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_第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_第2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_第3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_第4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云南省腾冲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一、单项选择题(30题,60分)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13题。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3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甲站乙站丙站 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甲站丙站 D乙站丙站甲站下表为三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完成45题。地点气温/C降水量/mm1月7月1月7月全年13.328.440.0210.01 614.14.726.02.6196.6682.93.518.454.353.6647.44.表中三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三地中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的是()A B C D下图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回答67题。6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半球51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B图示1020地区盛行东北风C图示3040地区盛行西北风 D图示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7图中M点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810题。8图中能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纬度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B纬度低地形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多样C山地海拔高水热充足自然带类型多D东部为平原河水流速慢含沙量大9如果图中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加剧 B泥石流频发C土地沙漠化 D河流含沙量增大10下面四幅山地垂直植被带模式图中,与10S附近西部山地相符的是()A B C D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甲水位下降 B乙改善局部气候C丙增加 D丁加重12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完成1314题。13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4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读“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完成1516题。15图中信息说明该区()A劳动力数量少 B农业粗放经营C水资源短缺 D水土流失严重16该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增施化肥和农药,提高单产 B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C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 D加大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13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18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林地 灌丛草地 建设用地 裸岩地A B C D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某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920题。19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C D波动上升20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读图回答2123题。21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气候变暖 B种植习惯变化C机械化程度提高 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22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棉花、玉米的种植面积缩小 B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 D作物适宜种植海拔高度有所下降23根据图中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界线的变化,可推测()A沿海地区的低地可能被淹没 B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方向扩展C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 D中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回答下列2425题。24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abc Bacd Cabd Dbcd25据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a Bb Cc Dd如图为人口增长统计图。读图,回答2628题。26图中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27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似于()A B C D28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29阶段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30阶段中,城区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不便地价上涨污染严重远离商业中心A B C D 二、综合题(共40分)31.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图中a、b两城市均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简要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6分)(2)a城市降水特点与b城市相比,有何不同(两气候统计图中,左为a城市,右为b城市)?(4分)32.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中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 材料二:中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中国近30年气温变化年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4分) (3)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造成的影响有哪些?(6分)(4)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增加有直接关系。有哪些措施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举两例即可)(4分)33. 读下图和表,完成相关问题。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表年份(年)1950197019902025发达国家50%66.6%72.6%80%发展中国家17.0%25.4%33.6%57%(1)图甲中虚线代表 国家,实线代表 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的情况是 。(4分) (2)图乙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 ;发展中国家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 。(4分)(3)上表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4分)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文科地理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5 DABAC 610 CCADC 11-15 BCBAC1620 DDBDC 2125 ACACB 26-30 ABBAB二.综合题31.(10分)(1)地处低纬(热带),太阳辐射强,故全年高温(2分);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形成湿季(2分);冬季受信风控制,降水少,形成干季(2分)。(2)a城市年降水量比b城市少(2分);a城市雨季比b城市短(2分)。32. (18分)(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上呈上升趋势(2分);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分)。(2)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2分);其它地区气候变暖不明显(2分)。(3)导致海平面上升;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导致生态系统调整;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会增加(每一项2分,满分6分)(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4分)33. (12分)(1)发展中发达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较发达国家快(4分)(2)数量不断增多,且数量增长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数量增长速度更快,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