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大学公共租赁房勘察设计专科毕业论.doc_第1页
纺织大学公共租赁房勘察设计专科毕业论.doc_第2页
纺织大学公共租赁房勘察设计专科毕业论.doc_第3页
纺织大学公共租赁房勘察设计专科毕业论.doc_第4页
纺织大学公共租赁房勘察设计专科毕业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专科毕业生设计(论文)题目:武汉纺织大学公共租赁房勘察设计姓 名: 戚克宏 班级:工程地质勘察1104系 部: 资源勘查系 专业: 工程地质勘察 指导教师: 职称: 评阅教师: 职称: 2014 年 05 月 03 日1摘要论文讨论了结合实际工程提出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具体任务和工作内容、依据的技术标准、勘察方法和设备选用。依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勘察场地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及岩土性质、地下水情况、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均匀性评价、地基方案的选择和处理措施等。我单位在勘察过程中进行了场地的整平,方便了资料的收集以及其精准性;查明场地内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并对其防治措施以及施工方案的采集提出建议;我单位在此次勘察任务中严格执行勘察要求及标准,为建设单位有依据地提供了有效的勘察说明。关键词:1 岩土性质 2依据 3 勘察说明 4指标目 录第一章概述 3 第一节:工程情况概述3 第二节:勘察技术要求 4 第三节:勘察工作概况 5 第二章: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 第一节: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特征 5 第二节:场地地层结构特征 6第三章:场地水文地质条件7第一节:场地地下水类型及补给来源7第二节:场地土层的透水性8第三节: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8第四章: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9第一节:各岩土层参数统计表9第二节:各岩土层工程设计参数建议值的确定10第三节:场地土膨胀潜势评价15第五章:场地地震效应评价16第一节: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及抗震设防烈度16第二节:场地土地震液化判别16第三节:场地地层的剪切波速16第四节:场地土的类型及建筑的场地类别16第六章: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分析及评价17第一节:场地地基稳定性及均匀性评价17第二节:基础持力层的选择17第三节:持力层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18第四节:基础类型选择18第五节:桩基设计参数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估算19第六节:成桩可能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22第七节: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23 第七章:基坑工程评价23第一节:基坑周边环境及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23第二节:基坑岩土层分布及稳定性评价23第三节:基坑设计参数24第四节:基坑支护方案及地下水处理措施25第五节:基坑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26第八章:结论与建议26致谢 27参考文献 272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工程情况概述武汉纺织大学拟在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兴建公共租赁房,建筑物包括4栋20层住宅楼及教职工服务网点、地下室等(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总建筑面积地上34000 m2,地下5000 m2,各拟建物勘察特征见表1。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属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属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甲级。设计单位为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受武汉纺织大学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勘察阶段为详勘。拟建各楼的勘察特征(详勘)一览表 表1楼号及安全等级建筑面积(m2)高度及跨度(m)地面(室外)设计标高(m)结构类型基础埋置深度(m)柱基荷重是否采用变形设计14住宅楼二级(20层)3400062.40-0.30剪力墙-5.10中柱8000 kN边柱6000kN是教职工服务网点(二层)地下室(1层)50006.00-6.00 第二节: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工作的依据为设计单位提供的拟建物平面布置图(1:500)及勘察委托书。本次勘察遵循下列规范、规程。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10年版);4、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5、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 42/159-2004;9、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通过现场踏勘及有关附近地质资料收集,认真分析设计意图及对勘察的要求,明确了本次勘察的主要技术要求为:1、查明场地内及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2、查明场地岩土层结构、成因及分布特征,并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 3、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评价,判定建筑场地土的类型及建筑的场地类别;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类型及水位埋深变化,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结构有无腐蚀性。5、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和拟建物性质,建议经济合理的基础型式并提出有关建议及设计参数。6、查明基坑周边环境及基坑等级,对基坑范围岩土体稳定性、基坑壁及底板稳定性进行评价,提供基坑设计参数,对基坑止水及施工提出建议。第三节:勘察工作概况我院于2014年2月27日进入场地踏勘,参照设计部门意见,沿各拟建物周边及角点共布设勘探点57个,其中钻探技术孔31个,静力触探孔为26,编号为1-57,间距为5.6725.92米。施工中由于场地局部分布有水塘,部分孔位有一定移动,部分静力触探孔改为钻孔。实际完成钻探技术孔45个,静力触探孔为25(其中13个为对比孔)。我院于3月1日进入现场施工,4月11日结束外业工作。施工中共使用了XY-100型钻机两台,液压静力触探仪一台,完成工作量见表2。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表2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钻探技术孔米/孔509.35/45单孔深7.5014.30米静力触探孔米/孔171.30/25单孔深3.8010.10米原状土试样件43岩石抗压样组5波速测试孔2K5、K20孔中进行水质分析试样件2K18、K55孔中采取标准贯入试验次68土水试验常 规件43膨胀试验件8三轴剪切试验件8高压固结试验件8水质分析件2水质简分析勘探点测量孔/次57拟建场地采用城市座标系,勘探点高程测量采用黄海高程系统。场地东北侧的j1点坐标为X=362662.176,Y=531786.362,场地西侧的j2点坐标为X=362672.536,Y=531712.620。勘探点地面标高系由场地西侧j2点高程点为BM点(高程为24.46米)引测所得(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第二章: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第一节: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特征场地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内,场地原为农田和湖塘,现已基本推填平整,地面标高22.4624.26米,地貌单元属长江三级阶地。第二节:场地地层结构特征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根据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及钻孔野外描述,按土层的成因时代、沉积特征及工程地质性能不同,将场地土层划分为五大层共五个大层,第一大类为人工填土(Qml),即()层素填土;第二大类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淤积成因的一般粘性土(Q4l+al),按其成因和强度差异,可分为(2-1)层淤泥(Q4l)和(2-2)层粉质粘土(Q4al)两个亚层;第三大类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成因的老粘性土(Q2al),按其强度差异,可分为(3-1)层粉质粘土、(3-2)层粘土两个亚层;第四大类为第四系残积成因的粘性土,即(4)层粘土(Qel );第五大类为白垩下第三系东湖群基岩((k-E)dn),按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5-1)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5-2)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二个亚层。各岩土层特征及分布情况详见表3。地岩土层结构特征表 表3 地层岩土名称时代成因层顶埋深(m)层厚(m)岩土性质压缩性岩土编号颜色状态湿度特征(1)素填土Qml00.504.70黄褐色松散稍密稍湿湿高 主要为粘性土,含少量碎石、砖碴、生活垃圾。堆填时间24年。该层全场分布。土质不均匀。(2-1)淤泥Q4l0.802.500.504.60深灰色流塑饱和高该层为塘泥,含有机质,具嗅味。该层仅在局部孔段可见。土质不均匀。(2-2)粉质粘土Q4al 1.504.700.703.00灰灰褐色可塑局部软塑饱和中偏高 含少量有机质,顶部较软,以淤泥质土为主,下部稍硬,呈可塑状,以粉质粘土为主。该层仅在局部孔段可见。土质不均匀。(3-1)粉质粘土Q2al 1.307.000.502.50黄褐色可塑饱和中 含铁锰质氧化物及结核和高岭土团块。该层为老粘性土经地下水长期浸泡软化而成,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变高的特点。该层在局部分布。(3-2)粘土Q2al 0.507.801.108.50黄褐色可硬塑饱和中偏低 见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含高岭土。局部为粉质粘土。下部夹少量钙质结核及石英质角砾,含量510%。该层全场分布。土质较均匀。(4)粘土Qel3.609.500.702.00黄褐、灰褐色硬塑湿中偏低 主要为泥岩经全风化、强风化而成,为土状,下部含角砾,角砾粒径210mm,次棱角状。该层全场分布。土质不均匀。(5-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E)dn4.6010.701.202.30赭红软岩稍湿粉粒结构,构造已破坏,节理发育,节理面被铁质氧化物浸染,岩芯呈短柱状,较破碎,手可捏碎,指甲可刻动,易折断,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类。采取率62-81%,RQD=08%。该层全场分布,局部未揭穿。岩质不均匀。(5-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E)dn7.5012.00该层未揭穿。已见最大厚度2.90米赭红软岩粉粒结构,厚层状构造。发育节理,节理面被铁质氧化物浸染,岩芯较完整,手不易折断,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类。采取率为68-92%,RQD=35-58%。该层未揭穿。岩质较均匀第三章: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第一节:场地地下水类型及补给来源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仅(1)层素填土空隙中局部分布有少量上层滞水,无统一自由水面,下伏粘性土为其相对隔水层,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生活用水。施工期间属枯水季节,地下水较贫乏。地下水埋深较浅,勘探期间测得稳定水位埋深为0.103.20米,水位标高20.0122.72米。此外,(5-1)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局部含少量基岩裂隙水,其含水量与裂隙发育程度及充填程度有关,富水性极弱,其补给来源为区域地下水及上部上层滞水的越流补给。第二节:场地土层的透水性场地揭露的土层透水性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透水层较强的,主要为(1)层素填土;另一类为相对隔水层,包括(2)层、(3)层、(4)层粘性土;(5)层泥质粉砂岩属弱隔水层。第三节: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勘察期间,为了解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有无腐蚀性,于K18、K55孔取水质分析试样二组,其分析结果详见附表水质分析报告,根据GB50021-2001规范判定,地下水对砼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第四章: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第一节:各岩土层参数统计表本次勘察采用钻探取样、土工试验、标贯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方法,获取场地各类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取得的资料数据,是按所划分土层分别进行统计计算的,在统计计算前,已将所获取数据中的异常值剔除。有关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原位测试统计结果如表4表6。1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 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 表4地层编号岩土名称项目含水量w含水比w重度r(kN/m3)孔隙比e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压缩系数1-2MPa-1压缩模量Es(MPa)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j (度)(2-2)粉质粘土n2 2 22222 2 222max30.3 18.9 0.895 35.7 21.8 14.1 0.64 0.46 4.4 21 11 min28.3 18.7 0.853 33.4 19.3 13.9 0.61 0.42 4.1 20 11 29.3 18.8 0.874 34.6 20.6 14.0 0.62 0.44 4.3 21 11 标准值2011 (3-1)粉质粘土n9 9 99999 9 988max28.3 19.8 0.824 36.4 21.0 16.8 0.50 0.30 6.5 26 14 min23.5 19.2 0.708 34.1 18.4 14.7 0.32 0.27 5.9 22 11 25.8 19.5 0.759 35.1 19.1 16.0 0.42 0.29 6.1 25 12 1.66 0.24 0.04 0.74 0.88 0.63 0.07 0.01 0.28 1.85 1.25 0.06 0.01 0.05 0.02 0.05 0.04 0.18 0.04 0.05 0.08 0.10 标准值2311(3-2)粘土n19 1919 1919191913 19 191313max29.6 0.73 20.3 0.847 47.6 24.5 23.4 0.30 0.24 19.6 67 18 min21.2 0.52 19.3 0.647 34.3 18.5 15.7 0.08 0.09 7.0 27 13 24.7 0.62 19.8 0.725 40.1 21.4 18.7 0.17 0.17 11.4 43 16 2.02 0.06 0.29 0.05 4.32 1.97 2.43 0.07 0.05 3.95 13.48 1.83 0.08 0.10 0.01 0.07 0.11 0.09 0.13 0.35 0.32 0.35 0.31 0.12 标准值36 15(4)粘土n5 55 55555 5 511max24.4 0.54 21.1 0.677 49.9 24.8 25.3 0.02 0.16 12.1 52 18 min19.3 0.39 20.4 0.560 44.5 23.5 21.0 0.01 0.13 10.1 52 18 21.0 0.45 20.7 0.607 47.1 24.2 22.9 0.01 0.15 11.1 52 18 标准值4416 ( 表中剪切试验方法为直接快剪)2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统计表 表5地层编号岩土名称试验次数nmaxmin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标准值Ps(MPs)(-1)淤 泥130.90.40.580.170.300.850.49(2-2)粉质粘土121.41.11.190.110.090.951.13(3-1)粉质粘土132.21.61.880.220.120.941.77(3-2)粘 土234.03.23.560.290.080.973.453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统计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统计表 表6地层编号岩土名称试验次数nmaxmin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标准值N(2-2)粉质粘土5544.84.4(3-1)粉质粘土71199.90.690.070.959.4(3-2)粘 土19201315.31.890.120.9514.5(4)粘 土10322628.12.020.070.9627.0(5-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16383536.40.890.020.9936.0(试验次数不足6次的标准值取平均值与最小值之和除以2)4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天然状态)统计表 表7 地层编号岩土名称项目指标试验次数nmaxminfrm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标准值frk (MPa )(4-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MPa)108.855.426.551.040.160.915.96上表统计结果说明,场区揭露的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5frk5.0 MPa,属软岩。5.场地基坑范围地层的三轴压缩试验为满足本工程基坑设计所需,在基坑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各土层中采取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将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力学指标(UU)列于表8。基坑范围土层c、j值(UU)统计表 表8地层编号岩土名称项 目三轴剪切指标(UU)c(kPa)j(0)(3-1)粉质粘土n22max227.5min217.0227.3标准值217(3-2)粘 土n55max4211.5min298.53510.2标准值329(4)粘 土n11max3710min37103710标准值339(试验次数不足6次的标准值取平均值与最小值之和除以2)6主要压缩土层高压固结指标PC、CC、CS、Cv统计表(表9) 主要压缩土层高压固结指标PC、CC、CS、Cv统计表 表9地层编号岩土名称项 目先期固结压力PC(kPa)压缩指数CC回弹指数CS固结系数CV标准值PC(kPa)CCCSCV(cm2/s)(3-2)粘土n88882190.1170.0100.009max2450.1760.0150.012min2030.1100.0080.0092280.1310.0120.01013.460.020.010.010.060.160.190.090.960.890.870.94上表表明,(3-2)层粘土,前期固结压力大于目前上覆土层自重压力,(3-2)层粉质粘土为超固结土。7(3-2)层粘土在各荷重作用下的平均孔隙比(e)值见表10。(3-2)层粘土在各荷重作用下的平均孔隙比(e)值 表10荷重(kPa)孔 隙 比 (e)(3-2)层粉质粘土n=80.010.69612.50.682250.679500.6751000.6672000.6521000.654500.6561000.6552000.6504000.6278000.59516000.55732000.517(上表为3-2层土在各压力段下的平均孔隙比。)第二节:各岩土层工程设计参数建议值的确定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模量Es及抗剪强度标准值是根据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经统计修正后按DB42/169-2003规程查表获得,再将上述各方法所取得的fak、Es、ck、jk值依据岩土特征,结合武汉地区勘察经验提出综合建议值,见表11、表12。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综合成果表 表11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综合取值fak(kPa)Es(MPa)Ps(MPa)fak(kPa)Es(MPa)N(击)fak(kPa)Es(MPa)fak(fa)(kPa)Es(E0)(MPa)(2-1)淤泥0.49593.0552.5(2-2)粉质粘土1464.31.131145.74.41086.81105.0(3-1)粉质粘土1946.11.771777.99.421212.41857.5(3-2)粘土46011.43.4538014.514.537515.538013.5(4)粘土39011.127.031029.0(E0)32530.0(E0)(5-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36.040044.0(E0)(5-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1921000(fa)注:上表(4-2)层r =0.20。抗剪强度标准值综合成果表 表12 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综合取值ck(kPa)jk()Ps(MPa)ck(kPa)jk()N(击)ck(kPa)jk()ck(kPa)jk()(2-1)淤 泥0.49126105(2-2)粉质粘土20111.1320114.420102010(3-1)粉质粘土23111.7727139.432152813(3-2)粘 土36153.45651714.556154615(4)粘 土441627.066225018 ( 表中剪切试验方法为直接快剪)第三节:场地土膨胀潜势评价场区范围出露有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老粘性土,部分拟建物为2层教职工服务网点,且该土层埋深在场地部分孔段在大气影响深度3.0米以内,根据有关规范,应对其膨胀潜势进行评价。本次勘察工作共取土试样8件进行膨胀试验,试验结果如表13。土膨胀性指标统计表 表13地层编号样号取样深度(m)自由膨胀率ef(%)膨胀力Pe(kPa)膨胀率ep(%)收缩系数s膨胀潜势判别(3-2)K22-14.60-4.8041.3具弱膨胀潜势K26-14.20-4.4039.8不具膨胀潜势K27-14.40-4.6040.6具弱膨胀潜势K32-13.20-3.4037.2不具膨胀潜势K33-13.10-3.3041.1具弱膨胀潜势K37-13.20-3.4036.5不具膨胀潜势K41-12.40-2.6041.7具弱膨胀潜势K48-14.20-4.4037.6不具膨胀潜势 上表中(3-2)层粘土局部自由膨胀率ef(%)大于40,根据GBJ112-87规范判定,(3-2)层粘土局部具弱膨胀潜势。第五章:场地地震效应评价第一节: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及抗震设防烈度根据武汉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武建设字2002311号文,参照湖北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拟建场区属地震基本烈度6度区,各拟建物均属标准设防类,其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第二节:场地土地震液化判别拟建场地所揭露地层中不存在饱和砂土及粉土,不存在产生地震液化的物质条件,且场地土层为老粘性土,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第三节:场地地层的剪切波速本次勘察在K5、K34号孔中进行了场地剪切波速及地脉动测试,根据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岩土测试中心提供的场地剪切波速及地脉动测试报告,在20.00米深度范围内的等效剪切波速Vsm分别为234 m/s 、227 m/s。场地卓越频率和卓越周期见表14。 表14测点位置垂直地面方向东西水平方向南北水平方向水平方向平均频率(Hz)周期(S)频率(Hz)周期(S)频率(Hz)周期(S)频率(Hz)周期(S)K204.000.2503.810.2623.860.2593.840.261K20孔附近场地卓越周期平均值为0.257s。第四节:场地土的类型及建筑的场地类别从K5、K20孔剪切波速测试结果,结合场区地质条件良好等,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表4.1.3和表4.1.6判断,场地土的类型属中软土,根据本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在350米间(4.6010.70米),故建筑的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工程地质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第六章: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分析及评价第一节:场地地基稳定性及均匀性评价1、场地地基土的稳定性评价:(1) 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武汉地区的地质构造均属古老的地质构造,且无新的活动迹象,因此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2)、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场区范围出露地层有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一般粘性土、第四系中更新统老粘性土等,据前期勘察资料,场区下伏基岩为中志留系泥质粉砂岩,场区内未发现断裂破碎带,亦无土洞、暗沟、暗滨、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本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于拟建物的建筑。2、场地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场地内主要地基土层为(3-2)层粘土及(5-2)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3-2)层粘土全场均有分布,该层分布不是很稳定,厚度有一定变化,已揭露最大厚度8.50米,最小仅1.10米;该层顶面埋深在局部变化较大,层面坡度在局部孔段大于10%;(5-2)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全场均有分布,该层埋深7.5012.00米,已见最大厚度2.90米,该层顶面埋深在局部变化不大,层面坡度仅在局部孔段大于10%,故本场地总体可视为均匀一般地基。第二节:基础持力层的选择 (1)层素填土呈松散稍密状,结构不均,厚度不一,成分杂乱强度低,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 (2-1)层淤泥呈流塑状,压缩性高,强度低,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 (2-2)层粉质粘土呈软可塑状,压缩性中偏高,强度低,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 (3-1)层粉质粘土为老粘性土经地下水长期浸泡软化而成,有一定强度,压缩性中偏高。但该层只在局部呈透镜体分布,一般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如果需要,也可作为教职工服务网点等多层建筑的基础持力层。(3-2)层粘土呈可硬塑状,压缩性中偏低,强度较高,厚度1.108.50m,可作为拟建的地下室及教职工服务网点的基础持力层。(4)层粘土为残积土,呈硬塑状,压缩性中等偏低,强度较高,厚度0.702.00m,可与(3-2)层共同作为持力层或为(3-2)层的良好下卧层。(5-1)层、(5-2)层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强度高,分布稳定,为(3-2)层的良好下卧层或桩基础的良好持力层。第三节:持力层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3-2)层粘土整个场区均有分布,厚度有一定变化,强度较高;该层受原有地形影响,在局部孔段层面坡度大于10%,故其均匀性一般。(5-1)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5-2)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整个场区均有分布,强度高,分布较稳定,仅在局部孔段层面坡度大于10%,故其均匀性良好。第四节:基础类型选择拟建的住宅楼为20层建筑(地下一层),各拟建物可根据各楼上部荷载、设计基础埋深、场区整平标高及所处地段持力层的埋深情况,分别采用浅埋基础(包括独立柱基与墩基)或桩基。对于地下室,可考虑采用独立柱基、墩基础或筏板基础,对于高层建筑,可考虑采用短桩加筏板的基础形式或桩基(钻孔灌注桩、旋挖桩)。住宅楼采用天然地基方案时,其地基承载力宜通过载荷试验确定;当采用墩基础时,墩底端阻力特征值应采用经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具体各拟建物建议基础类型见表15。 表15楼号层数结 构类 型基础埋置深度(m)建议基础持 力 层对应的剖面持力层埋深(扣除基础埋置深度)建议基础类型1住宅楼20剪力墙-5.10(3-2)层、(5-2)层22,33,44(3-2)层一般小于5.00米桩基或筏板基础2住宅楼20剪力墙-5.10(3-2)层、(5-2)层55,66,77(3-2)层一般小于5.00米桩基或筏板基础3住宅楼20剪力墙-5.10(3-2)层、(5-2)层1111,1212,1313(3-2)层一般小于3.00米筏板基础4住宅楼20框架剪力墙-5.10(3-2)层、(5-2)层1414,1515,1616(3-2)层一般小于3.00米筏板基础教职工服务网点2框架(3-1)层、(3-2)层11,88,1010,1717一般小于5.00米独立柱基或墩基础地下室1框架-6.00(3-1)层、(3-2)层1010,2222,一般小于5.00米独立柱基或墩基础第五节:桩基设计参数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估算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参考邻近场区经验,勘察提出场地各土层旋挖桩、钻孔灌注桩桩侧土的摩阻力特征值qsia 和桩端阻力特征值 qpa 见表16。旋挖桩、钻孔灌注桩qsia、qpa建议值表 表16地层编号岩土名称桩侧土摩阻力特征值qsia(kPa)桩端阻力特征值qpa (kPa)旋挖桩(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水下作业)旋挖桩(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水下作业)(1)素填土99(2-1)淤 泥66(2-2)粉质粘土2728(3-1)粉质粘土3435(3-2)粘 土3940650(5h10)450(5h10)(4)粘 土4344(5-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6060800800(5-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2012018001800注:设计中应考虑(1)、(2-1)层的负摩阻力效应,负摩阻力效应系数可按0.25考虑。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估算,可采用DB42/242-2003规范中10.3.3-2式,即Ra=pqpaAp+upsiqsiali。旋挖桩、钻孔灌注桩以K5及K21孔为例进行估算,桩顶从自然地面算起,桩端以进入持力层1.0米估算,估算参数及结果列于表17及表18。旋挖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参数表 表17层号层厚(m)qsia(kPa)qpa(kPa)桩长(m)桩径(mm)Ra(kN)K5 K21K5 K21K5 K21(1)2.502.30912.8010.0080021911880(2-1)0.906(2-2)2.101.1027(3-1)2.2034(3-2)1.802.4039(4)1.401.1043(5-1)1.801.2060(5-2)1.001.001201800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参数表 表18层号层厚(m)qsia(kPa)qpa(kPa)桩长(m)桩径(mm)Ra(kN)K1 K45K1 K45K1 K45(1)2.502.30912.8010.00100029682560(2-1)0.906(2-2)2.101.1028(3-1)2.2035(3-2)1.802.4040(4)1.401.1044(5-1)1.801.2060(5-2)1.001.001201800注:表17、表18估算中未考虑负摩阻力效应,表18中估算考虑了大直径桩的效应系数。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试桩等结果综合考虑,在同一条件下,试桩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同一场地条件下,试桩数不得少于3根。第六节:成桩可能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场地由填土、第四系全新统粘性土、第四系中更新统老粘性土及其下的基岩(泥质粉砂岩)组成,均有利于钻孔灌注桩、旋挖桩的沉桩。现场地较平坦,场地内无居民住宅及其它建筑物,桩基施工产生的废土对环境基本无影响。场地周边为道路及建筑物等,地下水排放应集中排放。但周边有已建建筑,采用钻孔灌注桩时,对于泥浆废液应统一排放,防止对场区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第七节: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1场地存在有(1)层素填土呈松散稍密状、(2-1)层淤泥、(2-2)层粉质粘土为流塑、软塑状,对墩基成孔施工有较大影响,须注意安全,作好孔壁支护工作,同时应加强排水措施。2场区局部地段采用墩基础时,若采用人工作业方式施工,须经论证通过报批后方可使用。3场地地下水位埋深浅,基础开挖时应注意排水问题。雨季施工时应加强排水措施。4持力层(3-2)层为老粘土,具遇水易软化的特点,施工时桩端入持力层后,建议尽快浇注混凝土垫层,同时,应将孔底浮土清除干净。5场区局部采用(3-1)层作为基础持力层时,基础设计时应采取适当的结构处理措施。6场区拟建物持力层(3-2)层粘土为老粘性土,该土层局部具弱膨胀潜势,设计时应考虑武汉地区大气急剧影响深度(1.35米),基础埋置深度应适当加大,同时设置散水措施。7鉴于场区局部地段持力层层顶坡度较大,基础设计时应考虑相邻基础底端高差不宜过大。8设计时若遇有关岩土工程地质问题,请及时通知我院协商解决。基坑开挖时应加强验槽工作。9采取筏板基础时,应考虑抗浮设计,抗浮设计水位可按室外低坪标高考虑。第七章:基坑工程评价第一节:基坑周边环境及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位于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内,地下室位于拟建的3、4住宅楼之下,北侧边线距规划红线约12米,东侧距规划红线最近约7.5米;南侧边线距规划红线约25米,西侧距拟建的2住宅楼最近约10米。场区范围内未发现有地下管网分布,亦无其它地下设施。地下室为一层,深度为5.0米,开挖深度约6米。根据已完成的资料来看,坑壁上部地层较简单,为松散状填土,局部分布有流软塑状淤泥质土,即(1)层素填土及(2)层淤泥质粘土,中下部为可塑状或硬塑状粉质粘土,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