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节庆文化.ppt_第1页
旅游与节庆文化.ppt_第2页
旅游与节庆文化.ppt_第3页
旅游与节庆文化.ppt_第4页
旅游与节庆文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旅游与节庆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节庆与旅游 第二节 中国传统节庆的类型及特征 第三节 中国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中国传统节庆与旅游 一 中国传统节庆的产生和发展 是人类社会一个非常独特的社会现象。 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长期积淀形成的一 块活化石, 又是一定社会从基础到意识 诸种形态反映投射的多棱镜。 (一)起源 先秦:原始崇拜和农业祭祀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真正的文化实体开 始产生,许多文化 习俗 的内容被官方或准官方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为后来的 节日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二)初步定型 西汉时期:奠定了传统节日的基本形态 (三)第一次整合 魏晋南北朝:1 以佛教文化为内容的节日从此渗透到民间,并与我 国传统节日文化相符合 2 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内容渗入传统节日中,增加节日 活动的内容与内涵 3 士大夫的消闲文化下移民间,成为节日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 (四)第二次整合 唐宋:1 与唐不同官方文化市民文化, 两股文化构成有宋一代文 化发展的主流, 这对节日文化的整合无不产生重大影响。 2 唐宋时期对传统节日的整合主要体现为注入娱乐和礼仪 的文化元素,而娱乐的元素在节日中占主要地位 (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现代:1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仍在民间广泛沿 袭,并赋予它新的形势 2 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 诞节等一些西方节日为中国人表达情感提供了新的方 式,在大中城市的年轻人中尤为流行 二 中国传统节庆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一 )节庆活动提升了城市旅游形象 (二) 节庆活动丰富了城市旅游内容 (三) 节庆活动促进了旅游设施建设 (四) 节庆活动影响了旅游业发展模式 (五) 节庆活动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传统节庆的类型与特征 一 中国传统节庆的类型 按节庆的性质(目的)分为 (一)农事生产类节庆 立春节的“鞭打春牛”和张贴“春牛图” 冬至节“九九消寒图”、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 、添仓节的“打囤添仓”、春龙节的“引龙兴雨” 分龙节的“分龙彩雨”以及七夕节的“赛巧会” (二)宗教祭祀类节庆 在我国各民族民俗节日中,以宗教祭祀为主要内容的节日 最多。 汉族:年节、清明节、中元节、中和节 中秋节、浴佛节、冬至节 西北少数民族:“开斋节” 、“宰牲节” 藏 族:“传大召”、“传小召”、“燃灯” 赫哲族:“跳鹿神” 达斡尔族:“依尔登”(萨满的祭礼) 鄂伦春族:“祭月亮”、“祭北斗星”、“送 火神” (三)驱邪祛病类节庆 节挂桃符、请门神、元宵节“度厄”,春龙节“照百 虫”、清明戴柳、端午节插艾、戴五彩线、喝雄黄 酒,重阳节插茱萸、饮菊花酒、各节洒扫庭除 (四)纪念类节庆 寒食节的禁火与寒食 端午节龙舟竞渡、食粽子 中秋节食月饼 腊八节食腊八粥, 藏族雪顿节的藏戏演出 锡伯族杜因拜专扎坤节的“念说”、“ 贝伦舞”及射箭” 壮族歌墟节的“欢龙洞”、“欢窝敢 (五)喜庆类节庆 汉族的年节 我国的其他民族如 蒙古族、满族、藏 族、塔吉克族、苗 族以及达斡尔族、 纳西族、高山族、 侗族等以喜庆丰收、 迎接新岁为主题的 年节 (六)社交娱乐类节庆 大理白族:“绕山林” 苗族的:“踩花山” 仫佬族:“走坡” 彝族:“插花会” 甘肃回、汉、东 乡等族聚居地区:“花儿会” 蒙古族:“那达慕” 汉族:清明踏青、重阳登高以及猜灯 谜、“走月亮”、放风筝 二 中国传统节庆的特征 (一)周期性首要特征 周期性:指传统节庆文化具有定时定期的特性。 1 从起源的角度看,传统节庆周期性异常明显 2 传统节庆是以年为单位而轮回的,由此形成了年复 一年、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特征 (二)民族性 (三)群众性 家庭圈子内:年节的“合家欢”宴、中秋的拜 月仪式、端午食粽、重阳踏青 大规模群众性集会:元宵观灯、端午赛龙舟、 年节庙会 (四)地域性 1 各个民族因历史的文化的原因而各有其相对集中的聚居 地,从而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与此同 时,各民族的节庆文化又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如 此,这两大特点相互结合,相得而益彰,使传统节庆文 化的地域性特点表现地淋漓尽致。 2 在广大汉族人群之中,由于南北东西地理环境、社会背 景、文化渊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节庆文化也呈现出鲜 明的地域性特点。如同为年节,北方冰城哈尔滨有五彩 缤纷的冰灯迎新,而南国广州则用姹紫嫣红的花市接 春;同样是端午节,南方水乡有龙舟竞渡,北方平原则 只有角粽飘香,等等。 (五)综合性 1 传统节庆文化的综合性,亦称复合性,是指传统节 庆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浓郁的 包容和涵盖特性。 2 从传统节庆的民俗活动内容和形式来看,其中包括 容纳了文学艺术、服饰、礼仪、饮食、宗教、哲学 以及娱乐方式、体育项目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 行为文化的广泛内容,而决非单一的文化内涵。 3 时至今日,传统节庆文化已日益成为民俗学、文化 学、人类学、历史学、旅游学、经济学、民族学等 多学科所共同关心的课题。可以说,这从另一个方 面说明了传统节庆文化的综合性特征。 (一)传承性 (二)变异性 一般说来,文化的传承性是相对的,而变异性是绝 对的,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和进行着。传统节庆文化 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同样真切地表现出了 变异性特征 传统节庆文化的精神层面因受到不断的冲击、影响 下而呈现出变化的趋势: 传统节庆文化的物质层面因受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形 成的变异性更加明显 节庆的娱乐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 (八)实用性 1 实用性:是指节庆文化具有实际的功用 2 节庆活动是应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 的,同时亦伴随着人们的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体现 出较强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 (1)传统节庆文化寄托和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热切向往之情 (2)节庆活动满足了人们旨在通过信仰崇拜而需 求心理平衡的需要 (3)节庆活动具有强身健体、益智娱情的直接功 效 (4)节庆活动还有促进经济和生产繁荣 的意义 第三节 中国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 丰富多彩、影响广大的中华传统节庆文 化之中,蕴含着厚重、真切的传统文化 和民族精神内涵 一 中国主要的传统节庆 春节 1 俗称:“年节” 2 源起:始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并一直延续 两千多年至今 3 内容: (1)除旧布新:扫房屋、刷墙壁、剪窗花、贴春 联、置办年货、添置新衣、洗头沐浴、准备年节 器具等。 (2)祭祝祈年:除夕夜民间有燃放爆竹、点 旺火、击鼓逐傩 (3)合家团圆、敦亲祭祖: 吃“团年饭、长辈给孩子分“压岁钱”、 “守岁” 子时以后,敬天地、祭列祖 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物,以庆新 年、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 等 元宵节 1 时间:每年的正月十五 2 俗称:“元宵节”、“灯节”、“上 元节” 3 主要活动:各地花炮烟火不断,锣鼓 声震四野、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 踩高跷、跑旱船、观灯赏灯、猜谜看戏 清明节: 1 时间: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 2 主要活动:寒食禁火、祭扫坟墓、踏青 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打 马球、插柳 端午节 1 时间: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2 俗称:“天中节”、“端阳节”、“ 五月 节”、“地腊节” 3主要活动:煎兰汤沐浴、采菖蒲和艾叶 插于门上、制作饮用雄黄酒 、 、系五彩线、吃粽子、赛龙 舟。 中秋节 1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2 俗称:“仲秋节、“秋节”、“月夕”、 “月节” 3 源起:古代的秋祀、拜月习俗 宋代达到极盛,此后一直流行 不衰 唐代,中秋拜月、祭月、供月、 礼月、赏月、玩月已蔚然成风 4 主要活动:合家团聚、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1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2 俗称:“重阳”、“重九” 3 主要活动:登高、赏菊、饮菊花酒、 佩茱饴、食菊花糕 二 中国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 除旧布新 按民间说法, “尘”与“陈”谐音,既指旧 岁的陈年污垢,也指旧年的不愉快。迎春扫尘有 “除陈布新”之义,把房屋、家居、衣物等都收 拾干净,让自己的房子年年整洁,不会太乱或太 脏,以驱除晦气,引入旺气,辞旧迎新。与此同 时,家家户户也开始采购物品,准备年货,添置 新衣新帽以及走亲访友所需物品,大街小巷处处 洋溢着人们为新年准备的欢乐气象。迎春扫尘寄 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祭祝祈年 年节的祝福既有家人的彼此祝福, 如子孙 给长辈祝寿、拜年, 长辈给晚辈分送 “ 压岁钱” ; 也有对家人以外的其他人的祝 福, 如你来我往的“ 拜年” 活动; 还有 家家户户张贴的大红 “ 福” 字等, 共同 营造出一种祝福的节庆气氛。其它一些节 日, 如人日节、立春节、春龙节、七夕节 、中秋节, 等等, 都有祈祷全家安康、多 子多福,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和天下 太平等祝福之意。 体现在节日饮食和其它习俗方面, 祝 福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年节各地流行 的食物“ 年糕” , 谐音“年年高” , 含有生活一年更比一年美好幸福之 意。七夕节的“ 巧果” , 女孩子吃 了会心灵手巧, 一如传说的“ 织女” 般聪慧。人日的“ 太平团” , 吃了 以后, 可保一家老小一年无恙, 并还 要将自家的“ 太平团” 馈晌他人,叫 做“响太平” , 亦是取其谐音 “享 太平” 之意。 民俗方面, 清明戴柳、端午插艾、除 夕挂冬青和松柏枝于房檐、新年流行 吉利话等, 都是祝福之意的外在表现 团圆美满 1 在传统节日中, 有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八月十五 的中秋节等一家团圆的佳节, 正是刻意安排在“ 一轮明月转玉盘” 的月圆之夜。 2 传统节庆饮食民俗中的汤圆、元宵、月饼、 粽子等食物, 亦以其外在的团圆之形, 传承着相 沿几千年的淑世情怀, 传递着一份流传千载的热 情和真诚,以团圆的圆字命名, 而且食物本身, “除了它内在的甜美可口之外, 外形的团团圆圆, 还有团圆、和睦、幸福的深刻寓意。 3 春节:“ 民工潮”、“ 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