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性肝损伤 1 药物性肝损伤定义 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 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 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 害,均称药肝。 目前至少有多种药物可引起药肝,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 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 炎、肝硬化等。本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占所有黄疸住院病人的,占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中的。慢性肝炎中的1到 属药肝,其中以老年人为多见。 2 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病的前驱症状,常有发热、恶寒、荨麻症样或麻 疹样皮疹、瘙痒、关节痛或淋巴结肿痛。 严重者类似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发生出血倾向,腹水形 成,肝昏迷以至死亡。 它的肝外表现,可有溶血性贫血,骨髓损伤、肾损伤,胃 肠道溃疡、胰腺炎等以及嗜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 药物性肝病病理表现多种多样,肝内所有细胞均会受到药 物的影响;而所有类型的肝损伤均可由药物引起。 3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药物性肝损害可因药物的 固有毒性引起,也可因用 药者的特异体质导致。前 者有剂量依赖性的,在用 药和发生肝损害之间有相 对固定的潜伏期;而后者 则与遗传素质密切相关, 通常是无法预测的。 4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固有毒性 药物固有毒性引起的肝损害可以通过对肝脏细胞的直接和或间接毒性作用造成。直接毒 性作用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物理和或化学的攻击作用直接破坏肝脏细胞结构而影响其功能;间 接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选择性地干扰或改变肝脏细胞的某些代谢途径和功能,造成对肝 脏的损害。 直接毒性作用 某些药物代谢生成氧自由基,可使脂质发生过氧化,导致细胞膜蛋白变性或其他结构损伤 ,直接破坏细胞膜和内质网等细胞器。这种毒性作用从药物进入体内即发生,最终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和 或脂肪变性。 间接毒性作用 某些药物通过选择性地干扰肝脏细胞特定的代谢途径,或通过共价结合改变分子结构造成 肝损伤。其结构损伤继发于某些代谢异常,这与直接毒性作用恰恰相反。换句话说,直接毒性作用好似 发射霰弹,而问接毒性作用更象是一次狙击。 药物固有毒性引起肝损害的特点: 1、给予足够剂量,基本上所有患者都将发生肝损害; 2、摄入毒性剂量后数天内就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3、可预测性毒物多数是在临床前研究动物实验)中鉴定出来。 5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特异体质 有些药物造成的肝损害是难以预计的,它是由特异的个体敏感性造成的,而非药物固有毒性所致。目前研究 认为,这种肝损害与下述两方面的机制有关。 免疫因素 有些药物仅在极少数用药者出现肝损害,且无剂量依赖性,这提示肝损害是对药物的过敏反应。这种肝损害通常潜 伏期相对固定;再次给药后立即复发;多伴随发热、皮疹和血液中嗜酸性细胞增多等药物过敏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而且具 有过敏的组织学改变,可见嗜酸性细胞在汇管区或肝小叶内浸润,有些用药者可出现肉芽肿性炎症。研究发现,有些药物的 代谢产物可与肝脏细胞固有蛋白相结合形成抗原,引起免疫反应。近来有些学者推测,免疫反应能与抗体依赖的淋巴细胞释 放损伤性淋巴因子有关 。 代谢因素 多种迹象表明免疫反应与肝损害有关,但也有少数用药者并无药物过敏的临床表现,这说明有可能存在另一种特异 体质的肝损害机制,即一种代谢机制。目前推测其与参与药物生物转化的酶系异常有关,这种代谢异常有可能是先天的,也 有可能是因其他药物的影响,还有可能是代谢产物失活障碍所造成的。这种肝损害的潜伏期通常变化较大,而且再次给药后 发生肝损害需数天甚至数周。 特异体质者药物性肝损害特点: 1不可预测性 ; 2仅发生在某些人或人群(特异体质 ) ,或有家族集聚现象; 3与用药剂量和疗程无关 ; 4在实验动物模型上常无法复制 ; 5具有免疫异常的指征 ; 6可有肝外组织器官损害的表现。 6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 l990年巴黎国际会议达成的有关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的共识:“肝损伤”是在缺乏组织学检查 依据的情况下,ALT或结合胆红素升高达正常上限2倍以上(ALT2N),或AST、AP溶血磷脂酸 极性相似的磷脂(AP)和总胆红素(TBil)联合升高,且其中之一升高达正常上限2倍以上;若 单纯AST、AP或TBil2N或ALT、AST、AP和TB升高介于N2N,则称为“肝脏化验检查异常” ,不宜称为“肝损伤”。 将ALT及ALP均以正常上限的倍数表示, 若其比值R(ALTALP)5或ALT2N,则诊为“肝细胞性肝损伤”; 若ALP2N或R2,则诊为“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若ALT2N,ALP升高,且290天出现症状或发现化验检查异常,停药后15天内出现肝细胞 损害,30天内出现淤胆与药物性肝损害相符; 2停药后8天内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的部分下降50 以上强烈支持药物性 肝损害;肝细胞型停药后3O天内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的部分下降50以上 ,淤胆型停药后180天内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的部分下降50 以上支持药 物性肝损害; 3排除其它致病因素; 4再次用药,转氨酶升高达正常上限两倍以上。 8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2+3,或前3项中有2项符合,加上第4项,均可 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 1、有与药物性肝损伤发病规律相一致的潜伏期: 一般 590d 特异质反应 90d 停药后出现 15天 停药后胆汁淤积 30d 2、有停药后异常肝脏生化指标迅速恢复的临床过程: ALT 8d内下降 50% 高度提示 ALT30d下降 50% 提示 ALP/TB 峰值下降50% (180d) 3、必须排除其他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 4、再次用药反应阳性。 9 非药物相关性肝损害:具有下述三点中前两点的任何一点及第三点: 1用药前即出现症状及化验检查异常,或在除外药物代谢慢等因素的情况下,停药15天后出现症状或 发现化验检查异常不支持药物性肝损害; 2肝细胞型停药后30天内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的部分下降不足50 ,淤胆型停药后180天内转氨酶超 过正常上限的部分下降不足50不支持药物性肝损害; 3存在其它致病因素。 药物性肝损伤排除标准:具备以下第3项,且具备1、2中的任何1项,则认为药物与肝损伤无相关性,可 临床排除药物性肝损伤 1、不符合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潜伏期; 2、停药后异常肝脏生化指标不能迅速恢复 3、有导致肝损伤的其他病因或疾病的临床证据。 213 不确定性药物性肝损害:1在存在其它致病因素的情况下,用药与出现症状或发现化验检查异 常的时间支持药物性肝损害;2无其它致病因素,但用药与出现症状或发现化验检查异常的时间不支持 药物性肝损害。 10 1997年,Maria等 提出了“药物性肝损害诊断临床评分”系统: I用药与临床表现的时间关系:A用药至出现症状或发现化验检查异常的时间:4天一8周(再次用药时小于4天)加3分;8周加1分;B停药至出现症状或发现化验检查异常的时间:0 7天加3分;815天不加分;15天(需除外胺碘酮等 停药后在体内的持续作用)减3分;C停药至转氨酶降至正常上限两倍以下的时间:6个月(淤胆型或混合型)或2个月(肝细胞型)不加分。 排除其他致病因素: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已有肝病和其它(妊娠,急性低血压)完全排除加3分;部分排除不加分; 可能存在减1分;很可能存在减3分。 肝脏外表现:皮疹、发热、关节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6)、血细胞减少,有=4项加3分;有23项加2分;仅有1项 加1分;无不加分。 再次用药:再次出现症状或发现化验检查异常加3分;未再出现症状或发现化验检查异常不加分。 V既往有关该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报道:有加2分;无且该药上市不足5年不加分;无且该药上市超过5年减3分。总分17 可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1417很可能为药物性肝损害;1013可能为药物性肝损害;69药物性肝损害的可能性很小; 300 IU/L或BIL 3 mg/dl时,建议减量25%。 20 亚硝脲类药物 亚硝脲类抗肿瘤药可减少肝脏谷胱甘肽的储备,增加肝脏的氧化损伤风险。出现严重 肝损害时需调整亚硝脲类药物的剂量,但尚无规范可供参考。 卡莫司汀:20%25%使用卡莫司汀的患者会出现BIL、ALP和AST的升高,肝功能损 害有可能延迟至治疗后4个月出现。应用常规剂量时,肝功能异常通常是轻度的,并 且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 链佐星:使用链佐星的患者出现肝损害的比例为15%67%,通常表现为肝细胞损伤 ,可在治疗后数日至数周出现,肝损害通常无症状,可迅速完全地恢复。 21 抗肿瘤抗生素 蒽环类抗生素:代表药物阿霉素,在肝脏代谢,80%经胆汁排泄。胆汁淤积可延迟阿霉素及其代谢产物 的清除,使毒性增加(如骨髓抑制、口炎)。肝硬化或单纯转氨酶升高不影响药物代谢,也不增加肝脏 毒性。肝功能异常时,按如下标准减量:BIL 1.23 mg/dl或AST 24倍ULN,减量50%;BIL 3 mg/dl 或AST 4倍ULN,减量75%。 米托蒽醌:在肝功能改变特别是高胆红素血症时米托蒽醌的清除减少,可引起转氨酶一过性升高。轻度 肝功能异常时(BIL 1.53mg/dl)建议减量50%,严重肝功能损害时(BIL 3 mg/dl)减量75%。 博来霉素:50%经尿排泄,其余在多种组织内灭活,较少引起肝功能异常。 丝裂霉素:主要在肝脏代谢,虽然肝毒性少见,但有大剂量丝裂霉素引起VOD和转氨酶升高的报道。 BIL 1.53 mg/dl减量50%,BIL 3.1 mg/dl减量75%。 达卡巴嗪:在肝微粒体代谢,肝功能异常会增加肝毒性风险。该药有肝脏血管毒性,可累及中小血管, 表现为急性血管闭塞,与典型VOD有所不同。 22 抗代谢类药物 该类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所致肝损害的表现复杂多样,肝功能出现异常时通常须减量。 阿糖胞苷:大部分经肝脏代谢,严重肝功能不全时须减量,以避免治疗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37%85%的白血病患者使用该药时出现肝功能损害,但往往由多因素混杂(如同时存在溶血、脓 肿等)引起。该药较少引起胆汁淤滞。 氟尿嘧啶和卡培他滨:氟尿嘧啶主要在肝脏经二氢嘧啶脱氢酶(DPD)代谢,因此在肝功能衰竭时 血清胆红素(BIL)5 mg/dl应避免静脉用药。其导致的肝损害罕有报道,肝功能异常多出现在与 其他药物(如奥沙利铂等)合用时。卡培他滨主要经小肠吸收,在肿瘤组织内转化为氟尿嘧啶,因 此肝功能不良并未影响其代谢,应用中无须减量,亦不引起肝损害。 脱氧氟尿苷:多用于肝动脉灌注化疗,其肝毒性较静脉氟尿嘧啶有所增加,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和胆 系狭窄。所致肝毒性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大多可于停药后减轻,若出现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则 病情不可逆转。 吉西他滨:通常引起一过性转氨酶升高,一般无须减量。BIL升高时肝毒性风险增加,建议减量。 甲氨蝶呤:应用标准剂量时,大多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大剂量应用时部分经肝脏代谢。该药通常引 起转氨酶和(或)乳酸脱氢酶(LDH)一过性升高,每日连续给药所致的肝损害比间隔给药重,但 停药一个月内均可恢复。大剂量应用可引起60%80%的患者转氨酶急剧升高为正常上限(ULN) 的210倍,但通常于12周内自行恢复。长期小剂量使用可引起肝硬化和纤维化,偶有在肝纤维化 基础上引起肝癌的报道。肝功能不良时不一定减量,出现大量胸腹水时应先行引流,否则须减量。 23 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 在肝功能异常时,该类药物须减量。 长春碱类及依托泊甙: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胆汁排泄。肝功能不全时须按下述标准调整剂量:BIL 1.23 mg/dl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0180 IU/L,减量50%;BIL 35 mg/dl,减量75%;BIL5 mg/dl或 AST 180 IU/L,停药。长春碱类可引起一过性转氨酶升高。依托泊甙在标准剂量时通常无肝毒性;大剂量 时可引起BIL、转氨酶、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约在用药3周后出现,一般于12周后缓解,无永久损害。 紫杉类: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代谢,胆汁排泄。转氨酶、ALP轻度升高可降低紫杉醇清除,增加药物毒性。 减量原则:BIL1.5 mg/dl、AST2倍ULN,总剂量1.5倍ULN,同时 ALP2.5倍ULN时,禁用多西他赛。该类药物的肝毒性非剂量相关,且无蓄积。 铂剂 铂剂主要经肾脏排泄。严重肝功能异常时,奥沙利铂无须减量。标准剂量顺铂可引起转氨酶轻度升高,偶引 起脂肪变性和胆汁淤积。 伊立替康 该药在肝脏代谢,主要以原型从肝脏清除。BIL异常时须调整剂量:BIL 1.01.5 mg/dl,须减量;BIL 1.53.0 ULN,剂量应减至200 mg/m2,以减轻不良反应(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不增加该 药肝毒性。 门冬酰胺酶 该药的清除不依赖于肝肾功能,因此肝功能异常时一般不须调整剂量。42%87%的患者出现肝脂肪变性, 该药还可引起转氨酶、BIL、ALP中度可逆性升高。 24 靶向药物 伊马替尼: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1%5%的患者出现ALT/AST升高, 多见于治疗第1年。有严重肝毒性的报道。中重度肝功能异常时无须减量, 最大推荐剂量仍为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鄂北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陕西省咸阳市秦岭中学2025年5月份初三第二次联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初三阶段性测试(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5届初三冲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五)含解析
- 湖北大学《工程基础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美术手工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黑两省九校2025年高三语文试题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绍兴市阳明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生物试题模拟试卷(4)含解析
-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通信原理C》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公司治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专题五 战争与文化交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提分训练(含答案)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标准检测卷(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湛江】2025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第一批招聘工作人员30人(第1号)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银行案件防控课件
-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吉林省长春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数学试题
- 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课件)-二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 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