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返回 专题 十 古代 诗歌 鉴赏 第四 讲 思想 内容 和观 点态 度 考 点 三 步 曲 题型一 课堂四面清 题型三 题型二 专题全练通 返回 返回 返回 概括内容主旨 命题指数 命题题分析 (1)2011年全国所有高考试试卷中,北京卷、重庆庆 卷考查查了这这一考点; (2)该该考点2011年出现现的频频率不高,但为为常考 题题 型。因为为内容的理解是读读懂诗诗歌的关键键, 所 以其他题题型的考查查也离不开对对内容的理解 。 返回 问题:概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上片的主 要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返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首先要对 上片的相关语句进行分析,第一句中的人物是孙权,体现作 者的思想感情之处的是“无觅处”,意思是说再也找不到像 孙权那样的英雄了,言含景慕之情;第二句是写景,从“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可看出作者对时光流逝、英雄不再的惋 惜之情;第三句既写人,又写景,重点写人,写的是寄奴。 第四句重点是写寄奴的功绩。分析到此,可知这是一首怀古 伤今的词作,表达的情感自然十分明了了。 返回 自组答案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词作,(步骤一) 上联即景生情,通过对孙权和寄奴(刘裕)两位英雄 人物业绩的歌咏,(2分)(步骤二)寄托了对英雄事业 的向往、功业无成的感慨和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 者的愤慨。(2分)(步骤三) 返回 (一)概括内容主旨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 是诗人写作诗歌的主要目的。概括内容主旨就是要从整体上 把握,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体味作者的创作意 图。 返回 (二)常见的命题方式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如上面题目)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这首诗可分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返回 (2011重庆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渡 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返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徘徊在长江岸边,几番求渡却不得;江上风雨烟波 一如旧时模样,而我这渡客却又添了新的愁绪。夕阳易 逝,岁月催人老,两岸的巍巍青山冷眼看着我一路向北 ,它自岿然不动也无所谓人世的岁月无情。 返回 一个人在漫漫旅途中,难以承受对故乡的思念,我那经 历了一路颠沛而破旧不堪的裘衣,似乎还沾染着京都的 风尘。旧日里一起游学论道的相投之人如今四散分离, 都不知漂泊何处了,只剩我孤身一人对着沙鸥吟诗发愣 ,伤感着离别与孤寂。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3个关键词:“客愁” 哪些方面 加以概括 返回 (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此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从“几问津”“忙于我”可 知其奔波忙碌;从“孤枕”可知其孤身在外;从“乡国梦 ”、“犹带帝京尘”可知其思念家乡;从“交游落落”可 知其朋友零落。注意本题的另外一种提问方式就是:在诗 中诗人“客愁”的原因有哪些?(或诗人因何而“客愁”) 在解答题目时合理地转换设问方式有利于考生准确把握命 题意图和答案组织的特点,不至于答不到点子上。 返回 (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每个要点1分,共4分。 (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1分),孤身 在外(孤枕) (1分),思念家乡(乡国梦、犹带帝 京尘)(1分),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1分)。 返回 考生甲 送检检 样样卷 烦恼烦恼 (客愁新);繁忙(忙于我);孤独(孤枕)。 得分:2分 专专家 评评卷 失误类误类 型:概括不全面、不准确 失分探因:问问的是“客愁”表现现在哪些方面,不能 再用“客愁新”概括;最后一联联没有加以概括。 返回 考生乙 送检检 样样卷 忙碌(几问问津);远远行(南去青山);孤单单(孤枕) ;无友(交游落落)。 得分:3分 专专家 评评卷 失误类误类 型:概括不准确 失分探因:第二联联中的“南去青山”概括不准确, 不属于“客愁”。 返回 一、思维趋向 1诗歌内容主旨,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 和,是诗人写作的主要用意或目的。 2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 等因素,综合观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领 会诗作的内容,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返回 二、答题模板 步骤一:确定诗歌题材,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 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步骤二: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 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句(联)写了”; 步骤三: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这三 个步骤不是固定的,答到哪一层,要根据题干要求灵 活处理) 返回 分析思想感情 命题指数 命题题分析 (1)2011年全国所有高考试试卷中,大纲纲全国卷、 山东东卷、新课标课标 全国卷、江西卷、福建卷、 江苏苏卷、广东东卷都对这对这 一考点进进行了考查查; (2)思想感情是高考命题题的核心,因为为它是一首 诗诗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的目的所在,加之情 感的表达往往依托形象、技巧等,它常常和 诗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结结合考查查。 返回 问题:简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片中作者抒 发的思想感情?(4分) 返回 解析 分析本题中的思想感情应抓住关键词,如“ 凭谁问”一句,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说明其失 望的心态;还要抓住典型的意象,如“神鸦社鼓”,这 也是作者表达感情的载体。 自组答案 下片作者通过“廉颇”一典的感受及“烽 火”“神鸦社鼓”等意象,(2分)(步骤一)抒发了作者 有志不得伸展、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怀。(2分)(步骤二 ) 返回 1分析思想情感 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 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 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返回 2常见的命题方式 (1)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如上面题目) (2)该句(联)蕴涵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词)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换 ? (5)试比较诗歌中(或两首诗)的不同情感。 返回 (2011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返回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 春色最好的时候吧。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 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 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不要推辞会醉倒在 这个季节。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美好 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 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返回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2个关键点:结合全词 思想感情 (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可分别从上片、下片两个方面加以概括。概括 时抓住关键字眼,体会思想情感。 返回 (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上片分析出喜爱之情,得2分;下片分析出对光阴的珍 惜之情,得2分。 (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上片通过“莺初解语”“春好处”“微雨如酥”“草 色”表达了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2分)下片通过“休辞 ”“人易老”“莫待”表达了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劝 导人们不要虚度人生,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2分) 返回 考生甲 送检检 样样卷 趁年轻时潇轻时潇 洒走一回,及时时把握青春年华华, 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时光,及时时行乐乐,不要到年老时时 后悔颠颠倒,无所作为为,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 得分:2分 专专家 评评卷 失误类误类 型:分析不全面 失分探因:以上答案只是从下片得出的情感,得2 分;上片的情感没有分析出来。并且“及时时行乐乐” 用词词也不恰当。 返回 考生乙 送检检 样样卷 上片表达了对对早春的喜爱爱之情;下片表达了对对 时时光的珍惜之情。 得分:3分 专专家 评评卷 失误类误类 型:缺少分析 失分探因:上片和下片的情感概括得较较准确,得3分 ;但缺少词词句的支撑。 返回 一思维趋向 解答分析思想情感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 题: 1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 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 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 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返回 2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 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关键词,也就能够快 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的春夜洛城 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句,由“故园情”便可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 情。 返回 3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 若干类,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词)所属的类型, 就可快速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如思乡诗, 毫无疑问要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诗, 多写离情别绪和深厚友情。 返回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 闲适、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和“哀景” (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两类。“乐景” 表示“乐情”,“哀景”表示“哀情”。不过特别要 留意的是古诗常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如杜甫 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 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 返回 5抓住典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的客 观物象,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 的统一。所以注意分析诗中意象来揣摩诗人的情感。 6抓住注释。 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下面就 注释分类及其所暗示内容做一表格: 返回 注释释分类类所暗示内容 介绍绍写 作背景 暗示诗诗人的创创作动动机及本诗诗的思想内容 介绍绍相 关诗诗句 暗示本诗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绍作者 暗示本诗诗的写作风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诗 的感情基调调 介绍别绍别 人评评价 暗示本诗诗的艺术艺术 特色或本诗诗的思想内容 返回 二、答题模板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可采取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诗句描述的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 句具体写了什么。 步骤二: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 抒发了”。 返回 评价观点态度 命题指数 命题题分析 (1)2011年全国所有高考试题试题 卷中,北京卷、 山东东卷、江苏苏卷考查查了这这一考点; (2)该该考点单单独出现现的频频率不高,往往结结合情 感等综综合考查查。 返回 问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说“江山如画 ”,下片说“人生如梦”,这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 返回 解析 本词的上片主要是写景,“江山如画”是 对上文的一个概括。这里的“江山”包括两个方面的 含义,一是人物美,如“千古风流人物”;二是景色 美,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景 是为了抒情,下片主要是抒情,通过对周瑜儒将形象 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年龄渐老,功业无成的感慨。 返回 自组答案 不矛盾。(1分)(步骤一)从“江山 如画”到“人生如梦”, (1分) 表现了作者主 观感情的变化,作者先为江山如画而激动;然 后,又为功业无成而感伤。(1分)(步骤二) 返回 1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态度”,是指对事物、人物的观点态 度,对社会现实的观点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的观点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所谓“评价 ”,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 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 返回 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 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另外,还需要对别人 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 返回 2常见的命题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这首诗体现了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加以 分析。 返回 (2011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3分)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返回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 是不好,为什么?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这是一首描写骤雨景象的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 骤雨的状态,接下来两句交代骤雨中牧童的情况,第 七句写牧童躲雨,最后一句写雨停后的清新景色。 返回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4个关键点:五、六句放在开头 好 不好 为什么 (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本题既考查了对观点态度的评价,又考查了对诗歌谋篇 布局技巧的赏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先声夺人法与按时间 先后记叙法都是创作的常用手法,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只 要结合诗歌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无论选哪个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分析具体即得3分。 返回 (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不好。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 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 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重心,冲淡了诗的 艺术效果。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 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 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返回 考生甲 送检检 样样卷 好。因为为正是由于先有暴雨才会有牧童匆忙出 现现急赶回家的情景。 得分:1分 专专家 评评卷 失误类误类 型:理由分析不充分 失分探因:观观点明确,认为认为 五、六句放在开头头不好 ,但阐阐述理由不太充分,只是从情理上进进行了分析 ,而没有从艺术艺术 效果上考虑虑,故扣2分。 返回 考生乙 送检检 样样卷 不好。因为为前四句写的是雨前乌乌云密布的情 景以及雨中大雨磅礴,雷声轰鸣轰鸣 的紧张紧张 形势势。如 果把五、六句放在开头头,就无法突出大雨骤骤下, 牧童着急回家的紧张紧张 情景,冲淡了诗诗歌的表达效 果。 得分:3分 专专家 评评卷 答案较为较为 准确,内容也完整,得全分。 返回 一、思维趋向 1一首诗或词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是建立在语言、形 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诗、词 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 整体去考虑,不能忽略对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 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去架空分析。 返回 2对诗歌作品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 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 3要因诗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诗 的评价内容,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式地搬用某 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 的现象。 4作者在诗词中的观点,需要我们在鉴赏时概括,因 此,概括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 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方面都要概括到,要防止以偏 赅全的错误。 返回 二、答题模板 步骤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 关诗句进行分析。 步骤二: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 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返回 古代诗人以诗言志,诗歌中所表达的理想志向,所 阐述的人生哲理,所蕴涵的美好情操,或对社会、对人 生、对历史进行的总结等就是我们要揣摩的诗歌的主旨 。有的诗歌主旨表达得含蓄隐晦,有的诗歌则表达得直 白张扬,掌握一定的概括诗歌主旨的方法至关重要,能 帮助考生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地切入诗歌,把握主旨 ,完成鉴赏评价的目的。 返回 一、借助诗题,理解主旨 一首诗的题目,往往是这首诗的核心,或概括 其主要内容,或暗示其感情基调,或表明其文体特 点,可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及作者情感。 返回 二、关注序、注,体会主旨 一般序在诗前,注在诗后,有时会巧妙地安 排在题干中。它们有的交代创作的年代,有的交 代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 创作的背景、诗人的遭遇,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 定情感基调,帮助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返回 三、借助关键字,又称“句中眼”,把握诗歌感 情基调 “句中眼”能使诗(词)生动形象以至“活” 起来。关键字词最能体现作者情感、最能体现作 品意境,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抓住了它们,就 抓住了全篇。 返回 四、借助关键句,又称“篇中眼”,揭示主旨 “ 篇中眼”指全诗(词)中最为传神的关键性句子。有时 出现在诗词的中间,多出现在诗(词)的末尾,直接或 间接点题。词眼多为议论、直接抒情句。如李白梦 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等。(注:“句中眼”和“篇中眼 ”在诗中称为“诗眼”) 返回 五、品评“意象”,领会诗歌主旨 通过品评“意象”寓意,感知诗人情感。所写之“ 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 “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 ”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古诗中常见意象所蕴涵的情感往往是固定的,读者 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 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返回 六、借助多种表现手法 借助用典、化用名句、借景抒情、比喻说理 、托物言志、对比、虚实相生、象征、借古讽今 等,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怀。如用典, 诗人所用的典故、化用的名句在内容上大多与自 己的处境有关,所以,用典是为了影射现实,抒 发自己的情怀和寄托某种愿望;比喻说理能使深 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形象。 返回 七、“知人论世”以把握作品主旨 知人,就是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生平、个性品格、思 想、创作风格。论世,就是在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时代风貌 的基础上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 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 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 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历代文学大家,我 们当然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风格,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 ,应充分重视作品朝代,因为大时代、大背景是相通的。 返回 八、按题材给诗歌分类,以揣摩主旨 不同题材的古诗,评价其思想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古诗大致上有五大题材: 1写景诗 揣摩诗人于山水景物之中寄托何种情感。“一切景语 皆情语”,抓景物的物象特点,分析意境,可以探知诗人 蕴藏其中的情感。“见景生情”,写景往往为后一两句的 直抒胸臆打下基础,从直接抒情句也可概括诗歌主旨。 返回 2咏物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 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此类诗经常使用托物 言志、象征手法,揣摩诗人在描摹“物”中所托之情, 所言之志,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挖掘人们所赋 予物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如陶渊明咏菊,抒写悠闲舒 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不谄媚世俗、坚 守正义的气节。 返回 3边塞诗 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其主旨或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 河山,奇特风光;或抒发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 奉献精神;或表现出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以身许国的豪 情壮志;或表达边关将士对月思乡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 ;或反映沙场征战的艰辛悲壮、连年征战的残酷、对边疆 和平的向往,往往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其风格豪迈旷达 、慷慨雄壮。” 返回 但不同时代,边塞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最能体现国 运兴衰。盛唐基调是豪迈爽朗、勇敢、一往无前。诗中充满 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构成“盛唐精神”的壮 丽音节!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 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中晚唐安史之乱使唐由盛转衰,虽然边塞诗人也保持着 昂扬向上的基调,但多了悲壮惋伤的成分。如陈陶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返回 宋代外临强敌、内政颓靡,南宋沦亡半壁江山, 诗坛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报国无门、收 复中原无望的愤懑和征士归家无望的哀痛。如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 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返回 4怀古咏史诗 此类诗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的事迹为题材, 或怀古伤情,对历史事件抒发思古之幽情(如感慨岁月倏忽 变幻、感慨朝代兴亡盛衰之情);或怀古论事,对历史兴亡 作出思考、对历史事件作出评论,如杜牧题乌江亭:“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为项羽自刎而惋惜; 而王安石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 来?”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或怀古讽今,借古 讽喻当时社会现实(如讽刺当政者的荒淫奢侈)。 返回 5即事咏怀(感怀、抒怀)诗 作者往往因一事由有感而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即为抒 怀。内容包括怀乡思亲、离别送友、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 情逸趣等。其中“事”与“怀”应紧密结合、自然熨帖。 九、多种手法综合运用,方能正确概括主旨 希望以上八种方法能为考生在鉴赏诗歌、概括主旨时提 供一定的帮助,在掌握了以上基本的方法后,还应经过一定 的练习和感悟,才能切实地得到提高。 返回 返回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首诗的前后两句分别描写了什么内 容? 返回 这首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 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 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 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 义精神。这首诗气魄宏大,热情 洋溢,一扫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 贯风格。 返回 一、二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采用倒装的句式,描绘了戍边部队奉命开拔及行 军途中的情景。“红旗”代指戍边部队;“半卷”既 表现军旗的舞姿,又传达出了戍边壮士奔赴前线 时斗志昂扬的高涨士气。浩浩荡荡的部队如湍急 的铁流挺进在无边的瀚海之中,使得征途上空烟 尘滚滚,遮天蔽日,阳光也仿佛骤然变得昏暗。 “日色昏”三字,借光线之弱渲染出了千军万马急 速突进时气宇轩昂的气概和景象。从这人急马疾 的后续部队脚下所溅起的“风尘”之中,我们是可 以想象到前线敌人之强大和战斗之激烈、待援。 而将士的步伐愈快,就愈显示出他们那前赴后继 、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返回 三、四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是写急行军途中,忽然传来前方部队报捷的 喜讯。“夜战”二字含蕴无穷,它告诉我们:生擒 敌酋的胜利来之不易。沙漠中的夜战,既要克服 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给将士带来的困难,又要不 顾白天行军的鞍马劳顿,没有深广的谋略和敢于 拼搏的精神,就难以克敌制胜。 从诗歌结尾的捷报中,我们可以听出后续部 队将士乍闻喜讯、喜出望外的纵情欢呼声,敌酋 垂头丧气的抽泣声,先头部队在浴血奋战时惊心 动魄的呐喊声,同时也更能体会出先头部队将士 们大智大勇、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这首诗在艺 术上的显著特色是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返回 参考答案:前两句描写唐军乘夜色出 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威;(2分)后两 句表现了唐军的勇猛善战。(2分) 返回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落日怅望 马 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 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返回 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怅 地遥望乡关,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仰视所见的景物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晚云孤飞于天际 ,归鸟投宿于林间,凭着它们有形和无形的羽翼 ,虽有千里之远也片时可达。诗以“千里”与“片 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 之速;但是,这绝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 诗人“怅望”所见,而且这种景物又是触发诗人情 思的契机和媒介:“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原来,诗人久客异地,他的乡关之思早已深深地 郁积在胸中了。因此,颔联由外界景物的描绘自 然地转入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不言惆怅而满纸 生愁,不言归心似箭而实际上早已望穿秋水。 返回 前面写情之后,颈联又变换笔墨写景,景物描写 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近到远,层次分 明。夕阳从近处的树梢往下沉落,它的余晖返照秋 山,一片火红,像野火在远远的秋山上燃烧,渐渐 地隐没在山的后面。“入”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 也表明了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不仅如此,这 种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诗人的乡愁 ,而且更深一层地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 情绪。客中久滞,渐老岁华;日暮登临,益添愁思 ,徘徊水边,不敢临流照影,恐怕照见自己颜貌非 复平昔而心惊。其实诗人何尝不知自己容颜渐老, 其所以“临水不敢照”者,怕一见一生悲,又增怅闷 耳。“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尾联充溢着一种 惆怅落寞的心绪,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返回 情景分写确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这种写法 ,对于这首诗来说,有特殊的艺术效果。细细玩味, 可以发现此诗是颇见匠心的。全篇是写“落日怅望”之 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 :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 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 的发展、深化。若不管格律,诗句稍颠倒次序可作: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 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 昔颜。”如此前半景后半情,也是通常写法,但显得 稍平,没有上述那种层层递进、曲达其意的好处。而 “宿鸟归飞急”引起归心似箭,紧接“辞家久未还”云云 ,既很自然,而又有速(千里片时)与迟(久留滞) 对比,所以是“起得超脱,接得浑劲”。 返回 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 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 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 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 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 的表现。 返回 答:_ _ _ _ 参考答案:客中久滞、思乡情切 ;(2分)年华渐老、感时伤逝。(2 分) 返回 返回 诗歌首联点名时令,忽忽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寒 意吹来,冬天早早地到来了,此时的我正闲居在 在水上村。首联照应了题目“冬夜闲居”。颔联似 乎是在诉说闲居的原因,由于自己身患疾病,就 疏远了当今世上之事,自己的愚拙实在是辜负了 朋友的恩情。颈联写了闲居之地的景物,树上的 黄叶已经落尽,厚厚地铺在砍柴人上山的小路上 ,稀疏的荒烟袅袅升起,淡淡地笼罩着简陋的柴 门。尾联点名本诗的主旨,不管是出仕做官还是 隐居在家,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自己都 要穿着粗布衣服,在天天地间信步逍遥、信马由 缰自由自在地生活。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顺其 自然的情怀。 返回 诗的中间两联写了什么内容,在全 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_ _ _ _ 返回 参考答案:因身体多病很少过问当今世上之事,家 境贫穷有负故人的恩情。枯黄的树叶铺满了砍柴的 小径,淡淡的荒烟笼罩着简陋的柴门。(颔联、颈 联表述各1分,共2分,颈联文学形象的表述大意对 即可)诗的中间两联紧承首联,具体写了寒冬早至 ,自己闲居水上村的情形,也为尾联点明主旨作了 铺垫。(具体承接1分,为引出主旨作铺垫1分,共2 分) 返回 返回 注 伊吕:指辅佐汤王灭了夏桀的伊尹和辅佐武王 灭了殷纣的吕尚(字子牙,号太公)。风虎云龙:易 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着虎出现,人世间 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么,国家和社会就会昌盛繁 荣起来。 这首词是咏史之作,但又不是单纯的咏史,为什么 ?请联系蕴含在词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说明。 返回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 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伊、吕二人的经历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 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 ;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封 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 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此并言” 伊吕两衰翁“,伊尹佐汤时年老下否,书无明文,此是 连类而及。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作 者颇有自许之意。”若使“即假如。当伊、吕为耕佣、钓 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终将老死岩壑。 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 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机会, 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返回 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 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 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 明的君主,那么,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 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伊、吕有真实的本领 ,果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 起是人才。因这这是问题的实质之所,所以“兴 王”一句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结尾,也是对这 一句的引申,说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 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歌颂伊、吕的不 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 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 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 返回 这首咏史词上、下阙的前三句都运用了“叙”的手法 ,后二句则是用“议”表达。“叙”的部分讲述伊尹、 吕尚两人出身卑微,曾历经了种种困窘。“议”的部 分则是说如果伊吕两人不是遇到商汤周武这两位慧 眼识英才的明君圣主而被重用的话,他们就只是被 埋没了的英雄,不可能建立一番功盖当世、超越千 载的事业。这些议论寄托了王安石的感慨和希冀。 写此词时,他作为北宋的改革派政治家正要推行自 己的变法主张,他希望神宗皇帝能象“商武”一样知 人善任,支持变法。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象“伊吕 ”一样幸遇明主,建立一番丰功伟业。这表明王安石 从史实中获得了精神力量,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 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也使此词不同于一般古代诗 人词客那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 返回 参考答案:这首咏史词作,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感慨 和希冀。(2分)作者对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 遭际和名垂千古的功业,感慨颇深,通过回忆商汤 、周武重用伊吕的史事,希望赵宋君王能知人善任 ,重用自己,支持变法。(1分)所以,这首词不同 于一般古代诗人那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 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1分) 返回 返回 注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 今河南省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诗题原注:“得 复言、乐天书。”五年:诗人在京都长安任监察 御史,由于得罪权贵,元和五年(810)被贬为职位 卑微的江陵府(府治在今湖北江陵)士曹参军。到奉 召还京恰好五年。两纸京书:即指李复言、白居 易寄自长安的书信。 首句和次句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返回 一、二两句,直叙其事,遣词造境平而无奇。然而, 三句“临水”一转,顿起诗情;四句“小桃”一结,富有画 意。原来,诗人欲以巧胜人,故意先出常语,而把重心 用在结尾两句上,终使诗的后半部分佳境更筹。 奉召西归,是一喜;途中又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 自长安的书信,更是一喜。君恩友情,涌上心头,这就 加添了“两纸京书”的感情容量。“临水”二字一点,全诗 皆活,意境毕呈:清清流水,照见了诗人此时欣喜的神 色;粼粼波光,映出了诗人此刻欢乐的心情。诗中不着 一字,而诗人捧读音书时盼归思友的那种急切、兴奋、 激动、喜悦的情状,跃然纸上。结句又偏不进一步从正 面写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 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住全篇。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 ,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惊喜中不禁吟唱:“ 小桃花树满商山”!这桃花,开满山上,也开在诗人心 田。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 。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 人的愉快之情流露无遗。 返回 这首诗以叙事抒情,以写景结情, 别有一种独特的风致和情韵。临水读 ,见桃花,是诗人这次春江舟行中实 有之事,并非故意造境设色。然而, 诗人选取这两个景致,恰到好处地表 达了特定场合下的特有心情。诗句清 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 和谐,成功地显示了这首绝句所特有 的一种清丽之美。 返回 参考答案: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并发 出“江上损容颜”的慨叹。(2分)次句“春风 ”露出今日之喜,于叙事中衬出诗人此时欣 喜的心情。(2分) 返回 返回 。 注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 成都草堂。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 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具体分析。 返回 参考答案: “三城戍”“海内风尘”表达 忧国之情;“诸弟隔”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之意;“一身遥”表达漂泊孤寂之苦; “迟暮”“多病”抒发年老多病的感伤与 无奈;未“答圣朝”表达未能报国之憾。( 任答出4点即可) 返回 7.(2008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 回答问题。(4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 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 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 返回 注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 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 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训(验)室安全及应急救援措施》练习测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商业银行业务操作技能训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品牌与形象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水果店合伙合同范本
- 2024家居污染治理工程效果保证合同
- 直播基地收入预测与盈利模式
-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练习题
- 家具家居代购居间协议
- 2024年对外贸易买卖合同书范本
- 医学实践认可协议(2024年版)
- 家具制造业售后服务预案
- 农业生产安全培训
- 电子产品维修合同范本1
- 2024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全文解读课件
-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第九中学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
-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三篇)
- 第7章-机器学习
- 2024年T电梯修理考试100题及答案
- 第1课 课题一《课外生活小调查·周末生活我采访》(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课件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3.1 第3课时 反比例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