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术围手术期流程》PPT课件.ppt_第1页
《CI术围手术期流程》PPT课件.ppt_第2页
《CI术围手术期流程》PPT课件.ppt_第3页
《CI术围手术期流程》PPT课件.ppt_第4页
《CI术围手术期流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 适应证 1958年sones首先开展经肱动脉切开行冠 脉造影 经皮穿刺动脉的方法是1962年rickets和 abrams第一次应用 年和 加以改进。目前,冠脉的介入治疗和手 术治疗都基于其造影. 适应证随着技术和经 验而扩大。 对于冠脉的适应证, 有句名言,只 要操作医生称职合格, 设备完善,对患者的危 险性在可以接受的范 围,凡是需要显示冠脉 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 都有冠脉造影的指征 。 收益和风险 (1)患者的全身情况能否耐受操作 ; (2)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 ; (3)手术操作成功的可能性 ; (4)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 (5)远期效果 ; (6)费用。 1.慢性稳定性冠心病 与药物治疗相比总体上不能降低死亡及MI发生率,但有 证据表明,在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的患者中PCI仍比药物 治疗具有优势。因此,PCI应主要用于有效药物治疗的基 础上仍有症状的患者以及有明确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 患者。DES的使用,PCI辅助药物治疗的改进,使PCI疗 效有可能进-步提高。但规范的药物治疗仍是治疗的基础 ,相当一部分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 可避免或推迟PCI。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大范围心肌 缺血证据的患者,PCI疗效较为肯定,应尽可能置入支架 。较为复杂病变如慢性完全闭塞和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已 有较多的临床证据,推荐级别有所提升。但糖尿病合并多 支血管病变,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等仍不能充分证明PCI的 疗效等同于或优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FFR=0.81 2.非ST段抬高ACS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MI。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危险度高的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策 略显示了明显优势。所以,这些患者PCI的指征是建立在 危险分层的基础上。危险分层的方法常用的有TIMI危险积 分和GRACE预测积分,这些危险分层的指标都是将患者 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生物标志物及其他辅助检查指 标进行分析,权重后总结而来。实际上针对不同患者要灵 活应用这些指标及组合,其中胸痛持续时间过长、有心力 衰竭表现、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中、高危以上的非ST段抬 高ACS患者行PCI应遵循首先进行危险分层,合理规范的 术前、术中用药和恰当的PCI策略,危险度越高的患者越 应尽早行PCI,术前、术中的用药如抗血小板治疗、抗凝 治疗等也随着危险度的增加应适当的加强。 3.急性心肌梗死 () 1.直接 2.溶栓后易化 3.急性期后的择期 4.术后 术后大约有 4% 8%的患者发生 心肌缺血 ,缺血的原因为自体冠状动脉病变 进展和 (或 )旁路移植血管狭窄、堵塞。 术后 10年时 ,50%的静脉旁路移植血管闭 塞 ,剩下的 50%也有一半有病变。 早期 ( 1年)支架内血栓的问题,发生率每年 约0.5%,可能与内膜愈合延迟有关。 目前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问题得到广泛 关注,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每年增加0.6% ,提前中止氯吡格雷治疗是最主要的危险 因素。06个月内不服用氯吡格雷可使支 架内血栓发生增加11倍。因此,双重抗血 小板治疗是预防支架内血栓发生,减少临 床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 对于能够耐受的高危病变患者,如左主干 、分叉病变和长病变患者,可以使用2年。 IVUS和OCT IVUS观察DES发现,支架置入术后如支架扩张和 贴壁不理想,需要进一步采用高压球囊后扩张, 而支架放置不理想尤其是扩张不充分是DES术后 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的重要原因。成功的球 囊扩张术后,IVUS证实40%-80%的病变存在单 个或多个夹层分离,通常发生在软、硬斑块交界 处。IVUS对夹层分离深度和范围的判断有助于指 导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指导支架置入的时机 和位置。IVUS也可识别壁内血肿,指导采取进一 步的治疗措施。IVUS是目前检出晚期支架贴壁不 良方面有价值的方法。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轴向分辨率为10m,因此可提供接近于组织学 检查 .而IVUS对薄纤维帽和细小破口的识别受限 于其分辨率。 0CT的局限性:血液可明显干扰光的传递和深部组 织穿透力,第一代OCT检查时必须进行持续的盐 水灌注以替代血液,所以检查中可导致心肌缺血 ,并且不能用于冠状动于直径较大( 4.0mm)显 像,或仅能显像血管管腔里的组织结构,因此 OCT不适合于血管壁深层结构的显像。 血流储备分数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 FFR) 定义为充血状态下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远端的平均 压与主动脉平均压的比值。通过导管技术, 0.014 英寸的压力导丝能测定冠状动脉压力。 FFR不依赖于心率、血压、心室收缩力等变化, 基本不受微循环功能障碍影响。腺苷或嚣粟碱可 介导冠状动脉最大充血反应。无论微循环功能和 血流状况如何,正常血管的FFR值应为1;如果 FFR 0.75,可认为狭窄没有临床意义,FFR Clopidogrel 双联治疗 Aspirin p 消化道出血 心血管事件死亡增加 总体死亡率增加 双联抗血小板 + PPI 胃肠道风险降低 心血管风险? 肝脏主要代谢酶: 细胞色素P450 (CYP3A4, CYP2C19) ADP receptor (P2RY12)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氯吡格雷 与PPI的共同代谢途径, PPI可竞争性抑制 CYP2C19活性 降低活性氯吡格雷血药 浓度 降低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缺血性事件率可能上升 氯吡格雷(clopidogrel)的代谢 是否需要 PPI 作为消化道出血的初级预防? Digestion 2008;77:173-177 1/213= 0.5% 29/487= 6% Aspirin与Clopidogrel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从消化道角度,针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所致消化道出血, PPI是第一选择 随着抗栓治疗强度的增加,出血风险也有所增加 ,大出血将增加死亡、心梗和中风的危险,同时 也增加了支架血栓的风险。如果发生脑出血那是 致命的;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TIMI 标准)则应 停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禁食、输血,并静脉使 用质子泵抑制剂、口服凝血酶和云南白药等止血 药物。如果是轻度出血因此(TIMIB标准)则可 以停用阿司匹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发 生过敏,则应停用过敏药物,阿司匹林的过敏现 象相对较多,首先停用阿司匹林,继续服用氯吡 格雷。或者用其他类型药物替代阿司匹林。 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与临床药学专家的初步共识 1. 严格掌握抗血小板治疗适应证 识别高危患者,“按需”使用PPI 对使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进行出血监测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 年/5 月/21 日/第C02 版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 年/5 月/21 日/第C02 版 血小板糖蛋白II b/IIIa受体拮抗剂: (1)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EMI (UA/NSTEMI)行PCI的患者 ,如未服用氯吡格雷,应给予一种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 体拮抗剂。在实施诊断性CAG前或PCI术前即刻给药均可 。( 2 )UA/NSTEMI行PCI的患者,如已服用氯吡格雷,可 同时给予一种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 (3)STEMI行PCI的患者,可尽早应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 受体拮抗剂。 (4)接受择期PCI并置入支架的高危患者或高危病变(如 ACS、近期MI、桥血管狭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及 CAG可见的血栓病变等),可应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 体拮抗剂,但应充分权衡出血与获益风险. 抗凝药物 普通肝素: (1 )行PCI的患者应该使用普通肝素。 (2) UA/STEMI拟行早期侵入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建议优先选用普通 肝素。 (3)STEMI行直接PCI者应使用普通肝素。 (4) PCI术前用过普通肝索者,PCI术中必要时追加普通肝素,并考虑 是否应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 (5)应用普通肝素剂量的建议:与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扰剂合用 者,围术期普通肝素剂量应为50-70U/Kg,使活化凝血时间 (ACT)200S;如未与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合用,围术期普 通肝素剂量应为60-100 U/kg,使ACT达到250 -350S( HemoTec法) 或300-350S( Hemochron法)。当ACT降至150-180S以下时,可拔除 鞘管。 (6)对于行非复杂性PCI者,术后不应常规应用普通肝素。 (7)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建议优先选用普通肝 素。 低分子肝素: (1)UA/NSTEMI接受早期保守治疗或延迟PCI者,建议使用低分子肝 素。 (2)如PCI术前已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建议在PCI术中继续使用低分子 肝素,如PCI术前8-12h接受过标准剂量依诺肝素皮下注射,应于PCI 前静脉追加0.3mg/Kg的依诺肝素,如PCI术前8h内接受过标准剂量 依诺肝素皮下注射,勿需追加依诺肝素。但应注意防止导管内血栓发 生,必要时增加抗凝药的使用。 (3)不推荐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混用及不同低分子肝素之间交叉使 用。 (4)因低分子肝素对ACT影响较小,故PCI术中使用低分子肝素者无须 常规监测,术后亦不应将ACT作为拔除鞘管的依据。出血高危患者必 要时可监测Xa因子活性。 (5)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肌酣清除率30ml/min)如需使用低分子肝素 抗凝,其用量应减少50%。 PCI后二级预防药物治疗 1.抗高血压治疗 2.调脂治疗: ( 1 )使用他汀类药物达到以下目标:( 1) LDL-C2.60 mmol/L (2)极高危患者(如ACS、糖尿病 )LDL-C2.08mmol/L。 3.糖尿病治疗: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以使 HbA1c 6. 5% 4.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1)阿司匹林:无过敏及出血风险增加的支架术后患者,阿 司匹林100mg/d,长期服用。 2)氯吡格雷:置入DES者,无高危出血风险时75mg/d至 术后至少12个月。置人BMS者,75mg/d至少1个月。阿 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者可用氯吡格雷替代。 5.B受体阻滞剂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长期合用:(1 )华法林联 用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时可增加出血风 险,应尽量选用BMS,且术后应密切观察 出血情况。(2)PCI后需用华法林、氯毗格 雷和阿司匹林时,建议INR应控制在2.0- 2.5,阿司匹林采用低剂量(75mg/d) ,氯毗 格雷75mg/d 对比剂均为有机碘对比剂。根据渗透压的高低可 将对比剂分为等渗对比剂(300-330mosm)、相对 低渗对比剂(640-900mosm)和高渗对比剂(1500- 2300mosm)。高渗对比剂由于不良反应多,已被 淘汰。目前常用的对比剂以低渗或等渗对比剂为 主。 等渗对比剂(非离子型二聚体有机腆对比剂)与血 浆等渗,适用于易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高危人群 。理想的对比剂应具备成分含量高、显像效果佳 、无生物活性、过敏反应少、体内外稳定性好, 且肾毒性低等特点。 对比剂的用量和毒副性用密切相关 副作用 l.过敏反应:过敏试验;对有对比剂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造影前可预 先使用抗组织肢药和(或)糖皮质激素等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高危 患者应选用非离子型等渗或低渗对比剂,并控制对比剂的单次剂量和 总量。 2.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apathy , CIN) : CIN是指排除其 他肾脏损害因素后使用对比剂后24-72h内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 通常以血清肌酐(SCr)水平较使用对比剂前升高25%以上或SCr绝对 值增加44.2mol/L(0.5 mg/dl)以上作为诊断标准。 CIN的防治:(1)水化疗法:使用等渗晶体液(生理盐水或重碳酸盐溶液) 比低渗溶液可能更为有效。方法:从造影前6-12h至造影后12h,应用 生理盐水持续静脉点滴(1.0-1.5ml.kg-1.h-1),保持尿量75-125ml/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