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科课程谘询会.ppt_第1页
高中音乐科课程谘询会.ppt_第2页
高中音乐科课程谘询会.ppt_第3页
高中音乐科课程谘询会.ppt_第4页
高中音乐科课程谘询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2005年6月23日(星期四)上午9:30至下午12:30 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會議室AC2 n2005年6月24日(星期五)下午2:00至5:00 北角百福道4號香港教師中心106-107室 n網上報名: 培訓行事曆 .hk (課程編號:CDI020050488) 新高中音樂科課程諮詢會 1 教育統籌局 2005 新高中學制新高中學制 2 第一輪諮詢的結果 n根據教育統籌局於2004年10月至 2005年1月進行的諮詢,高中與高 等教育新學制深受社會各界歡迎。 n2005年5月發表的高中與高等教育 新學制報告書指出,新學制將於 2009/10學年實施 。 3 第一輪諮詢的結果 (中學問卷調查) n九成半以上教師認同音樂科課程理念、宗 旨、目標及架構。 n約有八成的教師贊成以音樂聆聽、演奏和 創作為課程主要的學習範疇,以取代向學 生灌輸音樂理論和歷史等知識。 n九成半以上教師贊成音樂聆聽、演奏和創 作所佔的建議比重,分別為40%、20%和 20%,另外有20%是選修部分。 4 第一輪諮詢的結果 (2004年11月兩次諮詢會問卷調查) n約有九成教師認同音樂科課程理念、宗旨 、目標及架構。 n約有八成的教師贊成以音樂聆聽、演奏和 創作為課程主要的學習範疇,以取代向學 生灌輸音樂理論和歷史等知識。 n約有八成教師贊成音樂聆聽、演奏和創作 所佔的建議比重,分別為40%、20%和20% ,另外有20%是選修部分。 5 教師一些關注項目 n提供有關音樂創作、粵劇音樂及流行音樂 的教材 n開辦音樂創作、中國器樂、粵劇音樂及流 行音樂的教師專業課程 n保留考核音樂歷史及理論 n音樂創作及演奏的時限可酌量減少 n盡早提供有關評核的細則 6 2009年9月 n首批學生入讀新高中一 (現時的小五學生將成為首批新高中一學生) 2012年 n首次舉行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n首批高中三學生入讀大學 2016年 n首批新學制大學生畢業 實施時間表 7 新高中及基礎教育課程架構新高中及基礎教育課程架構 8 n中國語文 12.5% 12.5 - 15% n英國語文 12.5% 12.5 - 15% n數學 10 - 15% 10 - 15% n通識教育科 12.5% 不少於 10% 核心科目: 45-55% 核心科目課時分配 課程概覽 (一) 9 選修科目 n課時分配: 每科10% (三年內270小時) n與前建議相同 - 2 至 3科, 可包括職業導向科目 n學生可以在高中一修讀多於3個選修科目,以後再決定在 高中二和高中三的2至3個選修科目 其他學習經歷 n德育及公民教育, 社會服務, 體藝活動, 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n課時分配: 15% - 35% n藝術學習經歷(三年內135小時) 課程概覽 (二) 10 n校內評估所得成績 n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成績(包括校本評核) n職業導向教育課程成績(如有的話) n其他學習經歷 n其他成就/獎項及重要活動 高中學生學習概覽 所有學生在整個高中階段的表現都會納入 高中學生學習概覽內: 11 教育統籌局 2005 新高中音樂科課程新高中音樂科課程 12 必修部分必修部分(必修三個單元)(必修三個單元) 單元一:聆聽 單元二:演奏 I 單元三:創作 I 選修部分選修部分(選修一個單元)(選修一個單元) 單元四:專題研習 單元五:演奏 II 單元六:創作 II 13 聆聽聆聽 必修單元一(必修單元一(40%40%) 修讀要求研習指引 學生須: 聆聽及研習下列樂期及樂 種的音樂作品:巴羅克樂 期至二十世紀西方古典音 樂、中國器樂、粵劇音樂 、本地及英美流行音樂。 應用適當的音樂術語記 譜法,展示聽力的發展及 對音樂元素、結構、表現 特色及作曲手法的認識。 描述及討論音樂作品與歷 史及文化情境的關係。 a.西方古典音樂(20%): 如歌劇、賦格曲、序曲、大協奏曲、神曲、清 唱劇、組曲、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交響 詩、藝術歌曲、印象主義、新古典主義、序列 主義。 b.中國器樂(8%): 如古琴音樂、琵琶音樂、二胡音樂、笛子音樂 、江南絲竹、廣東音樂、民族管弦樂。 c.粵劇音樂(6%): 如梆黃(七字清中板、士工滾花、反線十字句 中板、八字句二黃慢板)、說白(白欖、詩白 、口白及口古)、慢板南音(正線、乙反)及 小曲(正線、反線)。 d.本地及英美流行音樂(6%): 如顧嘉煇、許冠傑、皮禮士利及披頭四。 14 專題研習專題研習 選修單元四(選修單元四(20%20%) 修讀要求研習指引 學生須: 透過廣泛的聆聽,為自 選的題目探究有關音樂 與歷史和文化情境的關 係。 以不少於5000字(中文 或英文)的書面報告, 對所選題目作深入的討 論,以展示分析及詮釋 的能力。 a.書面報告的題目可就特定的音樂作品、音樂 家或音樂現象,討論有關音樂與文化情境的論題 。例如:林樂培作品的前衛表現手法、比 較兩個本地管弦樂團的演奏特徵、探討不同 指揮家處理莫扎特第四十一號交響曲的手法、 西貢客家山歌考察報告、粵語流行曲如何 應用傳統中國音樂的元素。 b.除透過影音材料、樂譜及參考文獻外,也可從 現場演出、訪問及實地考察進行多樣化的研習。 c.書面報告包括以下四部分: i) 導論:研究目的、方法及範圍; ii) 討論及分析; iii) 結論;以及 iv) 參考資料(必須包括聆聽曲目及引用文獻) 。 15 演奏演奏I I 必修單元二必修單元二(20%20%) 修讀要求研習指引 學生須: 在一次現場演 出中,獨奏或 獨唱兩首或以 上不同風格的 樂曲,並進行 口試以闡釋對 所演奏樂曲的 理解和演繹方 式。 以小組形式, 合奏或合唱一 首樂曲。 視唱簡短的旋 律。 a.獨奏或獨唱兩首或以上樂曲(12%): i) 總時間為8-15分鐘; ii) 可採用任何中西樂器或以聲樂(包括粵曲及流行曲)演出; iii) 本單元的基本要求與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四級術科考試程度相若; iv) 自選是否需要伴奏,而形式可以是現場演奏或錄音伴奏; v) 須展示樂曲結構的完整性,如演奏整個樂章。 b.口試(2%): i) 時間約3-5分鐘; ii) 提問範圍:如創作背景、風格特徵、演繹方式。 c.合奏或合唱一首樂曲(4%): i) 時間約3-5分鐘; ii) 合奏或合唱人數最少為2人,考生負責的聲部不應經常同時與其他 聲部重複。 d.視唱(2%): 8-12小節有調性的單拍子或複拍子旋律,其中包括附點節奏,音域在一 個八度以內。 e.如修讀選修單元五,在本單元的演奏曲目,不能與單元五的相同。 16 演奏演奏II II 選修單元五(選修單元五(20%20%) 修讀要求研習指引 學生須: 在一次現場演出 中,獨奏或獨唱 三首或以上不同 風格的樂曲,並 進行口試以闡釋 對所演奏樂曲的 理解和演繹方式 。 或 提交認可資格的 證明以申請豁免 考試。 a.獨奏或獨唱三首或以上樂曲(18%): i)總時間為10-20分鐘; ii)可採用任何中西樂器或聲樂(包括粵曲及流行曲) 演出; iii)本單元的基本要求與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六級術科考 試程度相若; iv)自選是否需要伴奏,而形式可以是現場演奏或錄音 伴奏; v)須展示樂曲結構的完整性,如演奏整個樂章。 b.口試(2%): i)時間約5-7分鐘; ii)提問範圍:如創作背景、風格特徵、演繹方式。 c.本單元的演奏曲目,不能與必修單元二的相同。 d.如提交認可資格的證明以申請豁免考試,考生獲取 認可資格的演奏曲目,不能與必修單元二的相同。 17 創作創作I I 必修單元三必修單元三(20%20%) 修讀要求研習指引 學生須: 創作兩首或以上不同 風格和具組織結構的 音樂作品。 改編一首音樂作品。 以反思報告形式,記 錄和展示每首音樂作 品的創作過程。 a.創作兩首或以上音樂作品(12%): i)總時間為5-15分鐘,其中最少一首是合奏作品; ii)作品形式可以是獨奏曲、合唱曲、電聲音樂、 粵曲、流行曲等。 b.改編一首音樂作品(4%): i)總時間約3-5分鐘; ii)可改編現有旋律或樂曲,如重新配器、配置和 聲及或創作變奏。 c.反思報告(4%): 內容可包括創作目的、意念發展、作曲手法、作品 修訂、演出方法、資訊科技的應用、參考曲目。 d.須呈交音樂作品的錄音(實況或電聲演奏)及樂 譜。 e.如修讀選修單元六,在本單元所呈交的音樂作品 ,不能與單元六的相同。 18 創作創作II II 選修單元六選修單元六(20%20%) 修讀要求研習指引 學生須: 創作三首或以上不同風 格和具組織結構的音樂 作品。 以反思報告形式,記錄 和展示每首音樂作品的 創作過程。 或 提交認可資格的證明以 申請豁免考試。 a.創作三首或以上音樂作品(16%): i)總時間為10-20分鐘,其中最少一首是合奏作品 ; ii)作品形式可以是獨奏曲、合唱曲、電聲音樂、 粵曲、流行曲等。 b.反思報告(4%): 內容可包括創作目的、意念發展、作曲手法、作 品修訂、演出方法、資訊科技的應用、參考曲目 。 c.須呈交音樂作品的錄音(實況或電聲演奏)及 樂譜。 d.在本單元所呈交的音樂作品,不能與必修單元 三的相同。 e.如提交認可資格的證明以申請豁免考試,考生 獲取認可資格的音樂作品,不能與必修單元三所 呈交的相同。 19 聆聽、演奏和創作三個範疇 課時百分比和時數的建議 範疇課時百分比(約佔時數) 聆聽50-60% (135-162 小時) 演奏15-25%(40-68 小時) 創作25-35% (68-95 小時) 20 學習進程 透過聆聽、演奏及創作達致四個學習目標 高中一年級 學生發掘興趣和 專長及發展音樂 技能,以實踐和 應用相關的音樂 知識及能力。 高中二及三年級 學生進一步發展 評賞、演奏和創 作的能力,並建 構音樂知識,以 培養創意及審美 能力。 單元一 聆聽 單元二 演奏I 單元三 創作I 必修單元必修單元 + 單元一 聆聽 單元二 演奏I 單元三 創作I 單元四 專題 研習 單元六 創作II 單元五 演奏II 必修單元必修單元 選修單元選修單元 + 或或 21 2009-2012 新高中會考音樂科公開評核: 公開考試 校本評核 22 公開評核 公開評核將採用水平參照方式評定學生的水平 ,以等級報告成績;目的是要在學生完成三年 高中音樂科課程後,確認他們學習的成果。 學生的表現將參照所訂定的評核水平來評定, 而不是與其他學生的表現互相比較。水平參 照評核描述各級的水平,更具體說明評核所 依據的標準,以顯示個別學生的表現。這些水 平描述將會在稍後公布。 23 水平參照 建議: n新制度下的評級應涵蓋不同能力的學生 n學生只須付出努力,應可達到第一等級的水 平 n本地及海外大專院校將關注第4及第5等級水 平 n將增設第5*及5*等級 24 專上院校收生要求 大學校長會傾向: n最低要求: n中國語文 n英國語文 n數學 n通識教育 n其他學科要求: n除核心科目外,可要求其他1-2個指定 科目 可能在第3等級 可能在第2等級 25 部 分 模 式 時 數 比 重 必考部分(須考三卷) 卷一:聆聽 校外評核(公開筆試) 2.5至3小時 40% 卷二:演奏 I 校本評核(實科考試) 約30分鐘 20% 卷三:創作 I 校外評核(作品集) 不適用 20% 選考部分(須選考一卷) 卷四:專題研習 校外評核(專題報告) 不適用 20% 卷五:演奏 II 校外評核(實科考試)或 其他認可資格 約30分鐘 20% 卷六:創作 II 校外評核(作品集)或 其他認可資格 不適用 20% 本科公開評核的建議模式 26 卷一:聆聽 2.5-3小時 40% 學生須參加公開筆試,考核範圍包括: (i) 西方古典音樂(20%); (ii) 中國器樂(8%); (iii) 粵劇音樂(6%);以及 (iv) 本地及英美流行音樂(6%)。 學生會聆聽多首樂曲選段,並回答與選段有關 的問題。每首樂曲選段會播放適當的次數,部 分題目會提供樂譜。 27 卷二:演奏 I (校本評核) 20% 學生的演奏表現將由教師以校本評核模式評定,成績將由香港考試 及評核局作審核調整。學生可利用聲樂或任何樂器應考,基本要求 與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四級術科考試相若。考核範圍包括: (i) 在一次現場演出中,獨奏或獨唱兩首或以上不同風格的樂曲 (12%),總時間為8-15 分鐘; (ii) 參與約3-5 分鐘的口試 (2%),闡釋對所演奏樂曲的理解 和演繹方式; (iii) 合奏或合唱一首樂曲(4%),時間約為3-5 分鐘;以及 (iv) 視唱8-12 小節的旋律(2%)。 學生如同時選考卷五,本卷的演奏曲目,不能與卷五的相同。 28 卷三:創作 I 20% 學生須呈交作品集供校外評核。作品集應包括: (i) 兩首或以上音樂作品(12%),其中最少一首是合奏作 品,總時間為5-15 分鐘; (ii) 一首音樂改編作品(4%),時間約為3-5 分鐘,學生應 採用未經改編的原作去進行改編,亦必須呈交用來改編 的樂曲原譜;以及 (iii) 反思報告(4%)。 學生也要提交樂譜和音樂作品的錄音。學生如同時選考卷六, 在本卷所呈交的音樂作品,不能與卷六的相同。 29 卷四:專題研習 20% 學生可用中文或英文提交約五千字的書面報告,探討 有關音樂與文化情境的論題,以供校外評核。 書面報告包括導論、討論及分析、結論及參考資料( 須包括聆聽曲目及引用文獻)四個部分,亦可附加樂 譜、插圖、錄音或錄影示例。 學生的研習題目須呈交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審批。一般 而言,類似音樂家生平的題材將不獲批准。 30 卷五:演奏 II 20% 學生可用任何樂器參加校外實科考試,基本要求與英國皇家音樂 學院六級術科考試相若。考核範圍包括: (i) 在一次現場演出中,獨奏或獨唱三首或以上不同風格的樂 曲(18%),總時間為10-20 分鐘;以及 (ii) 參與約5-7 分鐘的口試 (2%),闡釋對所演奏樂曲的理解 和演繹方式。 學生在本卷的演奏曲目,不能與卷二的相同。如學生已考取與演 奏相關的認可資格,可呈交資格證明,以豁免應考本卷。該等認 可資格成績的分數對換準則,將於稍後發展。 如提交認可資格的證明以申請豁免考試,考生獲取認可資格的演 奏曲目,不能與卷二的相同。 31 卷六:創作 II 20% 學生須呈交作品集供校外評核。作品集應包括: (i) 三首或以上音樂作品(16%),其中最少一首是合奏作品 , 總時間為10-20 分鐘;以及 (ii) 反思報告(4%)。 學生也要提交樂譜和音樂作品的錄音。學生在本卷所呈交的音樂 作品,不能與卷三的相同。如學生已考取與創作相關的認可資格 ,可呈交資格證明,以豁免應考本卷。該等認可資格成績的分數 對換準則,將於稍後發展。如提交認可資格的證明以申請豁免考 試, 考生獲取認可資格的音樂作品,不能與卷三所呈交的相同。 32 校本評核 教師透過日常的觀察和與學生的接觸,能清楚地了解學生的演奏 能力和進度; 先在卷二(演奏I)採用校本評核,待條件成熟後可考慮在其他試 卷採用校本評核。 卷二(演奏I)的評核比重,佔全科公開評核的20%。教師可按學 生的能力,於高中第二或第三學年讓他們進行測試,包括獨唱 獨奏、合唱合奏、視唱及口試。學生可獲兩次或以上的測試機 會。教師須以錄音或錄影形式記錄學生的表現,並保存演奏曲目 的樂譜。學生最好的一次成績及有關紀錄,將呈交香港考試及評 核局作審核調分之用。 33 部 分 模 式 時 數 比 重 必考部分(須考三卷) 卷一:聆聽 校外評核(公開筆試) 2.5至3小時 40% 卷二:演奏 I 校本評核(實科考試) 約30分鐘 20% 卷三:創作 I 校外評核(作品集) 不適用 20% 選考部分(須選考一卷) 卷四:專題研習 校外評核(專題報告) 不適用 20% 卷五:演奏 II 校外評核(實科考試)或 其他認可資格 約30分鐘 20% 卷六:創作 II 校外評核(作品集)或 其他認可資格 不適用 20% 本科公開評核的建議模式 34 甲部 22% 25分鐘 卷卷一一 聆聽聆聽 (兩小時三十分鐘(兩小時三十分鐘 ) 考生必須作答甲部及乙部所有題目 1. 西方古典音樂樂期 / 風格 (4首) 2. 樂譜閱讀 (1首)10% 3. 中國器樂 (1-2首)4% 4. 粵劇音樂 (1-2首)4% 5.本地及英美流行音樂 (1-2首)4% 35 乙部 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