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 妇儿科病证 1 1 . . 妇人生理: 妇人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所化;肝藏血,脾统 血,肾藏精,精化血;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功能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冲脉起胞中,前行并行足少阴经上,受先天肾 气资助,其又与足阳明会与气街,受后天水谷精微 供养,人身先天之气与后天精气皆会于冲脉,故有“ 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 任脉有“妊养”、“担任”之意,主一身之阴。凡 精、血、津液都属任脉总司。 2 2 . .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 出现异常改变,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 经先后无定期。 所谓月经先期指月经周期提前1周以上者,又 称经早;月经后期指月经周期推迟1周以上者, 又称经迟;连续2次以上月经周期或先或后者, 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 3 3 . . 【病因病机】 月经多与肾、肝、脾有密切关系,肾气旺盛, 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经血按时而下。 【辨证】 1根据月经的期、量、色、质辨寒热虚实 2根据全身兼症综合分析病机 4 4 . . 【治疗】 基本治疗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三阴交 血海 随证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 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 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5 5 . . (2)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 、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 三阴交 归来 随证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 命门、腰阳关。 6 6 . . (3)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 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三阴交 肝俞 随证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 ,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 7 7 . . 其他治疗 【经验介绍】 【附注】 【小结】 【思考题】 月经不调包括几种类型?它们的治法、主方 、 方义及配穴如何? 8 8 . . 痛经 妇女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或 腰骶部疼痛或胀痛,甚则剧痛难忍,甚或恶心呕 吐等,称为“痛经”。 【病因病机】 【辨证】 根据病因、痛势、腹诊、经血等情况辨别虚实。 9 9 . . 【治疗】 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 脉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随证配穴: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 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 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1010 . . (2)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 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 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 悬钟。 其他治疗 1111 . . 临床上,痛经发作时多见实证,故治疗当用泻法 ,旨在通经止痛为主。非发作期,证型多样,当随 证而治。痛经发作时,选穴宜少而精,有时单穴即 可。针刺操作应反复行针,并长时间留针,获效后 还可在主要穴位加用皮内针或在耳穴埋丸,以延长 刺激,增强疗效。痛经一般在月经前一周即应开始 治疗,每天1次,直到行经后为止。 虚证以补益与通调相结合,治疗重在温养。气血 不足者从调理脾胃入手,调补气血;肾虚者温通下 焦,选用任脉小腹部穴、脾胃经穴为主,肾虚酌加 补肾穴位。针刺用补法,并可用灸。可在关元、气 海穴施温和灸或温针灸。非发作期也可用艾炷隔姜 灸,每次57壮。 1212 . . 【经验介绍】 【附注】 【小结】 【思考题】 痛经的针灸治法、主方、方义及配穴如何? 1313 . . 胎位不正 1正常胎位:胎位是指胎儿先露的指定部位 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的关系,正常胎位多 为枕前位。 2胎位不正的含义:妊娠30周后经产前检查 发现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谓之胎位不 正。其中以臀位为常见。胎位不正如不纠正,分 娩时可造成难产。 1414 . . 【病因病机】 妇人以血为本,孕妇气血充沛、气机 通畅则胎位正常;若孕妇体虚,正气不 足,无力安正胎位,或孕妇情志抑郁, 气机不畅,也可使胎位难以回转成正位 。 1515 . . 【治疗】 1调节足少阴之气为治疗原则 妇人以血为 本,孕妇气血充沛、气机通畅则胎位正常,肾 藏精,包含肾阴肾阳,肾的功能正常则气顺血 和,胎正产顺。至阴是足太阳经井穴,与足少 阴经相连,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纠正胎 位的功能。 2艾灸为主的治疗方法 临床用针灸矫正胎 位最常用的方法是艾灸至阴穴,或用艾条灸, 也可用艾炷灸。除此也可用针刺法、氦一氖激 光穴位照射等。 1616 . . 艾炷灸:用黄豆大艾炷放置于双侧至阴穴,燃 至局部有灼热感,即除去艾灰,每次灸79壮。 针刺法:取双侧三阴交、至阴。三阴交进针0 81寸,力求针感循经上传。至阴穴刺o3寸 。留针20min,每日 1次,6次为全疗程。也可加 用电针,电针接在双侧至阴穴上,通电2030 min。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常用至阴穴,医用激光 器功率5mw,直接照射穴位,每侧58min,每 日1次,35次为1疗程。 1717 . . 3注意针灸治疗时机: 妊娠78个月(30 32妊娠周)是转胎的最佳时机,此时孕妇羊 水较多,胎头没有固定,有一定活动度。8个月 后,儿头固定,胎儿部分入盆,则会影响疗效 。过早矫正,胎儿活动度大,还有可能复发。 复发率一般在101,如果再次艾灸,仍可有 效。产前3周内一般也不宜针灸,以免出现羊水 早破,脐带扭曲,胎盘剥离等意外。 1818 . . 【经验介绍】 1熊春华等用至阴艾条灸矫正胎位,用两根 艾条点燃后,先在距穴位23cm处进行温和灸, 使其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2min后,再 施行回旋灸或雀啄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2 次,连续2周。共灸治30例,治愈29例,无效1例 。(熊春华,等艾灸至阴穴与膝胸卧位法纠正 胎位不正30例对比观察。湖南中医杂志1991;( 3):23) 1919 . . 2李观荣等用艾灸足临泣转胎74例,全部病 例均为膝胸卧位转胎失败者,足临泣组27例,至 阴组27例,非穴位点组2O例。每天施灸1次,每 次30min艾条灸,用穴均为双侧,非穴点组在排 骨小头直下3寸处。观察治疗后胎位情况。结果成 功率足临泣组大于至阴组(p005);也同时 大于非穴位点组(P001)。(李观荣,等 艾灸足临泣转胎74例疗效观察。针灸学报1990;6 (3):11) 2020 . . 【附注】 1查明胎位不正的原因,以掌握针灸适应 症:胎位不正多由产妇腹壁松弛、早产等原因 使胎儿在宫腔中活动度过大。或由于腹壁过紧 ,羊水过少,使胎儿转动不便。此外,子宫或 胎儿畸形、肿瘤也可使胎头固定受阻。因子宫 畸形、骨盆狭窄、肿瘤,或胎儿本身因素引起 的胎位不正,或习惯性早产、妊娠毒血症,不 宜用此法。 2121 . . 2针灸矫正胎位的效果 国内大量文献报道,艾 灸至阴穴矫正胎位成功率颇高,一般在7195 95,明显超过国外资料中的自然恢复率,而且绝 大多数于14次即可得到矫正。疗效差异主要与病 例的选择、灸治方法、体位、艾灸时间、强度、疗 效判断标准等因素有关。 一般说经产妇与初产妇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胎 次在6次以上者,其成功率显著下降。孕妇腹壁过度 松弛或过度紧张都会影响疗效。横位成功率高于臀 位。艾灸时孕妇感到胎动活跃者效果较好,一般灸 后1小时胎动达高峰。针灸矫正胎位简便、安全,对 孕妇、胎儿均无不良影响。针灸失败病例可配合作 膝胸卧位、外回转等。 2222 . . 【小结】 胎位不正主要通过产科腹部、肛门或阴道 检查后诊断。由于孕妇正气不足,无力安正 胎位,或气机不畅,使胎位难以回转成正位 。 针灸临床多用至阴穴,可用艾灸、穴位激 光照射等方法。 2323 . . 遗尿 遗尿是指年满5周岁以上,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 小儿,在睡眠中小便不能自行控制,称遗尿。偶 见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而尿床者,不作病态。 【病因病机】 多因肾气不足,不能固摄,致膀胱约束无权而发 生遗尿;或因肺脾气虚,气不化水,脾失健运, 以致水湿不行,渗入膀胱,水道无以制约而发生 遗尿。病变部位主要在肾,病变性质以虚证为主 。 2424 . . 【辨证】 1根据遗尿主症辨证:肾阳不足、下焦虚寒表 现为小便清长而频数。脾肺气虚表现为尿频量少 。 2根据全身兼症辨证:肾阳不足表现为面色晃 白,四肢欠温,腰腿酸软,舌淡,脉沉迟无力。 脾肺气虚表现为精神倦怠,食欲不振,气短声怯 ,大便溏薄,舌淡,脉缓或沉细。 2525 . .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健脾益气,温肾固摄。以任脉、足太 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中极 膀胱俞 三阴交 其他治疗 【经验介绍】 【附注】 【小结】 2626 . . 疳证 病名含义 疳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以 致脾胃运化失健,脏腑失养,气液干涸的一种慢性 病。临床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枯焦、腹部膨隆、 精神萎靡等为特征。本病多见于西医学的营养障碍 性慢性疾病。 【病因病机】 1乳食无度,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感染虫疾: 2727 . . 【辨证】 临床以精神疲惫,形体羸瘦,面色萎黄,毛 发稀疏干枯为主症。凡3岁以下小儿体重比同 年龄的正常小儿减轻15者即属本病。 脾胃虚弱:兼见便溏,完谷不化,四肢不温 ,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虫毒为患:兼见嗜食无度或喜食异物,脘腹 胀大,时有腹痛,睡中磨牙,舌淡,脉细弦者 。 2828 . .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健脾益胃,化滞消疳。以足阳明经穴、 胃之募穴及奇穴为主。 主穴:中脘 足三里 四缝 配穴及操作: 其他治疗 【附注】 【小结】 2929 . . 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指由于不同 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可 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与视觉障碍及学习 困难等,是多种原因引起脑损伤而致的后遗症 。本病属中医儿科的“五软”、“五迟”、“ 胎弱”、“胎怯”等范畴。 3030 . . 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 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 、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脑为元神之府 ,脑髓不充,神失其聪,导致智力低下,反应迟 钝,语言不清,咀嚼无力,时流涎水,四肢无力 ,手软不能握持,足软不能站立。或感受热毒, 损伤脑络,后期耗气伤阴,脑髓及四肢百骸、筋 肉失养,导致本病。 【病因病机】 3131 . . 【辨证】 主症:肢体瘫痪,手足不自主运动,智力差,语 言不清。 肝肾不足:兼见筋骨痿弱,发育迟缓,站立、行 走或长齿迟缓,目无神采,面色不华,疲倦喜卧, 智力迟钝,舌质淡嫩,脉细弱; 心脾两虚:筋肉痿软,头项无力,精神倦怠,智 力不全,神情呆滞,语言发育迟缓,流涎不禁,食 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痰瘀阻络:反应迟钝,失语,痴呆,手足软而不 用,肢体麻木,舌淡紫或边有瘀点,苔黄腻,脉弦 滑或涩。 3232 . .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以督脉及足少阳、 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为主。 主穴:百会 四神聪 夹脊 悬钟 足三里 合谷 其他治疗 【附注】 3333 . . 1正常月经 月经是指子宫周期性出血 的生理现象。女子一般在14岁左右月经即开 始来潮,到50岁左右,即自行断绝。中间除 妊娠及哺乳外,通常每月来潮1次,正常周期 为2538天,青春期及绝经期所出现的周期 紊乱,若临床无多大痛苦者,不作病论。每 次持续37天,出血量以第二三天为最多, 每次出血量约为50200ml。 3434 . . 2月经不调的含义 中医妇科中月经不调 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月经不调 ,泛指一切月经病。狭义的月经不调仅仅指 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现异常改 变,并伴有其他症状。但教材以月经周期的 异常作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介绍,而经期的异 常往往会伴有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临 证时当全面分析。 3535 . . 素体阳盛,过食辛辣,热伏冲任; 肝郁化火,热扰血海; 月经 久病阴亏,阴虚内热,热扰冲任; 先期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 因而统摄无权, 冲任不固 3636 . . 外感寒邪,血为寒凝; 久病伤阳,影响血运; 月经 久病体虚,阴血亏损; 后期 饮食劳倦,思虑伤脾,化源不足 情志抑郁,疏泄失常; 肝气不疏,血为气滞; 月经先后 肾气亏虚,失其封藏,冲任 无定期 失调,血海溢蓄失常, 3737 . . (l)月经先期 实热证 :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粘稠。 虚热证 :月经量或少或多、色红、质稠。 气虚证 :月经量多、色淡、质稀。 (2)月经后期 寒实证 :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 虚寒证 :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稀。 (3)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证 :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块、经行 不畅。 肾虚证 :月经量少、色淡。 3838 . . (1)月经先期 实热证:面红口干、心胸烦热、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 苔黄、脉数。 虚热证: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气虚证: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 (2)月经后期 寒实证: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苔薄白、脉沉紧 。 虚寒证:小腹隐隐作痛、喜热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 (3)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证:胸胁乳房作胀、少腹胀痛、时常叹息、嗳气不舒、 苔薄白、脉弦; 肾虚证: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弱。 3939 . . 关元为任脉经穴,足三阴经之交会 ,故为调理冲任要穴; 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 血海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脾血归聚 之海,善于调理血分,治血分病证,清泻 血分之热 。 4040 . . 气海为任脉经穴,可调一身之气;灸可 温经散寒;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经穴,且与肝经、 肾经交会。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 ; 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 4141 . . 关元为任脉经穴,精血之室,元气之所, 补肾培元,通调冲任;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又是三阴经之交 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 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功。 4242 . . 针灸治疗本病的时机 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 治疗,连续57次,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针。 也有认为实证宜在经前710天开始治疗,每日1 次;虚证于行经后12天即开始治疗,隔日1次。 行经期间停针。连续治疗35个月经周期。也有人 主张在排卵前期针刺治疗,或将皮内针埋于所选腹 部任脉穴,改善迟发性排卵,治疗卵巢功能异常。 行经期若进行针刺治疗,应注意不用过强刺激, 尤其是小腹及腰骶部穴位,以免引起月经过多。 4343 . . (1)耳针法: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 、肝、脾。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 用耳穴贴压法。 (2)皮肤针法: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 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用梅花 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 、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 射液或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 隔日1次。 4444 . . 1秦其兴用针刺归来治疗经迟,对各型经迟患者均首选归 来穴,针直刺或向耻骨联合处横刺152寸,针用泻法,针 感以放射到小腹及外生殖器为佳。血寒者加温针灸,泻血海 ;血虚加针补三阴交,针补血海;肝郁加针泻曲泉、太冲穴 。用本法治疗经迟,屡用屡效。 2吴思平将180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与电针组 。两组选穴相同,均取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穴。电针 组得气后用G6805电针机分别接在关元与气海、肾俞与肾俞 、足三里与足三里。通电20min,每2天1次,6次为1疗程。艾 灸组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皮肤处,点燃施灸,每穴6壮,每隔 3天1次,7次为1疗程,疗程中间休息35天,月经期暂停针 灸。结果艾灸组98例,总有效率908。而电计组共82例, 总有效率68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别非常显著( P0005)。 4545 . . 1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 针灸对月经不调有 一定的效果或较好的效果。取效程度除与治疗 恰当与否有关外,还与原发病性质有关。 2预防措施 应嘱患者注意经期卫生,少 吃生冷及刺激性饮食;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 激;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 4646 . . 本篇所论的月经不调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要 症状。 月经不调的病位主要涉及肝脾肾,病理有寒 热虚实之别,辨证根据月经情况及全身其他兼证 。 针灸治疗以选用任脉的腹部穴及足三阴经下 肢穴为主治疗,针灸根据寒热虚实采用相应的补 泻手法或配合用灸,针灸治疗考虑时机问题则有 助于提高疗效。 4747 . . 1含义 痛经的主证,指妇女在行经期间或 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或腰骶部疼痛、胀痛 ,甚则剧痛难忍,发生昏厥,或伴有恶心呕吐等 ,影响正常工作或日常生活。因此应该注意痛经 具有时间特点,注意其主症部位,注意其疼痛的 性质及严重程度,注意伴有症状。 还应该注意痛经是一种自觉症状。有些妇女在 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而产生小腹轻度坠胀,腰 部酸痛,这并非属病理性质,则不作痛经论。 4848 . . 2分类 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 两种。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 痛经或称功能性痛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 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年轻妇女,常于婚后或 分娩后自行消失。由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 所引起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 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肿瘤、子宫颈 狭窄、阻塞等。 4949 . . 外感风冷寒湿寒滞 血滞不通则痛 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气滞 (实证) 大病久病、气血俱虚 气血不足,不能濡养胞宫 禀赋素弱、肝肾不足 (虚证) 5050 . . 根据病因、痛势、腹诊、经血等情况辨别虚实。 痛经实证与虚证的鉴别 实证 虚证 时间 经前、经期 经后 性质 胀痛、掣痛 隐痛 痛势 剧烈、阵发性 绵绵不休 腹诊 拒按 柔软、喜按 经血 紫红、有血块 量少 5151 . .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 。 中极为任脉经穴,可通调冲任脉之气,散 寒行气; 次髎为治疗痛经之经验效穴; 三穴合用,以达通经散瘀、温经止痛之功效 。 5252 . . 气海为任脉经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调理 气血;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补益胃气以资气血 生化之源,气血充足,胞脉得养,冲任自调。 5353 . .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 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 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 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或 埋丸法。 (2)皮内针法 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 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入 ,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取出。 5454 . . (3)皮肤针法: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 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 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 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所叩部位出 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 部舒适为度。 (4)穴位注射法: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 。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 液2毫升,隔日1次。 5555 . . 史晓林等用三阴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全部病 例为中学生,共164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120 例与药物组44例。针刺组取穴三阴交,快速提插 捻转手法,使局部有麻胀感并向上传导为佳,行 针2min后留针30min。药物组口服去痛片治疗。 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与缓解时间,以评定疗 效。结果有效率针刺组大于药物组(p0005 );疼痛5min缓解率针刺组大于药物组(P0 005);针刺组中32例,随访3个月,痛经未再发 作,说明针刺三阴交对痛经发作有预防作用。( 史晓林,等针刺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120例疗 效分析。中国针灸 1994; 14(5):17) 5656 . . 李积敏用皮肤针叩刺治疗痛经,叩打胸背、 腰背、骶部及腹股沟、气海、三阴交,手法由 轻到重,于痛经前1周开始治疗,隔日l次。治 疗254例,痊愈223例,好转23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968。(李积敏梅花针治疗 痛经254例的临床体会。贵阳中医学脘学报 1992;(3):38) 5757 . . l针灸治疗痛经的疗效 针灸对原发性痛经有 较好的疗效,既能镇痛,又能改善全身症状,调 整内分泌功能。一般连续治疗24个周期可获痊 愈。针灸可作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首选方法 考虑。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减轻症状后,应 诊断清楚原发病,针对原发病治疗。 2注意预防 应嘱病人注意经期卫生。经期避 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消除焦虑、恐惧,避 免精神刺激;禁忌房事;防止受凉、过食生冷。 5858 . . 痛经病位在小腹,与冲任、足三阴经有 关,证有虚实,但临床痛经实证为多见。 疼痛发作之时应急则治其标,以通为法 。对反复发作的患者,或非发作阶段的患者 ,应辨明脏腑虚实,对证处方,施行相应方 法,于月经前1周开始治疗,连续数个周期 ,直至治愈。 5959 . . 1理解遗尿病名时需注意的问题:第一,患 者的年龄范围。因未满5周岁的儿童,其排尿主 要是由于脊髓的反射作用,随着大脑皮层逐渐发 育完善,膀胱排尿就由大脑皮层控制,成为随意 动作。因此满5岁的儿童大多可以控制排尿,偶 因疲劳或饮水过多而遗尿者,不作病态。第二, 应区别遗尿与尿失禁。尿失禁是指小便频数或滴 沥不断,知而不能控制排尿,与遗尿不能自主是 不一样的。 6060 . . 2遗尿的发病率 遗尿是小儿常见病之 一。据国内外统计资料综合,平均为10 15。发病率高峰是45岁之间,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但在青春期还能 出现12的发病率。任何发病年龄的 患儿总是男性多于女性,大约为15:1。 6161 . . 先天肾气不足 下元虚冷 肾亏 膀胱失约 水道制 遗 病后失调 脾肺气虚 约无权 尿 上虚不能制下 6262 . . 可以根据夜间遗尿的次数、每周遗尿的次数 区分重度、中度、轻度。如每夜发生1次或多次 ,此为重度;每周发生24次,此为中度;每 周发生12次,此为轻度。遗尿可以是一时性 的,也可以连续数月,有时消失,有时再现。 本病有一定的自愈率,常到性成熟前而自然消 失,但也有直到成年而未痊愈者,严重者可影 响发育与智力。 6363 . . 关元培补元气,益肾固本。 中极乃膀胱之募穴 俞募相配,能振奋 膀胱俞乃膀胱之背俞穴 膀胱气化之功能;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 三经之经气而止遗尿。 6464 . . 临床上,针灸治疗本病常用下腹、腰骶穴位为 基本方,用穴较为集中,如中极、气海、关元、 肾俞、膀胱俞等。远道常用三阴交、足三里以补 益脾胃,也有用百会升提中气,列缺补肺益气者 。 针灸治疗遗尿的方法: 毫针针刺用补法,常 配合用灸法。要求下腹部穴针刺时针尖向下斜刺 ,以不穿透腹壁为度,使针感放射到前阴部,行 热补法。艾灸常用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艾 炷灸隔物灸可用隔姜、隔附子饼等。施灸部位多 在下腹部或腰骶部。目前临床治疗本病多针灸并 用,或单用灸法,特别是儿童怕针不合作者更宜 。 6565 . . 根据儿童接受与方便,选用不同方法。如耳 针法,便于长时间、定时按压,治疗间歇时间 长;激光穴位照射无痛、无菌、无副作用,儿 童乐于接受;穴位注射每次治疗所花时间少, 较大儿童比较适合;皮内针埋藏便于定时按压 。其他如穴位磁疗、穴位敷贴等也可选用。 6666 . . (1)耳针法:选肾、膀胱、皮质下、尿道。 每次选2-3个穴位,毫针刺用轻刺激。或用揿 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睡前按压以加 强刺激。 (2)穴位激光照射法:选中极、膀胱俞、三 阴交。用氦氖激光仪照射相应穴位,每穴照 射5分钟,每日1次。对于畏针患儿尤为适宜。 6767 . . (3)穴位注射法:选中极、膀胱俞、气海、 肾俞、关元、关元俞。每次选2穴,用当归注 射液或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l2注射液、 硝酸士的宁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药液2毫 升,隔日1次。 (4)皮肤针法:选夹脊穴、气海、关元、中 极、膀胱俞、八髎。用皮肤针轻叩,使皮肤微 微潮红,也可叩刺后加拔火罐,隔日1次。 6868 . . 1包兆贵针灸合用治疗小儿遗尿,针刺取通里、大钟 穴,得气后留针15min。起针后用艾条温和灸关元穴5min ,每日1次。共治疗62例,治愈35例,显效21例,好转4例 ,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包兆贵针刺治疗小 儿遗尿症62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 1993; 34(1):26) 2王正礼用传统灸法及拔火罐治疗遗尿,主穴为肾俞 、膀胱俞、三阴交。配穴为合谷、足三里。以上穴位均取 双侧。治疗时在第二腰椎旁拔两只火罐,15min后取下, 然后在肾俞、膀胱俞、三阴交等穴位上温和灸,至皮肤潮 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20例,治愈90 例,显效121例,无效9例。(王正礼温和灸治疗小儿遗 尿220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0; 25(5):205) 6969 . . 1疗效评价 针灸治疗遗尿疗效较好,特别是大脑皮层 失调、营养不良、感受风寒等引起者。这类患者多在35次 治疗后明显好转,若10次以上治疗无效者,多说明有其他致 病因素,应查明原因,再作治疗。针灸治疗遗尿的疗效与多 种因素有关,如机体功能状态,头脑反映灵敏者疗效好,下 午治疗,特别睡前用灸法效果好等。 2调养护理 首先应给患儿解除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 树立信心,消除自卑、怕羞心理。避免精神刺激,严禁斥责 体罚。 其次应培养良好习惯,纠正贪玩,避免过度疲劳;晚间限 制进水量,少进流质饮食;睡前排空小便,侧卧睡,在其经 常尿床的钟点前唤醒起床小便。 7070 . . 遗尿多由先天肾气不足,下元虚冷,膀胱约 束无力,或病后脾肺气虚,水道制约无权而致 。因而发生遗尿。 治疗大法以补虚扶正为主,处方以膀胱俞、 募穴为基础组成。除针刺外,还常用灸法及其 他无损伤性穴位刺激方法。 7171 . . “疳”的含义包括两种。其一指疳证的患 儿气液干涸,身体赢(lei)瘦。这是就本证主 要病机与症状而言的。故有“疳者干也”之 说。其二指疳证多由饮食失调,恣食肥甘 所致。这是就发病原因而言。故有“疳者甘 也”之说。 7272 . . 1乳食无度,饮食不节:小儿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如母乳不足,或断乳过早或过迟, 或食物过于单调而形成营养缺乏。脾胃为水谷 之海,生化之源,若水谷精微化源不足则渐成 疳证;或喂养虽充足,但不符合小儿脾胃运化 功能,致乳食停滞,损伤脾胃,耗伤津液,亦 能形成疳证;或恣食肥甘生冷,蕴积中焦,积 久生热,精微无从运化,气液亏损,终成疳证 。 7373 . . 2饮食不洁,感染虫疾:小儿脾胃虚弱,若年 幼不知卫生,感染诸虫,可消耗机体营养,而致肌 肤消瘦,气血虚弱,转化成疳。 本病病理变化主要在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本证 形成后,日久不愈,又可变生他证。本病的病位在 脾胃,病性有虚有实。 现代医学认为营养不良是由蛋白质、热量不足而 造成的慢性营养缺乏症,多由喂养不当或继发于其 他疾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小儿。主要表现为渐进 性皮下脂肪减少、体重下降、水肿、肌肉萎缩及生 长发育停滞,常伴有身体各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紊 乱。 7474 . . 辨病情轻重:若为轻症,表现为体重不增,继则 体重减少,比正常体重减少约15。皮下脂肪减少 ,如将腹部脐旁皮肤和皮下脂肪用手捏起,两指间 厚度不足1cm,肌肉松弛。并兼有脾胃失运表现, 如食欲不振、腹胀、泄泻、面黄肌瘦、精神不振, 或有掌心热等。 若为重症,表现为面颊脂肪消失,颧骨突出,额 有皱纹,体重比正常小儿减轻2540,胸壁皮 下脂肪厚度不足05cm,甚至脂肪层消失。临床表 现为气血两亏,如皮肤干燥无弹性及光泽,头发稀 疏而脆。精神不正常,烦躁好哭,或萎靡嗜睡,表 情淡漠,口唇指甲苍白,体温低于正常,呼吸浅表 无力等。重症还可伴有各种并发症。 7575 . . 中脘胃之募穴、腑之会穴,可和胃理肠 ; 足三里扶土以补中气; 四缝为奇穴,是治疗疳疾的经验效穴。 7676 . . 配穴:食积者,加下脘、璇玑、腹结;虫积者, 加天枢、百虫窝;重症疳积者,加神阙、气海、肺 俞、膏肓、肾俞。 操作:一般毫针刺用补法,是否留针应视患儿配 合程度来决定,一般对婴幼儿采取速刺不留针。治 疗本病关键是掌握刺四缝方法。首先应严格消毒, 用三棱针或较粗毫针,迅速刺入23mm,出针后轻 轻挤出液体,并用消毒干棉球擦干。四缝穴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店承包合同协议书
- 有效利用时间准备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迅速提高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知识更新策略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备考过程中的困惑及答案
- 了解行业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证书考试复习计划制订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有效领导力考题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样本采集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要避掉的误区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植物嫁接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工程居间合同范本电子版
- 中医超声雾化疗法临床应用标准
- 8.4 AutoCAD拼画滑动轴承装配图
- QCT265-2023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 成语故事-螳臂当车-守株待兔-历史典故讲解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手册模板
- 转正合同模板6篇
- 薛氏医案所载伤寒钤法总结
- 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 水质采样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