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7 孔孟论学习学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7 孔孟论学习学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7 孔孟论学习学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7.孔孟论学习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诵读课文,在理解课文。 (2)、理解:习、说、罔、殆、知、愤、悱、居、资、暴等关键词语。 (3)、了解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 2、预习要点(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2)、阅读课文,能够课文意思。3、达标练习(1)、读准字音论语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悱不发 举一隅 奕之为数 辟若掘井 流杵也ch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1)、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第三则)。(3)、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4)、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5)、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6)、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7)、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8)、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9)、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10)、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2、问题展示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A、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B、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C、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D、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3、方法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4、拓展交流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_”通“_”,意思:_(2)、有为者辟若掘井_”通“_”,意思:_(3)、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_”通“_”,意思:_(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通“_”,意思:_(5)、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_”通“_”,意思:_参考答案达标练习3、(1)、ln yu wn di fi y y p ch (2)、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知,知道;知,同“智”,聪明。愤,苦思苦想仍然不能领会的样子;悱,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样子。暴,通“曝”,晒。原,同“源”,水源。辟,同“譬”,譬如;轫,同“仞”;及,到达。(3)、肯定: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否定: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问题展示D拓展交流(1)“暴”通“曝”,意思:晒(2)“辟”通“譬”,意思:比如(3)“奕”通“弈”,意思:围棋(4)“知”通“智”,意思:聪明(5)“原”通“源”,意思:水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