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胆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现代观点(赵水平).ppt_第1页
降低胆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现代观点(赵水平).ppt_第2页
降低胆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现代观点(赵水平).ppt_第3页
降低胆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现代观点(赵水平).ppt_第4页
降低胆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现代观点(赵水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降胆固醇防治冠心病 现代观点,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 心内科 赵水平,年代起开展了许多临床试验,旨在通过降胆固醇防治冠心病 方法: 单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或其他 亦可联合应用。 方式: 单一危险因素(如降TC)或多危 险因素干预(如同时降压、戒 烟与降TC等)。 目的: 冠心病一级预防; 冠心病二级预防。,年以前发表的临床 试验结果: 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可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但增加了非心血管疾病(自杀、车祸、癌症等)的死亡率。,该分析基于他汀类药物临床试验结果发表之前的资料; 部分结论不正确,并被新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所否定。,1994年以来,相继有5个很有影响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公开发表。 证明降低胆固醇对4类人群都能产生明显的临床益处。, 无冠心病但有高胆固醇血症者 WOSCOPS:西苏格兰冠心病预防 研究 对象:无心肌梗塞史的6595名 男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治疗:普伐他汀40mg天 随访:.9年,WOSCOPS结果: 治疗组 TC 20% LD-C 26% TG 12% HD-C 5%; 对照组 TC及LDL-C无明显改变。,WOSCOPS终点结果: 冠心病事件发生率 减少31 冠心病总死亡率 降低32 各种原因的总死亡率 降低22,结论: 在中度高胆固醇血症而无心肌梗塞病史的男性人群中,降脂治疗能显著降低心肌梗塞和冠心病死亡危险性。, 无冠心病而正常或轻度升高者 空军得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研究 AFCAPS/TexCAPS).JAMA,1998;279:1615. 对象:6605名平均TC5.8mmol/L,LDL- C3.9mmol/L, HDL-C0.9mmol/L者 治疗:洛伐他汀20mg/d或40mg/d, 使LDL-C2.8mmol/L, 随访:5.2年。,AFCAPSTexCAPS血脂 改变结果: 治疗组 LDL-C 25% HDL-C 6% TG 15% 对照组 血脂水平无明显 变化。,AFCAPSTexCAPS 观察终点结果: 首次冠脉事件发生率 37% 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发生率 40%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 32% 心血管死亡率 25%。,AFCAPSTexCAPS结论 在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降胆固醇治疗可显著降低首次冠脉事件的发生率。, 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者 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 ()Lancet, 1994;344:1383. 对象:4444例35-70岁心绞痛与 心肌梗塞者,TC5.5-8.0mmol/ 治疗:辛伐他汀20mg/d(63%) 或40mg/d(37%),要求使降 至5.2-3.0mmol/L 随访:5.4年。,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 TC 25% LDL-C 35% TG 10% HDL-C 18%,终点结果: 死亡原因及例数总结 对照组 辛伐他汀组 危险性 死亡原因 (n=2223) (n=2221) 减低 所有CHD死亡 189 111 42%* 所有心血管病死亡 207 136 35%* 癌症 35 33 自杀 4 5 创伤 3 1 其他 7 7 所有非心血管病死亡49 46 所有死亡 256 182 30%* *p0.00001,结论: 长期降低血胆固醇可明显减少冠心病患者的总死亡率及CHD的死亡率。, 有冠心病但血脂正常者 有两个重要的研究: 胆固醇和冠心病复发事件试验 () Engl J Med, 1996;335:1001. 普伐他汀长期干预冠心病 () N Engl J Med 1998;339:1349-1357.,() 对象:4159例 6.2mmol/l 有心肌梗塞史者 (男3583,女576,平 均年龄599岁)。 治疗:普伐他汀40mg/天 随访:年,CARE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 LDL-C 28% TC 20% HDL-C 5% TG 14%,终点结果: 致死性CHD事件与再发心肌 梗塞减少24% 脑血管意外事件减少31% 非心血管事件总体死亡率和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TC6.2mmol/ 的心肌梗塞病人进行降 胆固醇治疗可显著减少 CHD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普伐他汀对冠心病的长期干预(LIPID) 对象:9014名有心肌梗塞(64%) 或不稳定心绞痛史(36%)者, 31-75岁,平均TC 5.8mmol/L, LDL-C 3.9mmol/L, HDL-C 0.9mmol/L。 治疗:普伐他汀40mg/d 随访:6.1年,LIPID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 18% LDL-C 25% HDL-C 6% TG 12%,,LIPID终点结果: 治疗组冠心病死亡相对危险下降24%,总死亡率的相对危险下降23%,并可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LIPID结论: 对于有冠心病或心肌梗塞史且血脂水平相对较正常的患者,降低胆固醇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在冠心病防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项大规模临床试验(4S、WOSCOPS、CARE、LIPID、AFCAPS/TexCAPS)均有下列突出的特征: 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 追踪观察时间长 治疗后血浆TC和LDL-C降低明显 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显著下降未见自杀、暴力、恶性肿瘤等 非冠心病死亡率上升,有人系统分析了1966年至1996年8月间有关降胆固醇治疗影响冠心病死亡率的所有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共计6个临床试验,涉及万余名受试者。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999;19:187),依降脂治疗方法分7大类干预组: 1.他汀类药物组(13个试验) 2.烟酸类药物组(2个试验) 3.贝特类药物组(12个试验) 4.胆酸鳌合剂类药物组(8个试验) 5.n-3脂肪酸类药物组(3个试验) 6.激素类药物组(8个试验) 7.饮食控制治疗组(16个试验),荟萃分析的结果: ()他汀类干预组中具有最大降胆固醇的效应(平均22.9%, 范围12.8%-32.0%),()只有他汀类干预组冠心病死亡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他汀类药物组冠心病死亡的相对危险比为0.69(95%0.59-0.80),与其他试验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非他汀类试验组,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比率为1.03,95%CI0.86-1.24,P0.02)。,()只有他汀类组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总死亡率。 他汀类药物组各种死亡原因危险比为0.79(95% CI0.71-0.89)。非他汀类组总死亡率的危险比为1.03(95%CI值0.86-1.25),二者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非冠心病原因死亡率在他汀类组不增加 他汀类组非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比率0.97(95%CI0.81-1.16)与非他汀类组(危险比率1.51,95%CI1.07-2.1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此外,激素治疗组是有害的,其非冠心病死亡率的危险比率为1.29(95%CI1.06-1.57)。,各干预措施的结果(一) 措施 死亡率() (%) 总体 非心血管 他汀 22.9 0.69* 0.79 0.97 鱼油 3.1 0.44 0.68 1.15 贝特 9.1 0.98 1.06 1.16 树脂 15.8 0.71 0.85 1.07 激素 8.2 1.04 1.09 1.29 * *p0.05,各干预措施的结果(二) 措施 死亡率(RR) (%) CHD 总体 非心血管 烟酸 10.7 0.95 0.96 0.99 丙丁酚 8.0 0.34 0.24 0.12 外科 22.5 0.72 0.78 0.93 饮食 4.5 0.91 0.97 1.00,单因素分析结果: 降胆固醇治疗措施(他汀类与其他干预比较)与冠心病的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明显相关(p0.006) 一级预防总死亡率降低程度低于二级预防(p0.0001),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越多,其死亡率降低程度愈显著(p0.0006), 胆固醇降低程度愈显著,总死亡率降低程度也愈显著 p=0.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 与冠心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显著性相关的因素有试验目的(一级及二级预防)、试验设计(单因素及多因素治疗)、冠心病的基础危险因素、降胆固醇治疗方案。 但将胆固醇降低程度加入多因素分析中,则只有胆固醇降低程度与冠心病及总死亡率呈显著性相关。,降胆固醇治疗的系统评价结论: 目前只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冠心病和总体死亡的危险性;这种疗效是与其能显著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密切相关。,降胆固醇治疗实践和理论的现存争议: 争议一、胆固醇降低与冠心病危险减少的模式 曲线模式 中LDL-C降1%, 冠脉事件降1.7%,但呈曲线关系: 较大程度的LDL-C下降虽伴冠脉事件危险减少, 但幅度明显变小。即呈曲线关系,与流行病学资料相吻合。 阈值模式 CARE中LDL-C降低程度与冠心病事件下降幅度不呈线性关系, 当降至3.9mmol/L(相当于LDL-C2.6mmol/L)时, 冠脉事件危险性无进一步下降。果提示胆固醇降低与冠脉事件减少之间存在有阈值。,述评一: 曲线模式似有更多的科学依据。 在胆固醇降至一定程度后,进一步降低胆固醇的益处减少,需要更大人群的研究才能显出其显著性意义。 也许存在有阈值,但目前尚不知道这一阈值位于哪一点。,争议二、降胆固醇防治冠心病机制 他汀类药物 ? ? 粥样斑块结构改变(脂质池变小,纤维帽增厚,活化巨噬细胞减少) 斑块稳定性 破裂或撕裂 血栓形成 急性冠脉事件,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 组织因子: Fluva;Simva; Prava 血小板活性: Lova; Prava; Simva g:Atorva+, Lova+, Prava +; Simva+ 全血粘度: Lova+, Prava, Simva+ 血浆粘度: Lovas;Prava;Simva+ PAI-1: Lova+; Prava;Simva+ Lp(a): Fluva+;Lova;prava+ Simva+.,他汀类药物 抑制胆固醇合成 细胞内游离胆固醇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 LDL受体 细胞因子或蛋白酶 LDL分解代谢 炎症反应 LDL-C 斑块稳定,述评二: 冠心病事件的减少很可能是由于影响了脂蛋白特别是降低,而非降脂药物的固有特性所致。(Eur Heart J, 1998;19:1434)。 他汀类的非降脂作用很可能是继发于血脂降低。 血液中非常低的他汀类药物浓度难以解释其肝外作用。 尚无任何临床研究提供有关证据。,争议三、胆固醇降低达标与胆固醇降低百分比 ATP II标准和中国的建议:有冠心病者LDLC降至2.6mmol/L,欧洲建议LDLC3.0mmol/L。 有冠心病者(二级预防)LDLC降低35,无冠心病者(一级预防)LDLC降低25。,述评三: “胆固醇达标“提法在先,较为普及,已被大多数人接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