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vdc与facts技术 基于matlab的直流输电系统动态特性分析与仿真学 院 自动化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 _ (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 年级班别 14级电气4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 年5 月14日一、 引言与交流输电相比,高压直流输电(hvdc)具有线路输送容量大、造价低、损耗小、电力系统间的非同步联网能力强等优点,而且,直流输电不存在交流输电的稳定问题,有利于远距离大容量送电。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目前已投运10个直流输电工程,包括舟山、葛南、天广、三常等工程。为实现“西电东送”的战略规划,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包括660 kv、800 kv、1 000 kv特高压hvdc工程的建设。近期中国规划发展的hvdc工程主要包括内蒙及陕甘宁地区的煤电通过高压直流或特高压直流向京津塘、山东等地输电,四川水电向华东、华中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等。在此背景下,研究hvdc的结构、运行原理及控制方法,对hvdc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系统的稳态、动态特性等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利用matlab中simulink对hvdc进行建模,并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稳态、直流线路故障、逆变器交流侧a相接地故障仿真,得出相应的仿真波形,验证了hvdc模型的有效性。二、hvdc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hvdc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简单的hvdc输电系统包括两个换流站、直流输电线路以及两端的交流系统。换流站1运行于整流状态,将交流系统1输送来的三相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通过直流输电线路传送到换流站2,换流站2工作于逆变状态,将直流电逆变成三相交流电。图1 hvdc的基本工作原理换流站是hvdc的核心设备。换流站的主要设备如图2所示: 图2换流站主接线图2中主要设备如下:(1) 换流变压器 把交流系统电压变为换流桥所需的交流电压。(2) 换流桥(阀桥) acdc或dcac的变流设备。(3) 直流(平波)电抗器 减少直流电压及电流的波动,受扰时抑制直流电流上升速度。(4) 直流滤波器组 直流侧滤波用,单桥时为6n次谐波,双桥时为12n次谐波(n =1,2,)。(5) 交流滤波器组 交流侧滤波用,一般单桥时为6n1次谐波,如5,7,11,13次及高周;双桥时为12n1次谐波,如11,13次及高周。(6) 无功补偿设备 提供直流系统运行所需的无功功率,并作电压调节用。可采用电容器组、调相机或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三、hvdc仿真模型图3中,500kv、5000mva、50hz的交流输电系统(em)通过1000mw的直流输电线路与345kv、10000mva、50hz的交流输电系统(en)相连。两个交流输电系统的相角为80度,基频为50hz,并带有3次谐波。输电线路为300km,线路电阻为0.015, 线路电感为0.792, 线路电容为14.4n;em侧线路电阻为26.07,线路电感为48.86mh;en侧线路电阻为6.205,线路电感为13.96mh;两端均接0.5h的平波电抗器。整流桥和逆变桥均由两个通用的6脉冲桥搭建而成。交流滤波器直接接在交流母线上,它包括11次、13次和更高谐波等单调支路,总共提供600mvar的容量。两个断路器模块分别为模拟整流器直流侧故障和逆变器交流测故障。图3 hvdc仿真模型图3.1整流环节双击图3中的“整流环节”子系统,如图4所示。其中,变换器变压器使用三相三绕组变压器模块,接线方式为y0-y-来联结,变换器变压器的抽头用一次绕组电压的倍数(整流器选0.90,逆变器选0.96)来表示。 图4整流环节子系统结构双击图4中的“整流器”子系统,打开后如图5所示。其中,整流器是用两个通用桥模块串联而成的12脉冲变换器。图5整流器子系统结构3.2逆变环节双击图3中的“逆变环节”子系统,如图6所示。与“整流环节”子系统结构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图6逆变环节子系统结构3.3滤波环节从交流侧看,hvdc变换器相当于谐波电流源;从直流侧看,hvdc变换器相当于谐波电压源。交流侧和直流侧包含的谐波次数由变换器的脉冲路数p决定,分别为kp1(交流侧)和kp(直流侧)次谐波,其中k为任意整数。对于本节的仿真而言,脉冲为12路,因此交流侧谐波分量分别为11次、13次、23次、25次直流侧谐波分量为12次、24次。为了抑制交流侧谐波分量,在交流侧并联了交流滤波器。交流滤波器为交流谐波电流提供低阻抗并联通路。在基频下,交流滤波器还向整流器提供无功。双击图3中的“滤波器”子系统,如图7所示。可见,交流滤波器电路由150mvar的无功补偿设备、高q值(q=100)的11次和13次单调谐滤波器,低q值(q=3)的减幅高通滤波器(24次谐波以上)组成。图7滤波器子系统结构四、仿真结果分析基于图3所示的hvdc模型,分别对系统稳态、直流线路故障、逆变侧a相接地故障的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下。4.1 稳态系统波形仿真后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如图8所示。图中vdl表示直流侧线路电压,id和idref分别表示直流侧线路电流和实际参考电流,均为标幺值,alpha为整流器的触发延迟角。可见,系统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稳定运行。稳态后,直流电压为1pu,直流电流为1pu。图8 稳态系统直流侧波形4.2 hvdc系统的起停和阶跃响应仿真波形打开整流器示波器,得到电压和电流波形如9所示。波形从上到下依次为以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压,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流和实际参考电流,以角度表示的第一个触发延迟角,整流器控制状态。图9 整流侧相关波形打开逆变器示波器,得到电压和电流波形如10所示。波形从上到下依次为以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压和直流侧参考电压,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流和实际参考电流,以角度表示的第一个触发延迟角,逆变器控制状态,熄弧角参考值和最小熄弧角。图10逆变侧相关波形结合图9和图10可以得出其仿真的大致过程如下:1)晶闸管在0.02s时导通,电流开始增大,在0.3s时达到最小稳态参考值0.1p.u.,同时直流线路开始充电,使得直流电压为1.0p.u.,整流器和逆变器均为电流控制状态。2)在0.4s时,参考电流从0.1p.u.斜线上升到1.0 p.u.(2ka),0.58s时直流电流到达稳定值,整流器为电流控制状态,逆变器为电压控制状态,直流侧电压维持在1 p.u.(500kv)。在稳定状态下,整流器的触发延迟角在16.5附近,逆变器的触发延迟角在143附近。逆变器子系统还对两个6脉冲的各个晶闸管的熄弧角进行测量,熄弧角参考值为12,稳态时,最小熄弧角在22附近。3)在0.7s时,参考电流出现-0.2 p.u.的变化,在0.8s时恢复到设定值。可见系统的阶跃响应。4)在1.0s时,参考电压出现-0.1 p.u.的偏移,在1.1s时恢复到设定值。可见系统的阶跃响应,此时逆变器的熄弧角仍然大于参考值,5)在1.1s时,整流器为最小值限制控制状态,逆变器仍为电压控制状态。6)在1.4s时,触发信号关断,使得电流斜线下降到0.1 p.u.。7)在1.6s时,整流器侧的触发延迟角被强制设置为166,逆变器侧的触发延迟角被强制设置为92,使得直流线路放电。8)在1.7s时两个变换器均关断,变换器控制状态为0.在本仿真中,控制状态有七种:0表示关断,1表示电流 控制,2表示电压控制,3表示最小值限制,4表示最大值限制,5表示的设定值或者常数,6表示控制。4.3 直流侧线路故障打开直流侧断路器dc fault模块,设置其在0.7s时导通,0.75s时断开,接地时间为0.05s,将仿真结束时间设置为1.4s。整流侧相关波形如图11,逆变侧部分相关波形如图12。图11分析如下:直流侧接地短路时,直流侧电流激增到约2.2p.u.,直流侧电压降为0。通过直流侧保护模块的调制,参考电流下降到0.24pu,因此故障发生后,直流侧仍有直流电流流通。在t=0.772s时,触发延时角被强制设为1660,整流器运行在逆变状态,直流侧电压变为负值,存储在直流线路中的能力转而向交流系统输送,导致故障电流在过零点时快速熄灭。t=0.822s时,触发延时角强制1660解除。直流侧电压和电流在0.5s后恢复正常。图11 整流侧相关波形图12逆变侧相关波形 其中,图11中从上到下分别为以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压,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流和实际参考电流,以角度表示的第一个触发延迟角,整流器控制状态。图12中从上到下分别为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压和直流侧参考电压,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流和实际参考电流,以角度表示的第一个触发延迟角,逆变器控制状态,故障处的短路电流,逆变侧交流侧三相电压和电流。4.4 交流侧线路故障取消直流侧断路器动作,使逆变侧断路器在0.7s时导通,0.8s时断开,接地时间为0.1s。逆变侧的相关波形如图14所示。图13分析如下:故障导致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出现了振荡,故障开始时,逆变器两个阀进行换相时,因预计关断的阀关断后,在反向电压期间未能恢复阻断能力,当加在该阀上的电压为正时,又重新导通,即出现了换相失败现象,直流电流激增到2pu。t=0. 8 s时清除故障,逆变侧保护模块将参考电流调节到0.3pu,经0. 35 s后系统恢复正常。图13 整流侧相关波形图14 逆变侧相关波形其中,图13中从上到下分别为以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压,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流和实际参考电流,以角度表示的第一个触发延迟角,整流器控制状态。图14中从上到下分别为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压和直流侧参考电压,标幺值表示的直流侧线路电流和实际参考电流,以角度表示的第一个触发延迟角,逆变器控制状态,最小熄弧角,故障处的短路电流,逆变器交流侧线路故障时的三相电压和电流。五、结论利用matlab的psb及其它工具箱(如simulink),能方便准确地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进行建模和仿真,且仿真时间短,可实时显示各参数的变化,便于直观地分析系统性能,验证了hvdc模型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 李兴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2 徐政.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交流输电控制装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3 赵畹君.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4 韩民晓,文俊,徐永海.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原理与运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 于群,曹娜.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6 王晶,翁国庆,张有兵.电力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应用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气压维护装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科技学院《日语新闻听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英语短篇小说佳作欣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成型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某建筑劳务分包合同
- 索鞍安装施工方案
- 2025绿化工程供料合同范本
- 2025年“1+N”全景式假期成长实践作业设计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国铁艺货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技术规范+解读
- 【MOOC】大学体育(二)-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公积金房贷垫资协议书
- 鲁班造桥课件
- 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
- 民法典医疗损害解读
- 2024年10月自考04851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养老项目案例研究-泰康之家北京燕园市场调研报告
- 危重症患者护理
- 纺织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资源、环境和国家安全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