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营销]生产论.ppt_第1页
[经管营销]生产论.ppt_第2页
[经管营销]生产论.ppt_第3页
[经管营销]生产论.ppt_第4页
[经管营销]生产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生产论 需明白两个方面的问题: n一是在既定的成本下怎样达到产量最大,这涉及 到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即生产理论。 n另一是在既定的产量之下如何实现成本最小,这 涉及到生产要素价格构成的成本问题,即成本理论。 厂商是指能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位,把投 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经营性组织。包括制造 商和服务商,生产最终产品的厂商和生产中 间产品的厂商。 第一节第一节 厂商厂商 一、厂商的组织形式 n个人企业或独资企业 合伙制企业 n公司制企业 三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比较 企业类型 优 点缺 点 个人 企业 容易建立 决策过程简单 决策不受约束 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 企业发展受所有者约束 合伙 企业 容易建立 决策多样化 合伙人退出仍可存在 形成统一意见困难 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 合伙人退出引起资本短缺 公司 企业 所有者可以承担有限责任 筹资容易 责权明晰,相对稳定 管理体系复杂 决策缓慢 管理者与所有者意见是否 一致 传统理论:Black-Box 二、企业的本质二、企业的本质 劳动劳动 L L 资本资本 KK 土地土地 N N 企业家企业家 才能才能 E E 产品产品 产出产出? Inputs / FactorsInputs / Factors OutputsOutputs 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生产的 一种组织形式,是对市场的替代。 企业、市场各有优劣。 考虑如下的生产过程: 某面包厂:在一个配备有特定设备的厂 房内,工人经过一定的生产工序和生产工艺,把 面粉加工成可以在市场上销售的面包。 企业的第一个职能:承担并实现 从投入到产出的技术性转化关系。要考虑 面粉、水、发酵粉以什么样的比率兑在一 起,发酵多长时间,烤制多长时间等。这 是从物到物的转化。 在这个技术性转化过程中,企业 关注的是生产成本与生产收益的权衡。 面包厂 企业的第二个职能:如何把企业 内的人、材、物协调在一起。包括人员的 搭配和管理、人与设备的配合、企业内部 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等。 在此过程中,企业要付出一定的 成本,即所谓的管理成本。 面包厂 企业的第三个职能:协调企业与外 部的关系。包括原料的采购、产品销售、 人员聘用等。 面粉必须从市场上购买,面包也 必须拿到市场上销售。 从何处来? 到何处去? 无论是原料(面粉)采购、还是 产品(面包)销售,企业与外部的联系主 要是通过市场交易过程来实现的。 交易过程是有成本的! 寻找合适的供货商 购买原料 与供货商进行谈判 与供货商签订交易契约 监督和执行契约 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时 间、精力和财力,即都要投入成本。这些 成本就是所谓的“交易成本”。 市场交易是在一定的契约形式( 有形或无形的)下进行的。所以交易成本 就是围绕交易契约的准备、签订、执行和 监督等整个过程所发生的成本。 为了减小交易成本,面包厂自己生 产面粉,即以内部生产替代外部交易,以企 业内部的“计划机制”(或者说,企业的“内 部市场”)替代外部的市场机制。这就是所 谓的“内部化”。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是对外 部市场的替代。 在替代外部市场的过程中,企业必 须权衡多种因素。 1.生产技术的可获得性。 企业内部生产与外部生产的成本比较。 市场交易成本的减小与企业内部管理成 本的增加。 在衡量内部化的成本(管理成本的 增加)和收益(交易成本的节约)以后,企业 确定了“最大的边界”或“最优的规模”。 科斯企业的性质() 三、厂商的目标 n利润最大化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企业也许不追 求利润最大化,它们可能追求售量最大化或 销售增长率最大化或市场占有率。 或者它们的目标也许不是单一的,而 是一系列目标。 是否是企业所有 者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 是否是企业经营 者的目标? 收 入 闲 暇 地 位 排 场 稳 定 性 其 他 利润最大化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利润最大化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 1)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生产理论生产理论 (2 2)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成本理论成本理论 (3 3)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市场理论市场理论 关于利润最大化关于利润最大化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 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 n一、生产函数 n生产 n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 类活动。 n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 ) n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n劳动 n土地 n资本 n企业家才能 n劳动:劳动者所提供的服务,它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 动。 n土地: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是在自然界所 存在的,如土地、水、自然状态的矿藏、森林等。 n资本: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资金。它采取两种形式:无形 的人力资本与有形的物质资本。前者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身 体、文化、技术状态,后者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设备 ,如机器、厂房、工具、仓库等资本品。在生产理论中,指的 是后一种物质资本。 n企业家才能:即企业家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工 作。 关于关于“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 ” 生产函数 (Production Function) n产品产出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 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 n设Q 代表产出,L、K、N、 E 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土地 、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生产要素 ,则生产函数一般形式为: Q =fQ =f(L L、 K K 、 N N 、E E) n在分析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时,一般把 土地作为固定的,企业家才能难以估算,因此 ,生产函数又可以写为: Q =f(L、K) n这一函数表明,在一定技术水平时,生产 Q的产量,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与资本的组合 。 二、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n1、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线性生产 函数) n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里昂惕夫 生产函数) n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叫里昂惕夫生产函 数。 特点: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生产要素投入量之 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劳动和资本的 生产技术系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 n固定要素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不能增加的投 入。 n可变要素是指可以增加的投入。 n固定要素与可变要素的区分使我们可以区分短 期和长期。 n短期是指在此时期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 固定的。 n长期是指一个长得所有投入都被改变的时期。 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 特短期特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任何任何生产要素数量的时生产要素数量的时 间周期,只能够通过调整存货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间周期,只能够通过调整存货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 动。动。 特长期特长期:生产者在这一时期内不仅能够调整:生产者在这一时期内不仅能够调整一切一切生生 产要素,而且产要素,而且生产技术生产技术也会发生变化。也会发生变化。 产量是可变投入的函数:Q = f (L)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n1、概念 n 总产量(TPL)Total product n 平均产量(APL)Average product n 边际产量(MPL)Marginal product n MPL=TPL/L 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表 一种可变变投入 的数量 总产总产 量 (L) 平均产产量 (L) 边际产边际产 量 (L) 1888 2201012 3361216 4481212 555117 660105 7608.60 85674 都 是 先 递 增 后 递 减 总资总资 本 劳动劳动 TPL 1200 12175 122100 123100 124380 12550 12675 总资总资 本 劳动劳动 TPL 1200 121757575 122200100125 123300100100 1243809580 1254308650 1264507520 2、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 际产量曲线 L L QQ TPTP L L OO 短期总产量曲线短期总产量曲线 L L QQ TPTP L L OO 短期总产量曲线上短期总产量曲线上 的特殊点的特殊点 D D C C B B 总产量最大总产量最大 边际产量最大边际产量最大 平均产量最大平均产量最大 0 12345687910 0 12345687910 A B 60 112 10 20 30 总产量 总产量 E TP AP MP C 投入的劳动 投入的劳动 D 1、连接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 点的线段的斜率,都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 )值。 2、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都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值。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MP0 , TP( ); MPAP时,AP曲线是( )的, 当MP AP;和L相比, K投入太多。增加L可更充分利用K。 第II阶段:平均收益递减阶段(经济区 域) L的增加,带来MP 0,TP仍递递增;但 MP AP, AP已下降。 理性厂商的生产产区域。但投入多少,生产产多 少,还还取决于成本函数。 第III阶段:负边际收益阶段 L的增加,带来MP 0,TP递减;减少 L,反而可增加TP。和K相比,L投入太多。 五、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五、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问题1: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 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 与纵轴相交 B 经过原点 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 与横轴相交 问题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种是( ) A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 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 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与之相交 n问题3:已知生产函数为Q=f(K,L)=KL -0.5L2-0.32K2,表示产量,表示资本, 表示劳动。令上式的10。 (1)写出和。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 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 。 n问题4:已知生产函数为 Q=f(K,L)=10KL/(K+L) 求劳动的边际产量及平均产量函数 。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 数 二、等产量曲线 产量曲面产量曲面与与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 Q L K O 产量曲面产量曲面与与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 L L KK OO QQ QQ 1 1 QQ 2 2 KK 0 0 L L0 0 L K Q1=50 Q2=100 Q3=150 O Q4=200 等产量曲线的性质 (1 1)一条等产量曲线上各点的要素组合不)一条等产量曲线上各点的要素组合不 同,但产量相等;同,但产量相等; (2 2)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大小表)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大小表 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示产量水平的高低; (3 3)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 线不能相交;线不能相交; (4 4)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 1 单 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 入数量。 命题 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 边际产量之比。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the law of diminishing MRTS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 1单位的 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 数量是递减的。 问题:这一规律在图形上如何表现出来 的? L K Q = QQ = Q 0 0 L3L1 K1 K3 L2L4 K2 K4 边际技术替代率 递减规律 对 MRTS 递减规律的解释 以劳动对资本的替代为例 , 第五节 等成本线 生产者成本生产者成本是生产者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对生产是生产者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对生产 要素的购买支付。要素的购买支付。 成本方程成本方程表达了生产者在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表达了生产者在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 的成本构成。的成本构成。 等成本线等成本线表明在生产者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表明在生产者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 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够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够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 数量的最大组合。数量的最大组合。 L K C/r C/w O A B 等成本线等成本线(IsocostIsocost Line Line) LALB KA KB 将等产量曲线(多条)与等成本曲线( 多条)结合在一起,主要讨论最优的要素组 合问题: (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问题; (2)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问题。 该问题的实质是厂商均衡问题(Equilibrium for a Business Firm)。 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一)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问题: 企业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资本 )生产一种产品。劳动的价格w、资本的价格r均 为已知,企业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支出( 总成本)C是既定的。 那么,企业如何选择劳动、资本的投入 量,才能获得最大的产量? 图解法 L K B O E C = C = w wL L + + r rKK = C = C 0 0 A Q3 Q2 Q1 LE KE R S G 条件:C是既定的 均衡条件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者均衡条件既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者均衡条件 生产者均衡生产者均衡:厂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厂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 量与其价格之比相等量与其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最后。也就是说,最后1 1单位货币不单位货币不 论是用于购买资本,还是购买劳动,所得到的边际论是用于购买资本,还是购买劳动,所得到的边际 产量都相等。产量都相等。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则 厂商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 整,使得(总支出中的)最后1单位的货币成本无 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总是 相等的,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只要只要边际技术替代率、要素的价格比例二者不边际技术替代率、要素的价格比例二者不 等,企业总可以在等,企业总可以在总成本不变总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的条件下通过对要素对要素 组合的重新选择组合的重新选择,使总产量得到增加。,使总产量得到增加。 二、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问题: 企业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如何选择 劳动、资本的投入量,才能获得最小的成 本? 图解法 L L KK B B2 2 OO E E A A2 2 Q=QQ=Q 0 0 B B1 1 B B3 3 A A1 1 A A3 3 KK E E L LE E 条件条件: QQ 0 0 是是 既定的既定的 S S R R GG 既定产量条件下的生产者均衡条件既定产量条件下的生产者均衡条件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则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则 厂商为了实现厂商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应,应 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为达到为达到 既定产量既定产量QQ 0 0 )花费在两要素上的最后花费在两要素上的最后1 1单位的货币单位的货币 成本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成本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 厂商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润。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的价 格、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厂商可以通过对 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来实现最大利润。 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最优 的生产要素组合。 利润最大化的最优要素组合 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要素组合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要素组合 厂商利润厂商利润: : 利润最大化的利润最大化的 一阶条件一阶条件 : : 生产理论中的规模报酬(Return to Scale)分 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 间的关系。 企业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 来的产量变化。 第七节 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 的比例。 (2)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 to Scale):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 的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