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林宝山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七台河市林宝山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七台河市林宝山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七台河市林宝山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七台河市林宝山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论1.1项目由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的状况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状况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措施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都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开发活动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进程;5.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七台河市林宝山生态旅游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1.指导七台河市林宝山生态旅游区及周围区域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其环境管理。针对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方案,减少其在建设期和运行期对环境和周围生态的不良影响,使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减少到最小。2.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通过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民增收。3.通过此次评价工作,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进一步学习,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七台河市林宝山生态旅游区位于黑龙江省勃利种畜场第二作业区林宝山。该项目必将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以及能够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统筹城乡发展而普遍受到欢迎。七台河市林宝山风景区特色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将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积极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环境效益,不仅建设可行,更是十分必要。该项目由七台河市桃山区康泰中药材开发研究所建设,已由七台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七发改2008258号)。该报告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对环评有进一步的学习。以环评报告书作为毕业论文,完成毕业答辩。1.2编制依据1.2.1相关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1.2.2相关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2-2008;(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t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环境 hj192011。1.2.3其他相关文件(1)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2006年9月);(2)七台河十二五旅游规划;(3)七台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4)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林宝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关于林宝山生态旅游区项目核准的通知(七发改2008258号)。1.3评价目的及重点1.3.1编制目的本报告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调查,对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可行性,提出减少环境负影响的措施和建议,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明确项目总量控制管理指标,为项目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和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1.3.2评价重点针对项目建设的特点,评价的重点是水环境、声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废水、扬尘、固废、噪声污染防治对策、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措施,营运期的水污染,同时兼顾声环境、大气环境的保护对策。1.4评价适用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1、 地表水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黑龙江省地表水功能区标准(db23/t7402003),排水受纳水体汪清河水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标准,其标准值见表1-1。 表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ph除外均为mg/l序号污染因子类标准1ph692codcr203bod544石油类0.055总磷0.2(湖、库0.05)6do57氨氮1.08高锰酸盐指数69总氮1.02、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其具体标准值见表12。表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 单位: mg/m3序号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mg/nm3)1二氧化硫年平均0.06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2氮氧化物年平均0.05日平均0.11小时平均0.253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0.2日平均0.33、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详见表1-3。表1-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类别适用区域等效声级leq db(a)昼间夜间2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60501.4.2污染物排放标准1、 废水排放标准项目生活污水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后回用为绿地及周边山林的灌溉用水,见表1-4。表1-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序号项目城市绿化1ph6.0-9.02色度303嗅觉无不快感4浊度ntu105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207氨氮(mg/l)20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1.09溶解氧(mg/l)1.010总余氯(mg/l)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11总大肠菌群(个/l) 32、 废气排放标准建设项目职工食堂排放的油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标准,详见表1-5。 表1-5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基准灶头数1,33,66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1.67,5.005.00,1010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1.1,3.33.3,6.66.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备最低去除率(%)607585注;单个灶头基准排风量:大、中、小型均为2000 m3/h。3、 噪声标准项目区域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2类标准,具体见表1-6。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噪声限值标准,见表1-7。表1-6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边界外声功能区类别适用区域等效声级leqdb(a)昼间夜间2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6050表1-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1.5评价因子根据对本项目的污染因子进行识别,结合环境现状特征,筛选出本项目的评价因子。(1)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so2、氮氧化物、tsp 影响评价因子:so2、氮氧化物、tsp (2)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氨氮、总磷、codcr、do、bod5、总氮影响评价因子:codcr、bod5、氨氮(3)声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laeq)(4)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根据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对codcr、氨氮、so2、氮氧化物等4种污染物排污实行总量控制。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纳入总量控制要求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氨氮、so2、氮氧化物。1.6评价等级本项目属旅游开发项目,参考环评导则对评价等级的划分,初步确定各单元评价等级。1、 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污水的地表水域规模以及水质要求。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将水体污染物分成四种类型: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和废热。水质的复杂程度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污水排放量分为五个档次:20000m3/d;1000020000m3/d;500010000m3/d;10005000m3/d;2001000m3/d。水库大小分类见表1-8湖泊(水库)的分类。表1-8 湖泊(水库)的分类当平均水深10m时当平均水深10m时大湖(库)25km2大湖(库)50km2中湖(库)2.525km2中湖(库)550km2小湖(库)2.5km2小湖(库)5km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表1-9河流和湖泊(水库)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表1-9 河流和湖泊(水库)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一级二级三级地表水域规模地表水水质类别地表水域规模地表水水质类别地表水域规模地表水水质类别5db显著增多二级1类、2类35db增加较多三级3类、4类3db变化不大项目建设地声功能区类别为2类,主要噪声来源为人群活动噪声,项目建设前后的噪声增量很小,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故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3、 生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以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具体见表1-11生态影响评工作等级划分。表1-11生态影响评工作等级划分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性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项目建设面积小于2km2。建设用地为农业用地。建设区域属于一般生态敏感区域。故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7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等级划分和周围地形地貌,初步确定评价范围为: 地表水:汪清河水库。大气:项目建设区域。噪声:项目所在地块内以及边界外1m内区域。生态:主要为工程涉及范围及周边1km范围。1.8环境保护目标与主要保护对象本项目的主要保护对象:大气:建设项目周围大气环境,使其满足二类区空气质量标准;声环境:厂界声环境,使其符合2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汪清河水库,使其满足地表水类水体的水质;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周边的生态环境。2区域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张广才岭与完达山脉两大山系衔接地带,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300613158,北纬45164637之间,南部与鸡东县、北部与桦南县相连,东北部与宝清县、西北部与依兰县接壤,西南部与林口县、东南部与密山县毗邻,总面积6223平方公里。项目选址位于七台河市勃利种畜场第二作业区内。七台河市位置如图2-1七台河市地理位置所示。项目建设地在七台河市位置如图2-2项目建设地点位置所示。图2-1.七台河市地理位置图2-2项目建设地点位置2.1.2气象气候七台河市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寒暑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短,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4.0。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8.3。极端最低气温达-39.0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1.9。,极端最高气温37.4。年平均无霜期为128天,年平均降水量54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484.5小时,10积温2550。五至九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9%,七至九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水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风速3.9m/s,年平均最大风速14.2m/s,汛期79月份最多风向为东风和西北风,实测最大风速为24m/s,风向为西北西。2.1.3水文概况七台河市区境内由倭肯河及挠力河两大水系组成。倭肯河水系组成了七台河市的西南部地区。挠力河水系组成了七台河市的东北部地区。倭肯河水系有主流倭肯河,支流七台河、挖金鳖河、万宝河、茄子河、中心河、龙湖河等;挠力河水系有主流挠力河,支流大泥鳅河、小泥鳅河、岚峰河等。 倭肯河为松花江支流,发源于七台河东部山区冷寒宫。全长176公里,流经七台河市94公里,流入面积5157公里。其中七台河市区2436平方公里,勃利县2721平方公里。七台河市年径流量为2.2亿立方米,汛期可达3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60。挠力河是乌苏里江支流。发源于七台河东部老爷岭东山。在七台河市内河流长度76公里,流域面积1132千方公里,年径流量1.88亿立方米。汛期径流1.2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大泥鳅河、小泥鳅河、岚峰河,河床弯曲,水质良好,流经地带土质肥沃,有近2万亩可垦荒源,万亩可开发水田,浅山放牧、高山造林,是山青水秀米粮川,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开发地区。项目所在地为汪清河流域。汪清河又名挖金鳖河,为倭肯河支流,河长约37公里,弯曲系数1.6,流域面积278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0027,平槽泄量为91m3/s,年径流量0.54亿m3。2.1.4地形地貌七台河市属于低山丘陵,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形成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的狭长地形,按地形变化,水热的再分配和土壤分布可划分低山丘陵地、丘陵漫岗地、河滩地和山间谷地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地:是完达山的余脉和残山。山体成浑圆状,坡度较大,海拔高度在240695米之间,最高铁山包,海拔690.7米,相对高程为455米,本区共有大小山头39个。主要分布在铁山、宏伟、岚峰等乡境内,面积为14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6.3。地壳主要是变质岩所组成,土壤以森林暗棕壤为主。丘陵起伏,沟溪纵横,坡度在15以上,森林密布,山产品、药材资源较丰富,适宜发展林业和多种经营。丘陵漫岗地:分布在低山丘陵外围,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大的波状起伏。海拔在180240米,坡度为4一15度。主要分布在红旗、八里、铁山、中心河等乡。面积70764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6.8。耕地近20万亩,占市区耕地面积的42,以白浆土为主。这些土地易垦殖,开发较早,垦殖率达46,是市区的旱田区,主要商品粮产地,但由于地形波状起伏而水土流失较严重。河滩地:在倭肯河及其支流两岸,呈带状分布,地势低、平,海拔高度1.6180米,主要分布在红旗、桃西、八里、中心河等乡。面积20460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7.8。由于河流泛滥堆积作用,土层较厚,地下水丰富,土壤发育主要是沼泽土和草甸土,部分用于水稻、蔬菜生产,适宜发展牧业。 山间谷地:在丘陵漫岗之间,地势平坦、宽阔,呈状带或枝状分布。海拔高度在180200米,主要分布在红旗、八里、铁山、中心河、宏伟、岚峰等乡。面积为24060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691。由于坡积、堆积作用,土层厚而肥沃,土壤发育主要是草甸土,是粮、菜重点产区。项目所在地为河滩地,项目周围东西北三个方向为低山丘陵地,南面面对汪清河水库。2.1.5植被项目所在地为倭肯河流域,其主要原始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针叶树种主要有红松、云杉、落叶松等,阔叶树种主要有蒙古栎、白桦、色木槭、椴等。流域内次生林比例较大,占优势的树种主要有蒙古栎、云杉、冷杉等,另外还有少量的色木槭、椴、春榆、水曲柳、白桦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等人工林也有一定分布,其林下多为胡枝子灌木丛。区内草甸植被主要是小叶樟草甸、小叶樟沼泽草甸,沼泽植被主要为苔草沼泽。2.1.6旅游资源美丽神奇的仙洞山临水而立,坐落在七台河市中心区,是我市自然景观中面积最大、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植被丰富的天然山体。 仙洞山规划面积190公顷,植物种类近千种。北面是烟波浩渺、碧水涟涟的桃山水库。站在山顶向南观望,市区现代化的人文建筑尽收眼底,脚下是七台河市标志性街道学府街。学府街西端是七台河市桃山公园,它与仙洞山遥遥相望,尤如两颗璀璨珍珠镶嵌在黑土地上。仙洞山不仅有美丽的传说,还有着迷人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八方来客。大狐仙(洞)、小狐仙(洞)、龟上山、一线天、滚兔岭、怪石坡、仙人躺、乌龟卧、佛光云海、原始林。 仙洞山广场始建于2002年5月20日,是我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营造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广场占地21960平方米,分为四个梯级广场。大型雕塑“希望之星”气势宏伟,蕴寓七台河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希望之星。广场的旱池音乐喷泉,配以欧式长廊,填补了我市喷泉的空白。广场与仙洞山浑然一体。传统与现代,人工与自然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七台河市万宝山滑雪场位于桃山区山湖大街南侧,与万宝儿童公园相毗邻。始建于2001年7月。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完备的配套设施,吸引众多的冰雪旅游爱好者来此游玩。 万宝山滑雪场现有雪道500米,宽80米,滑雪专用拖扦3600米,型板200付,雪地飞碟50个,雪爬犁20个,辅助设施有310平方米的雪具室和餐厅。另外还有10处300平方米供游人休闲娱乐的小别墅,内部设施齐全,外部交通、电力、通讯齐备,完全可以满足游人的各种需求。 素有七台河市“小西湖”之称的桃山水库,与七台河市区中心毗邻,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仅有的几座城市内水库之一,也是七台河人和外地游客休闲观光的最佳场所之一,每天游人不断。 桃山水库系由古老的倭肯河拦腰截断而建,这里两岸青山,逶迤磅礴,一潭碧水,烟波浩渺,远看山水相连,天宇无垠,近观奇石突兀、大野苍莽。更有江鸥穿棱其问,鱼儿畅游湖底,观光漫步其间犹如置身瑶池之境,令人心旷神怡、遐思无限。 清晨,桃山水库从薄雾中醒来,宏伟的大坝如一巨龙,烟雾缭绕,扶遥九天,蔚为壮观;傍晚,晚霞染红粼粼的水面,繁忙了一天的人们聚首湖边,孩童们嬉戏玩耍,情侣们窃窃私语,垂钓者神情专注华灯初上,渔舟唱晚,水库以它的悠远和博大描出如歌如画的人间温情。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近几年,勤勤务实的七台河人凭借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把桃山水库打扮得更加楚楚动人。他们在荒山秃岭上栽种了近万亩人工林和果树,为水库两岸涂满绿色。春季、山坡上梨花、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夏季,鸟声、哇声此起彼伏、 互应互答。秋季,漫山遍野果香四溢,令人唾涎欲滴,桃山水库俨然一处世外桃源。2.2社会经济概况七台河市辖三区一县。七台河市面积6223平方千米,人口92万(2010年)。新兴区:面积 123平方千米,人口20万。七台河市产业门类主要有煤炭、化工、电力、建材、木制家具、机械、食品加工等。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5.2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1.2%,超过预期目标9.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186亿元,比重达6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2500元(合4930美元),列大庆、哈尔滨之后居全省第3位。规模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70.1亿元,年均增长30.7%,绝对值跃居全省第4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年均增长37.1%。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7.5亿元,年均增长25.8%。gdp税收贡献率达16.2%,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十五”期末的15.06亿元、5.8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7.5亿元、23.3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5.8%、31.7%,财政收入总量实现了跳跃式增长,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跳跃式发展三年翻番目标。3工程概况3.1项目名称和建设性质项目名称:七台河市林宝山生态旅游区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单位:七台河市桃山区康寿中药材开发研究所规划面积:2500亩工程投资:3000万3.2建设地点项目选址位于黑龙江省勃利种畜场第二作业区林宝山,在场部以北,距离14公里,其中白色路面5公里,简易砂路9公里。与场部、水库大坝基本成一线,距大坝直线距离5.5公里,呈西北向。水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大坝加高8米,淹没线高程194,库区就进入到项目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31259-131322,北纬455703-455716,项目区东、北、西三面环山,南边面水,项目位置及周边区域状况如图3-1所示。图3-1 项目规划区域及周边状况3.3建设内容与规划布局3.3.1现有基础设施及中药材种植情况现有基础设施及中药材种植情况见表3-1主要建筑物及中药材种植情况一览表。表3-1主要建筑物及中药材种植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住房m24842温室m24503用具、产品仓库m21844有棚凉晒场m240051万伏高压线路m35006低压线路m80071号供水塘坝m32000082号供水塘坝m3100009道路m250010地下暖库m24811五味子亩6012刺五加亩15013长白楤木亩6014花楸亩2815山杏亩5616林下参亩30017文冠果亩7518渔夫栈道m6519塘坝溢洪道上景点处120塘坝溢洪道堤上药仙亭处121自然林中塔亭m30项目现有建筑设施及中药材种植布置现状如图3-2所示。图3-2 林宝山基地现状3.3.2新建和中药材种植发展情况新增建筑物及中药材种植情况见表3-2新增建筑及中药材种植情况。表3-2新增建筑及中药材种植情况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总建筑面积m2105002办公室m210003仓库m250004车间m224005食堂m23006宿舍m215007车库m23008林下参园亩8009刺五加园亩50010甜仁薄壳山杏园亩30011文冠果园亩20012花楸园亩10013长白楤木园亩10014总种植面积亩200015荷花池处216菱角池处217芡实(鸡头米)池处218千只乌鸡场处119千只白鸽屋处120百只鹿场处121滑草场亩10022狩猎场亩2003.3.3道路交通规划(一)主入口选择主入口位于景区南侧,通往水体及旅游中心之间的各个景区,在每个旅游景区入口处都设置停车场及广告牌。(二)道路景区内道路分三级。主路宽4.5米,形成风景区内主干路,以车行为主,水泥路面。次路宽3米,为主要游览步行路,可做砂石路。小路宽1.5-2米,可采用彩色铺装。与景点设施相结合形成特色环境小品。3.3.4项目总体规划项目旅游功能区布置如图3-3所示。图3-3 旅游功能区规划布置3.4工程实施安排该项目计划从2010年1月份开始实施至2013年12月份结束, 建设工期36个月,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投资2302万元。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各种建筑物设计、工程勘察、工程场地平整、临时设施建设、供电、给排水、通讯、道路、书画展销长廊等工程。第二阶段:投资1203万元。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中心广场、园林小品、绿化、百鸟园、渔夫栈道、荷花池、水生养殖池、狩猎场、鹿舍等工程。第三阶段:投资75万元。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广告牌、宣传板制作和电动车、动物的购置。3.5公用工程3.5.1给排水设计1、 给水系统从深水机井(4眼)取得生活用水,同时开启40吨小时。2、排水系统排水雨、污分流。项目生活废水处理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后排入2座塘坝,其中2万立方米1座,1万立方米1座。雨水汇集于2个塘坝,后进入汪清河水库。3.5.2 供电设备旅游区用电采用种畜场用电10kv线路引入景区一条电缆,在景区内中心地区设100.4kv室外箱式变电器一坐,主变一台200kva。根据国家规范gb502098-1999要求进入旅游区内的高低压电力线路必须走地下电力电缆,本规划所有供配线路要求均采用电力电缆直埋方式敷设,埋深在08m以下所有线路过道路、广场等处均穿镀锌钢管保护。3.5.3 暖通设计项目不设锅炉,各个建筑采用分体式空调。3.5.4 垃圾收集项目生活垃圾由管理人员分区收集,运送至暂存室,然后由垃圾车集中清运。3.5.5 厨房油烟处理设备食堂厨房按照规定分别配置相应的油烟处理系统,并通过排油烟管道排放。3.6 项目水平衡项目水平衡见图3-1。4工程分析4.1项目工艺流程中药材有三种加工工艺流程,分别如图4-1,4-2,4-3所示。图4-1 中药材加工工艺流程一图4-2 中药材加工工艺流程二图4-3 中药材加工工艺流程三4.2项目建设期污染源分析根据建设项目概况的介绍分析可知,该项目在建设期及营运期对周围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的污染因子主要有:噪声、粉尘、建筑垃圾、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4.2.1施工期水污染源强分析施工期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污水。施工人员用水量按每人每日150l计,污水产率按85计%,施工期共有施工人员50人,则每日产生生活污水7.5吨。生活污水中主要的污染物浓度分别为ph6-8,codcr平均300mg/l,bod5平均200mg/l,ss平均200mg/l,则可计算日产生codcr2.25kg/d,bod51.5 kg/d,ss1.5kg/d,年产生量为codcr 0.82t/a,bod50.55t/a,ss0.55t/a。施工废水包括施工期混凝土废水、泄漏的工程用水以及混凝土保养时产生的废水,均与工程进度、施工人员的经验、素质等有关,产生量较难计算,主要污染因子为ss。4.2.2施工期大气污染源强分析(1)扬尘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它主要包括汽车运输、材料搅拌及平整土地、挖土填方、建造建筑物等过程产生的扬尘,此外,在房屋装修过程中将会产生有机废气。施工期的扬尘主要来自汽车运输,通过降低车速和及时洒水可以有效减少扬尘的产生。(2) 有机废气有机废气主要来自装修过程,包括油漆废气和甲醛废气。根据资料,每100m2的公建(商场、办公)装修时需耗油漆6组左右(包括地板漆、墙面漆、家具漆等)。每组油漆约7kg,香蕉水0.5kg。香蕉水主要成分为15乙酸乙酯、15乙酸丁酯、1015正丁醇、10乙醇、510丙酮、20苯或甲苯、20二甲苯等。油漆的成分较为复杂,随不同的种类和厂家而不同。油漆废气的主要污染因子为二甲苯和甲苯(约20%),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汽油、丁醇、丙酮等。在油漆过程中约有10%的油漆挥发形成废气,在该废气中二甲苯和甲苯的含量约为20%。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0500m2,所需装修面积2800m2,则该项目共需消耗油漆168组,共1.26吨,向周围大气环境挥发油漆废气0.13吨,其中甲苯和二甲苯约0.025吨。室内装修通常用的人造板等建筑材料,新式家具的制作、墙面与地面的装饰铺设等使用的粘合剂等一般均含有甲醛,因而释放出甲醛是不可避免的。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一般建筑物新装修后,甲醛峰值浓度为0.2mg/nm3左右,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4.2.3施工期噪声污染源强分析由建设施工阶段的环境噪声产生状况分析,项目施工期所采用的机械设备的动力噪声源一般在85db(a)以上(负载,距源10m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声压级见表4-1。表4-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声压级施工阶段施工机械平均声压级(db(a))测量距离(m)桩基高压水泵835空压机952钻孔式灌注桩机8115静压式打桩机8015土方挖掘机8410推土机8110装载机7110结构混凝土搅拌机7915混凝土振捣器8012电锯8810装修升降机7215木工刨921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造成的噪声源声级较高,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较大,尤其是夜间超标严重,应避免夜间施工。4.2.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污染源强分析项目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1) 生活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人均0.60kg/d计,在本项目50人左右的情况下,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每天约为30kg,年生活产生量为10.95吨,数量不大。(2) 建筑废料施工建设过程中建筑废料以每100m2建筑面积2吨计,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500m2,则本项目将产生建筑废料210t/a。表层土壤应妥善堆积在施工场地内的空地上,待建设完成后作为绿化用土,深层土则应联系好废土堆集点,用于填地基等,不能随意丢弃,造成水土流失。4.3项目营运期污染源分析4.3.1废水污染源分析1、 生活废水根据资料,人均用水量为50l/d,旅游区每年约有150天接待游客,则生活污水年产生量为38037.5t,参考有关资料,一般生活污水水质为:codcr浓度约为400mg/l、nh3-n浓度约为50mg/l。则codcr年产生量15.22t/a,nh3-n年产生量1.90t/a。项目生活废水处理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后排入2座塘坝。2、 加工废水加工废水来自中药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由于生产加工量不大,生产加工量不定,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将加工废水归于生活污水一并处理。4.3.2废气污染源分析该项目建成后,废气的主要来源包括食堂厨房燃烧废气、油烟废气。4.3.2.1燃烧废气根据项目规划,园区游客容量为5000人/日,则每日食堂就餐人数约5000人次/d天,根据资料,餐饮单位耗液化石油汽量为0.5m3/人次,因此液化石油气日用量约为5000m3/d,年耗量为760750m3/a(约380375kg/a),燃料烟气最终随油烟经专用烟道排放。根据有关资料,1m3液化气产生的废气量约为5.3nm3,则本项目燃料废气年发生量为403.20万nm3,废气中各种污染物见表4-2。表4-2 项目燃料废气中各种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烟尘so2no2排放系数(g/25kg液化气)4.60.220排放量(kg/a)70.03.0430.434.3.2.2恶臭本项目营运后产生的恶臭气体主要来自垃圾暂存间。城市垃圾恶臭气体是多组分、低浓度化学物质形成的混合物,成分和含量较难确定。据资料调查,预测该项目垃圾恶臭的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类物质,其嗅觉阈值如下: 氨:强烈刺激性气体,嗅觉阈值0.028mg/m3;硫化氢:臭鸡蛋味气体,嗅觉阈值0.0076mg/m3;甲硫醇:氨和鱼腥味气体,嗅觉阈值0.0026mg/m3;三甲胺:特殊臭味气体,嗅觉阈值0.00021mg/m3。4.3.2.3油烟气职工食堂在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热分解或裂解,就产生油烟废气。油烟废气中主要含有苯并()芘、焦油、co等,其中苯并()芘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项目食堂日就餐人数约5000人次/d(一天两餐)。以人均日使用油用量约30g/人d,油烟挥发量占耗油量的3%。建设单位的油烟废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不得低于85%。该项目油烟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4-3所示。表4-3 项目油烟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排放源人数用油指标(g/人d)耗油量(t/a)油烟产生量(t/a)油烟排放量(t/a)餐饮单元5000人次/d3022.820.680.103经处理后的油烟废气通过专用烟道至排气筒排放,排放高度约15m。4.3.3噪声污染源分析噪声源主要为各种物业设备(包括水泵、变压器、厨房风机等)的机械噪声、动力噪声、电磁噪声和车辆进出的交通噪声。4.3.4固废污染源分析(1)生活垃圾固废产生量按人均0.60kg/d计,则每日垃圾产生量为3t,年产量为456.45t/a,其主要为食堂餐饮垃圾和游客的生活垃圾、工作人员的办公垃圾,其主要成分基本都为纸张、瓶罐和餐饮残渣等。固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2) 加工垃圾中药材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植物加工碎屑,由于产生量不大,对环境污染不大,和生活垃圾一并处理。4.4对生态的影响分析据调查,项目建设区没有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工程施工不会造成区内物种多样性的减少。鸟类以麻雀、家燕、金腰燕、毛脚燕为主。水边分布有大苇莺、黑眉苇莺和大杜鹃、灰椋鸟、红尾伯劳、灰喜鹊、黑枕黄鹂等常见鸟类。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1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1.1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断面根据项目所在区环境特征,在污水排污口设置一个监测断面。监测布点位置见图51。图51水质监测点2、监测项目:ph、氨氮、总磷、codcr、do、bod5、总氮。3、监测时间:连续监测2天,每天取样1次,分别是3月23日和24号。4、采样和分析方法采样和分析方法按照国家环保局编制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5、评价方法价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2.3-93)推荐的单因子比值法,对各污染物的污染状况作出评价。单项水质评价因子i在第j取样点的标准指数:sij = cij / csi式中:cij水质评价因子i在第j取样点的浓度,mg/l;csi因子的评价标准。do的标准指数为:sdo,j = doj dossdo,j = 109 doj / dos doj7.0式中:phjj取样点ph值;phsd评价标准规定下限值;phsu评价标准规定上限值。水质参数标准指数1,表明该因子符合水质评价标准,满足功能区使用要求;标准指数1,表明该因子超过了水质评价标准,已经不能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也说明水质已受到该因子污染,指数值越大,污染程度越重。5.1.2监测结果与分析监测点水质水质监测结果见表5-1。表5-1 监测点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 ph氨氮总磷codcrdobod5总氮评价标准691.00 0.05 20.00 5.00 4.00 1.00 第一天监测值7.15 0.37 0.04 5.62 6.20 3.79 0.46 第二天监测值6.80 0.36 0.03 5.84 6.30 3.92 0.47 第一天pi值0.08 0.37 0.84 0.28 0.86 0.95 0.46 第二天pi值0.20 0.36 0.56 0.29 0.84 0.98 0.47 根据监测结果各项指标均未超过标准限值。汪清河水库水质能够达到地表水类水体的要求。5.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2.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采样和分析方法采样和分析方法按照国家环保局编制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2、监测项目:so2、tsp3、监测时间:连续监测两天,获取2、8、14、20时4个小时浓度值,分别是3月23日和24号。4、监测布点:设一个监测点,在规划区域内设一个点。5、评价方法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比值法对评价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版中的二级标准。式中:iii污染物的单项指数,ii1为超标,否则为未超标; 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coii污染物的环境标准浓度,mg/m3。5.2.2监测结果及分析倭肯河流域年平均最大风速14.2m/s,7月9月份最多风向为东风和西北风,实测最大风速为24m/s,风向为西北西。七台河市的矿区主要位于水库的下风向,对水库空气质量没有影响。监测结果如表5-2所示。表5-2 大气监测结果 单位(mg/m3)监测点位监测项目评价标准值3月23号3月24号超标次数超标率项目建设区tsp0.150.060.1300so20.300.030.0300监测结果显示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5.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本评价对现状声环境进行现状监测。(1)监测点布置在项目规划区域东南西北共设4个测点。(2) 监测日期与监测方法噪声监测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规定,并参照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进行。(3) 监测结果与分析经现场监测各测点昼间噪声平均值如表5-3所示。表5-3 噪声现状监测值测点leq(db(a))标准值(db(a))超标情况1(东)昼间52.360达标夜间47.350达标2(南)昼间55.660达标夜间46.550达标3(西)昼间53.660达标夜间45.750达标4(北)昼间51.860达标夜间46.250达标从上述监测数据分析,各监测点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的噪声标准值。因此,项目拟建地声环境质量尚好。5.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项目建设地为农业用地,周边为林地,主要的农业种植作物为中药材,其品种有五味子、刺五加、长白楤木、花楸、山杏、林下参、文冠果。项目建设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如图5-1土地利用现状。图5-1土地利用现状5.4.1陆生植物(1)植被区划与植物区系该项目生态评价区位于完达山西侧和老爷岭东侧山系之间。评价区植被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于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温带北部针阔混交林亚带、小兴安岭、完达山红松针阔混交林区。(2) 植被类型天然植被有针阔叶混交林红松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榛子灌丛、草甸。人工植主要为人工林和农业植被。人工林为兴安落叶松林;农业植被分为水田和旱田,水田主要分布在汪清水库坝上游挖金别河两岸的滩地上,原天然植被类型为禾草杂类草草甸、沼泽草甸和沼泽,土壤肥沃。(3)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评价区内内没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5.4.2陆生动物(1)动物地理区划评价区动物地理区划属于古北界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