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五年级科学(下册)期 末 复 习 知 识 要 点第一单元 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带盖的塑料空瓶在水中是(浮)的。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体积(大小)、(轻重)无关。如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3、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4、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5、(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会改变。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2、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判断(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3、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4、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5、(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6、(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形)或(碗形)。2、(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大小),如做成(船形)、(碗形)或(空心)的各种形状。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4、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5、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6、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8、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9、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四、造一艘小船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五、浮力1、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2、(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3、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重力),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与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泡沫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泡沫。4、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5、(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6、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2、当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食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2、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4、(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八、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1、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液体对于(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2、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如(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水银(重于)铜,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是(沉),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轻于浓盐水)而(重于清水)。3、(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4、(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5、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6、(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第二单元 热一、热起来了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2、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全身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保暖)的作用。3、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4、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二、给冷水加热1、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用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来说明。2、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三、液体的热胀冷缩1、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的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2、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3、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四、空气的热胀冷缩1、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在(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解释热胀现象:、常见的物体都由(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是(不停)运动的。、微粒运动的(速度)和(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强烈和扩大。3、(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五、金属的热胀冷缩1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都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这样的性质。(锑)、(铋)、(镓)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2、(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六、热是怎样传递的1、观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发现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2、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七、传热比赛1、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2、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3、(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4、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5、(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6、(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八、设计制做一个保温杯1、制作保温杯:、(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做杯的(盖子)。、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2、(棉衣)、(棉被)作为热的不良导体,所起的作用是(阻止)或(减缓)热量的传递(速度)。3、冷柜断电盖棉被是(减缓)空气中的(热量)向冷柜(传递)。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一、时间在流逝1、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但凭我们的估计不能准备地知道时间。2、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几个字、看几行字,跑几米路等。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3、(“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4、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5、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6、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二、太阳钟1、在时钟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2、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化的。3、(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位置)的变化而计时的。4、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5、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三、用水来测量时间1、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上。2、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3、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4、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5、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6、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四、我的水钟1、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行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2、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为:、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确定(总水量)。、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受水型(使水流成水滴或使总水量保持不变),泄水型(使水流成水滴)。、测出(一分钟)的水量。、推测出其余(十分钟)的水量。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4、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五、机械摆钟1、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每分钟次数(相同)。2、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3、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4、(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六、摆的研究1、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重物的(重量)、拉开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2、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速度越(慢),摆绳越(短)速度越(快)。3、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七、做一个钟摆1、在不改变(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摆锤越(长),速度越(慢),得出结论,摆的速度与摆的长度(摆绳)长度加(摆锤)的长度有关,摆越(长),速度越(慢)。2、在摆锤最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发现(挂了重物)的摆比(不挂重物)的摆速度要(慢)。都挂了重物的摆在比较时发现:摆的速度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摆的速度变(快)。3、我们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速度只需要调整重物的(位置)就可以了,由(慢变快),重物(上移),由(快变慢),重物(下移)。八、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1、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操纵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齿轮控制器由(摆)来控制、齿轮由(垂体)来控制。2、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3、(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一、昼夜交替现象1、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不动,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2、要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我们首先要在地球上确定一个(区域),确定作为(太阳)和(地球)的工具,再来进行实验。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单是昼夜交替(不能)确定哪种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得寻找新的更多的(证据)。3、(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4、(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观点和学说,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2、(“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三、证明地球在自转1、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而是基本(不变)。2、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所以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3、(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四、谁先迎来黎明1、地球在自转,自转的方向相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和(顺序)不同。2、我们处于运动的地球上,看到原本不动的太阳自东向西(顺时针运动),则我们原本转动的地球的运动方向正好是太阳运动的相反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3、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4、在地图上越是(东面)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5、(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6、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7、(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8、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五、北极星不动的秘密1、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2、地轴是(倾斜)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是在偏向于(北部)的天空中而不是在头顶(正中)。3、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方向)是(不变)的,因为一年时间里在天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都是(不动)的,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轴)一直指向于(北极星)。4、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5、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六、地球在公转吗1、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公转。2、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3、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4、(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5、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1、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这与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2、阳光的(直射)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碌曲县2025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长春建筑学院《形体训练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伊吾县2025届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5届初三调研测试(二)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骨科机器人手术个案护理
- 销售新人培训方案
- 煤矿安全规程培训课件
- 淘宝售后规则培训
- 物流订单管理培训课件
- 《三角形的外角》优秀课件
- 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课件
- 鹌鹑蛋脱壳机的设计
- 项目管理进度表模板(全流程)
- 行为安全观察behaviorbasedsafety研究复习过程
- 锅炉专业术语解释及英文翻译对照
- 《小石潭记》作业设计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五章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
- 过程分层审核检查表
- 气井地面排采技术方案
- 旅行社等级评定申报材料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