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习题2 岳麓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习题2 岳麓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习题2 岳麓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习题2 岳麓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考点1:土地改革1、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2、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类型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C、“包产到户”的实施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选A。3、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3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O407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材料中先后的变化可以看出地主阶级被消灭,即可得出答案。4、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两张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选A。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发布,表明我国再次将改善农村民生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6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为解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A、开始进行土地改革B、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答案】选A。6、建国初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得益于()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答案】选B。考点2:土地改革的意义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答案】选A。2、对土地改革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巩固了人民政权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这种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也属于私有制。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A、和平解放西藏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D、制定宪法【答案】选B。4、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事件是()A、1947年土地改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三大改造D、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答案】选D。5、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55周年纪念邮票占领镇南关,广西解放材料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55周年应是公元哪一年?从广西解放到今年(2008年)有多少年了?(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历史事件?联系材料一,概括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答案】(1)55周年是2004年,广西解放已有59年。(2)分别是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对分管部门的党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