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 ,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而产生 一系列治疗效应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疗 法,是外治法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 定义 l它将现代医学技术和传统经络学说 相结合,以达到长期刺激穴位、调 节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操 作简便,效优价廉的优点 。 l埋线疗法的整个操作过程包括:穴位 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方法,同时也 包含了埋线效应及后作用效应,是多 种方法和效应的集中和整合,形成了 穴位埋线独特的治疗效果。 l而埋线使用的医用羊肠线是一种异种蛋白,可 诱导人体产生变化反应,使淋巴组织致敏,配 合抗体、巨噬细胞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 ,使之分解为对肽、氨基酸等。 l羊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 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 刺激可长达20天或更长,从而弥 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等缺 点,符合现代人快速高效的生活节 奏。 微创埋线法 此为目前最常用 的一种方法。 埋线方法及操作 l1心理准备:在进行埋线之前,首先向患者 详细介绍本疗法的治疗特点,告知埋线的手 术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l2物品准备:物品准备包括一次性的微创埋 线针,埋线线体以及常规消毒所用的碘酒、 酒精及棉球等。 l3术者消毒: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手心、指缝、 手背、手指、指腹、指尖、腕部时间不少于 1015秒,流动水清洗。 术前准备 操作技术 准备羊肠线:将医用羊肠线剪至57mm左右 ,浸泡于75%的酒精半小时备用; 制作埋线针:用一次性医用7号注射针头做套管,将30 号华佗牌1.5寸针灸针剪至适当长度做针芯,将针芯穿入 套管内,做埋线针备用; 制作纸胶布:将医用纸胶布剪至5cm左右,消毒 干棉球做成黄豆粒大小,放至纸胶布的正中备用; 体位:患者先仰卧位后俯卧位,暴露所需部位; 消毒:用75%酒精棉球局部常规消毒; 穿线:将准备好的医用羊肠线用止血钳穿入埋线 针内,根据所埋部位脂肪层的深浅,选用不同长 度的羊肠线,线体需完全置入埋线针内,所用止 血钳不可碰触针尖; 穴位埋线:选准穴位,用制作好的埋线针快 速透皮,缓慢进针,得气后,缓缓推针芯同 时退套管,将医用羊肠线留在穴位内(羊肠 线留在皮下脂肪层与肌肉层之间,不可留在 皮下或露在皮肤外),出针后,用消毒干棉 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然后用制作好的 纸胶布固定,继续下一个穴位的操作。 微创埋线的线体植埋深度 l一般来说,线体深度 为1.52.0厘米,四肢 末端由于皮下组织和 骨头之间肌肉较少, 埋线比较困难,尽量 不用埋线。有些穴位 下方有血管和神经, 对于这些穴位应该避 免深刺,以防伤及血 管和神经。 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 l适应证 临床主要适应于针灸所能治疗的各种 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功能性 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过敏性鼻 炎、支气管哮喘、癫痫、顽固性失眠、抑郁性 神经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甲亢、单纯性肥 胖、多囊卵巢综合症、黄褐斑、银屑病等。 穴位埋线的应用举例 l慢性胃炎 l主穴:胃俞(双)、中脘、足三里(双) l随症配穴:大便秘结加天枢,烧心反酸加 梁丘 顽固性、陈旧性面瘫 l顽固性面瘫: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未能恢复 者。 l陈旧性面瘫:指病程在6个月以上未能恢复 者。 l穴位 地仓 地仓上、下各一寸 l 地仓向颊车方向一寸处 瞳子髎 萎缩性胃炎 l上脘 中脘 l梁门 胃俞 l 脾俞 原发性痛经 l关元、地机、三阴交、次髎、十七椎、合谷 、 l太冲、肝俞, 顽固性便秘 l大肠俞、天枢、支沟 、大横、上巨虚、下巨 虚 l热秘可加针刺合谷、曲池; l气滞秘加针刺中脘、行间; l气血虚弱加针脾俞、胃俞; 遗尿 l关元、气海、三阴交、中极、太溪、肾俞、 膀胱俞穴 功能性消化不良 l中脘 天枢(双) l肝俞(双) 足三里(双) l脾俞(双)胃俞(双) 溃疡性结肠炎 l处方一 中脘 天枢,足三里 处方二 脾俞 大肠腧 上巨虚(双) l处方三 肾俞(双)三阴交(双)气海 过敏性鼻炎 l以耳门 迎香 肺腧 为主 l足三里 脾俞 肾俞为配穴 支气管哮喘 定喘 (双) 肺俞(双) 风门(双) 丰隆(双)足三里(双) 癫痫 l主穴:1大椎 筋缩 丰隆 (双) l 2心俞 肝俞 阳陵泉(双) l 3心俞 (右) 肝俞(右) l 配穴:风火上炎型加胆俞(双) l 风动痰阻型加风池 l 淤血内停型的加隔俞(双) l 心脾两虚的加脾俞(双) l 肾气不足型加肾俞(双) 顽固型失眠 l心脾两虚取神门 三阴交 心俞 脾俞 l心肾不交取神门 三阴交 心俞 肾俞 太溪 l脾胃不和型取神门 三阴交 肝俞太冲 l心胆虚怯型取神门 三阴交 心俞 胆俞 抑郁性神经症 l主穴:内关 合谷 三阴交 太冲 肝俞 气海 l配穴 肝气郁结者配其门 气郁化火者配挟溪 阴虚火旺者加太溪 心脾两虚的配心是脾 抑郁伤神者配心俞 胆俞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l主穴 l患侧曲池 合谷 环跳 足三里 丰隆 每次必取 l配穴 l肝胆湿热重者配肝俞 三焦俞 阳陵泉 l久病肾虚者配三阴交 l肌肉萎缩型配脾俞 条口 风市 糖尿病 l第一次:胃脘下俞(双)三阴交(双) 气海 肺俞(双) l第二次:脾俞 三焦俞 足三里(双) l第三次:关元 肾俞 围绝期综合症 l主穴:肾俞 命门 关元 l配穴:心俞 肝俞 三阴交 单纯性肥胖症 l主穴 中脘 气海 滑肉门 上巨虚 大横 l配穴 风市 胃俞 肾俞 足三里 丰隆 多囊卵巢综合症 l中脘、天枢、气海、肾俞、大横、带脉、关 元、水道、子宫、足三里、阴陵泉、丰隆、 太溪 银屑病 l选择脊柱旁开4.5厘米, l自第7颈椎至第2骶椎分 l为5等份,两侧共10个 l埋线点,相当于大杼 l心俞 胆俞 肾俞 膀胱俞 l等穴位 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l埋线术后的局部反应,不仅与操作的 方法施术部位的杂质有关系,而且和 线体材料有关。羊肠线因含有动物蛋 白和加工过程中的杂质,容易导致感 染和蛋白过敏反应,应用高分子材料 合成的线体PGLA则很少发生感染和炎 症现象 1.出血和血肿 :埋线操作出针后出血,应立即 用干棉球压迫止血,术后出现青紫或血肿, 可先给予冷敷止血,24小时可以热敷止血 2.感染 :一旦由于操作不当发生感染时,可以 给予局部抗感染处理,或是服用抗生素,出 现化脓应排脓。 3.过敏 :埋线后局部出现红肿、发热、瘙痒、 丘疹甚至线体排异,应给予抗感染处理,严 重者给予口服抗过敏药。 l1.埋线主要根据辩证进行治疗,必须根据四诊分清证 型。 l2.埋线以经络穴位为基础,临床应该取穴正确。 l3.埋线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采用适当的刺 激方式和强度。 l4.进行穴位埋线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l5.根据线体在体内分解吸收时间不同,治疗间隔就有 差异。分为快吸收1周和慢吸收24周。患者症状控 制后应继续埋线1次以巩固疗效,或延长埋线周期。 注意事项 l6.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 治疗的部位。 l7.埋线最好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 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 皮肤外面。 l8.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75%酒清中,或用 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 穴位埋线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复合刺激作用 埋线犹入针,线的粗细长度决定了刺激量的 大小和吸收时间的长短,这与针刺进针、留 针、行针、起针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相似; 羊肠线埋入机体后,逐渐液化吸收的过程为 异体蛋白刺激,类似组织疗法,有增强免疫 力的功效。 l埋线时针眼会少量出血,有时皮下瘀血,又增加了 穴位的刺激量,进一步激发精气,辅助羊肠线发挥 作用。埋线是一种集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 复合性治法。其机制为多种刺激发挥作用,形成了 一种复杂的、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一 部分传入神经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内起调节作用, 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中枢对病理 刺激,导致功能亢进者受到抑制,衰弱者产生兴奋 ,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偏胜或偏衰 的作用,使之恢复相对平衡。再通过神经、体液调 节来调整脏腑功能状态,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 免疫能力。 l羊肠线作为一种特异蛋白,埋入穴位后 使肌肉合成代谢增高,分解代谢降低, 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 解代谢降低,从而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 。 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 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 l羊肠线入穴后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促进 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管新生,血流量增 大,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 加快炎症的吸收,减少渗出、粘连。 产生良性诱导 l埋线后可在大脑皮层区建立新的兴奋灶,从 而对病灶产生良性诱导,缓解病灶放电,保 证大脑皮层感觉区细胞的正常功能,达到消 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