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苏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苏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 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 民英雄而兴建的。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 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揭 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一文,最早刊登在1958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 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一书。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 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今天,我 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0 说明文 1. 学习目标2. 作者简介3. 背景透视 5. 相关资料6. 检查预习7. 听读课文 9. 句段品析10. 疑难探究11. 板书设计 13.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14. 拓展延伸15. 教材习题讲解 4. 文体知识 8. 整体感知 12. 本课主旨 16. 课后作业布置 (难难点)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时间顺序和空 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2. 品析准确而富有变化的语言,学习在说明中运用记 叙的方法。 3. 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 激励自己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重点) (重点) 来自点拨 周定舫,浙江省定海县人。1953年8月从上海复 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担任记 者,现为北京新闻学会会员。 来自点拨 新中国建立后,在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上,代表们一致决定修建一座纪念碑来悼念那些死难的 英雄们。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动工,1958年4月建成。 纪念碑刚刚建成而尚未揭幕之时,全国人民热切希望及时了 解这座纪念碑的有关情况。新华社记者周定舫为此瞻仰了纪 念碑,听取了工地负责人的介绍,写下了这篇文章,向全国 人民介绍了这座雄伟的建筑。 来自点拨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的概念: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 知识为目的,用简明、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阐明事理 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小品 、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来自点拨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 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 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1839 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 ,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 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 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 禁毒日。 虎门销烟 上溯 挑衅 旌旗 矗立 五卅 庑殿 一 读一读字音 部分来自点拨 stio xnjngch sw wi( )峨 li( )金 chng mn( ) 镶( )qin 慷ki( )激昂 y( )越 天( )qin 二 写一写字形 部分来自点拨 巍 重幔 镏 嵌 慨逾 堑 三 记一记词义 部分来自点拨 1瞻仰: 2巍峨: 3顶天立地: 恭敬地看。瞻仰、敬仰辨析 同:两者都是动词。 异:“瞻仰”指恭敬地看,对象是具体的人或事物。“敬仰 ”指仰慕,对象是人。例:我们假期中瞻仰了英雄纪念碑。 我们都敬仰周总理。 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例句:在危急关头,许多市 民挺身而出,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华夏儿女。 部分来自点拨 4矗立: 5永垂不朽: 6丰功伟绩: 高耸地立着。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 传。例句:我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面,向这些永垂不朽的革 命烈士深深鞠了一躬。 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例句: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承载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部分来自点拨 9怒形于色: 10勇往直前: 11逾越: 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形,表现,显露。于 ,在。例句:听到日本议员又一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全体 中国人民怒形于色,表示强烈谴责。 勇敢地一直向前走。 例句:海上波涛汹涌;我们的战舰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跨越,超越。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1.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 步介绍到我们面前来? 部分来自典中点 【答案】 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上石道走到碑前 踏上台阶到了平台。 2、 作者介绍浮雕时用了什么顺序? 部分来自典中点 【答案】 空间顺序 与时间顺序相结合 3.全文按照怎样的结构方式? 部分来自典中点 【答案】总分总。 部分来自点拨 1.从文章主标、副标中能获得什么信息? 【答案】文章主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纪念碑 的主题,点明了作者要歌颂的对象人民英雄,即 革命先烈。副标题表明了说明对象人民英雄纪念 碑;“瞻仰”表现出作者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 部分来自点拨 2.试试分析第二段所包含的内容。 【答案】(1)交代了作者的第一个观察点,说明这 是远望;(2)交代了纪念碑的位置,突出了它的巍 峨;(3)第一次提到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字“人民 英雄永垂不朽”,突出了文章的中心;(4)交代了 作者由远到近的瞻仰活动,并交代了第二个观察点 “纪念碑台阶前”。 重点品析210段 部分来自点拨 3.“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 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 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 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列数字、作比较;使用准确的数字,并将 其与天安门进行比较,突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 的特点。 部分来自点拨 4. 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 义义分别别是什么?人民英雄纪纪念碑纪纪念的是哪些英雄? 【答案】 “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 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1919年“五四运 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时期;“一千八百四十 年”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始。由此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部分来自点拨 5.第四段介绍纪绍纪 念碑运用了什么说说明顺顺序?请结请结 合原文 具体分析。 【答案】采用了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 阶,后碑身;先正面,后背面。第二部分第二层( 、):介绍纪念碑的结构、题字、碑文、装饰与 造型等。 阅读方法解密 部分来自点拨 说说明顺顺序判断法。 常见见的说说明顺顺序有三种:空间顺间顺 序、时间顺时间顺 序、逻辑顺逻辑顺 序。判 断时时可用排除法,只要不是明显显的时间时间 或空间顺间顺 序,那就一定是 逻辑顺逻辑顺 序。具体判断时时,通过标过标 志性词语词语 来判断使用了什么说说 明顺顺序,如表示时间时间 的词语词语 (含朝代),表示空间间方位地点的词词 语语,表示逻辑层逻辑层 次的关联词联词 等。 部分来自点拨 6.第段与后面四段是什么关系? 【答案】总说和分说的关系。第段总说10幅浮雕, 从位置、高度、全长、耐久年限等方面进行概括介 绍,为下文详细介绍作准备。 部分来自点拨 7.文中提到“外滩滩的海关和银银行大楼”有什么用意? 【答案】海关和银行大楼是当时外滩的标志性建 筑,而外滩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上海最早建立 据点的地方,这样写揭示了“五卅运动”发生的原 因。 部分来自点拨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介绍了纪念碑的位置、兴 建过程、碑的构造、题字、碑文,以及十幅浮雕等内 容。其中的710自然段是详写部分,作者按照时间顺 序和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浮雕内容,运用了列数字 、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难点小结 部分来自点拨 8.结结尾再次出现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有什么 作用? 【答案】紧紧围绕纪念碑的主题,反复强调对人民 英雄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有力地突出了本文的 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部分来自点拨 【答案】作者采用了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顺 序。东、南、西、北的介绍顺序恰好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历 史发展顺序展开的,最后介绍的正面三幅浮雕,反映了中国 近代百年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反帝反封建最彻底 的史实,因而放在最后着重介绍,这样安排更合情理。 1.【难难点探究】介绍十幅浮雕时,作者为什么按东、南(背 面)、西、北(正面)的顺序,而不是从正面介绍到背面呢? 部分来自点拨 【答案】文章在重点说明的同时,也有对行踪的记叙,“我从东长 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我越过广场”,“我踏上花岗石铺成 的台阶”等,直到离开纪念碑,把事情的整个经过交代得清清楚楚 。在介绍十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 人、时、地、事等记叙要素交代得明明白白,并对其进行详略得当 的描写。在说明文中运用记叙、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 性。 2.【主题题探究】本文以说明为主,兼用了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点题,总领全文 具体介绍纪念碑 抒写瞻仰感受 人民英雄永垂不 朽 远景 建造(插叙) 题字、碑文等 十幅浮雕 首 尾 呼 应 本文通过对过对 人民英雄纪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绍, 热热情赞颂赞颂 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伟绩 和他们们英勇奋奋斗、前 仆后继继的革命精神,表现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对他们们的无 限崇敬和深切怀怀念之情。 1恰当安排说明顺序。 从总体上看,作者按照自己的活动顺序把纪念碑介绍给读者。先 进入广场,再“越过广场”,进而踏着石道走到碑前,接着踏上台 阶,而后到了平台,由远而近,把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以及整 体形象介绍得一清二楚。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等是按照空间方位的 顺序来说明的。 2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文章开头用“巍峨、雄伟、庄严”六个字高度概括了纪念碑的总体 特征,然后围绕这一总体特征,说明了有关局部的具体特征。如用 确切的数字介绍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的高度,介绍建造纪念碑所用 的石块数量等,具体说明了纪念碑的“巍峨”。详细介绍碑心石的 高度、重量,上面的题字、碑文,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的装饰花纹以 及小碑座四周雕刻的大花圈等,突出了纪念碑“雄伟”“庄严”的 特征。 3语言准确,富于变化。 文章在运用大量的说明性语言准确介绍纪念碑的同时,又运用记叙 性、描写性及抒情性的语言叙述瞻仰的路线、描写十幅浮雕的画 面、抒发内心的感受,还用议论性的语言评论若干历史事件的意 义。 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更加懂得身上所肩负的历史责 任和历史使命。 正当青春年少时,我要珍惜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掌握报国本领;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方针等,以先进的思 想理论武装自己;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优秀品德端正人 生态度,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用慷慨激昂的青春,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洪流中去,投身 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去,用激情和活力谱写人生的宏伟乐 章! 一、 “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至1949年最 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 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 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 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由此可以知道,人民英雄纪念 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 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