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写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 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 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 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 ,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 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 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 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 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 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 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 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 ,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 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 ,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 ,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 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 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 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 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 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 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 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 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 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 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 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 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 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 的启迪。 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 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 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 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 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 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 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 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 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 锅饭的必要性。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 ,这就要加以选择。 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 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 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 全文议论的中心。 读后感的写法 : 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有的正标题就是文章的 中心论点。副标题标明题材,一般为“读有感”。副题 比正题低两格。 其一,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 有的正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副标题标明题材,一般为“读 有感”。副题比正题低两格。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套路:“引议联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语句,很 快引出“感”的观点或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重点、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 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记叙某些典型事例。也可 联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 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又可是劝勉式,还可是鼓动式。视 行文内容而定。 读后感在写感想的时候,要防止离开原文;“读”与“ 感”互相脱离。初学写作者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引出观点后 ,就把所读的作品放到一边了,这是不恰当的。应当在行 文中注意抓住原作品,最后也应当回到原作品上,以照应 开头.也不能过多的一味转述原文内容。 仔细阅读下面这篇读后感,体味一下读后 感的写作技巧。 今天,奋斗的起点 读明日歌有感 昨天带着回忆默默地逝去了,今天携着希望悄悄地来临了,而 明天,又闪烁着光辉等待着人们。有人沉浸在回忆中,他们依恋昨 天;有人只迷醉在梦幻中,他们企盼明天。这两种人,都忘记了最 应当珍视的是宝贵的今天! 今天,不就是短短的一天吗?我从明天开始勤奋学习。今天, 不就是短暂的二十四小时吗?我从明天开始认真工作。今天,不就 是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吗?我从明天开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有些人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朋友,我决不怀疑你的真诚 ,但为什么要把做的事情放到明天,一切要从明天开始呢?日月匆 匆,到了明天,明天又变成了今天,而每个今天之后都有无穷尽的 明天。那么,你的决心,你的理想,哪一天才能变为行动,变为现 实呢? 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 弃了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就没 有了明天。” 农民种田,不在今天及刈草、施肥、灭虫,哪有金秋时节的 丰收?医生不在今天及时抢救、医治病号,哪有人们日后的健康 体魄?清洁工人不在今天及时清扫垃圾、扫除尘埃,哪有日复一 日街道马路的洁净?解放军战士不在今天全副武装,做好战备, 哪有千家万户永久的安宁?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短 短的几句诗,是先辈千折百曲、历经磨难的生活体验的结晶啊! 古人有感于此,于是有了“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的 勤学佳话。现在我们条件优越,不是更应珍惜,抓紧今天的分分 秒秒吗? 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获取知识的机会;抓住了今 天,就是抓住了发明创造的可能。聪明、勤奋、有志的人,他 们深深懂得时间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还宝贵。他们决不把今天 的宝贵时间虚掷给明天。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来就珍惜时间 ,利用在车上卖报的闲暇,搞实验时,渴了,喝口凉水;饿了 ,啃块面包;困了,趴在桌上打个盹。爱迪生如此,牛顿、居 里夫人、爱因斯坦一切有志气、有成就的人莫不如此。他 们决不沉湎在昨天之中,更不空空观望明天,他们永远从今天 开始! 相反,对有些人来说,时间就像代表它的那本日历,撕了 这一张,还有下一张,撕完了这一本,还有下一本,却不知道 在洁白如雪的日历上留下自己辛勤奋斗的汗水和学习工作的收 获。那样,他们从呱呱落地到长眠地下,都是在闲散和观望、 等待之中度过的。如果人的一生如此度过,那么消逝的岁月将 如一场凄凉的悲剧,留在个人生命史上的回忆,也将拌和着悔 恨、痛惜和哀伤的泪水 虚掷光阴,在折损着生命的光;及时努力,在开辟理想的路。 朋友,不要沉湎昨天,不要观望明天,一切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 始。 今天,是奋斗的起点啊! 赏析:“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诸君听我明日歌。”明代文嘉的这首明日 歌,问世数百年来,万口传颂,至今不衰。它告诫和劝勉人们要 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今天,不要把一切计划和希望寄托在尚是未知 数的明天。本文作者在准确领会和把握原诗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根 据自己读后的实感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运用例证、引证、正反对比 等论证方法,论述了今天的宝贵,只有紧紧抓住今天,才能有所作 为,有所成就。反之,就会一事无成,悔恨莫及。因此,应“一切 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文章内容充实,结构谨严,论证有力 ,语言流畅。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 动性和感染力,是一篇值得一读的获奖佳作。 伤仲永读后感 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 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 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 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 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 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 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 走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 !这能不叫人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 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 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 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 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 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 成就。爱因斯坦不是神童,大学考了两次才被录取,毕业后到一家 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和工作,终于奠 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 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 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 来自勤奋学习! 【点评】这篇读后感的开头,作者从读伤仲永中得 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 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紧接着用一个过渡段,使论证由反面 过渡到正面,重点列举了牛顿、爱因斯坦的例子,指出他们 原来不是“神童”,但由于后天的勤奋,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 的成就”。文章最后指出,“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 上也是如此”,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普遍性意义。 我要飞 风筝读后感 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自己儿时残酷 地将小 兄弟的风筝弄坏的事情。鲁迅先生的本意是通过这件事来 揭示旧的伦理道德下的社会面貌,从“我”对兄弟家长式的管理, 反映出神圣的长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残忍,愚昧无知。或许,我的 理解力可能还没这么强,读完全文,我首先领悟到的是:不要扼 杀儿童爱玩的天性。 几乎每一个儿童都爱玩游戏,而几乎每一个大人都极力反 对儿童玩耍,鲁迅先生另一篇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可见一 斑,不仅是古代、近代,连当代也有这样的事,甚至更 “昌盛”。就拿我家从前住的那幢大楼来说,三天两头就听见琴 声,不是提琴,便是钢琴,还有古筝。我还经常听说三四岁的 稚童围棋下得如何出神人化。我真不明白,难道有那么多的莫 扎特、嵇康在我们身边吗?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亲手扎一 只风筝,让它在蓝天下遨游 吗?难道没有人敢站出来,稍稍反 抗一下吗?难道中国的下一代需要那么多音乐家与优秀棋手吗 ?这样看来,鲁迅那位瘦弱的小兄弟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北科技学院《电路原理(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外科常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夷山职业学院《水文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老年健身》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土石方工程分包合同B土石方分包合同
-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二语习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诊)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西省运城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科研项目校内协作合同(2025年版)
- 供应链管理-第十三章供应链绩效评价课件
-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范
-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讲座课件
- 异物管控记录表
- 公车私用管理制度
- 设备主人制管理办法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旁站监理记录表
- 幼儿园绘本:《小蛇散步》 课件
- 《艺术学概论考研》课件艺术本体论-形式论
- 遵义会议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