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07–2008学年冬季学期《宏观经济学(甲)》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浙江大学2007–2008学年冬季学期《宏观经济学(甲)》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浙江大学2007–2008学年冬季学期《宏观经济学(甲)》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浙江大学2007–2008学年冬季学期《宏观经济学(甲)》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20072008学年冬季学期 宏观经济学(甲)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 开课学院:经济学院,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计算器 入场 考试时间:2008年1月16日,所需时间:120分钟 考生姓名:_学号:_专业:_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当实际gdp为17500亿美元,gdp折算指数为160时,名义gdp 为 【】 a、11000亿美元b、15700亿美元 c、28000亿美元d、17500亿美元 2下列哪一项应该计入gdp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企业收取一笔货款利息 3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和间接税等于 【】a、国内生产净值b、国民收入c、个人收入d、个人可支配收入4.若个人收入为$550,所得税为$70,消费为$430,利息支付为$10,个人储 蓄为$40,那么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 a、$500b、$480c、$470d、$4405若消费函数为c=a+by,a、b0,那么,平均消费倾向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6商业银行初始存款为500万元,法定准备率为10%,则存款总额为【】 a、 450万元b、500万元c、4500万元d、5000万元7实际的总需求为3万亿元,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为2.5万亿元,则经济中 存在着【】 a、通货膨胀,但已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但有失业c、通货膨胀,且没有充分就业d、物价稳定,且已充分就业8充分就业是指消灭了哪类失业之后的就业状态 【】a、自愿失业b、非自愿失业c、摩擦失业d、所有失业 9.如果某一经济状态同时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右边,则有【】 a、islslmd、im10假设某国某一时期gdp增长率为9%,同一时期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分别 为2%和10%,劳动与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6和0.4,则全员生产要素率的 增长率是多少【】 a、2.6%b、5.2%c、3.8%d、42.2%11.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 a、债券价格趋于下降b、债券价格趋于上升 c、债券收益率不变d、债券价格不变 12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w大于实际增长率ga,经济将 【】 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13.下列哪一项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 【】 a、累进税率制b、政府开支直接随gdp水平变动 c、社会福利保障支出d、失业救济支出 14如果is曲线和lm曲线在中间区域相交,则【】 a、单独采用财政政策将更有效b、单独采用货币政策将更有效c、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将更有效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将失效15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那么实际货币供给曲线将会 【】 a、向左方移动,利率上升b、向右方移动,利率上升c、向左方移动,利率下降d、向右方移动,利率下降16供给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a、供给创造需求b、需求创造供给c、货币供给最重要d、自然率17假定经济已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8格雷戈里曼昆是哪个宏观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a、货币学派b、供给学派c、理性预期学派d、新凯恩斯主义19面对“滞胀”,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组合【】a、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b、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c、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d、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20下列哪一项政策会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刺激劳动力投入政策d、科研教育政策二、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假设某一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为tr62.5,(单位均为亿元),税率t0.25。(1)求均衡的总产出。(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总产出为1200,试问用增加政府购买、减税或者增税并将增加的税收全部用于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 2若某一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如下:c=200+0.8y,i=300-5r, l=0.2y-4r,m = 320 (单位:亿元)。试求:(1)is -lm模型和均衡条件下的总产出水平及利率水平。(2)若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水平为2500亿元,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追加的投资应为多少?分析该政策的“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3)若政府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仍想保持原有的利率水平,应采取什么政策措施?追加的投资或货币供应各为多少?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 用ad-as模型阐述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3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及其含义。 四、论述题(两题中任选一题做,20分) 1. 阐述有效需求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的区别与内在逻辑关系。 2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阐述宏观经济波动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cdbbadabdcabbcdabdbd二、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由y=c+i+g=100+0.8(y-0.25y+62.5)+50+200 得ye=1000 (5分)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2.5,税收乘数=-2转移支付乘数=2(5分) 2(1)y = 2000亿元,r= 20(5分) (2)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政府追加的投资225亿元,有效需求可以达到2500亿元,此时的利率为r=45;若利率维持在r=20,则y=3125亿元;因此,收入效应为500亿元,挤出效应为625亿元。(5 分) (3)同时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政府追加的投资为100亿元,中央银行追加的货币供应也为100亿元。 (5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交易性货币需求:指人们出于交易和预防动机而持有的货币。 l1 = l1(y)= k y(0 投机性货币需求:指人们为买卖有价证券持有的货币。 l 2 = l 2(r)= -hr(h0)(3分)货币总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 l = l1 + l2 = k y - h r(4 分)2图示说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混合型通货膨胀(6分),然后阐明如何用宏观经济政策对付通货膨胀,比如,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从而抑制通货膨胀。(4分)(要求作图,不作图只说明,最多得6分) 3.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s.f(k)=k+nk。其中s为储蓄率,f(k)是集约形式的生产函数,k为人均资本量,k为人均资本增量,n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此也代表劳动力的增长率。(4分)方程的含义是,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增量,即每个劳动力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深化;另一部分为每增加一个劳动力平均应该配备的资本设备,也被称为资本广化。(3分)利用基本方程可知,当k=0,即sf(k) = nk时,经济增长率y/y等于人口增长率n;并且经济增长将稳定在sf(k) = nk, 即k= 0处。 (3分) 四、论述题(20分) 1要点:三个模型都说明总产出的决定,并且其推导都用到了i=s这个重要前提;(5分)但是,有效需求决定模型只反映商品市场的均衡,不考虑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5分)is-lm模型反映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没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化,但考虑了利率水平的变化;(5分)ad-as模型反映了商品、货币和劳动市场的均衡,并且同时考虑了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5分) 2.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为熨平宏观经济波动,可以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控。(4分)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支出的改变,来直接调节总需求政策。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和减税;)经济膨胀时期,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购买和增税。(4分)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