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GO “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一任务来源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第84号文二00一 二00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 、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将原普通混凝土 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和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两本标准合并成普通混凝土 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一本进行修订 。编制组于2002年9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以 来,进行了大量试验验证、调查研究的工作。 现已有建设部正式批准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 施。现将修订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二.主编及参编单位 本标准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 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 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科学 研究院,浙江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上海市 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商丘市建委人 工砂应用研究会,济南市四建集团总公司,绍 兴肯特机械电子有限公司,上海东星建材设备 有限公司 三标准修订工作概况 2002年9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编制组成立 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编制 大纲,分工和进度计划。 2002年10月2003年3月,翻译国外相关标 准,编制成译文集;对修订项目进行验证试 验,并形成初稿;于3月2627日在北京召 开了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讨论初稿。 2003年4月6月,完成征求意见稿。 2003年7月10月,全国范围征求意见。 2003年11月2004年3月,收集并整理征求 意见。 2004年4月10月,形成送审稿(草案), 在网上征求意见,并通过信函及座谈会形式 征求有关专家意见。 2004年11月,召开第三次编制组工作会议, 确定送审稿和条文说明。 2005年10月,召开审查会。 2006年1月,报批。 2006年12月,正式批准。 四主要修订内容 (一)增加了人工砂的相关质量指标及试 验方法。 1、修订的意义及内容: 混凝土使用的天然砂是经过亿万年的时间 形成的,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建 设规模的扩大和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日益 提高,天然砂资源特别是优质天然砂资源 日益短缺,同时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以及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用人工砂代替 天然砂的局面已成为砂行业未来发展的趋 势。 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年前就将人 工砂的应用列入国家标准。我国部分地区 和部门,在三、四十年前开始研究利用人 工砂。近年来,人工砂混凝土在国内建筑 工程中的研究与实际应用也得到了长足进 步,各地区进行的“人工砂高强混凝土”、“ 人工砂流态混凝土”、“高性能人工砂混凝 土”等科研课题相继完成,为我国人工砂 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根据目前天然砂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为 缓解混凝土用砂的供需矛盾,扩大混凝土 用砂的来源范围,故增加了人工砂。主要 修订内容为:在总则中增加了人工砂,在 术语中同时增补了人工砂及混合砂的定义 ,在质量要求中增设了人工砂及混合砂中 的石粉含量限值、颗粒级配的要求和人工 砂的压碎指标值。并设置了检验人工砂及 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和人工砂的压碎指标 值的试验方法。 大量的实践工作结果表明,在人工砂的生产工程 中,只要适当控制人工砂中的粉末含量(一般将 小于0.075mm部分控制在5以下),人工砂混 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在28d时可以达到50- 60MPa;如果在混凝土中掺用高性能流化剂和掺 合料等,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100MPa以上;而 使用适当的配合比和外加剂,可使人工砂混凝土 的坍落度轻易达到200mm以上,同时还具有优 异的和易性和工作性。 2关于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问题 石粉含量对人工砂的综合影响经过几十年 的试验证明:贵州省从七十年开始研究使 用人工砂,当人工砂中石粉含量从0 30%时,其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小,对 中、低等级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无影 响,C50混凝土强度的降低也极微,收缩 与河砂接近。铁科院的试验研究也证明, 人工砂配制的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与河砂 混凝土相比更好一些。(在水泥用量与混 凝土拌合物稠度相等的条件下)。 1)石粉的成因及分析 用于配制混凝土所用的人工砂一般均由岩 石经开采(爆破)机械破碎筛分 而成,人工砂中小于0.075mm颗粒一般 称之为石粉,人工砂颗粒组成分析大于 0.075mm的颗粒均在75以上属于砂类 ,小于0.075mm的粉末,其中:大于 0.05mm的颗粒均在50以上,不属于砂 土的范畴;小于0.005mm的颗粒不到4 ,属砂质粘土类。 从化学成分上分析,颗粒与母岩相近,故 与一般泥土不同;从比重分析,石粉比重 均在2.82.84之间,与白云石(比重2.8 2.9)矿物相似,而土固体颗粒比重一 般在2.52.8之间。 2)人工砂中石粉对混凝土的作用 一方面,石粉是一种比表面积较大的惰性 物质,掺入水泥中不参与水化反应,另一 方面,由于人工砂的粒形多棱角,砂表面 与水泥石粘结比较好,同时骨料骨架刚度 大,都能够增加混凝土强度。这两种互相 矛盾的作用导致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会有 一个最优临界值。 3)人工砂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石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 影响低等级混凝土中人工砂中含有一定量 石粉不仅能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还能提 高混凝土强度,石粉含量应控制在5%- 10%。 2.石灰石质尾矿类人工砂对混凝土抗折强 度、弹性模量、耐磨性能、抗冻性能及收 缩的影响。石灰石质尾矿类级配人工砂( 混合砂)砼,除了前期干缩值较大(需要 施工时加强养护)外,其抗折、弹性模量 、抗冻性能都高于河砂混凝土。 3、质量指标的制定依据 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几年前对人工 砂进行研究并把人工砂列入国家标准,现 将我国有关标准及国外标准对石粉含量的 指标列入下表: 贵州省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 强度等级 C20 C20C30 C30 石粉含量 20% 15% 10% 国标国标建筑用砂建筑用砂 强度等级 I类 类 类 石粉含量 3.0% 5.0% 7.0% 各国外标准中石粉含量的规定 美 国 英 国日 本 德 国 (0.063mm以下) 57% 用于承重砼9% 一般砼16% 7% 422% 经试验证明,当人工砂中含有7.5%的石 粉时,配制C60泵送混凝土强度比普通天 然砂的强度稍高,当石粉含量为14.5%时 ,配制C35的强度比普通天然砂高。因此 现将石粉标准定为大于等于C605%、 C55-C307%、小于等于C2510%是可 行的。 石粉在C10以下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 由于水泥用量少,可弥补人工砂和易性差 的短处,因此可以放宽至20%左右。 4、检验石粉含量的试验方法 考虑到采矿时山上土层没有清除干净或有土的 夹层会在人工砂中夹有泥土,标准要求人工砂 或混合砂需先经过亚甲蓝法判定。 其原理是试样的水悬浮液中连续逐次加入亚甲 蓝溶液。每次加亚甲蓝溶液后,通过滤纸沾染 试验检验游离染料的出现,以检验试样对染料 溶液的吸附。当确认游离染料出现后,即可计 算出亚甲蓝值(MB或MBF),表示为每千克试 验粒级吸附的染料克数。 亚甲蓝法对石粉的敏感性如何?经试验证 明,此方法对于纯石粉其测值是变化不大 的,当含有一定量的石粉和粘土时其测定 值有新变化,其相关系数在0.99。 一是石粉对亚甲兰的敏感性试验。方法是 :在机制砂中分别掺入不含粘土成分的纯 石灰石石粉10、15、20,测定其 亚甲兰测定值MB分别为0.35、0.75和 0.75,依此绘制图,见图,从图中可以看 出机制砂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石粉,亚甲蓝 测定值变化不大,说明亚甲蓝对纯石粉不 敏感。 石粉中粘土含量( ) 亚甲兰测定值 (MB) 10 0.35 15 0.75 20 0.75 二是用总量固定,用其中纯石粉含量和粘 土成分含量不同的6组粉状物,分别加入 固定量的蒸馏水中,用亚甲兰测定其MB 值,依此绘成曲线,见附图。求得其相关 系数高达0.9959。这说明用亚甲兰法检 测石粉中的粘土含量精确度是很高的,是 可用的。 石粉中粘土含量( ) 亚甲兰测定值 (MB) 0 0.45 10 0.85 20 1.1 30 1.35 40 1.6 50 1.85 5、人工砂压碎指标值及试验方法: 参照贵州省地方标准及铁道部的企业标准, 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是检验其坚固性及耐久 性的一项指标,经试验证明,中、低等级混 凝土的强度不受压碎指标的影响,高等级混 凝土与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抗冻性无显著影响 ,但耐磨性有明显下降,因此将总压碎指标 定为30%。 6、人工砂的级配问题 人工砂的粒级有差较大的差异。一种人工砂是 由制砂机专门生产的,这部分人工砂级配可调 整,但其成本较高;另一种是加工碎石时筛除 大于4.75mm颗粒后的下脚料,俗称石屑,也有 称尾矿,这部分颗粒级配差别很大。一般前者 2.36mm以上的颗粒较多,后者0.300与0.150mm 的颗粒较多,根据贵州省关于山砂的地方标准 及铁道部有关企标,砂的颗粒级配中I区、区 对人工砂在300m,150m的累计筛余下限均 可以下调15%,2.36mm的累计筛余上限可以上调 15%,均可在工程中使用。 (二)特细砂 1、增加的原因: 本次修订增加了特细砂。考虑到天然砂资源 越来越溃乏,使用特细砂的地区已不限于重 庆地区。 原建筑工程部标准(BJG19-65)关于特细 砂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规程至今一直未修订 ,本次修订将特细砂纳入本标准范围内。 由特细砂配制的混凝土,俗称特细砂混凝土, 在我国特别是重庆地区应用已有半个世纪,经 研究和工程应用表明其许多物理力学性能和耐 久性与天然砂配制的混凝土的性能相当或接近 ,只要材料选择恰当,配合比设计合理,完全 可以用于一般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与人 工砂复合改性,提高混合砂的细度模数与级配 ,也可以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2、特细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n1)特细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n特细砂混凝土拌合物的粘度较大,主要结 构部位的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拌合、机械 振捣,拌合时间应比中、粗砂配制的混凝 土延长1-2min,混凝土成型后宜进行二 次振捣与抹面。 2)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配制 材料的种类、质量及各原材料之间的相对 比例,配制C5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不宜单独使用特细砂作细骨料,需将特细 砂与天然中、粗砂或母岩强度满足要求的 人工砂按适当比例混合使用。 3)抗拉强度 砂率适当时,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 抗压强度之比接近中、粗砂混凝土,该比 值在5.5%-7.5%之间。 4)抗折强度 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 与中、粗砂混凝土相当,该比值在13.9% -16.5%之间。 5)轴心抗压强度 同中、粗砂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与抗压 强度之比接,一般在73.3%-84.1%之间。 6)弹性模量 特细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其抗 压强度和粗骨料的品种,且与中、粗砂混 凝土的弹性模量相当,一般采用花岗岩碎 石作粗骨料所配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于同 条件下高强石灰岩岩碎石混凝土的弹性模 量。 7)耐磨性 特细砂混凝土的耐磨性较中、粗砂混凝土 的耐磨性差,其磨损试验值为3.42- 17.35g/cm2,而中、粗砂混凝土的磨损 试验值仅为0.43-3.58g/cm2。 8)收缩 特细砂混凝土的收缩值较中、粗砂混凝土 同龄其的收缩值稍大,通常180天龄期的 收缩值约35010-640010-6,365天龄 期的收缩值为40010-645010-6。 9)徐变 (1)卵石特细砂混凝土 (2)碎石特细砂混凝土 3、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1)细度模数: C40-不小于0.90; C35-不小于0.80; C30-不小于0.70; C25以下不小于0.60; 配制C60以上混凝土,不宜单独使用特细砂, 应与天然砂、粗砂或人工砂按适当比例混合 使用。 由于特细砂多数均为150m以下颗粒,因此 无级配要求。 2)配制防水混凝土的要求:配制有特殊 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应通过试验。 3)含泥量测定:特细砂的含泥量测定应 用“虹吸管法”。 4)砂率: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的砂率应 低于中、粗砂混凝土。 5)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特细砂混凝土的 最小水泥用量应按增加20kg/m3,最大水泥 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 6)特细砂混凝土宜配制成低流动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控制在50mm 以内,配制坍落度大于70mm以上的特细 砂混凝土,宜掺外加剂。 4、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 1)由于各地区资源条件有所不同,总结 适合本地区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特细砂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2)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仍需遵守低 砂率的原则; 3)当需要使用化学外加剂时,应进行试 配,检验外加剂与所有水泥的适应性;外 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三)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用砂、 石的质量指标 1、增加的原因及内容: 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高标号、高性 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多,故 本标准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对砂、石的质量 要求,以满足工程使用的需求。有以下几项 :天然砂中含泥量;砂中的泥块含量;人工 砂或混合砂的石粉含量;碎石或卵石中针、 片状颗粒含量;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泥块 含量;碎石及卵石的压碎指标。 2、国内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 量指标 表1、表2中所列指标均为有关砂石指标的最 严格的上限值。 美国 ASTMC33-01 英国 BS882:1992 德国 DIN4226-1:2001 日本 JISA5005:1993 砂中含泥量 耐磨损的混 凝土3% 其它混凝土 5% 4% 4% - 砂中泥块含量 3% - - - 石子针片状颗 粒含量 - 40% 15% - 石中的含泥量 1 2 1 1 石中泥块含量 2 - - - 表表1 1 国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国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 表2 国内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 GB/T 14684 GB/T 14685 CECS 104 修订后的JGJ 52 砂中含泥量 1.0% 1% 2.0% 砂中泥块含量 0 % 0 % 0.5% 石子针片状颗 粒含量 5.0% 5%8% 石子含泥量 0.5% 1%0.5% 石子泥块含量 0 % 0 % 0.2% 3、国内C60混凝土用砂、碎石和破 碎卵石的质量调查 从调查情况看,C60级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基 本在0.3%2.9%的范围内,多数在2%以下; 泥块含量在0.5%1.0%的范围内。C60级混凝 土用碎石及碎卵石的含泥量在0.1%1.0%的 范围内,泥块含量在00.4%的范围内,针片 状含量在1.2%19%内,多数在3%15%,压 碎指标在3.811.8%。 1)砂石的含泥量 经569批C60混凝土用砂含泥量调查统计结果 ,含泥量1.5%占20.0%,1.8%占18.4%, 2%占13.9%,鉴于砂子实际含泥的状况及国内 外标准,同时考虑到在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将C60及C60以上混凝土的含泥量定在2%。 碎石或碎卵石中含泥量经827批次的数据统计 :0.5占21.8%,0.6占13.9%,0.8占 4.1%,考虑到泥对混凝土耐久性有较大影响 ,将指标定在0.5%。 2)砂石中的泥块含量 美国标准对砂中泥块含量不分等级,所有混 凝土均为3.0%,国内建筑用砂,高强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要求C60以上混凝土为 0%,经调查用于C60级混凝土中的569个砂样 ,泥块含量大于0.3%占18.3%,大于0.5%占 10.2%,0.8占8.6%,石子中泥块含量827个样 中,0.2占5.6%,0.3占1.4%,0.5占 0.1%。考虑到运输过程的污染,为使质量指 标既满足使用要求又符合实际情况,允许用 于C60及C60以上的砂中泥块含量为0.5%,石 中的泥块含量为0.2%。 3)碎石及碎卵石中的针片状含量 经调查用于C60混凝土的808个样的碎石针片 状8.0%的占39.6%,10%的占22.5%, 12%的占5.4%,实践证明8%含量的针片将能够 配制C60的混凝土。 (四)砂、石2.5mm以上的筛孔由 圆孔改为方孔 为促进国际间相互交流,与新修订的国家标 准建筑用砂建筑用碎石及卵石衔接 ,消除骨料生产用筛网与使用时筛网不一致 而产生混乱的现象,根据国际标准混凝土 骨料的筛分析ISO6274及国标建筑用 砂建筑用碎石及卵石的规定,并通过 大量试验验证筛孔形状的改变不会对骨料级 配数据产生较大影响后,因此本次修订决定 将砂、石2.5mm以上的筛孔由圆孔改为方孔。 1国内外的同类标准 国际上对各行各业使用的试验筛有统一的 试验筛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即 ISO3310.12000金属丝网试验筛及 ISO3310.22000金属穿孔板试验筛;我 国机械工业部根据国际标准等效制定了我国 的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1997 及金属穿孔板试验筛GB/T6003.2-1997国 家标准。试验筛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在 金属穿孔板试验筛中均允许方孔和圆孔两 种筛孔形状供大家选用。 ISO/TC171水泥和混凝土委员会,1982年制定 的关于混凝土骨料筛分析试验方法, 即ISO6274,规定了混凝土普通骨料的颗料粒 级分布的方法试验用筛为方孔筛,孔径应符 合规定系列中的任意一种,推荐用A系列。 ISO 6274 试验用筛筛孔尺寸 单位:毫米 系列A系列B系列C 60.375.080.0 31.537.540.0 16.019.020.0 8.009.5010.0 4.004.755.00 2.002.362.50 1.001.181.25 0.5000.6000.630 0.2500.3000.315 0.1250.1500.160 0.0630.0750.080 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欧 盟骨料试验均采用方孔筛,而且颗粒级配范 围也基本相同。各国采用的系列不大相同, 欧盟采用的A系列,美国、英国、日本均采用 B系列。 我国的建筑用砂建筑用卵石、碎石 标准也采用B系列。我国交通部新修订的水泥 混凝土用集料标准也改为使用方孔筛,与沥 青混凝土用筛一致。 2.圆孔改方孔对砂石颗粒级配及针片状含 量的影响 1)砂子试验情况: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共试验砂子试样200个,其中20组为特细砂, 36组为人工砂,其余均为普通天然砂。有9组 细度模数相差0.2以上,占总数的4.5%;其余 均在0.2以下,占95.5%(即95.5%是在试验要 求误差范围内);其中两种筛试验结果(细 度模数)完全一致的有43组,占总数的21.5% 。共有14组试样颗粒级配区不在同一区域: 其中7组是由5mm圆孔筛分计筛余超标引起的 ,因此真正不在同级配区的只有3.5%。 从试验结果看,大部分为由方孔筛试验的细 度模数比圆孔筛稍大,一般相差0.1,但均在 试验允许误差0.2的范围内。从各号筛分计筛 余百分率来看,确实存在一些差异,但绝大 多数均在同一级配区内。 因此从试验结果来说,砂子筛孔原2.50, 5.00,10.0mm孔径的圆孔,改为2.36,4.75 ,9.50mm的方孔后,对砂子的颗粒级配的分 区影响不大,砂子的细度模数也没有明显改 变。 2)石子的颗粒级配试验情况: 共试验171组,级配公称粒径分别为516(26 组)、525(80组)、2040(60组),另 有5组分别为540(2组)、531.5(1组) 、1631.5(1组)、1020(2组)。 方孔筛与圆孔筛基本满足颗粒级配范围的131 组占总数的77%,不满足的占23%,其中有5组 因数据异常引起。 方孔筛与圆孔筛各号筛上的百分率平均差值(圆/方) 40/37. 5 31.5/37. 5 25/26. 5 20/19. 5 16/1610/9.55/4.75 最大值5.1519.3417.415. 624.816.353.35 最小值0.72.250.930.32.54.30 平均值1.758.8610.118.0713.065.41.14 注:以上最大、最小值是指各有的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的平均值中的最 大值、最小值。 3)石子的针片状含量情况 由于筛孔的变化,引起针片状仪的尺寸变化, 变化后的对针片状质量指标的影响有多大?我 们共进行了75组。从各地试验的试样来看,圆 孔筛的试验结果要比方孔筛的大,数值基本相 同。75组平均:圆孔为4.21% 方孔为5.18% 通过试验证明:圆孔变方孔后,对砂子的级配 区与细度模数的判定基本没有影响。对石子的 级配影响也不大,累计筛余百分率波动均在允 许误差范围内;针片状含量变化为2%。因此我 们认为,筛孔形状由圆孔改为方孔,以前使用 的砂石级配范围仍可维持不变。 (五)增加了海砂中贝壳含量指标及试验方 法。 1、增加的原因: 因海砂中的贝壳会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大 幅度降低高强度混凝土强度,减小混凝土的 弹性模量,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在海砂的使 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其中的贝壳含量。本 次修订在参考浙江舟山、宁波地区的建筑用 海砂技术规程后,增加了海砂中的贝壳质量 指标;并参照宁波市建筑用海砂技术规程 编写了试验方法。 我国海砂分布广,蕴藏量大。海砂按来源分 ,海滩上的海砂和浅海底部的海砂。浅海底 部的海砂含泥量、氯离子含量、贝壳含量偏 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货物运输保险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康复器具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风险研究报告
- 婚姻财产协议履约金条款
- 苗木全年供应协议
- 经营权转让与股权质押合同
- 公益劳动合作协议
- 人才培训与教育服务合同书
- 农村种植技术发展合同书
- 酒店预订服务协议
- 高尔夫球场经营与管理咨询服务合同
- 演出经纪人与文化经济试题
- pcb抄板合同范例
- 1《神州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药浴疗法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及临床应用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2025年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生态农业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融合路径
- 服装吊挂系统培训
- 奶茶店应聘简历范本
-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探索
- 房屋建造流程过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