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展及文字载体的关系.doc_第1页
试谈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展及文字载体的关系.doc_第2页
试谈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展及文字载体的关系.doc_第3页
试谈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展及文字载体的关系.doc_第4页
试谈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展及文字载体的关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谈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展及文字载体的关系试谈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展及文字载体的关系兼谈正书行书草书之间的关系于与历史时段特征丁子义山东中医药大学书法教研室摘要:书法艺术具有实用与艺术审美双重性质,与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两条相辅相成的共同发展的平行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汉字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先文字时期、古文字时期和今文字时期。汉字发展的这三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字的载体都对文字与书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制约和促进作用。因此,汉字、载体、书法形成了三点一线的重要的共存关系。载体的性质分为硬载体与软载体,不同性质的载体形成不同的文字风貌特征,字体的命名也与载体形式有关,如:陶文、甲骨文、金文、等。在载体上进行契刻或铸造形成的文字形式叫做文如:陶文、甲骨文、金文。在载体上直接进行书写形成的文字形式叫做书如篆书、隶书、楷书等。由于载体的不断发展,才促使汉字的书写行为走向主观意识上的艺术创作行为。同时也促进了文字的发展,如:从金文到简帛书到隶书的发展和从隶书到楷书,从章草到今草的发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书法工具和不同的载体形式加之不同的文化追求,这样造就了不同的文字的体貌特征。这样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单一到多元化,从孤立单一的书体到形成:规范书体(正书)-简便手写体(行书)-草书的完整的系统的书法逻辑关系。从而使得书体分成两大类,正书类与行草类。各时期的正书与行草书都有相应的笔法对应关系,不同的载体形式也开辟了帖学与碑学两大流派。关键词:汉字载体书法艺术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由于记录和传播语言信息的需要产生了文字和文字的书写,由于对文字书写审美的追求而产生了书法。因此书法艺术具有实用与艺术审美双重性质。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中包括书写的载体、工具、印刷术、以及当今的电脑打字等),作为书法的实用价值在逐步退缩。而对书法的艺术追求却不断加强。但总起来说,中国的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与中国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有着共同的难以割舍的血缘关系的,是两条相辅相成的共同发展的平行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中国汉字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大历史阶段:1、先文字时期。2、古文字时期。3、今文字时期。汉字发展的这三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进步,都与各时代的文字载体的发展变化有关,都与书写艺术的审美追求有关。先文字时期是汉字的萌芽时期,主要是在汉字形成前的一些刻画在陶器上的陶文符号和象形图案等。古文字时期的文字是篆字。篆字又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段区分为大篆和小篆。其中大篆从广义上说包括: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西、东两周时期的金文,先秦时期的石鼓文等。小篆是指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统一文字制定的书体,因此也叫秦篆。这些书体都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段,以及不同的文字载体而有着不同的面貌与特征,并且都是以不同的载体形式而命名的。所以分别被称为: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秦刻石等。今文字是从汉朝以后至唐的规范文字,主要包括:隶书和楷书。由于从战国时期文字的载体有了竹简、木简、木牍、和丝织品的出现。西汉开始有了麻纸等纸张的出现,文字的记录变成了在载体上直接进行书写。书写行为成了记录文字的主要形式,所以直接书写的行为形成的文字形式叫做书。所以直接书写的字体分别叫做简书、帛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从此以后对古文字在有关载体上的直接书写行式也就称为篆书了。而文字的另一种记录形式-刻石。分别出现在先秦时期、秦朝、汉朝、北魏以及自此以后的各个时代。汉字的刻石形式,称作碑文。因此,从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书法艺术开始划分了以直接书写行为产生的墨迹形式作为学习或研究对象的帖学派和以刻石形式作为学习或研究对象的碑学派。由于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和中国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两条相辅相成的,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两条并行发展的平行线。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汉字产生和使用的同时,书法也随之产生。但同时又受到书写工具和文字载体的制约或促进。譬如:中国最初的文字符号是在陶器上的刻划陶文符号。以后到殷商时期逐渐发展为在动物骨头上契刻文字,叫作甲骨文。再以后到西、东两周发展为在青铜器上铸造或契刻文字,叫作金文。一直到先秦时期开始在石头上刻字,分别称为刻石或碑文。它们的共同点是由契刻而成。有资料证明,陶文是在陶器上先写后刻。甲骨文是在动物骨头上先写后刻(故又称契文或殷墟书契)。两周时期的文字主要是铸造或契刻于金属器皿上的,也是先进行书写,再制作模具,最后铸造在青铜器皿上。由于当时青铜器又叫吉金,故称金文。从先秦时期的石鼓文开始,产生了在石头上刻字的历史,称为刻石。由于形成文字的历史不同、载体不同,它们各具面貌,风格逥异,都说明不同的契刻文字的载体的形式不同,所赋予契刻文字的面貌也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在契刻前,文字的书写只是文字落座于载体之前的一个中间的环节,而不是最终目的。此时书写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忠实再现文字符号为目的。因此在书写时必须力求规范,不能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随意性的、个性化的东西,所以容易显得呆板僵化、缺少灵动。因此这些形式制约了汉字和书法艺术的的发展。自从在战国时期产生了丝织品和竹简、木简等文字的新载体,西汉以来又有了纸张的产生,使的文字的存在形式能直接以手写形式出现,从而使的汉字书写性质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从此以后直接以手写体的形式对所书写的文字内容进行展示和传播。这样把对文字的书写工作从文物形式的制作工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书法行为。因此就可以在写时追求简便快捷和带有随意性,并可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个性化的东西及艺术审美的要求。而逐步形成了相对于当时规范字体的较为简便流畅的手写体形式-简、帛书。可以说,中国的书法从此开始才成为有主观意识上的艺术创作行为。载体的变革促进了文字的发展,如从金文到简帛书到隶书的发展和从隶书到楷书,从章草到今草的发展,都与载体的变化不无关系。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所书写的书体逐渐有了两类五种的区分。两类即:正书类与行草类。五种即:篆、隶、楷、行、草。那什么是正书类呢?所谓正书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正书指我国各历史时期官方所推行的规范书体,包括: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两周时期的金文,秦朝的小篆,东汉时期的隶书,唐朝的楷书。另一种解释就是:正书亦称楷书、正楷、真书,由东汉时期的隶书发展演变而成。前者所说的就是正书类,后者无疑是专指二王以后到唐朝的楷书了。由于正书到到唐朝发展至高峰,后人把唐朝的楷书叫做唐楷。唐楷被历代认为是规范书体的最高峰,因此把他作为正书的代表也自然是合情合理的事了。正书的演变:那什么是行草类呢?那我们先要看行草书与正书的区别。宋朝的苏轼在论书中指出: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人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又云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这是苏东坡讲的关于由正书到行草之间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行、草书是相对于正书的简捷流变的动态形式,行书与草书的区别是动态变化程度上的区别。行草类,书体是对应中国各历史时期正书的简捷流变的书写形式(行书或行书类)和草写体。如:战国时期的简、帛书,是对当时金文的简捷连贯的书写形式,故有草篆之称。东汉时期,相传由刘德生在稿草和行押书的基础上创造了行书,并且此时也已经有了章草。章草是对隶书的草写体。东晋二王以来楷书已相当成熟,并开始有了相对于楷书的行书和草书。二王以来的楷书、行书、草书称为今体。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帖学派的主干。规范书体-正书与相对应的简捷流变的手写体-行书和草书形式,它们之间即并行发展又相互促进,并籍以推动了中国汉字的发展:如:由古文字到今文字的发展(金文到简帛书再到隶书的发展过程);由隶书到楷书的发展。隶书到楷书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正书之间的演变,楷书的形成还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东汉张芝的草书的笔意和点画造型,因此,东汉末年(张芝等)从章草到今草的趋变,丰富了楷书的笔法,促进了楷书的成熟,以致东晋时期的二王把质朴古貌的书风发展为妍美流变的今体。虽然在最初的时候并不一定成熟,但重要的是他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确立了一个方向。简捷流变的动态形式,源于载体的形式允许直接手书开始。最早应该从战国时期的简、帛书开始。如前所述,在战国时期的规范书体是金文,简、帛书是见到的最早的汉字书写时的简捷流变的动态特征的书写形式。因为有了竹简、木简和丝织品等作为书写载体,在实际书写过程当中就有追求简便、快捷的欲望和要求。因此,简、帛书的书写特征是:简约、快捷和连贯。他的出现为隶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也是相对于后来的行书写法或草书写法的萌芽,所以把它叫做草篆。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的书法开始有了主观意识上的艺术创作要求。这一系列变化都有离不开不同时期的不同载体的作用。战国时期的规范正书(金文)与战国时期的简便手写体(简书)的对比东汉时期,官方推行的规范书体是隶书,它的草写体就是明显带有隶书笔意的章草。这是由于从西汉时期开始,麻纸的出现使得汉字的书写载体又有了一次重大革新,在纸张上写字无论是在篇幅方面,还是在技巧发挥,动态的速度节奏方面都是竹简、木简所无法做到的,因此,在西汉时期隶书的草写体就已经变的很成熟了。东汉时期的正书(汉隶)与带有隶书笔意的东汉时期的草书(章草)的对比二王以来,规范书体由隶书渐变为楷书。楷书的简便手写体(行书)和草写体也都带有明显的楷书笔意,从此以后的楷书、行书、草书被称为今体。从此,开创了影响中国上千年以来的以研究、学习二王笔帖为主的帖学派。并在上千年的书法史上建立了无可替代的的主流地位。二王楷书与带有楷书笔意的二王行书和草书的对比由此可以总结出,自从有了手写形式以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正书体和相应的简便手写体形式(行书)或草写体形式。他们的笔法结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历史时段的书法艺术特征,这是作为一个书法艺术家必须要充分认识和遵重的历史客观规律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历史时段的行草书,他的来源都是建立在他当时的规范书体基础之上的。当时的正书书体,即是这一时代行草书的母体。所以研究和学习某一历史时段的行草书,不能抛开与他相对应的正书书体孤立地来看,必须对它的母体(相对应的正书书体)有所了解并有一定的基础。作为文字的载体,可分为硬载体与软载体两类,硬载体为不能直接进行手写使用的载体,包括:陶器、甲骨、青铜器,石基。软载体为能直接进行手写使用的载体,包括:竹简、木简、木牍、丝织品、麻纸、宣纸等。他们对文字和书法的发展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不同时代的硬载体都有不同的性状,不同的性状的硬载体决定其承载文字的面貌。譬如甲骨文时期,由于动物骨头比较小而且柔韧,契刻的难度比较大,还要在比较小的篇幅上刻较多的字迹,因此表现的字形较小、线条毛糙、露锋入、出锋收、结体随意的特点。但金文由于需要在铸造前制作模具再行铸造,很难表现尖细的笔锋,因而表现得遒劲敦厚。刻石由于石料相对于胛骨和青铜器比较好掌握,容易把点化造型而表现的细腻并且惟妙惟肖,而且面积也可大可小等,因此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作品风格。因此,甲骨文、金文、和各种刻石碑文各具形态,无不体现了载体的性状特征。同样,不同时代的软载体也都有不同的性状,不同性状的软载体也同样决定其承载文字的面貌。因此,简书、帛书以及用麻纸、宣纸所写出的书法作品的面貌也各不一样。这些都体现了不同的软载体的性状特征。承载于软载体上的文字,由于是直接手书而就,所以在面貌上表现的流畅灵动、富有变化和神韵,这是用硬载体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可以说,每一个时代的书法工具、文字载体形式以及文化审美追求,决定这个时代的文字体貌特征,或者说是书法艺术的时代特征。由于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加之又有书写工具的不断更新,尤其是作为书画专用纸-宣纸产生,使书法艺术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到了唐代,书法工具和载体、中国汉字和书法艺术都发展到历史上的高峰。其中正书称为唐楷,为历代规范书体楷模之意。同时行书、草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张旭、怀素二人开创了狂草书。通过上述的内容,不难总结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书法工具和不同的载体形式,加之不同的文化追求造就了不同时期的文字的体貌特征。这样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单一到多元化,从孤立单一的书体到形成:规范书体(正书)-简便手写体(行书)-草书的完整的系统的书法逻辑关系的建立,也就是非常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不妨可以把他们的相互发展关系总结整理如下表:时代规范书体(正书)载体形式操作方法简便手写体(行书)草写体特点殷商时期甲骨文胛骨契刻无无两周时期金文青铜器铸造无无战国时期金文简帛手写简帛书金文的简便手写体草篆简约连贯秦朝时期小篆石料镌刻无无汉朝时期隶书简、麻纸手写行押书、行书隶书的简便手写体章草隶书草写体带有隶书笔意古拙质朴东晋时期二王楷书帖学形成麻纸手写二王行书楷书的简便手写体今草楷书草写体带有楷书笔意俊美流畅唐朝时期楷书宣纸手写楷书的简便手写体今草、狂草带有楷书笔意俊美流畅自唐以后至今楷书宣纸手写历代帖学行书楷书的简便手写体历代帖学草书今草、狂草带有楷书笔意俊美流畅清代碑学兴起宣纸手写篆、隶的简便手写体无成熟的草写体明显的个性特征根据以上总结,可以说中国书法艺术和汉字的发展与不同载体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三点一线关系。由于历史时代的变迁,书法各类各书体笔法结构的沿袭传承,就要有一个历史时序问题。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就要有一个书风笔意的承袭与融入顺序关系,这就是所追求书法作品风格的历史时段定位问题。当确定创作作品风格的历史时段定位之后,对书体笔法、结构的沿袭传承融入,只可以融入该历史时段以前的笔意特征,如:融篆入隶即把篆书笔意本大于末融入隶书。融隶入楷即把隶书笔意、结构特征等融入楷书。不宜融入该历史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