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 第十一单元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试题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 第十一单元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试题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 第十一单元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一、选择题1(2017广东中考)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A张謇 B张之洞C詹天佑 D李鸿章2(2017六盘水中考)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年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年1 795家50亿元55万多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A BC D3(2017泰安中考)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A BC D4(2017六盘水中考)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5(2017潍坊中考)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C博爱思想 D专制思想6(2016沈阳中考)一九一年,诏办经济特科,废去八股,整顿翰林院,复办京师大学堂。一九三年,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一九五年,会奏应请自本年始,即停止乡会及各省岁科考试。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方面的变革( )A教育 B外文 C娱乐 D习俗7(2017临沂兰山一模)报纸是政策、新闻、广告宣传的重要媒介,下列哪一份是中国创办的最早的报纸( )8(2016天津中考)20世纪三四十年代,聂耳、冼星海等爱国青年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中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A松花江上 B黄河大合唱C游击队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二、非选择题9(2017河南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材料二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了半公里的窄轨铁路,并试行小火车。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责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 292千米。(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2)据材料二,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A2.A3.D4.B5.B6.A7.D8.D9(1)鸦片战争前:人力(或风力);鸦片战争后:蒸汽机。(2)态度:不接纳反对(排斥)到接受并修建铁路。原因: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传入;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近代化的推动;西方思想的传入。(3)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推动近代社会进步。非常感谢上级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