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对讲收音机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调频对讲收音机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调频对讲收音机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调频对讲收音机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调频对讲收音机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题目.二、课程设计目的三、课程设计要求四、原理框图及安装图五、主要芯片及元器件六、元器件数量及质量七、焊接与安装八、PROTEL九、调试十、心得体会十一、参考资料十二、附件 1008调频对讲收音机一、题目1008调频对讲收音机二、课程设计目的1) 熟练掌握PROTEL DXP的基本操作;2) 熟悉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流程;3) 熟悉FM 发射和接收的基本原理;4) 熟练掌握电路板的焊接和调试。三、课程设计要求1) 原理图元件库制作;2) 原理图设计;3) 印制电路板元件封装的制作 ;4) 印制电路板设计;5) FM发射和接收电路的焊接和调试。四、原理框图及安装图4.1 总体框图该对讲收音机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分为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发射部分电路采用本级振荡经调制差频后中频发射。接收部分采用相干解调方式放大输出。4.2、电路图见附件一图一总体可分为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发射部分由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经过缓冲放大、激励放大、功放,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抑制谐波成分,然后通过天线TX发射出去。接收部分为二次变频超外差方式,接收到的信号经带通滤波器后进行选频放大,然后进入混频电路再进入中放电路,经过解调电路得到想要的信号,然后经过放大进入扬声器。4.3 安装图见附件图2五、主要芯片及元器件5.1 D2822芯片介绍用于收音机作音频功率放大器,经过CD2822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LA1800芯片输出,经过R10、C25、RP耦合至D2822芯片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该芯片包含两个放大二极管,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为2.5V5V。采用密间距的8 脚双列直插封装5.2 La1800芯片介绍La1800 为单片FM/AM收音机电路,FM部分包含混频,FM本振中放,FN鉴频,静噪,低通滤波器等;AM 部分包括高放检波,此外还有音频驱动级和功放电路,用一块LA1800电路和少数外围元件,可制作完整的收音机。该芯片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为2.5V5V。该芯片采用密间距的22脚双列直插封装,图1为LA1800内部结构图。5.3电阻本实验中使用时色环电阻,色环电阻识别方法是因为电阻上面用了四道色环或者五道色 环来表示电阻值。四色环电阻中,第一色环是十位数,第二色环是个位数,第三色环是应乘颜色次幂颜色次,第四色环是误差率 带有四个色环的其中第一、二环分别代表阻值的前两位数;第三环代表倍率;第四环代表误差。快速识别的关键在于根据第三环的颜色把阻值确定在某一数量级范围内,例如是几点几K、还是几十几K的,再将前两环读出的数代进去,这样就可很快读出数来.例子: 棕 红 红 金 其阻值为12102=1.2K 误差为5% 误差表示电阻数值,在标准值1200上下波动(5%1200)都表示此电阻是可以接受的,即在1140-1260之间都是好的电阻5.4电容1008收音机中用到瓷片电容和电解电容 电解电容的正负极区分方法: 电解电容外面有一条很粗的白线,白线里面有一行负号,那边的一级就是负极。另一边就是正极5.5电感电感线圈是用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之一5.6 9013三极管 9013的晶体小功率三极管,把显示文字平面朝自己,从左向右依次为e发射极 b基极 c集电极;对于中小功率塑料三极管按图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到右依次为e b c六、元器件数量与质量的检查七、焊接与安装7.1焊接7.l.1清查元器件,使用万用表对每个器件进行检测,熟习各元器件及其功能,做好好焊接前预备工作, 7.1.2整机电路分析,熟悉元件在印刷板上安装位置,确定元件安装方式 7.1.3将元器件弯曲成形,尽量将字特置于易观察的位置,字符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以便于以后检查,将元件脚上锡,以便于捍接;由于本电路工作频率较高,安装时必须紧贴线路板以避免高频衰减而造成对讲距离缩短。 7.1.4 焊接:捍接前应先将双联用螺丝上好。并剪去双联拨盘画周内多余引脚再焊接,各焊点加热时间及用锡量要适当,防止虚焊、错焊、短路,其中耳机插座、三极管等焊接时要快,以免烫坏; 7.1.5焊后剪去多余引脚,检查所有焊点,并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7.2安装顺序: 7.2.1、首先插焊集成电路2822及其外围元件R14/C27/C29/C30/C32/K1/RP,连上喇叭,通电时听。如无自激啸叫而且用改锥碰C32焊点时喇叭会发出嗡嗡声说明正常。 7.2.2、来装单联/IC1及外围元件,原理图中C9以左的发射部分暂不装,这时在Y孔焊上一条导线作天线,应能正常收听到调频台,如不正常,应重点检查焊接点。 7.2.3、当能够正常收听后再装发射部分,发射电路不能调试,只要元件不坏,插件正确,焊接良好就能正常工作。 7.2.4、焊接完毕所有电子元器件后将封装的电池片装好并焊接完毕,最后封装。 八、PROTEL8.1简介8.2主要安装步骤8.2.1第一步当然是下载软件的安装包和它的SP2补丁8.2.2解压后在Setup文件夹中找到Setup.exe,双击打开即可开始安装8.2.3然后,当然选择accept然后接着Next8.2.4选安装路径8.2.5最后点击Finish完成安装8.2.6找到DXP2004SP2补丁这个压缩包,打开然后直接运行那个exe8.2.7安装完戳Finish8.2.8首先找到DXP2004的注册机,打开AltiumDXP2004SP2&SP3KeyGen.exe8.3基本操作1. 新建文件夹,将即将设计的工程文件及各子文件保存在此, 2. 打开应用程序Protel dxp 2004 软件新建一个设计工程文件命名并保存3. 在设计工程文件下创建原理图库文件;同时命名并保存 4. 在设计工程文件下新建原理图文件命名并保存 5. 在原理图文件下设计原理图 7. 原理图设计完成后保存 8. 设计工程文件下创建PCB库文件;同时命名并保存 9. 在PCB库文件中创建元器件封装;同时对所创建的封装命名并保存 10. 将创建好的封装加载到原理图文件中的相应元器件中 在设计工程文件下创建PCB文件;同时命名并保存11. 加载原理图信息到PCB文件中 12. 手动对特殊元器件布局并锁定 13. 对元器件进行自动布局 14. 手动对元器件进行调整15. 对元器件进行自动布线 16. 手动对元器件进行布线 17. 保存PCB文件九、调试9.1 收音调试 这时打开电源开关,并将音量开至最大,再细调双联,这时应收得到广播电台,若还收不到应检查有没有元件装错,印刷电路板有没有短距或开路,有没有焊接质量不高,而导致短路或开路等,还可以试换一下IC1 9.2 发射部分的调试 首先准备两台1008调频对讲收音机,将一台标准的调频收音机的频率指示调在100MHZ左右,然后将被调的发射部分和开关Kl按下,并调节Ll的松紧度,使标准收音机有啸叫,若没有啸叫则可将距离拉开0.20.5米左右,直到有啸叫声为止,若要实现对讲,准备两台1008收音对讲机,其中一台将开关K1按下,启动发射功能,可以对着对讲机的话筒不停说话。另一台对讲机收音,同时调频使自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位置,当听到了对方的声音的时候,接收时的频率就是对讲机的发射频率。十、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知道了合作的力量与效率。这次课程设计共分为三个部分,1008对讲收音机的制作,PROTEL软件得使用,以及最后的课程设计报告。 首先,在焊接时,我与队友得密切合作,使我们得收音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焊接电阻时,由于焊接得有一个不是很完美,我想拔下来重新焊接,结果在拔得过程中,出现了点失误,导致电阻被拔断,又去重新找的电阻,这使我知道在焊接时尽量不要重新拔已经焊好的电阻。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电阻的大小的判断,用颜色来判断阻值的大小。这次课程设计使我重新回顾了通信电子线路得一些知识,对超外差式接收机得认识更深了一步,知道了1008调频对讲收音机的基本结构,使理论进一步升华。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DXP软件得安装及使用,懂得了绘制基本的原理图及生成PCB板得基本步骤及原理,和创建自己得库,在封装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如LA1800及D2822得绘制及封装,由于没有现成的库,需手动绘制,在绘制封装时,应格外注意尺寸大小,要知道PCB就是板子得模子。总之,这次课程设计使我获益颇丰。十一、参考资料1 刘刚,彭荣群,范忠奇.ProtelDXP 2004SP2原理图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