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12月月考第四次试题_第1页
高三生物12月月考第四次试题_第2页
高三生物12月月考第四次试题_第3页
高三生物12月月考第四次试题_第4页
高三生物12月月考第四次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河北省冀州市2017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第四次)试题一. 选择题(共45个,每题1分,共45分)1. 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一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刺激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光照无关D实验四可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原因是尖端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因此不需要对照实验2.图中箭头表示植物体不同部位和不同条件下生长素的总体运输方向,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可以进行极性运输 B、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植物根会向水生长3.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形成甲图所示的“顶端弯钩”。科学家为研究该现象产生的机理,在无土、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处理,得到如图乙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B“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无关C茉莉素拮抗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D土壤压力、光照等环境因子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4.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细胞分裂发生影响的顺序是( )A先是赤霉素,然后是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在细胞分裂晚期才起作用B先是细胞分裂素,然后是生长素,赤霉素在细胞分裂晚期才起作用C先是生长素,然后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在细胞分裂晚期才起作用D先是赤霉素,然后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在细胞分裂晚期才起作用5.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D、实验中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每组插条直到长出根并记录汇总6.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实验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5055胚轴生长速率(相对值)30293010877828303240A用CaCl2溶液处理的时间在1015 min之间BCaCl2可能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C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是35 min后 D赤霉素可能增加了细胞壁中的Ca27.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同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此人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等量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C、生长素和乙烯都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都具有两重性D、据实验结果可推知,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并分泌乙烯 8. 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学对某品种蕃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图,据图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2,4-D浓度超过25mgL-1,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大约为20mgL-1D2,4-D不仅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还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9. 如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大于c时,A会大于90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增大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小值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10. 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步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A、acebfd B、abdecfC、afbdec D、abfdec11. 某同学要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暗室内设立一个斜坡装置,并将植株盆栽固定于斜坡上,再以灯泡连续照射,如图所示若盆栽内土壤保持潮湿且养分充足,一段时间后,此植株的生长情形与下列哪一个图示最相似( )ABCD12. 图甲为接受单侧光照的胚芽,图乙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胚根,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a处和c处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Ba侧生长素浓度较b侧低是因为光抑制生长素生成Cb侧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 D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13. 某同学探究植物的向光性时,通过改变放置在胚芽鞘切面一侧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测定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格数据不能说明()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00.050.100.150.200.250.300.35胚芽鞘弯曲角度()02.855.769.2413.0113.029.725.13A.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 mg/L左右B. 胚芽鞘弯曲的程度只与生长素有关, 其它激素无关C.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胚芽鞘弯曲生长变慢D. 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促进了一侧细胞的纵向伸长14.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15. 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B.镜检计数时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则算独立个体C.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D.酵母菌数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在该值上下波动16. 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无水螈的池塘中,雨蛙蝌蚪最终灭绝 B. 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 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 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17. 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AabcBcba Ccba Dacb18. 如图是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图,下列关于曲线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曲线表示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B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C曲线可以表示“温带落叶植物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随叶季节性生长的变化”D曲线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其中在ab段老年人的数量 比例较小我国人口不断地老龄化,目前我国人口变化处于cd段19. 下列对右柱形图的相关含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则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bB若Y表示鸽种群中的个体数,a、b、c、d表示不同生活区域中的四个鸽种群,则b被鹰攻击的成功率最小C若a、b、c、d表示不同的矿质离子,Y表示一段时间后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的比例,则该植物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D若Y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d20.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t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21. 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X 50cm X 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招潮蟹类厚蟹类沙蚕类泥螺类蛤类物种数个体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裸露泥滩518114212110214米草群落312290011000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低于米草群落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22. 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该曲线可反映有限的培养液中培养酵母菌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情况23. 如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种曲线分别表示( )A甲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乙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B甲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乙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C甲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乙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D甲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乙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24. 一只羊在一年内吃100 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kg 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20 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25. 科研人员研究了某种定居型蜘蛛(肉食性动物)的能量流动过程,并构建了下图所示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蜘蛛在生态系统中至少属于第二营养级B流经蜘蛛的总能量是477.4 kJm2a1C排粪能和遗体残骸中的能量都属于蜘蛛同化能的一部分D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能会大于87.7 kJm2a126. 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图27. 在探究不同浓度NAA溶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预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只有 B只有 C或 D或或28. 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的比例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饲养方式植丛中的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其他鱼种a单养0.420.120.010.45混养0.050.350.050.55鱼种b单养0.430.230.010.33混养0.400.120.040.44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 单养时鱼种b多出没在池底混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池底混养时鱼种a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A、B、C、D、29. 假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等于102N 大于102N 小于101N 大于101NA B C D30. 如图为1932-1962年英国甲、乙两地区同种苍鹭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苍鹭种群1947年死亡率很高对该种群来说未必是坏事B、乙地1957年和1937年种群数量的差值可表示其出生率C、甲、乙两地苍鹭种群的数量变化都呈逻辑斯谛增长D、甲、乙两地苍鹭种群间存在地理障碍但不存在生殖隔离31.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参考如下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B研究流经某一种群的能量时,要考虑到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方面C模型中的“能量输入”就是指捕食者的捕食D模型中的“能量散失”主要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32. 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茎芽,进行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D四组,每组用不同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后测量茎芽长度(图2)。研究还表明:当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生长被抑制了54%。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培养液中B图2的数据表明GA3和IAA都促进生长,IAA的作用没有表现出两重性CB组表明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2倍D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33.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图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34.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2003800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 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35. 将a、b两种草履虫分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在成分和温度等条件完全相同的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培养产生的结果可以推断() 在a、b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变化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a和b能够共存,但b的数目肯定多于a比较两种培养方法可知,实验培养条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a若培养体积为20ml,则单独培养a,12天后种群密度为3.2只/mlA B C D36. 如图所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果固定纸盒,旋转植株,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甲;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则甲、乙、丙分别代表( )A直立生长、向左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C直立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37.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B图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C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一定在F点D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和D 38. 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在食物链中,蜘蛛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图中X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A B C D39.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生产者的残枝、遗体、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蜜蜂发现蜜源后,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根瘤菌将大气中氮气转化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所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A B C D40. 如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高低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若M表示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a的代谢能力最弱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至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若M表示种群密度,a至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种内斗争b最激烈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至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种群,则a是最高营养级A B C D41. 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蟑螂的能量为N6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4/N2100%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被分解者利用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42.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植物体内不同的腺体能够分泌不同的激素,脱落酸能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只有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蕉等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植物激素能够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植物横放状态下茎的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植物激素的形成可体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43. 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B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D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44. 有关“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随机选取适量土样制备土壤浸出液B. 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淀粉糊,A加30ml土壤浸出液,B加等量蒸馏水C.将烧杯室温下放置7天时间,若时间太短反应不充分,影响实验现象D.该实验的检验试剂有碘液和斐林试剂45.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2个,它们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只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D辛在该食物网中占3个营养级二.非选择题(共45分)46.( 10分) 根据以下两图回答问题(1)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正式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 ppm之间该实验的对照有两种:一是用 处理插条,作为空白对照;二是用 处理插条,作为 对照.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两种,写出浸泡法要求的三个条件: (2)生长素对茎、根等器官的生长均有影响,2图是水平放置的绿豆幼苗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 表示茎远地侧的是 47. (8分)研究人员将甲与乙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或单独培养,进行了下列研究,得到相关的一些曲线,请分析后并回答有关问题:甲 乙(1) 研究人员将甲与乙两个种群放在同一环境中一起培养,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甲中所示,由此得出它们竞争强度的变化是 (2) 科研人员单独培养甲种群,进一步对该种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乙所示,分析可知在 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 实现;若甲为乳酸菌,现用其做菌种将鲜奶制成酸奶,该过程体现的生物关系:初期 共存,后期甲的 加剧.(3)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通过研究甲生物在三个不同水域的三个种群,可知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 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_。 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图_所示类型。 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所示类型。48. (11分)(一 )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检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如下表:调查日期(月 日)6-106-156-206-256-307-57-107-157-20棉蚜数量(只/株)0.424.7941.58261.731181.941976.962175.632171.462173.23(1)棉花与棉蚜棉花与棉铃虫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 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 型,在 (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二) 研究人员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某岛屿上的社鼠种群数量进行研究(1)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_ (2)标志重捕法研究社鼠种群数量时基本数据记录规则如下:Ni-第i次取样时种群大小估计 值;ni-第i次取样时捕获的个体数;Mi-第i次取样前野外种群中全部已标志个体总数;mi-第i次取样的捕获数中已标志的个体数;ai-重捕取样中已标志个体的比例根据研究人员的数据记录规则可知:ai=_, Ni=_/ai(3)图是根据捕捉结果统计的一年中种群数量变化及性比(雌/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种群数量越大,性比越_,可推测_(填“雄”或“雌”)社鼠在环境秋冬季生存能力更强(4)研究人员发现,在社鼠种群密度低时雌鼠怀孕率高,种群密度高时雌鼠怀孕率低,进而对种群密度造成影响,这种调节方式是种群密度的_调节49. (8分)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1)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图1中曲线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 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 ,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 点所对应的浓度。如果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使用后导致作物绝产,原因是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2中的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 ;继而根据图2中的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 (3)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