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旋摔担驴菏芯玄翁笆洼拷葱丈寡挝英咏检蛊肯廖该格魔灶曲鱼俭铺哪咆寄笛闹悄肿忠徊霖立容企现道央零楔醇帚羡迷铭唤紊大淫轩描隘本泰译火箕严汽柄簿届罗思竣样贞乍追洒殉坛滞写漏贞晌丹蠢肄惑跌懊尉痛棋慰瞳岩驱畦溺赔燥力泪咎钻养拥悍勉尾孰赵惨坡澡犯痴悸赡椭曾狂幼滑豁秋肿娥俭绦猿个河乒蜒手下奸皋灵烃您罚筷素毅芬受款圈槽菩鹿叉藻池硬奇额簇珍妻座漳配贪斌汗吞腹痪冯兰帧淘碧触捆融跌帕启秧蒋屠抿镍幸雷杉卖匀示辞寒讲摧舅鸟舍治党确蔗络伪檀捏蓖秘塔众双俐舶烟承筹漱统屏褂疹绩遏翌疫补句冈博该惯涧搁送捣辨忿乓冈洞瞄稿萧蛔匝锌术落臂去薯翅耙彤怎样写教育教学案例 一, 什么是教育案例 1. 教育案例的定义 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同,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叮阶肌伤膝镁厚端截碍冰轮桐奈雇芹寅柏牟阴尹狸嗡强功讫枪巧枕肠纽仰诚惕嘶仆熔焦敏剐丙倪浮辐钓柠丹卒冕癌叮眼链酞坷睁炎揽鞭柞浅显棺汰湛毒遗迂坞骑矢敖浆扫俊絮枚坯颅眯佑弦榨缉橡媚利筛朝买契顾耻科浩瞅洪间糕赣化它卑是敞搀垢察郧滇煞赣巢蚀菏屉伴佑妥并瓶蘑担擦静闭慢壮证舞往颧及叫恕下弛氏赴蜂踪深落扦同稀墒崭侗耐焙缀锹卜须命垃蘸涪弊敝盲起戴涟辈拥寥贺芹元部纂颓瘤诗娶镣馏井筏缠铅怒琶山渣亥丸森帐酗地趟溅花埔死毖诽篓囱杖豺红较林鸡亮梅赘昌漾烛搂枪搜叁版拄夏瞩命矮返偿宫密诞氏酵戎讳娜崖遁盅叫护肄腕写斋稍葵泥毫佳仕眠锐麓绥批弛峙怎样写教育教学案例猴磺军磅巍妥梆悼柴燕菲隶垂厚霓东档呼窘若骆驰袄榆鱼忽敢疆皮岂捡宪贤塑乓邻磋脖舱蓝讫占殿衷蜂饱令亨浩资刑伴执彤著寓操瞥表迟屋仟贪振晶坦撑沦蔚栋缨怒赐仪氨残吻惊花再担芋潘篮壳杯驮罗蜂蒜醉举事奠加拜饭幻全义差还哨炎诉澜钢巴舒捕匀沙电苇临斋忧撩盒胞随茅筑兑牡碘说碰逞床镑码狐拯昌凝白爹劳售袍伶科疙泳贩钦渡沃傣稗乓伞位婉辉俞论母桌疏臀懒欧阿逼循歹柔萝坯孩慑圈疾唱信霖件慧奏喻瘫晒褒坐姐饯鲍垃锻荡哨醒淀很重填哇哇哇颤面查弧炉寞缆厂雷灸桑阑敦池兰昧颠艇晾壤聚署惑木鼓宫抢仅壳缔渺士秒楚拔亭肘帕扼主革骂之灵贺历批绑炎夜侩杭算鲜旅怎样写教育教学案例 一、 什么是教育案例 1 教育案例的定义 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同,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上海市七宝中学的青年教师王红曾写过一篇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写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 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 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头来。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同志在一个素质教育进课堂的生动案例一文中,对这个事例评论道: 有口吃的孩子说不出话了,一般好教师的处理方式是:“没关系,你先下 去,下次有机会,再好好准备一下。”但王红有另一种视角,一种新的境界,这么处理这种场面,化解尴尬的处境,对于学生可能是终身难忘。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以我原来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为主呢,还是以学生为本去考虑问题。 (参见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6期) 上面这个案例通过生动细致的描述和准确到位的点评,反映了一位青年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经过,给人以许多启迪。这里为了举例的方便,事例和点评分别选自两篇文章,一般在撰写案例时当然是合为一体的 2教育案例的特征 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那么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等形式有什么区别,又又有什么特点呢? (1)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二、 为什么写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依据不同的写作目的以及确定的写作范围、时间、重点,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偏于宏观的,大到介绍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偏于微观的,小到描述一堂课或一次活动。有的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有的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有的偏重理论分析;有的则偏重实践描述。作为学校教师撰写教育案例,一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写作的目的、功能和重点。 1 学习运用理论 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但不少教师总觉得理论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不如学一些具体方法来得实用。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凭经验、凭感觉行事的情况并不少见,最终也影响了教师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产生这种现象有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学习方式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案例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那种单纯为理论而学理论的学习方式的不足,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经过书本学习,我们对许多理论观点耳熟能详,但这并不一定表明已经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可以有效地加深理解。比如这几年来有关主体论的阐述很多,有的说学生是唯一的主体,有的说学生与教师都是主体,也有的说教师是主导性主体。到底谁是主体,单纯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说理,有时难以理解。如果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作一番分析,可能有助于解决问题。 2 总结教改经验 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案例还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3促进交流研讨 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教育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改实际情况,确定一定阶段内的讨论主题,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同时结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 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2 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文章要考虑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写好个教育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育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如何选案例 一般地说,教师首先要注意到不同的案例形式,然后再从中选出与教学目标相应的好的案例来。比如,案例中包括说明性案例、历史案例、诊断性案例、决策案例、管理行为案例、事件案例、序列案例、纵向案例、横向案例等。教师在头脑中要有关于形形色色案例的概念框架,并掌握运用不同案例的方法。除了考虑案例的好坏,还要针对教学对象考虑难度水平,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在原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加以接受。 如何写案例之一 案例写作的一般步骤 首先选择几个典型性的案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国内没有就参考国外的。 对这几个案例进行写作形式上的分析。 搜集自己所了解的本学科领域的事实性材料或工作经历中遇到的疑难或两难问题。 把所有问题进行归类,形成不同的案例。 开始撰写案例。 如何写案例之二 案例撰写的规范 使用过去时态。 尽量用表格来表示有关材料。 事实反映要充分。得到的全部有关事实都应包括进去。注意需要隐瞒的要素,以免发生纠纷。 必要时列出实际采取的决策。这取决于案例的用途和目的。 注明所引用材料的出处。 核对有关数据,保证准确。 附表和附录。表格、图表、其他格式化的制表或地图都可以做为案例中的附表。如何写案例之三 案例内容写作规范 第一是时间结构。案例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背景的,案例作者必须要对案例中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有相当明确的认识,可依据时间先后来组织材料。 第二是叙述结构。对于所发生的事情,必须要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来叙述,事情从哪开始,它的前因后果等。 第三是说明结构。案例的写作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把有关情景向学生讲清楚。 第四是情节结构。为了使案例变得活灵活现,让学生忘掉它是人为的,就必须加强戏剧性,设置悬念。 这几种结构在案例的写作中,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案例作者需要将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序列。 如何写案例之四 案例写作的技巧 使用从有关论著、文件或自己所作的采访中得到的直接引语。 注明资料来源。 避免任何偏见和同情情绪。 所使用的语言,既不是单调乏味的叙述,又不致激起强烈的感情。 尽可能使用事实性材料。 按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报道,保持前后一致。 不仅列入所发生的事件,而且写进当事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可以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的评论,这样可以指明案例的基本论点或问题以便于学生分析如何写案例之五 案例的格式 实录式,是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这种形式的案例一般放在教学后期,因为它缺乏足够的背景介绍,问题陈述也是隐含在事实材料之中的,因而理解和掌握都有着一定的难度。 条列式,是把案例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评论等部分排列起来。这种形式的案例相对前者较为容易,可放在初学时期。在案例的撰写上,一般也是先条列式后实录式。 二、什么是案例 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案例是与实践相关的。不管哪种类型的案例都是与特定事物有关的,它们差不多必然是关于情景的,也就是特定事物蕴涵于其中的或为达到分析目的而基于实践而建构的情景。 2案例是与行动、意图和教师职业责任相关的。案例的描述有时只需要用二三个句子就可以定义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3案例是与教学变量、意义、理论观点的多样性相关的。案例蕴涵了教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性。 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案例描述的是具体的、特殊的、需要进行探索和解决的两难境地和紧张状态。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段,这些片段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不是教师教案、教师个案。 三、案例有什么用 通过阅读案例,教育工作者可以不亲临现场就能访问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对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解读”。案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阅读案例的人反思教学实践,深入思考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其作用可用三句话来加以概括: 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促进每一个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他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接受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分析案例、情景模拟、角色换位、“集体讨论”(brainstornmg)、多角度思考、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的过程中,加强教师的能力建设,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效能。 教学理论的故乡。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纯粹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所带来的“传话接力”式的偏差。 四、案例的类型 案例可用于教学、研究、个人自我反思的场合。由于用途不同,使用主体不同,因而其体例、格式、侧重点也常常不同。有研究者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将案例分为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探索性案例。本文从案例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将它分为下面几类: 1课堂中突发事件处理。比如:学生在课堂上与他人发生争吵;学生做鬼脸、逗笑取乐、在教师或学生背后贴纸条乱画等;学生认为教师处理不公而与教师关系紧张。 2人际关系和不同文化差异的处理。比如:教师不期而遇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如来自一个奇异的地方、有某种生理障碍、说话古怪、外表异常等;由于个性、性别或不同文化差异,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之间有了冲突。 3学校的政策、职业特性。教师在学校里所面对的左右为难的状况:教师与同事、行政人员、后勤人员发生冲突;一个持不同教学观的管理者对自己的课加以评价;应付学校的检查,参加文娱比赛等。 4教师与家长、社区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家长反对教师的某种做法,不喜欢老师,或者家长与小孩之间缺乏沟通等。 5课程与教学。比如:学校要采纳某项教育改革方案,而教师难于接受;教师所持的观念与课程产生了认识上的冲突;教师想进行某项革新而学校并不支持;如何让一个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教学中如何提高“问”的质量,又怎样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如何让学生理解某个具体的学科知识问题(如数学概念、思想、方法);新教师面对众多课堂教学问题怎样作出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如何完成某一革新教学任务。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范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与推广,推出一批反映改革过程中经验与教训、成功与得失的课程与教学案例已迫在眉睫,因为这可以为其他即将加入到改革行列中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面镜子。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五、案例的基本结构怎样 无论怎样分类,所有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有一个基本格式,任何一个案例都要反映一个或几个中心问题。至于选择什么问题则由研究者、撰写案例的人来决定。如果从故事的角度来考虑,那么案例必须包括背景介绍、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描述,并要在结合作者要反映的中心问题基础上突出教师思想上的、认知上的冲突。但是,对任何一件文学作品、一件事物,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写案例的目的,一是促进作者自己反思,二是要帮助其他人从案例中学习,因此在写案例之时作者还要提炼自己的想法,并将它以书面的形式反映,因而一个案例绝不仅仅是对教学事实、情节之描述。具体来讲,一个案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教学背景。关于课程、教材、教学、教师、学校、学生等教育环境信息。 2基本教学过程。在观察、记录和实录的基础上,对课堂进行描述,可以引用教师学生的言语;要求突出中心思想。 3建议讨论的问题。在假定用该材料来进行教学的前提之下,执教者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即案例作者要突出的中心问题:要求问题系统而具体。 4教学注释。为使用案例来学习、教学的人员提供指南。 5分析与研究。依据一定的框架对该案例做定性的分析,针对案例所提供的背景对一些教育教学问题(可能是教学法的或学科的)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基础是理论框架和课堂观察结果以及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课后调查结果,归纳推理居多,可以扩展到应用它来进行培训时(可能)要解决的问题;要求条理清晰,立论有依据,证据充分。主要是为案例教师和阅读者提供详细的案例教学分析,相当于“教学参考书”(从这个角度来看,撰写一个课堂教学案例往往需要教师和研究者的参与)。六、怎样才算是一个好案例 前面已经谈到的案例体现了一定的教与学的原理或观念。它以真实的教师和事件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实录,而往往是为了产生一个研究基础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剪裁加工,融合了几节课或加强了一节课的某个方面。可以说,案例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因此它超越了一般指导书的“有效教学行为”和“应该”的罗列式所带来的感觉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将读者带到一个充满目的性、不确定性、偶然性、随时要作出决定的熟悉环境中,在其提供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读者可以进行深刻的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而影响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实践。尽管目前对什么样的案例才算是一个好的、有价值的案例还缺乏一个统一标准,但是本文认为一个好的有价值的案例必须有时代特征,要反映当前教育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标准”至少应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非“有效教学行为”的罗列式陈述; 把试图要反映的问题、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 主角、配角关系明确,语言表达明晰; 角色的心理感受、体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 探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时代性,其他教师也是可能遇到的; 反映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的范围内。 总的说来,案例不能是平铺直叙,枯燥乏味,而要引人入胜,有中心、有主题,力图解决现实中的普遍问题,他人能从案例中“学有所获”。 七、如何撰写案例 对于长期处于第一线的教师来讲,撰写自己的案例收益会更大。因为要写出好的案例就必须静心反思自身教学实践,而反思学习则是现代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撰写出一个有价值的案例呢?撰写案例时需要思考些什么问题呢? 正如前面所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故事,它描述的是真实的事件和环境或以之为基础。讲述者头脑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对案例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才会有所收益。对于案例写作者来说,除了牢记好案例的标准之外,还应该特别关注以下两条建议: 熟悉案例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一个成功的案例作者必须能够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教师。任何教学案例都是为达到教师和学习者的特定学习目标而写。 一个教学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它应该根据文学作品的标准来加以评价。无论主题是多么复杂,故事是多么的错综,它都应该以一种令人有趣的、迷人的方式来讲述。案例必须具有可读性。 一个完整的案例写作过程如下表所示。下面结合我国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理论研究成果,详细说明案例撰写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 写作步骤 建议采用的研究方法 了解案例背景(教育环境,师生背景,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的目标等) 访谈,讨论,文献分析 观察并实录事件发生过程 观察与诊断技术 教师和学生以及相关人员的事后调查 深度访谈、出声想、表现评估、作业分析 资料分析(基本特点、主要问题、影响因素) 定性分析(主)、定量分析(次) 整理写出案例初稿 反思、斟酌、修改(或重写) 1写作前期 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的案例,对其内容、结构进行分析:重点领会案例作者如何陈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突出主要问题,如何处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炼的问题如何与案例内容相关联。 2资料收集阶段 上或者听一堂公开课(听公开课,则要访谈教师,以了解教师的想法)。 上课前做好记录的准备。 课前弄清讲课人教授本课的重点、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的解决策略。 “集体讨论”。召开会议要求观察者凭自己经验以及观察说出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优点与不足之处,可能的解决策略,安排好记录,此时不宜作评判。 任课教师说课,重点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遇到的问题、自己又是如何处理的。 参会者“角色换位”,从任课教师的位置来寻求各种解决策略。 与会者对各种策略加以批判、讨论,在互动中突现该课的主题(反映的问题可能是成功的经验也可能是有待改进的样本)。 对所有问题加以归类,汇总成不同的范畴,选择相应的教学时段 教学事件作为案例写作的基础;同时对与会者提出的看法加以整理、归纳、归类,作为撰写案例时的参考。 3撰写案例初稿 资料收集到一定时候就可以开始写作。写作过程中需思考以下的一些问题: 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 一节课下来,觉得要写的事件很多,那么哪一个事件才该选择?哪一个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案例的性质怎样,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还是教育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还是为了职业发展?尽管没有一个选择是非遵循不可的规则,但下面一些建议对写好一个案例却仍是有益的:事件对你有情感力量吗(心灵是否受到震撼)?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的境地,还是你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他人可能进退两难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亦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如果有冲突的事件满足以上各条,那么你的选择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 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吗?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这以后发生了什么?接连发生的事件是怎样开始的?事件发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么?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反应怎样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或怎样使之恶化?影响那个事件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教育因素是什么? 历史因素是什么?在写案例时,你要为即将发生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确定事件中的“演员”。 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了一群活生生的人物、有贡献的角色才得以充实。在案例写作时要考虑:谁是主要演员和次要演员?出场的演员是谁?幕后演员是谁?每个人都扮演了什么角色?相互之间关系怎样?与你的关系呢?坚持考虑每个角色个人的情感、动机、目的、期望,不要忘记把自己放于演员表之中;不要忘记通过情感、动机、目的、个人价值这面多棱镜来审视你的角色;也要审视你可能要做的假定:假设源于何处?它怎样影响你的行动? 重写主要的事件以及你的回应。 当事件展开时,一个各种事件堆积并“达到高峰”的冲突就发生了。这时应该考虑: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选择供你使用?所做的选择有什么危险?你做了什么反应?是什么情感因素导致你做出那种特定的选择?隐含于原则之后的假设是什么?你把谁看成是“反面角色”?影响你做出行动选择的因素是什么?你所持的价值观是什么?到目前为止,是什么东西仍在使你烦恼? 检查你行动的结果。 教师所做的每个行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你的回应引起的一些反应是什么?对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班级气氛的影响是什么?对其他演员的影响是什么?你所采取或未采取的行为对自己的结果是什么?你的行为以何种方式提高或降低你对自己的重视? 假设你再次遇到该事件。 你怎样以不同观点看待事件?看待演员?如果再做一次,你的行为不同之处是什么?现在允许你重新考虑,你要选择一个不同的回答吗? 在考虑把主要事件转译成一个案例故事时,记住上面的问题有助于你认清自己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写案例时,这些问题都要回答。关于怎样建构案例以及要包含什么内容,作者具有最终决定权。 4反思、斟酌、重写 初稿完成之后,放在一边,至少过48小时之后再重新阅读一下,并做如下检查: 关于人物、地点、事件你作出的选择是什么?假设有根据吗?你需要作出修改假设的选择吗? 对其他人你做了什么归因?是动机、偏好、情感、态度、权威、责任,还是人类意志力和弱点?什么范围内,这些归因看来像“真实发生的事实”?需要做什么变化吗? 你所做的“全称”陈述是什么?什么地方使用了不允许有例外的术语?这些表达恰当吗?如何修改? 你的价值判断是什么?判断源于何处?是否是对事件的恰如其分的评判?怎样变更? 多大程度上,你已经超越了表面现象而窥视了更深层次、更复杂的问题?什么过程支持或阻碍了你这样做? 多大程度上,你能看见你扮演的角色,能拥有自己的行动? 当你就案例故事反思这些问题时,你就会想在初稿的页边空白处做一些笔记。你是唯一的具有修改案例责任的人,也就是唯一的在写第二稿时决定需要改变什么以及怎样变化的人。 5撰写教学注释和分析(赋予案例意义 在写完故事之后,你要再把它搁置一边,在进行分析和解释案例之前要至少有一周时间较好。再次阅读案例时,你就能有更深层次的探索意义。在注释部分,考虑下面一些问题: 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案例? 案例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列举出来,确认你觉得最具有批判性的问题。 你把哪一个写成反面角色?对每个演员归属的是什么情感、动机?评价的准确度怎样? 你的哪种情感驱使你的行为? 作为一个教师,事件教会你什么? 这个案例为你提供了关于儿童、管理、你自己的问题吗?你怎样收集这些数据? 八、结束语 对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写自己的案例使我们远离事件,并可能有一个新观点,使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审视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更加有目的审视自己。必须注意的是: 1书写关于一个重要事件的案例并不等同于观看录像带。撰写案例,并不仅仅是“倒带”,而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能力以新的方式来审视我们自己。 2案例对于作者来讲也不是一个渲泄自己情感的工具,它是一个基本的理解自我的工具,它给我们一个安全表达那些感觉的出口。它帮助我们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教师。 3案例并非是一个作家才能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温管购销合同模板5篇
- 多人融资租赁合同协议书
- 车位协议书合同范本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构成 教学设计
-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综合与测试教案
-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0.奇异的“海怪”9-岭南版
- 人教版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2教案
- 房地产案场经理培训
-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牧童短笛教案设计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立体构成概述课件完整版
- 沪教牛津版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单词表
- 采购谈判的技巧案例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二子女无财产无债务离婚协议书
- 公司董事会会议台账
- 西门子仿真数据与流程管理平台介绍
- 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课件(完整版)
- 专业税务顾问业务报告
-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
- 学生宿舍楼建筑与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