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7章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力突破 北师大版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7章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力突破 北师大版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7章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力突破 北师大版_第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7章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力突破 北师大版_第4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7章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力突破 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第1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从动物获得营养的角度来看,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所以,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根据动物的食性不同可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1)植食动物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消费者。如兔、鹿等。植食动物的牙齿没有发达的犬齿或犬齿退化,但是它们臼齿很发达,有宽阔的咀嚼面,便于磨碎食物。盲肠发达,易于植物纤维的消化,如家兔以植物的根、茎、叶和籽实为主食。(2)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消费者。如虎、狮、猫头鹰等。肉食动物具有捕杀性武器。例如陆地哺乳动物的犬齿发达;肉食性鸟类的爪特别锋利,还有坚硬的带钩的喙,来撕裂食物。(3)杂食动物杂食动物既能吃植物,也能吃动物。如棕熊等。【例1】 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在生物圈中分别充当什么角色?()A分解者、消费者、分解者B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C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D自养生物、异养生物、自养生物解析: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因此,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都属于消费者BCD答案:B2食物链(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例如,森林中的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被昆虫取食,昆虫又是各种鸟类的美餐,这样树、昆虫、鸟之间就组成了一条食物链:树昆虫鸟。(2)特点食物链通过食物关系确定,无论哪种类型的食物链,起点的生物都能为后端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食物链是一种食物路径,食物链中的能量和物质在不同生物间传递着,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表现为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处于食物链前端的生物一般比后端的生物数量多。食物链长短不同,长的食物链由45个环节组成,短的食物链由23个环节组成。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白鹭”,这条食物链中有四个环节。谈重点:食物链的书写按摄食顺序排列各种生物,典型的食物链通常是从生产者开始,经植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在食物链的书写中,用“”表示被吃,如水稻稻螟虫,表示水稻被稻螟虫捕食。【例21】 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草食草昆虫青蛙B青蛙蛇猫头鹰C阳光草食草昆虫D草食草昆虫青蛙解析:A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各级消费者各种生物之间用“”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B起点不是绿色植物,所以,不属于食物链CD箭头没有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答案:A【例22】 兔和老鼠都吃草,兔和鼠又都被狐狸所捕食,草、兔、鼠、狐狸四种生物形成了()A一条食物链B两条食物链C三条食物链 D四条食物链解析:A这四种生物由于彼此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两条食物链:草兔狐狸,草鼠狐狸BCD答案:B3食物网(1)概念一个生态系统中常存在着许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图示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猫头鹰;草兔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点技巧: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记忆口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动吃植来动吃动,环环相扣食物链,链链交错连成网(食物网),传递物质和能量。(2)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而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种群变化。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例3】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食物网由_条食物链组成。(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3)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_关系。(4)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解析:(1)图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了4条食物链。(2)4条食物链中最长的一条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3)鹰捕食蛇形成了捕食关系,同时它们又都以鼠为食物,又具有了竞争关系。(4)图示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该生态系统才能正常维持下去。答案:(1)4(2)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3)竞争(4)草4动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动物对植物生活的影响(1)动物对植物的积极作用动物可以帮助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从而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许多蜂类和蛾类是有名的传粉昆虫,蜂鸟、太阳鸟,甚至小型的鼠类也能帮助植物传粉。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椋鸟喜食枸杞,表面上看对枸杞是有害的。其实椋鸟吃下多肉的枸杞果实后,枸杞的种子不被消化,随椋鸟的粪便被传播到各处,而且更容易萌发。(2)动物对植物的危害虽然动物与植物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当某种动物的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虫的数量过多就会造成蝗灾,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农作物的严重减产。蚜虫能吸吮植物的汁液,蚜虫的数量过多时,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植物对动物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谈重点:辩证地分析动植物的关系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动物与植物的关系,既认识其有利因素,也要了解不利影响,以正确指导农业生产。【例4】 鬼针草的果实表面有刺毛,可以黏附在动物的体表传播;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能够诱使动物吞食,其种子就可以随着动物粪便的排出而分散传播,这表明()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所有的植物都依靠动物传播种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A BC D解析:A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但植物传播种子并非都依靠动物(还可以借助风力、水力等);动物虽然也能帮助植物传粉,但在本题中没有体现BCD答案:C5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活动设计(1)提出问题昆虫能否协助植物传粉?(2)制订探究计划选择观察地点(林地或有花的草坪)、确定观察对象和器具(记录表、笔等)、确定实验组合(如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的种类)、确定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如下面用于观察记录的表格。观察地点:_观察时间:_观察人:_观察次数昆虫数目有花植物停留次数无花植物停留次数月季1234(3)结论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能引来动物传粉,它们离开动物不能传宗接代。还有一部分植物的传粉不依赖动物,它们离开动物依然能传宗接代。【例5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C蜜蜂个体很小,灭绝后对其他动物无影响D动物与植物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解析:A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会减慢,但仍能进行;蜜蜂对植物作用较大,灭绝后会对包括动物在内的其他生物产生巨大的影响BCD答案:D【例52】 动物能对植物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帮助躲避不良环境B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C促进呼吸作用D促进光合作用解析:A动物对植物生活会产生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BCD答案:B6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与其稳定性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其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有关。而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与其生物组成和食物关系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自然生态系统由复杂的食物链构成,在食物链中动物担任了捕食者或被捕食者的角色。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是不断变化的。当许多不同营养级别的动物加入到食物网中时,整个食物网的稳定性会加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加强。反之,如果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则会减弱。【例6】 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加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C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