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博士学位论文基于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a research o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based on financial ethicsbyqing dingwenm.s.(wuhan university)1997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doctor of managementinbusiness managementin thegraduate schoolofhunan universitysupervisorprofessor xie chiaugust, 2010博士学位论文湖 南 大 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意识到,商业银行的伦理缺失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其自身信誉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从而迫使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创造、提升和保护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而此时的商业银行竞争已逐步从有形的金融产品的竞争逐渐转向无形的信誉和形象的竞争,要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可能单纯依靠技术和资金等“硬件资源”,还要发挥其它各种“软件资源”的作用,而金融伦理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软件资源”。本文选取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金融伦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将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综合运用实证研究、逻辑分析、数理分析等方法,构建金融伦理评价指标体系和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两大体系,并从商业银行员工的角度,运用数理分析软件对金融伦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及其相互关系的认同度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对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阐述金融伦理的起源、发展、内涵、特征及运行机制等,探寻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提升路径选择、模型评价等,分析金融伦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嵌入机制、屏障机制与认同机制。其次,本文构建针对金融主体的金融伦理评价模型。通过构建金融伦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对金融伦理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评价。再次,本文对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及其认同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借助商业银行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实地走访等方式发放大量的调查问卷,对商业银行金融伦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样调查,并综合运用spss等数理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金融伦理能够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证据。最后,本文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采用delphi专家评价法和多层次分析法,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为依据,以其构成要素为具体内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评价指标权重,对长沙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测试,取得较好的评价效果。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学术界与实务部门深入了解金融伦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机制与深刻内涵。通过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对其自身进行评价,及时预警,并通过重要指标的路径选择改进自身金融伦理状况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就各类型商业银行员工对金融伦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重要性及其提升机制认同的研究,有利于金融主管部门与实务部门了解商业银行对金融伦理认同的现状与不足,从而为改进金融伦理状况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金融伦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abstractsince 2007, the outbreak of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 growing number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realized that the commercial banks lack the ethical problem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credibility of its own and even the entire 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meanwhil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make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are increasingly facing tough challenges, thus forcing banks to just keep upgrading, protect and create their own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sustainabl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at a time when competition has gradually from the visible to gradually shift the competitive financial products, reputation and image of the invisible competition,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have been impossible to rely solely on technical and financial and other “hardware resources”, but also to play a variety of other “software resources” role, while the financial ethics is a very important “software resources”.this paper selected a bearing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easily overlooked financial ethical issues as research object, the financial ethics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to combine the study of the integrated use of empirical research, logical analysis,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construction of a financial ethic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n financial ethic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se two systems, using 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software for financial ethic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 recognition to be carried out by bank employees.first of all, the paper reserched on the theoretical of financial ethic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explained the origin of financial ethics, development,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to explor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theory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path selection, model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financial ethics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embedded system, barriers mechanism and recognition mechanism. secondly, the paper designed an evaluation model of financial ethics. by building the financial ethic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ethics,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irdly, the paper researched on the financial ethics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ir recognition mechanisms. with commercial banking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through such means as issuing a large number of field visits to the questionnaire on commerci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ethics,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a sample survey, and the integrated use of spss and other mathematical analysis software survey data to empirically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financial ethics can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reality of the evidence. finally, the paper researched o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 with ethics of commercial banks. through the use of delphi expert evaluation method and multi-level analysis to commercial bank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based o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its specific content and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on index measuring the weight of the changsha banks core competence evaluation tests, achieved good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this research is conducive to academic and practical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understanding the ethical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the internal mechanisms and the profound meaning. through financial ethics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n financial ethics cor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from a quantitative point of view of its own evaluation, timely warning, and through key indicators of the path selection to improve it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thus enhance the ethical core competitiveness. meanwhile, on the various types of commercial bank staff on financial ethic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to enhance the mechanism of recognition and importance of the study will help the financial sector authorities and substantive understanding of commercial banks to agree on the financial status and lack of ethics, so as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ethics and thus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ituation to provide a reference.key words: financial ethics;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 evaluation system;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目 录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i摘 要iiabstractiv插图索引ix附表索引x第1章 绪 论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 选题背景11.1.2 选题意义21.2 国内外文献综述31.2.1 关于金融伦理的研究31.2.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91.2.3 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13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141.3.1 研究框架141.3.2 研究内容15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161.4.1 研究方法161.4.2 研究创新17第2章 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182.1 金融伦理的理论基础182.1.1 金融伦理的内涵182.1.2 金融伦理存在的理论依据192.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202.2.1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202.2.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212.3 金融伦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原理分析23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232.3.2 委托代理理论252.4 金融伦理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机制272.4.1 嵌入机制272.4.2 屏障机制282.4.3 认同机制312.5 本章小结34第3章 商业银行金融伦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检验353.1 金融伦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思路353.1.1 设计原则353.1.2 设计思路363.2 金融伦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73.2.1 客户伦理383.2.2 竞争伦理423.2.3 员工伦理443.2.4 股东伦理463.2.5 环境伦理483.2.6 伦理建设493.3 商业银行金融伦理评价效果检验533.3.1 评价方法的选择533.3.2 样本评价与分析533.4 本章小结55第4章 金融伦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机制验证564.1 问卷设计原理分析564.1.1 嵌入机制促进员工价值观一元化574.1.2 屏障机制集聚商业银行专有资源584.1.3 认同机制体现客户价值与商业银行声誉584.2 样本统计分析594.2.1 样本来源与分布594.2.2 样本效度与信度分析614.3 银行员工对金融伦理认同的实证分析624.3.1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金融伦理认同的影响624.3.2 银行员工对金融伦理认同的比较分析634.4 银行员工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认同的实证分析684.4.1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认同的影响684.4.2 银行员工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认同的比较分析704.5 银行员工对提升机制认同的实证分析734.5.1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提升机制认同的影响744.5.2 银行员工对提升机制认同的比较分析754.6 本章小结80第5章 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825.1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思路835.1.1 设计原则835.1.2 设计思路845.2 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855.2.1 独特性指标885.2.2 战略价值性指标915.2.3 系统整合性指标915.2.4 延展性指标935.2.5 动态性指标945.3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效果检验965.3.1 评价方法的选择965.3.2 样本评价与分析965.4 本章小结101第6章 金融伦理视角下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1036.1 商业银行金融伦理水平的提高1036.1.1 商业银行金融伦理评价体系的完善1036.1.2 商业银行金融伦理提升路径的拓展1046.2 商业银行金融伦理与核心竞争力认知的加深1056.2.1 商业银行金融伦理认知程度的提升1056.2.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认知程度的提升1066.2.3 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认知程度的提升1066.3 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强化1076.3.1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完善1076.3.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的拓展1086.4 本章小结109结 论110参考文献112致 谢119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主持的相关课题与主要获奖120附录b 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调查问卷122附录c 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评分问卷124插图索引图1.1 文献综述流程图3图1.2 本文研究框架图15图2.1 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经验曲线31图2.2 顾客价值的创新过程33图2.3 消费者认知的剩余价值33图3.1 金融伦理评价体系设计流程图35图3.2 玉山银行实施伦理操作的蜂巢模型37图3.3 商业银行实施伦理操作的一般蜂巢模型38图4.1 金融伦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机制检验流程图56图4.2 金融伦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机制57图5.1 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流程图82附表索引表2.1 引入金融伦理嵌入机制前的金融主体与商业银行博弈28表2.2 引入金融伦理嵌入机制后的金融主体与商业银行博弈28表3.1 金融伦理评价指标体系39表3.2 金融伦理评价结果55表4.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统计60表4.2 金融伦理的因子负荷61表4.3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因子负荷62表4.4 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因子负荷62表4.5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金融伦理认同的影响63表4.6 银行员工对金融伦理认同的对应分析64表4.7 银行类型与金融伦理认同的分类降维分析65表4.8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认同的影响69表4.9 银行员工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认同的比较分析70表4.10 银行类型与核心竞争力的分类降维分析71表4.11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金融伦理与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认同的影响74表4.12 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认同的比较分析76表4.13 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认同的分类降维分析77表5.1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认同指标84表5.2 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87表5.3 判断矩阵的标度与含义97表5.4 一级评价指标权重评分汇总97表5.5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98表5.6 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100表c.1 指标权重评分问卷124表c.2 评分模式图(例)124表c.3 一层指标评分图(例)125表c.4 一层指标评分图125ix博士学位论文第1章 绪 论本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研究内容、框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选题背景本文的选题来源于作者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持的2004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企业文化与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04yb076),在研究金融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作者深感进一步研究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在2007年又申请立项了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伦理与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以商业银行为例”(07ybb325),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博士论文的选题。因此可以说,这一选题是研究过程中逐渐发展挖掘出来的。从近年来的国际金融事件来看,因为金融伦理道德问题引发的金融事件深深震惊了金融界。1995年1月,成立于1763年,曾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世界首家商业银行巴林银行,由于新加坡分行总经理里森的违规交易,造成高达14亿美元的损失,最终导致其破产清算,使国际金融界为之震动。如今,自2007年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与危机日益加深,由于伦理道德因素引起的金融事件层出不穷,如香港东亚银行职员违规交易导致其9300万港元巨额亏损;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麦道夫高达500亿美元的金融诈欺案;法国兴业银行70多亿美元的违规交易,致使银行损失100多亿美元。类似的事件还有安然与世界通讯。总之,大量金融丑闻的发生使许多学者和监管部门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等都曾论述过的金融伦理道德问题。在中国,2009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阜阳分行腾达支行行长李群因所欠群众借款3亿元而投案自首,引起了中国金融界和社会各界的极大震动。诸如此类的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的伦理道德问题,在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中也时有发生,严重地损害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实力有了很大的增长,内部管理体制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加入wto后,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统计,2001年底,外资银行上海分行在江苏省内的外汇贷款余额已达到12.06亿美元,相当于江苏省各中资银行外汇贷款总额的36.45%。2002年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enc)突然凑足巨资提前归还了南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19.9亿元人民币贷款,转而与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上海分行签订了总共8.27亿元的“无追索权保理业务”协议,与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也进行了合作。其他如上海夏普、西门子等企业也相继效仿。权威调查机构麦肯锡的2002年的调查表明,1999年以来,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某家银行约有20%的最优质客户已经将其最主要的银行关系转移至其他外资银行。麦肯锡进而提醒中国本土商业银行,必须尽快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否则会有失去本地市场领先地位的危险。由此可见,在外资金融机构的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更加关注中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从金融丑闻的严重后果及危害性看,金融伦理的提升已成为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稳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怎样评价商业银行的金融伦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水平?怎样通过引入金融伦理,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都已经成为理论上和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1.2 选题意义自2007年以来,由于美国次级贷款引发全球新一轮金融动荡与危机,加上wto过渡期已过,外资商业银行试图大举进入中国,而商业银行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又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理论上,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国内外学术界与实务部门深入了解金融伦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机制与深刻内涵,认识到商业银行存在各种伦理道德问题,特别是有助于深化对商业银行业已经出现的诚信缺失、伦理冲突等现象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本文通过构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金融伦理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与方式,对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应对金融危机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本文构建了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有利于商业银行从定量的角度对其自身进行评价,及时预警,并通过重要指标的路径选择改进自身金融伦理状况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对各类型商业银行员工对金融伦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机制的认同研究,将有利于金融主管部门与实务部门了解国内各类商业银行对金融伦理认同的现状与不足,进而加强商业银行的金融伦理建设,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1.2 国内外文献综述本节对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系统梳理目前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关于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观点,分析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文献综述流程如图1.1所示。图1.1 文献综述流程图1.2.1 关于金融伦理的研究金融伦理是在现代金融理论与企业伦理日益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学科领域。随着金融理论与企业伦理各自研究的进展,它们分别触及到了金融伦理的研究,在这两股研究力量的推动下,金融伦理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目前现代金融业高速发展,并不断出现动荡与危机的情况下,人们对金融伦理的研究更为关切,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1.2.1.1 金融伦理研究的起源对金融伦理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企业伦理领域。1974年11月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召开的第一届企业伦理学讨论会,标志着企业伦理学的正式诞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华尔街发生的一系列金融丑闻引起了人们对金融系统特别是商业银行伦理的高度重视与关注。1987年,一本声称“填补金融伦理学方面的空白”的名为华尔街伦理大全的书问世,开启了金融伦理问题研究的先河1(p1-4)。由于金融不只是个专家系统,理解金融领域中的伦理是至关重要的。对此,伦敦野村国际银行主席安德里斯普林多和牛津坦普尔顿学院研究员比莫普罗德安指出,“尽管新金融理论的大多数理论来源于似乎与价值无关的学科金融经济学,它们仍然要接受伦理的检验”。“绝对理念被移入决策导向型的学科时,必然会扮演规范的角色”。“要在金融领域中形成社会导向,那种旨在强化道德选择能力的个人认知开发比盲目坚持行业规范更为重要”2(p5)。这些研究充分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研究金融伦理的重要性。理论上,学者们日益认识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从业人员不仅仅是“经济人”,更应该是“道德人”,相互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具有道德前提和道德认知,在金融活动与金融交易中,都有各自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因此,金融活动并非纯粹的技术活动,必然会涉及到价值判断。在实践中,少数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或其利益相关者采取了败德行为,引发了不少的“基金黑幕”、非法洗钱、银行倒闭等事件,严重地损害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形象和核心竞争力。一系列因金融伦理问题引发的金融丑闻的出现,使金融伦理逐渐成为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共同关注的课题。1.2.1.2 金融伦理研究的发展以上对金融伦理的初步认识引导人们进一步深入探究其内涵与外延。特别是美国商业伦理协会的会长兼芝加哥大学教授博特赖特 1(p1-4)所著的金融伦理学在2002年的出版,对金融伦理的研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金融伦理的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对金融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伦理重要性、金融领域中的伦理冲突、金融伦理的规制和金融伦理投资产品的开发四个方面:(1)金融伦理的重要性由于金融不是纯粹的技术活动,必然会涉及到伦理价值的判断,因此金融伦理是影响金融机构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符合金融伦理规范的金融企业,可以提高其效率。james和clifford认为,基于伦理行为的公司声誉是公司品牌资本的构成部分,它反映了公司证券的内在价值,有效市场将潜在地为公司伦理行为提供激励3。为了减少由于金融伦理缺失产生的风险危害,ralph和thomas等提出了管理金融伦理风险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伦理观点在自由交易及整个经济和金融中是至关重要的,伦理行为有较高代价,但忽视伦理的代价更大,伦理思想应渗透于不完全市场,故对金融企业而言,重视伦理能避免诸多损失4。在国内,刘宏明和张小金研究了金融信用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认为伦理道德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增加产品的竞争力5。乔英玮研究了金融诚信缺损的主要表现及其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构建以市场交易主体(金融机构和客户)为基础的主体诚信;完善以法律制度、国际惯例和商业习惯为主导的制度诚信;加强以政府监督为主的金融诚信体系等政策建议6。赵向琴在分析金融机构行为伦理和市场效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考察金融市场的效率时,金融机构的行为伦理和社会责任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金融机构行为伦理的确立是赢得投资者信任,从根本上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和公平的重要决定因素7。李刚和王再文通过研究指出,中国政府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过程中忽视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户这一真正资金需求者,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的“圈红”做法和农村金融体系内存在的“系统性负投资”现象,都是金融伦理缺失的表现。农村金融市场上金融伦理的缺失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低下。因此,在今后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时应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意愿,并努力提高农村金融行业职业道德水准8。邹宏秋提出,伦理作为一种与法律相对应的软约束,在现代金融机构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金融企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仅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开拓能力、服务质量和客户资源密切相关,而且与金融机构的信誉和形象、金融机构的和谐有序密切相关。因此,他认为金融伦理有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现代金融行业秩序,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是金融行业良性运行的根本9。(2)金融领域中的伦理冲突金融领域中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从业人员之间存在种种利益冲突和伦理冲突。伦敦野村国际银行主席安德里斯和和牛津坦普尔顿学院的研究员比莫是较早研究金融领域伦理冲突的两位专家,他们在其专著金融领域中的伦理冲突中,比较全面地分析了金融领域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和伦理冲突,认为金融领域的伦理冲突因其市场的本性而恶化。他们把金融领域的伦理冲突归纳为三种基本形式,一是组织内外的风险承担者之间的冲突;二是信息拥有人之间的冲突;三是社会价值中的冲突,包括公司的目标与该目标对社会所产生的终极影响之间的冲突2。同年,博特赖特教授在其专著金融伦理学一书中也论述了金融交易中各种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冲突与伦理冲突问题。他认为受过金融知识训练的人们会进入不同的工作领域,因而在工作中会遇到非常广泛的伦理难题1。在国内,欧阳润平教授比较早地关注了资金融通活动中败德行为引发的金融资产损失的问题,她称之为“金融道德风险”。她提出“金融道德风险”具体可分为:银行道德风险、保险道德风险、证券道德风险、投资道德风险等等。她认为,金融道德风险的产生与长期以来人们对金融风险与金融效率关系的不正确理解有关,与社会伦理作用危机密切相关,与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前提有关10。单玉华研究了金融活动中伦理二难选择及价值依据,认为在金融活动中道德主体在进行伦理选择时面临经济准则与伦理准则的冲突,这是金融活动中必须解决的二难选择。选择的过程实际上是经济准则和道德准则在金融活动中的博弈过程。其提出为了促使人们在金融活动的二难选择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有必要强化金融活动中“经济人”的道德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鼓励人们在二难选择中实现高尚的超功利性。金融建设只有与金融伦理道德建设、金融制度建设、金融法律建设结合起来,才能构建其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11。王琦指出,现实金融生活中金融活动主体存在的三种伦理道德境界:利己与利人并重、利己不损人、损人利己。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更需要讲伦理道德,如果伦理道德缺失,将导致严重的伦理冲突与金融灾难。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因诚信缺失与社会责任缺失两种伦理缺失导致的各种金融丑闻:体制转轨;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行为不规范;管理制度和法律不健全,对金融伦理缺失行为的处罚力度弱,失信成本低;传统文化道德的削弱和丧失、新的文化道德体系还未建立等四个因素是导致金融伦理缺失的主要原因12。(3)金融伦理问题的规制由于金融领域中的诚信缺失和败德行为影响了金融的稳定与发展,因此金融伦理规制成为对金融法律的重要补充,其突出特点就是能够给违背伦理规范者带来麻烦、经济成本和污点惩罚,以抑制非伦理行为和金融秩序的进一步恶化。韦正翔认为,伦理规制可以起到法律规制无法替代的作用,使社会保持较好的道德水准13。许多研究者认识到了法律规制的局限性,对金融伦理的规则进行了研究。戈登博瑞爵士针对市场活动和金融活动中的非道德行为,认为仅有法律规制是有缺陷的。因为法律缺少灵活性,议会也可能没有时间对法律进行修改,解释法律的规定也很严格,而且法律有时会阻碍商业活动的进行,也会养成官僚作风,有时还会出现法律机构膨胀的情况14(p48)。angela对公司的伦理与收益进行分析并指出,公司的成本与公司的伦理规制密切相关,公司通过伦理规制和行为的伦理约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公司股东的利益15。博特赖特同样明确提出,在金融领域仅有法律是不够的2(p9)。在国内,单玉华提出在中外金融体系建设上,人们一直比较注重金融活动的法律调节,忽视金融活动的伦理调节。认为法律调节和伦理调节在规范金融活动的作用上相辅相成、各有所长,对金融活动的有效调节应该是法律调节和伦理调节相结合的双重调节16。丁瑞莲认为,金融领域的诚信缺失和败德行为危及金融的稳定发展,谋求金融发展的伦理支持是现代金融管理的应有程序。根据道德发展的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的内在本质,金融伦理规制存在初、中、高三级层次结构框架。金融伦理的初级层次模式的规制基于“文明的自利”,要求金融活动符合道德行为的最低限度要求。中级层次模式的规制是一种以市场激励为核心的行业及金融机构层面的伦理规范。高级层次模式的规制是交易主体形成了对金融伦理标准的行为内化与超越的自律性规范。该研究同时提出,要从改革金融制度,发展创新因素;规范政府行为,增强政策道德效果;扩大金融开放,加速金融文化输入;建立金融道德能力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重构中国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规制17。李柳提出要构建一个与金融制度相辅相成的金融伦理规制体系,必须做到金融制度的伦理化与金融伦理的制度化。金融伦理规制反映着人们从金融制度汲取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制度的伦理化过程实质是制度的伦理底蕴、伦理性质和伦理依据由低到高的提高过程。金融伦理的制度化则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一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金融领域特殊应用的制度和规制,并通过相应的活动和机构保持和推行这种制度并维系它的权威18。(4)金融伦理投资产品的开发所谓伦理投资(ethical investment),又称社会投资(social investment),或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是运用伦理或社会标准来选择和管理通常由公司的股票构成的投资证券组合。伦理投资具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可以获得多层面的福利效应,伦理投资对公司、金融市场和社会发展具有显著效应。考顿首次指出,金融生活中有几种人情味的融资方法:公共关系活动;支持慈善或者其他有价值的事业;在提供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时注意对待顾客的方式;提供给市场的产品设计本身反映出对伦理或社会的关怀。这几种融资方法中都涉及金融伦理,其中最后一种方法就属于金融伦理投资产品的开发。考顿认为,在金融投资运动中,投资者们会遇到武器制造、赌博、烟草、酒和环境污染等的投资决策,往往产生只顾金融效率还是要兼顾良心不安进行理性投资的伦理冲突19(p170-186)。auke和bert认为,伦理投资中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结合了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社会的关注,不仅考虑投资者的金融需求,而且强调投资的社会影响”。投资者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进行投资决策,以维护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原则、社会与自然的和谐20。iulie分析认为,伦理审查能为公司改变不良行为创造激励。伦理投资作为一种机制,可以补充常规政策的不足进而改进公司的社会责任。伦理投资者也可以获得不同层面的福利效应:一是投资者可以轻松获得与自己偏好一致的投资机会;二是公司的业绩得到真正的改进,以此激励公司进一步发展21。在国内,李树比较早地开展了对伦理投资的研究。他提出,伦理投资是指立足于社会伦理道德,旨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投资活动与行为。伦理投资的基本动机在于社会效益的增进,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使经济运作产生正的外部性。投资者不是单纯追求高回报,更多考虑的是社会责任,实现投资的可回报。从全球伦理投资状况而言,美国始终走在前头22。丁瑞莲认为,伦理投资对公司、金融市场和社会发展具有显著效应。首先,伦理投资对公司的社会行为形成市场激励;其次,伦理投资影响金融市场的主流行为,促进投资基金产品创新,推动公司伦理和透明度建设,对建立诚信的、持续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最后,伦理投资产品是一种平衡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价值的金融产品,能够将公司的社会和环境行为、不低于常规基金的业绩表现和个人的社会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的发展转向一个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健康之路23。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目前关于金融伦理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与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1)金融伦理理论的研究侧重于对金融伦理缺陷的分析和金融活动中利益冲突的揭示,未能对金融伦理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比如,尽管博特赖特(john r. boatright)出版了金融伦理学的研究专著,但是全书主要研究的是金融服务业、投资决策及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和涉及的失德行为,对金融伦理具体的研究内容很少。(2)缺少对各种类型金融机构伦理的细分与深入研究。由于金融领域涉及的范围广,金融机构种类繁多,各类金融市场也具有自身的特征,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各具特点,具体的伦理规范和行为也各异。金融从业人员个体的道德品质更是千差万别。因此,比较细致深入地进行各种类型金融机构伦理的研究也非常需要。(3)对金融伦理规范和评价体系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目前,在国内尚未发现对“金融伦理规范”和“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或专著,国外的研究也主要限于对公司伦理规范与条例的分析,研究方法也过多注重逻辑分析,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对比研究、经验描述等非常不足。(4) 关于金融伦理对金融机构影响的研究不深入。尽管目前理论界认识到金融伦理对金融机构的效率存在较大影响,也与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密切关系,但具体影响的过程是什么?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5)对传统金融伦理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传统金融伦理资源的发掘不够。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数千年沉淀的结果,其中许多合理的成份在现代金融活动中仍然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但是如何实现其现实性转化仍然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从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投资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钢筋买卖合同范本
- 天津市职业大学《民航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微波黄粉虫干燥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单绳矿井提升机塑料衬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赶集摊位投标方案范本
- 2025至2031年中国PP-R冷热给水管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强聚氨酯管托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着色复合母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实验报告3(PN结工艺制备)
- DB44∕T 1988-2017 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
- 第18章生殖毒性研究
- 巧用EXCEL建立合同管理台帐并动态管理合同
- 汽车吊接地比压计算
- 基于单片机的环境监测系统PPT演讲
- 干部个人廉洁档案样表.doc
- 三相异步电动机
- 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毕业设计
- 沟槽管件尺寸对照表
- AGSt品牌保护程序和表格最新版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