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架构的企事业办公自动化系统.doc_第1页
基于bs架构的企事业办公自动化系统.doc_第2页
基于bs架构的企事业办公自动化系统.doc_第3页
基于bs架构的企事业办公自动化系统.doc_第4页
基于bs架构的企事业办公自动化系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绪论绪论 1.11.1 系统开发背景系统开发背景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主要应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 上的科学计算,它越来越趋向于信息处理。随之而来企业对信息需求日益增长,使 得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渗透到企业的日常办公中。企业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 传递与处理,但是传统的企业办公及信息交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此要求。因此,越 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研发适合自己公司的信息系统,也愈加注重以数据库管理为核心 的信息管理系统发展。 进入 21 世纪,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 系统可以满足企业的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的管理需求,优化内部工作流程,提高信 息的可控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进而全面提升企业 的综合竞争实力。 1.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际上,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起步较早,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 段是在科技刚刚起步阶段,这段时期逐步实现了数据统计,并且可以利用电脑来进 行文档写作。基本上完成了从纸介质办公向电子化办公的转变。90 年代中期是企业 办公系统的第二阶段,一个重要标志是基于构架的应用系统开始兴起,而且在收发 文件方面实现了自动化转变。第三代办公管理系统始于 21 世纪。这个时期,全球信 息化建设已趋向成熟,各国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办 公自动化发展是当今时代的趋势。 相对国外来说,国内的企业办公系统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有了一定 的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因素,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企业办公系统虽然 资金投入大、但是实用价值不高,而且在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没有较大的突破, 系统的针对性也不足,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 ,系统的安全性不高。所以针对我国办 公系统的发展现状,有必要建设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系 统,以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1.31.3 系统开发的意义系统开发的意义 现代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将员工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不 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把精力都集中在重要的事务中。从而提高企业的工 作效率,节约企业的人力资源。在这种办公模式下,简化了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基于信息共享,各个部门可以互相协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系统可以对数据 库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信息辅助,决策层可以此为依据 制定企业的战略决策。 相对于传统的办公系统,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以下优势:信息传递与沟通 交流顺畅;利用计算机可以实现数据的永久存储,方便信息的查询;降低企业的办 公成本;整合信息资源,实现知识管理,方便员工之间的沟通及协作;提高企业办 公的灵活性,增强凝聚力,提高响应能力。 1.41.4 论文组织结构论文组织结构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 B/S 结构开发,前台的开发工具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后台数据库采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系统开发的背景,对比企业办公系统在国内外发 展的现状,论述了系统的开发意义。 第二部分为系统分析,分析系统的总体需求,确定系统需要实现的各项功能。 第三部分为总体设计,完成系统模块的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 第四部分是详细设计,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 第五部分为系统测试,采用黑盒测试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检测系统功能的正 确性。 第二章第二章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 2.1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分析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系统分析 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处理业务和数据时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在数据和业务的 处理过程中,与管理功能之间存在何种联系等。在设计数据库时要考虑到用户的实 际需求,用户需求一般应包含一下功能:输入信息,查询信息,修改信息和删除信 息。数据库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上条件,实现信息的永久存储。 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需要实现企业办公信息的基本功能,即输入、处理、 存储、查询及统计等功能。企业的办公系统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员工和管理员。员工 可以查询公共信息,进行个人办公处理;管理员需要负责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2.22.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用户在登录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时,首先需要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系 统再根据权限的不同分为管理员和员工。如果是管理员登录,可以对人事管理、后 勤管理和系统管理进行修改和查询,保存信息后录入数据库中。如果是员工登录, 可以进行个人办公和查询信息等操作。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 2.1 所 示: 图 2.1 系统业务流程图分析 2.32.3 非功能需求分析非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就是为了满足用户提供的功能需求需要达到的业务需求。 作为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应该以实用性为核心,并同时考虑系统的维护与扩 展,以为系统在日后的使用和升级中留有一定的余地。因此系统在业务方面的需求 需要达成以下几个原则: (1)实用性原则 能够满足企业所提出的现实应用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核心的功能,并保 证辅助功能的实现与扩展。 (2)可行性原则 本系统应该从技术方面、信息安全方面以及管理方面,做好充分的分析,以保 证系统的实施是完全可行的。 (3)易扩展性原则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对可扩展性的需求。这一方面可以利用 面向对象技术所带来的优势,使系统能够通过少量的修改,就可以满足将来业务流 程的变化,为系统可能的升级所带来的问题事先做好准备。 2.42.4 系统用例系统用例 管理员可以对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和系统管理进行修改和其他操作,管理员用 例如图 2.2 所示: 图 2.2 管理员用例图 员工可以进行个人办公和信息查询,员工用例如图 2.3 所示: 图 2.3 普通用户用例图 2.52.5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为系统做详细的设计与开发奠定基础,分别从系统的用户角色方面以 及系统功能性和非功能性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对整个系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以备做好系统具体模块的划分以及实现工作。 第三章第三章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的总体设计 3.13.1 系统的架构设计系统的架构设计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 B/S 架构模式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就是通过 互联网,把系统的程序存储到互联网中的 web 服务器中。因此只要能够连接到网络, 员工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办公,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开发技术采用 技术,前台系统的开发工具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后台数据库系 统采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3.2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用户根据权限不同主要分为管理员和员工。管理员 负责管理,包括查看公共信息、个人办公、人事管理、系统管理和后勤管理五个大 模块,每个大模块又包含许多子模块。管理员功能模块图如图 3.1 所示: 办 公 用 品 类 别 办 公 用 品 管 理 车 辆 信 息 管 理 公 司 新 闻 浏 览 公 司 介 绍 部 门 信 息 查 看 会 议 信 息 查 看 办 公 用 品 浏 览 车 辆 信 息 浏 览 员 工 论 坛 公共信息个人办公人事管理系统管理后勤管理 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员模块 个 人 通 讯 录 个 人 日 程 安 排 部 门 邮 件 收 发 权 限 管 理 公 司 介 绍 管 理 公 司 新 闻 管 理 员 工 论 坛 管 理 会 议 信 息 管 理 部 门 信 息 管 理 员 工 信 息 管 理 图 3.1 管理员部分功能模块图 3.33.3 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系统编码实现的基础,数据库设计的好坏对系统日后的编码工作 有直接而且重大的影响。因此,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重中之重。数据库设 计的开始是 E-R(实体-联系)模型,通过对系统的包括实体、属性和联系三个元素进 行分析。能够较好的用于现实世界的建模和对信息世界进行抽象。在整个系统的设 计过程中,存在许多实体,而且实体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 .1 数据库数据库 E-RE-R 图设计图设计 管理员的 E-R 图如下图 3.2 所示: 部门管理员 ID 性别 用户名 真实姓名 密码 联系电话 邮箱 标记 管理1员工信息 ID 性别 用户名 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邮箱 标记 N 密码 上岗时间 职位 公告信息 ID 格式 备注 置顶 提醒 附近 N 类型 有效期 讨论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1 发布人 发布时间 部门 管理 1 管理 N 新闻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发布人 发布时间 1 管理 N 调查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发布人 发布时间 管理 1 N 调查对象 收发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发信人 发送时间 N 收信人 回复内容 邮件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发送人 有效期 N 收信人 发送标记 管理 1 管理 1 发送时间 日程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时间 公文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发布时间 N 管理 1 1 管理 N 会议信息 ID 主题 备注 会议内容 会议时间 N 管理 1 参会人 发布人 会议地点 发布部门 图 3.2 管理员有关 E-R 图 员工的 E-R 图如下图 3.3 所示: 员工信息 ID 性别 用户名 真实姓名 密码 联系电话 邮箱 标记 公告信息 ID 格式 备注 置顶 提醒 附近 N 类型 有效期 讨论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1 发布人 发布时间 部门 查看 1 管理 N 新闻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发布人 发布时间 1 查看 N 调查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发布人 发布时间 管理 1 N 调查对象 收发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发信人 发送时间 N 收信人 回复内容 邮件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发送人 有效期 N 收信人 发送标记 管理 1 管理 1 发送时间 日程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时间 公文信息 ID 主题 备注 内容 发布时间 N 安排 1 1管理N 会议信息 ID 主题 备注 会议内容 会议时间 N 查看 1 参会人 发布人 会议地点 发布部门 图 3.3 员工有关 E-R 图 通过对以上实体联系进行分析,得出企业办公系统的总体 ER 图如图 3.4 所 示: 图 3.4 系统总体 E-R 图 .2 数据库表设计数据库表设计 (1)员工信息表记录企业内部员工的信息,如表 3-1 所示: 表 3-1 员工信息表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员工编号Varchar 50 否主键 密码Varchar 50 否 对应 对应 员工 部门 属于 M 回复 讨论 管理 M 管理 M 管理 M 管理员 管理 M 收发 M 管理 M 发表 M 发布 M 浏览 M 浏览 M 个人信息 邮件 日程安排 论坛 会议 用品分类 新闻 车辆 办公用品浏览 M 属于 M 姓名Varchar 12 否 联系方式Varchar 50 是 出生日期Datetime 8 是 部门编号Int 4 是外键 职位Varchar 50 是 备注Text 16 是 (2)个人通讯录记录企业员工的个人的通讯录的信息,如表 3-2 所示: 表 3-2 个人通讯录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通讯编号Int 50 否主键 员工编号Varchar 50 否 联系人姓名Varchar 20 否 联系人地址Varchar 50 是 联系人电话Varchar 15 否 联系人备注Varchar 100 是 联系人分组Varchar 50 是 (3)会议中心表记录发布的企业会议的相关的信息,如表 3-3 所示: 表 3-3 会议中心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会议编号Int 4 否主键 会议标题Varchar 100 否 会议内容Text 16 是 员工编号Varchar 50 否外键 发布时间Datetime 8 否 (4)公司新闻信息表记录发布的公司的新闻的信息,如表 3-4 所示: 表 3-4 公司新闻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新闻编号 Int 4 否主健 新闻时间 Datetime 8 否 新闻主题 Varchar 100 是 具体内容Text 16 是 (5)办公用品表记录企业办公用品的使用信息,如表 3-5 所示: 表 3-5 办公用品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用品编号 Int 4 否主健 用品名称 Varchar 50 是 类别编号 Int 4 是 更新日期Datetime 8 否外键 剩余数量float 8 是 (6)办公用品分类表记录企业办公用品类别的信息,如表 3-6 所示: 表 3-6 办公用品分类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类别编号 Int 4 否主健 类别名称 Varchar 100 是 (7)员工论坛表记录员工的论坛帖子信息,如表 3-7 所示: 表 3-7 员工论坛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主题编号 Int 4 否主健 主题标题 Varchar 100 否 主题内容 Text 16 是 员工编号Varchar 50 否外键 发布时间Datetime 8 是 (8)论坛回复表记录员工对论坛帖子回帖信息,如表 3-8 所示: 表 3-8 论坛回复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回复编号 Int 4 否主健 主题编号 Int 4 是外键 回复内容 Text 16 是 员工编号Varchar 50 否外键 回复时间Datetime 8 是 (9)日程安排表记录员工的日程安排信息,如表 3-9 所示: 表 3-9 日程安排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日程编号 Int 4 否主健 员工编号 Varchar 50 否外键 开始时间 Datetime 8 是 结束时间Datetime 8 是 安排内容Text 16 是 (10)内部邮件表记录员工收发的邮件的信息,如表 3-10 所示: 表 3-10 内部邮件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邮件编号 Int 4 否主健 发送人 Varchar 50 是外键 接收人 Varchar 50 是外键 发送时间Datetime 8 否 邮件主题Varchar 100 是 邮件内容Text 16 是 附带文件Varchar 255 是 (11)部门管理表记录企业的部门的信息,如表 3-11 所示: 表 3-11 部门管理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部门编号 Int 4 否主健 部门名称 Varchar 50 是 上级部门编号 Int 4 是 (12)权限表记录员工的使用权限的信息,如表 3.12 所示: 表 3-12 权限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是否为空约束条件 权限编号 Int 4 否主健 员工编号 Varchar 50 是外键 菜单编号 Int 4 是外键 状态 Int 4 是 3.43.4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在通过对需求分析的用户需求的了解上,对系统的整体体系结构、系统的 总体功能以及需要的数据库分别进行了设计,从三个方面着手详细论述了所设计的 系统的内容。其中,系统的架构设计部分介绍了系统使用的前台开发工具和后台数 据库。系统总体功能设计部分给出了本系统的整体功能框图,数据库设计分别从 E- R 图和数据库表设计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第四章第四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系统的详细设计 4.14.1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用户在使用系统前,首先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用户在登录页面中输入用户名和 密码,系统自动验证信息的准确与否。若未通过验证,系统提示错误信息,并返回 登录页面,用户需要重新进行登录操作。通过验证可以进入系统主页,系统读取户 权限,用户可以进入不同的系统进行相应操作。用户登录程序流程如图 4.1 所示: 图 4.1 用户登录流程 用户登录窗口如图 4.2 所示: 图 4.2 用户登录窗口 4.4.2 2 系统主要模块设计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1 个人日程安排模块个人日程安排模块 个人日程安排模块主要用于员工管理自己的日程安排。员工可以添加日程安排, 也可以修改或删除日程信息。个人日程安排模块如图 4.3 所示: 图 4.3 个人日程安排页面 员工在添加新日程时,需要输入起始时间和日程安排内容等信息。添加日程的 页面如图 4.4 所示: 图 4.4 添加日程安排模块 .2 公司新闻管理模块公司新闻管理模块 在公司新闻管理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发布新闻,或者是修改或删除新闻。员工 可以根据新闻的发表时间和新闻主题搜索查看新闻。公司新闻模块的设计如图 4.5 所示: 图 4.5 公司新闻列表 管理员若要发布新闻,需要输入新闻主题和新闻内容等信息,点击确定按钮即 可发布新闻。添加公司新闻的页面如图 4.6 所示: 图 4.6 添加公司新闻页面 .3 员工论坛模块员工论坛模块 在员工论坛模块中,员工可以在论坛中发布新帖子,也可以回复帖子。员工在 发布新帖子时,需要输入主题标题及主题内容等信息,点击发布按钮来发布帖子。 论坛发帖页面设计如图 4.7 所示: 图 4.7 论坛发帖模块 对于某个具体的帖子,员工可以回复该贴。查看帖子详情,点击回复按钮进入 帖子回复页面。在帖子回复时,员工需要输入回复内容,点击回复按钮进行回复。 帖子回复的模块页面设计如图 4.8 所示: 图 4.8 帖子回复界面 .4 员工信息管理模块员工信息管理模块 在员工信息管理模块中,管理员可以添加员工信息,也可以编辑或删除员工信 息,还可以根据部门名称对员工进行查询等操作。员工信息如图 4.9 所示: 图 4.9 员工信息模块 管理员在添加员工信息时,需要输入员工的账号、部门、姓名、联系方式、出 生日期、职位等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登记按钮进行添加。添加员工的界面设计如 图 4.10 所示: 图 4.10 添加员工界面设计 .5 内部邮件收发模块内部邮件收发模块 内部邮件收发模块主要实现员工之间收发电子邮件的功能。邮件可以包括附件 文件,方便企业内部人员进行信息交流。员工可以查看自己的邮件,也可以给其他 员工发邮件。邮件列表模块设计如图 4.11 所示: 图 4.11 邮件列表模块界面 .6 6 会议信息管理模块会议信息管理模块 会议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公司会议信息的添加、删除以及查看等操作。会议 管理模块如图 4.12 所示: 图 4.12 会议管理模块 4.34.3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的介绍了程序中的各个模块需要实现的功能,分别描述了个人日程安排 模块、公司新闻管理模块、员工论坛模块、员工信息管理模块、内部邮件收发模块、 会议信息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展示了各功能模块的页面设计。 第五章第五章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 5.15.1 系统测试分析系统测试分析 黑盒测试是在程序接口上进行测试,主要测试软件的功能能否达到系统的要求, 因此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对程序的具体功能进行测试,根据系统需求的功能, 测试程序的每个具体功能是否可以正确运行。进行黑盒测试时,根据输入的数据, 测试程序能否得到预期的结果,看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是否有偏差,如果不一致, 需要程序员修改代码进行优化;如果一致,说明系统功能设计比较合理。 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来测试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 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结果。 5.25.2 系统测试用例系统测试用例 (1)用户登录测试用例用来测试用户登录模块的正确性,用户登录模块测试用 例如表 5-1 所示: 表 5-1 用户登录测试用例 测试测试用例操作过程及数据预期结果实际结果偏差用例类 模块描述别 在用户登录界面,管理 员的账号和密码,输入 用户名 admin,密码 00 成功验证管 理员身份, 进入系统操 作所有的功 能 成功通过验证, 并进入管理员界 面 无功能点 在输入窗口中,输入错 误的密码,输入用户名 admin,密码 11 登录失败, 提示“用户 名或密码错 误” 登录失败,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 错误” 无功能点 管理员用 户登录 输入系统中不存在的用 户名和密码,如 11,11 登录失败, 提示“用户 名或密码错 误” 登录失败,提示 “用户名或密码 错误” 无功能点 输入系统存在的企业员 工的用户名和密码,如: qh0001,111111 登录成功, 进入办公系 统,可操作 员工权限的 功能,管理 员权限功能 被屏蔽 登录成功,进入 办公系统,可操 作员工权限的功 能,管理员权限 功能被屏蔽 无功能点 员 工 登 录 模 块 企业员工 登录 输入员工账号及密码为 错误的,如 Qh1111,111111 身份验证失 败,提示 “用户名或 密码错误” 身份验证失败, 提示“用户名或 密码错误”,并 返回登录框 无功能点 (2)企业员工添加模块测试用例用于测试管理员添加企业员工的正确性,企业 员工添加模块测试用例如表 5-2 所示: 表 5-2 企业员工信息添加测试用例 测试 模块 测试用例 描述 操作过程及数据预期结果实际结果偏差 用例类 别 企 业 员 工 添 加 模 块 测试企业 的员工信 息添加功 能的正确 在员工信息添加页面中, 不输入任何数据,点“登 记”按钮 提示数据不 能为空,添 加数据失败 提示“员工账 号不能为空”, 数据保存失败 无功能点 输入合理的员工信息,如 员工号,所在部门,姓名, 联系方式,出生日期,职 位等输入如下数据: QH1001,企划部,李刚,1978-5- 6,部门经理 员工信息添 加成功,数 据保存到数 据库中 员工信息添加 成功,数据成 功保存到数据 库中无功能点 性 在员工信息里,输入已存 在的员工的编号,如果员 工编号输入 qh0001 数据保存失 败,提示 “员工账号 重复” 添加失败,提 示“员工账号 重复” 无功能点 (3)添加公司新闻模块测试用例用于测试添加企业新闻模块的正确性,添加企 业新闻模块测试用例如表 5-3 所示: 表 5-3 添加公司新闻信息测试用例 测试 模块 测试用例描 述 操作过程及数据预期结果实际结果偏差 用例类 别 在公司新闻添加页面中, 不输入新闻主题,和新 闻内容 添加数据失 败 提示“新闻主 题不能为空”, 添加数据失败 无功能点 添 加 公 司 新 闻 信 息 模 块 测试添加公 司新闻信息 输入合法的公司新闻的 主题,及新闻内容 添加新闻成 功,新闻信 息存入数据 库中 添加新闻成功, 新闻信息存入 数据库中 无功能点 5.35.3 软件测试结论软件测试结论 通过列举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对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块进 行添加、删除、修改及查询等操作。通过本次测试,验证了系统功能可以通过并成 功运行,用户由于职能不同拥有不同的权限,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通过详细的测 试用例,证明了系统实现了在需求分析阶段要预期完成的功能,说明系统成功通过 了测试。 5.45.4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根据系统的实际业务情况,选择黑盒测试方法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 的功能测试。列举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总结出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达到 了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的预期功能。 第六章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 6.16.1 系统开发总结系统开发总结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办公信息化管理。企业办公自动 化系统能有效地收集并处理各种办公信息业务,使得办公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使用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在员工和管理员传达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 技术以及各种软件工作平台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网上办公系统的实现展现了良好 的前景。 本文论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充分考虑了用户的实际需求,该系统采用先进的 B/S 架构技术,使用了先进的开发工具 ASP.NET 技术,通过数据访问模块实现了统 一的数据访问接口,大幅度提升了系统的执行效率。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安全问 题,保证了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经过功能测试,办公自动化系统 的用户登录模块和其他基本功能模块,可以初步实现实际应用的功能。 6.26.2 系统展望系统展望 由于时间和开发设计能力有限,开发经验不足,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虽然满足 了原始的开发需求,但与实际应用中还有一定差距,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 地方。比如,需求分析不彻底、功能不完善、页面不够精美、容错设计方面需进一 步加强等,这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加以改进。在今后的使用过 程中,企业的办公项目根据实际的需要大幅度调整。增加一些未考虑到的功能模块, 这就需要在日后的使用中不断更新,修改。办公自动化系统要想实现全面的实际应 用功能,必须满足以下特性: (1)高效性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高效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管理员可以高效地管 理基本信息;其次,员工能够快速地查找到需要的页面,进行相关操作。例如发布 信息,删除信息,修改信息,查找信息等。此类需要频繁进行的工作对高效率的要 求更为强烈。由于企业办公管理的信息量比较大,必须要保证系统访问的流畅性。 (2)安全性 因为企业的一些信息涉及到一些隐私信息等,必须要求系统有很强的安全性。 这也是企业需求分析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防止泄露公司机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实用性 使用简单:软件界面简洁、美观、友好、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想 要操作本系统,只需要会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即可。 (4)先进性 员工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讨论和交流,便于信息的交换和流通,利用网络方式 进行一些问题的沟通等等。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艾拉玛.J2EE 编程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覃俊吴,仁杰.基于工作流图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需求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10(05):676-678 3 Horstmanno eornell.J2EE 核心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刘光峰.实战网络办公自动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P.M.奇兹诺尔乔慧存.办公自动化系统调研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 6 美菲利普科特勒愈利.办公自动化的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7美 J.CataudellaB.Sawyer, n.Greey.网上办公自动化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8瞿鹏志.办公自动化策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冯英健.办公自动化基础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钱旭,潮汪群.办公自动化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尚晓春.办公自动化策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2祖强,李宇红.办公自动化设计分析与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3张勇,黄涛.基于工作流的网上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4.5(09):756 -758 14周游,赵炎.办公自动化管理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办公出版社.2002 15刘兴根.现代市场办公自动化M.北京:办公管理出版社.1997 16马绝尘.本土办公自动化M.北京:管理出版社.2003 l7罗莉.现代市场办公自动化系统策略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8. 18杜明汗.市场办公自动化系统知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2 (29) 19袁梅冷.基于 XML 与 Webserviees 技术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中南大学.2004 20陈放.办公自动化诊断 M.北京:中国信息出版社.1999 21江静.基于 J2EE 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M.南京理工大学.2005 22方光罗.办公自动化系统制度管理与规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3孔伟成,陈水芬.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4薛辛光.办公自动化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5沈凤池.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管理与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6曲学军,刘喜敏.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3 附录附录 源程序代码: protected void Link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判断登陆信息是否正确 DataTable tmprs = new DataTable(); tmprs = Sql2005DB.Get_Table(“select * from 员工信息 where 员工帐号=“ + this.TextBox1.Text + “ and 密码=“ + this.TextBox2.Text + “); if (tmprs.Rows.Count 0) /跳转页面 Session“帐号“ = this.TextBox1.Text; Response.Redirect(“index.aspx“); else /提示错误 Response.Write(“alert(帐号或密码错误);“); return; protected void Link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判断信息是否正确 if (this.TextBox1.Text.Trim() = “) this.TErr.InnerHtml = “部门名称不能为空“; return; /保存部门信息 Sql2005DB.ExecSql(“insert into 部门(部门名称,上级部门编号) values(“ + this.TextBox1.Text.Trim() + “,0)“); initDg(); protected void Link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判断信息是否正确 if (this.TextBox1.Text.Trim() = “) this.TErr.InnerHtml = “部门名称不能为空“; return; /保存小部门信息 if (this.DropDownList1.Items.Count 请选择大部门“; return; Sql2005DB.ExecSql(“insert into 部门(部门名称,上级部门编号) values(“ + this.TextBox1.Text.Trim() + “,“ + this.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 “)“); initDg(); protected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Request.QueryString“ID“ = null) /判断信息是否正确 if (this.txtID.Text = “) this.Terr.InnerHtml = “员工帐号不能为空“; return; if (Sql2005DB.Get_Table(“select * from 员工信息 where 员工帐号=“ + txtID.Text + “).Rows.Count 0) this.Terr.InnerHtml = “员工帐号重复“; return; /添加员工信息 Sql2005DB.ExecSql(“insert into 员工信息(员工帐号,密码,姓名,联系方 式,出生日期,部门编号,职位,备注) values(“ + txtID.Text + “,111111,“ + this.TextBox3.Text + “,“+ TextBox1.Text +“,“+ TextBox2.Text +“,“+ 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 TextBox4.Text +“,“+ TextBox5.Text +“)“); else /修改员工信息 Sql2005DB.ExecSql(“update 员工信息 set 姓名=“ + TextBox3.Text + “, 联系方式=“ + this.TextBox1.Text + “,出生日期=“ + this.TextBox2.Text + “,部门编号 =“+ 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职位=“+ TextBox4.Text +“,备注=“+ TextBox5.Text +“ where 员工帐号=“ + Request.QueryString“ID“ + “); Response.Redirect(“YgList.aspx“); private void setNode(TreeNode tr) if (tr = null) for (int i = 0; i 新闻主题不能为空“; return; /添加公司新闻信息 Sql2005DB.ExecSql(“insert into 公司新闻(新闻时间,新闻主题,具体内容) values(“ + TDate.InnerText + “,“ + this.txtID.Text + “,“ + this.TextBox1.Text.Trim() + “)“); else /修改当前新闻信息 Sql2005DB.ExecSql(“update 公司新闻 set 新闻时间=“ + TDate.InnerText + “,新闻主题=“ + this.txtID.Text + “,具体内容=“ + this.TextBox1.Text + “ where 新闻编号=“ + Request.QueryString“ID“ + “); Response.Redirect(“GsNewsList.aspx“); protected void GridView1_RowCommand(object sender, GridViewCommandEventArgs e) string PID = this.GridView1.DataKeysConvert.ToInt32(e.CommandArgument).Value.ToString(); if (e.CommandName = “See“) /传递 编号 跳转页面 Response.Write(“window.open(YgltEdit.aspx?ID=“ + PID + “); “); else if (e.CommandName = “Del“) /删除当前的主题记录 和主题回复记录 Sql2005DB.ExecSql(“delete from 论坛回复 where 主题编号=“ + PID + “); Sql2005DB.ExecSql(“delete from 员工论坛 where 主题编号=“ + PID + “); GridView1.DataSource = Sql2005DB.Get_Table(“select * from 员工论坛, 员工信息 where 员工论坛.员工编号=员工信息.员工帐号“); GridView1.DataBind(); protected void GridView1_RowCommand(object sender, GridViewCommandEventArgs e) string PID = this.GridView1.DataKeysConvert.ToInt32(e.CommandArgument).Value.ToString(); if (e.CommandName = “See“) /传递 编号 跳转页面 Response.Write(“window.open(HyEdit.aspx?ID=“ + PID + “); “); else if (e.CommandName = “Del“) /删除当前的主题记录 和主题回复记录 Sql2005DB.ExecSql(“delete from 会议回复 where 主题编号=“ + PID + “); Sql2005DB.ExecSql(“delete from 会议中心 where 主题编号=“ + PID + “); GridView1.DataSource = Sql2000DB.Get_Table(“select * from 会议中心, 员工信息 where 会议中心.员工编号=员工信息.员工帐号“); GridView1.DataBind(); protected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Request.QueryString“ID“ = null) /判断信息是否正确 if (this.txtID.Text = “ | TextBox3.Text = “) this.Terr.InnerHtml = “用品名称和剩余数量不能为 空“; return; /添加办公用品 Sql2005DB.ExecSql(“insert into 办公用品(用品名称,类别编号,截至日期,剩 余数量) values(“ + this.txtID.Text + “,“ + this.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 “,“ + this.TextBox2.Text + “,“ + TextBox3.Text + “)“); else /修改当前的办公用品 Sql2005DB.ExecSql(“update 办公用品 set 用品名称=“ + this.txtID.Text + “,类别编号=“ + this.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 “,截至日期=“ + this.TextBox2.Text + “,剩余数量=“ + TextBox3.Text + “ where 用品编号 =“ + Request.QueryString“ID“ + “); Response.Redirect(“BgThingsList.aspx“); protected void Link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判断信息是否正确 if (TextBox1.Text = “ | Textbox3.Text = “) TErr.InnerHtml = “主题或内容不能为空“; return; /添加新的主题信息 Sql2005DB.ExecSql(“insert into 员工论坛(主题标题,主题内容,员工编号,发 布时间) values(“ + this.TextBox1.Text + “,“ + this.Textbox3.Text + “,“ + Session“帐号 “.ToString() + “,“ + DateTime.Now.Date.ToShortDateString() + “)“); Response.Redirect(“YgltList.aspx“); protected void Link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this.Textbox3.Text.Trim() = “) this.TErr.InnerHtml = “回复信息不能为空“; return; Sql2005DB.ExecSql(“insert into 论坛回复(主题编号,回复内容,员工编号,回 复时间) values(“ + Request.QueryString“ID“ + “,“ + Textbox3.Text + “,“ + Session“帐 号“.ToString() + “,“ + DateTime.Now.Date.ToShortDateString() + “)“); Response.Write(“window.opener.location.href=YgltEdit.aspx?ID=“ + Request.QueryString“ID“ + “;“); Response.Write(“window.close();“); protected void Link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判断信息是否正确 if (TextBox1.Text = “ | Textbox3.Text = “) TErr.InnerHtml = “主题或内容不能为空“; return; /添加新的主题信息 Sql2005DB.ExecSql(“insert into 会议中心(主题标题,主题内容,员工编号,发 布时间) values(“ + this.TextBox1.Text + “,“ + this.Textbox3.Text + “,“ + Session“帐号 “.ToString() + “,“ + DateTime.Now.Date.ToShortDateString() + “)“); Response.Redirect(“HyList.aspx“); protected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Request.QueryString“ID“ = null) /判断信息是否正确 if (this.txtID.Text = “) this.Terr.InnerHtml = “姓名不能为空“; return; /添加通讯录信息 Sql2000DB.ExecSql(“insert into 个人通讯录(员工编号,联系人姓名,联系 人地址,联系人电话,联系人备注,联系人分组) values(“ + Session“帐号“.ToString() + “,“ + this.txtID.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