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规划来源:日期:2012-11-13发展目标 以提升五力为主线,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立足基地现有产业基础,以新扩区为契机,以提升五力为主线,打造基地核心竞争力,实现基地向全产业链联动、高端特色突出、产业形态多元、业城融合发展的全面升级。建设国内首屈一指的生物医药产业园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区 完成四大任务: 重大项目引进和项目落地 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 土地储备及发展空间拓展 规划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四个目标: 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检测、决策中心 国家疫苗、抗体药物产业基地 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产业中心 国际化创新企业聚集中心 -实现产值400亿元,支撑北京生物产业医药跨越发展 到2015年基地实现产值300亿元左右 ,完成9.63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和项目布局,完成南扩区土地一级开发; 到2020年,完成南扩区开发建设和项目布局,力争打造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建成面向pharma3.0时代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园区,引领和支撑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 规模快速增长 总收入年均增长 48% ,到 2015 年达到 400亿元;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 40% ,到 2015 年达到 300 亿,力争实现 400 亿; 企业结构优化 引进 6-8 家国内生物医药工作百强企业; 引进 3-4 家收入超 50 亿的龙头企业; 培育 2-3 家医药基地上市公司; 国际化水平提升 引进 2-3 家国际百强生物医药公司; 实现 2-3 个国外产品的引进和产业化; 创新能力加强 推进 10-15 个新产品的产业化; 推出一批“基地创造”的创新型产品和品牌; 产业链完善 cro 、 cmo 等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并初具规模; 构建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模式创新的示范园区; 建设思路 坚持 创新引领、高端集聚、特色突出、规模支撑 的建设主线,充分把握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园中园建设为抓手,汇聚一批国内外高端产业要素资源,承接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领域和高附加值环节,形成 高端特色制造为主体、新兴研发和健康服务为两翼 的一主两翼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引进集聚高端产业要素资源,由单一制造向上下游纵向拓展延伸,丰富园区产业业态,实现从单一制造向涵盖 新兴研发、高端制造、健康服务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转型升级。 重点产业板块划分 坚持制造、研发、服务相结合,协同特色中药、新型疫苗和品牌通用名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医疗服务资源和健康管理资源的集成。 土地利用 坚持科学发展,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识别轻重缓急,考虑产业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和布局的科学性,保证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高效的开发利用,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聚集区 规划产业分区及土地利用 重点产业聚集区 预计占地面积 (平方公里) 占地面积(亩) 折合建设用地面积( *0.7 估算)(亩) 预计 容积率 建筑面积 (万平米) 新型生物药产业区 1.5 2250 1575 1.5 157.5 品牌特色中药及中医文化产业区 1.5 2250 1575 1.5 157.5 创新化药制剂产业区 1 1500 1050 1.5 105.0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区 1 1500 1050 2.0 140.0 大健康产业区 1.4 2100 1470 2.0 196.0 中小企业孵化定制区 2.0 3000 2100 2.0 280.0 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区 0.5 750 1350 3.0 105.0 合计 8.9 13350 9345 1141.0 产业发展实施路径 发挥北京医药科研优势,建立基地创新平台 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建立国家级新药技术共享平台 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国家级中药文化和大品种平台 依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建立国家级药品、器械、食品、保健品检验平台 依托国家兽医微生物中心,建立国家级动物药检验平台 依托龙头疫苗企业,建立国家级重大疾病防治平台 建立医疗健康云基地和远程诊疗平台 基于基因特性的个体化药物及给药技术研发平台 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建立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平台 加大大型企业的引进力度 ,结合gmp认证,引进优势产业,扶植龙头企业,加大投资引导和新产品开发力度,着力培养品牌竞争力,促进医药特色园区建设。 建立技术人员创业孵化中心 ,为科技人员在企业创办初期,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扶持生长,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做强。 加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 ,从简单的企业入驻向产业集群业态转变,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聚集平台。突出生物医药的克隆技术、艾滋病疫苗、药物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治疗以及利用生物分子、细胞核遗传学过程生产药物和动植物变种的技术集聚等。 以完善的产业网络,形成一流的公共服务和产业促进平台 产业板块来源:日期:2012-11-13 基地逐步形成了“5+2”的特色产业格局,各个产业门类都聚集一批国内领先企业。五个主体板块:一是抓住国家加大投入、加强药物研发能力建设的机遇,引进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形成医药研发及检验机构板块;二是抓住国家疫病防控和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大发展的机遇,引进民海生物、康泰生物等研发型企业,建立涵盖疫苗、蛋白药物、抗体药物等产业门类的生物制药板块;三是抓住中药专利药和中药文化发展的机遇,引进同仁堂、以岭药业、康美药业、步长制药、神威药业5家国内排名前十的中药企业,带动形成现代中药板块;四是抓住国际重磅专利药陆续到期、仿制药面临大发展的机遇,引进协和制药、新和成等创新研发及产业化能力一流的化药企业形成创新化药板块;五是抓住北京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发展、在国内优势地位不断提升的机遇,引进大基医疗、麦邦电子、四海华辰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形成医疗器械板块。两个拓展板块:一是发展保健品产业,形成“大健康”板块;二是依托国家兽医微生物中心、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引进大北农、生泰尔等动物疫苗龙头企业,形成动物疫苗及动物用药板块。产业发展来源:日期:2012-11-13总体思路 充分把握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潮流,引进集聚高端产业要素资源,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园中园”建设为特色,承接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领域和高附加值环节,形成“高端特色制造为主体、新兴研发和健康服务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产业发展格局;由单一制造向上下游纵向拓展延伸,丰富园区产业业态,实现从单一制造向新兴研发、高端制造、健康服务的大健康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预计到2015年,带动产业投资360亿元;实现产值300亿元、力争达到400亿元;实现总收入400亿元;有力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成为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建设七个平台一、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建立国家级新药技术共享平台;二、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旧混凝土回收合同范本
- 魄罗皮肤管理项目介绍
- 雕塑保护方案模板范本
- 防爆柜使用规范
- 塑胶场地施工方案及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国注射用氨苄西林舒巴坦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西安工商学院《商务谈判与销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草原鹰巢安装施工方案
- 《经理的职责》课件
- 兰州钢结构阁楼施工方案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03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1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旅拍店合伙人协议书范本
- 国家开放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章节自测题参考答案
- GB∕T 16754-2021 机械安全 急停功能 设计原则
- 中国美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规范化要求
- 百科知识竞赛PPT(可直接使用)
- 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深入分析及规范化管理程序
- 《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