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艺术特色.ppt_第1页
红楼梦艺术特色.ppt_第2页
红楼梦艺术特色.ppt_第3页
红楼梦艺术特色.ppt_第4页
红楼梦艺术特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楼梦 曹雪芹 红楼梦内容简析 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尽”的奇书,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内 涵,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无比丰厚的艺术蕴涵,值得我们永 远探求。 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以毕生的血泪写说的,脂砚斋说“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曹雪芹也说“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很显然,红 楼梦的主题内容是蕴涵着深意的,决非简单可解。 鲁迅先生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 种种;经济学家看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 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社会上还有所谓“一百 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贾宝玉”的说法,自红楼梦出世至 今,人们对其主题的认识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爱情说”、“爱 情婚姻悲剧说”、“四大家族心衰说”、“政治历史说”等等。 但总的概括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内容主要包括 以下四个方面: 一、通灵宝玉与叛逆主题贾宝玉的形象。 二、木石金玉与爱情主题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 剧。 三、四大家族与政治主题贾府衰败的历史命运 。 四、色空观念与人生主题“分骨肉”、“世难容” 、“聪明累”、“虚花语”。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研究红楼梦 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红楼梦 之所以成为跨越时空而魅 力不减的传世之作,除了 该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 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外, 还在于作者对人生和社会 悲剧的深刻体验和揭示, 书中蕴涵的丰富寓意,该 书具有神话和宗教色彩,以及对中国数千年传 统文化的高度浓缩和艺术的表现。 一、对人生和社会悲剧的深刻揭示 红楼梦与中国其他大多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不同点,首先是它的悲剧 性,中国古典小说的故事情节结构,多以悲开始,以欢结束,由离开端, 以合收束。从唐代的传奇开始,到宋元明清时的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也大 都是以坏人得到惩罚,好人得到富贵, 冤屈得到昭雪,夫妻得以团圆作结尾,有 一个读者期望的圆满结局。在中国古典小 说当中,极少有悲剧,更少有真正的悲剧。 但红楼梦却不是如此,它是由大观 园中众姐妹的聚会开始,以众芳凋零,人 去楼空,花落人散为结局的。红楼梦 里面的人物几乎都是失意的。宝玉对生活 彻底绝望出家做了和尚,黛玉在爱情上不 能如愿,抱恨而亡;宝钗虽然得到了宝玉, 但只一年就守了活寡;“凤辣子”在贾府曾 一度大权独揽,威风入面,但最终反误了 卿卿性命;贾府虽曾一度蒙受浩荡皇恩,门庭显 赫,“金银满箱笏满床”,到头来却落个“陋室空 堂衰草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 是一个旷世奇才历经坎坷和不幸对人生和社会 的悲剧性感知和把握。在情节结构上,它是由 欢而悲,由合而离,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具 有悲剧意义的作品。 但是,如果对红楼梦的认识仅仅停留 在这个层次上还是不够劲儿的。作者通过对一 群痴男怨女爱情幻灭和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盛衰 史的描写,实质上暗示的是封建社会由于其内 容的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 趋势。正是由于作者的这种洞悉未来的深刻思 想,使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力。 二、红楼梦蕴涵的丰富寓意 小说在第一回中交代,女娲当年炼五彩石 补天,在大荒山无稽崖下面炼成了高十丈, 方二十四丈的五彩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但女娲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只 剩下一块没用上,这一块顽石就被丢弃在青 埂峰下,再也无人过问了。这个故事表明女 娲这个中国远古神话的造物神,始祖神是创 造了宝玉,也是它遗弃了宝玉。这块被遗弃 的顽石经过锻炼以后,已经通灵性,能大能 小,他看到自己无才,不能去补天,常常有 悲戚惭愧之心,因而自怨自艾,后来青埂峰 下来了一个僧人,一个道士,看到这块奇异 的石头,便把石头变成扇坠大小,带他到一 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投胎转世, 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 很显然,这块女娲补天剩下来的石头,就是含在贾宝玉 口中的通灵宝玉,而通灵宝玉就是贾宝玉的代号,他们三 位一体,宝玉也就是那块顽石。所以贾府的上上下下老老 少少都说他异常顽劣。红楼梦的故事就是贾宝玉的人 生故事,就是一块顽石在人间的阅历这就使得这个故事 具有了一种寓言的性质,隐含着一种深刻而又丰富的寓意 。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或讽刺性的故事,通常运用夸张 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通过一个简单 的故事体现出某种深奥的生活哲理和教训。寓言不止是写 给小孩子们看的,能读懂寓言深意的恐怕还是阅历丰富的 成人。这块石头,想借它上面的真实斑驳的字迹告诉我们 什么?是哲理还是教训,是启迪还是唤醒?还是给我们每 个人的人生以一种暗示,一些措引?人们生活在充满魅惑 和陷阱的世界中,都曾渴望得到关于人生的某种启示,而 红楼梦恰恰能够给人们以某种暗示,指引、唤醒和教 训,这是需要每一个读者去用心揣摩体味的,每个人的景 遇不同,感受和理解也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三、红楼梦的神话色彩 宝玉和黛玉以及其他的金陵十钗都来路不凡,尤其是宝 玉和黛玉。按佛教人有三生的观点来看,宝玉在自然界中是 一块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在神界中他是赤霞宫神瑛侍者, 在人世则是一个顽劣不驯的少年。黛玉的前身是西方灵河崖 边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这株草蒙受了神瑛使者天天灌溉 照料之恩,才得以茁状成长,受到神界的天地精华,雨露的 滋养,修炼成一个女体,日日想着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 。正好,神瑛侍者(即通灵宝玉)偶然动了思凡之心,想要 到人间去走一走,看一看。在他的百般请求下,茫茫大士和 渺渺真人带着他到温柔富贵之乡去投胎为人。于是,一直想 着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绛珠仙草也要到人间去,但是她 没有仙露加报答神瑛侍者,怎么办?只有用自己一生的眼泪 来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即她在神界蒙受的恩泽要到人 间去报答,而且又是用眼泪来报恩,这种报答的方式又是自 古未有的,难怪黛玉终日以泪洗面!你看大观园的宝玉和黛 玉,都是神仙下凡,这就给这个故事披上一层神秘面纱,神 话的意味就愈加浓重。红楼梦中也一直是神话系统和现 实系统交织在一起的。 大观园中的青春少女的命运都是 由警幻仙姑统摄着,所“司人间风情 月债,掌尘世女怨男痴”,她警幻 妇姑实际上已经是狄安娜似的女神了 。她似真似假,如梦如幻。在古代神 话中,人与神总是纠缠生活在一起, 而在红楼梦中,宝玉也多次梦游 幻境,与神仙姐姐一起饮酒品茶,甚 至他的性启蒙老师也是由神仙姐姐担 任。在红楼梦中人与神都认同“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 色悟空”的人生轨迹和意义。 四、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 红楼梦内容宏富,包罗万象,被誉为中国封建 社会的百科全书。清代学者王希廉曾评价说:“一部 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世尺牍,爱书戏曲,以 及对联匾额,酒令灯迹,说书笑话,无不精善;技 世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及匠作构造,栽种花果 ,营养禽鱼,针黹烹调,巨细无遗;人则方正阴邪 ,贞淫顽善,节烈豪侠,刚强懦弱,及前代女将, 外洋诗女,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娼妓优伶,黠奴 毫仆,盗贼邪魔,醉汉无赖,色色具有;事迹则繁 华筵宴,奢纵宣淫,操守贪廉,宫闱仪制,庆吊盛 衰,判狱靖寇,以及诵经设坛,贸易钻营,事事皆 全;甚至寿终天折,吞金服毒,暴病身亡,药误, 以及自刎被杀,投河跳井,悬梁受逼,撞阶脱精等 等,亦件件皆有。可谓包罗万象,襄括无遗,可谓 才大如海,岂是别部小说所能望其项背。” 红楼梦无所不包,如果这位王希廉能够知道一点文化学社会学的理论 ,就会把他所说的这些分类归纳一下,那就是红楼梦已经包罗了中 国封建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基本层面,红楼 梦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回顾、总结、 浓缩和艺术的表现,是中国封建社会 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是 读不尽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单 是命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