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商河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专业代码: 070703 作者姓名: 王小刚 学 号: 2007202079 单 位: 环境与规划学院 指导教师: 李如雪 2011年5月31日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目 录前言11商河县概况21.1商河土地资源21.2商河县地质地貌22商河县土地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32.1商河县土地现状32.2商河土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53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63.1整体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63.2经济效益原则63.3 继承性原则63.4 持续性原则73.5 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原则74商河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74.1优化原则74.2优化步骤84.3优化结果85结语9参 考 文 献10致 谢11 摘 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根据当地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现状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客观需求, 对区域内一定数量的土地的利用结构、方向在时空尺度上,分层次进行安排、设计、组合和布局,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使土地生态系统维持相对平衡,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商河县土地资源配置研究为例,寻求新的土地管理管理方法和更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关键词: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商河县 Abstract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s based on the objective demand of the land according to regional land use structure of local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a certain number of lands makes great use of structure and direction for the region. In space and time scales,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rranged at different levels, design, composition and layou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land use and land productivity, to maintain the relative balance of land ecosystem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land us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land resource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ities and towns has been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In this thesis would take the study of land resources in Shanghe County as a case, in order to seek new management methods of land management and more rational use patterns of the rest lands. Keywords: Land Resource;Optimal allocation;Shanghe County10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商河县土地优化配置研究前言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利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商河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区,土地的利用关系着商河县的发展前景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是商河县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本文以商河县为例,对其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为当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1商河县概况商河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今位于东经116。58-11726北纬37。06-37。32之间。东与惠民、阳信交界,公路直达渤海滩岸;西与临邑毗邻距津浦铁路及德州市90公里;南与济阳接壤,隔黄河距省会济南70公里;北与乐陵相连,公路畅通京津,全境南北最长处51公里,东西最宽处43公里,总面积1162平方公里。全境均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3.6,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91.1毫米,近年来偏少,去年仅为383.5毫米,无霜期为193天,雨热同季,宜粮棉生长。1.1商河土地资源商河县土地大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较好。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县土地没有无限制因素的一级地和不适合农业利用的六、七、八级地,分属二三、四、五级地。二级地分布在各乡镇的河滩高地、高坡地、平坡地上, 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化潮土、 典型潮土。土体构型是厚粘腰、薄粘腰、均质壤及厚砂腰。表层质地为轻壤、中壤及砂壤。地下水埋深2-3米。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强适耕期长,是全县粮食、棉花主要生产地。土壤面积4.65万公顷,占土壤面积51.03。有质地偏砂、盐化威胁、轻度水土流失3个亚级。 三级地地貌类型较复杂,土壤类型有褐土化潮土、典型潮土和轻度盐化潮土, 地下水埋深1.5-2.5米,全县大部分乡镇均有分布,土壤面积3.03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33.2,有干旱和盐化威胁、保肥保水性差、土体构型差3个亚级。 四级地地下水埋深较浅,潜水矿化度为中度、高度盐化,主要限制因素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矿化度高、盐化威胁大。主要分布在浅平洼地和洼坡地的常庄乡南部, 郑路镇北部,贾庄乡南部,沙河乡中部,孙集、赵魁元、韩庙乡东北部及商河镇西北部, 土壤面积1.37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5.08, 有中度或强度盐化和季节性内涝两个亚级。五级地土壤类型为风沙土类和盐化潮土类, 分布在沙河故道内及常庄、展家大洼上,土壤面积0.06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64有质地偏砂和季节性内涝与强度盐化两个亚级1。1.2商河县地质地貌商河的地层和惠民凹陷一致,有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薄层灰岩、石炭系和二迭系的砂岩、泥质页岩和灰岩煤线地层,也有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侏罗系是紫色砂岩等,白垩系是红色粘土等地层。新生界始新统孔店组-沙四段,岩性为一套巨厚的砂岩、泥岩互层,厚度在2000米以上。属于华北冲积平原,境内无高山和丘陵。地势平缓,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10000之间。最高点为胡集乡小寺村,海拔17.10米;最低点为韩庙乡红庙洼,海拔8.94米,高低相差8.16米。历史上由于黄河多次漫溢溃决和淤淀不均,遗留下5条古河道高地带,在古河道间形成了坡地和洼地。高地、坡地、洼地相间分布,洼地星罗棋布全境,素有72洼之称。地貌类型全县有河滩高地、高坡地、平坡地、洼坡地、浅平洼地、沙质河槽地6个地貌类型。主要以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平洼地为主。2商河县土地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2.1商河县土地现状商河土地宽满,未利用地及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可满足各类项目的用地需求。全县土地总面积1162平方公里,已利用土地面积10.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8%。其中耕地面积6.67万公顷,水域面积1.3万公顷。根据1996-2005年商河县土地利用分析得表1与表2商河县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状况: 表1 商河县土地利用结构表 1996年 面积(公顷)比例 %总面积116308.7100农用地耕地75780.065.15园地570.00.49林地4420.03.80其他农用地10847.19.33农用地合计91617.178.77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小计14800.012.72建制镇2779.92.39农村居民点11300.09.72采矿用地31.60.03其他独立建设用地688.50.59交通水利用地小计1762.51.52铁路00公路688.00.59水库282.00.24水工建筑812.50.70其他建设用地小计132.50.11特殊用地132.50.11建设用地合计16695.014.35其他土地水域3195.12.75自然保留地4801.54.13合计7996.66.88(注:数据来源于1996-2005商河县土地利用规划)表2 商河县土地利用结构表 2005年 面积 (公顷)比例 %总面积116308.7 100农用地耕地74360.463.93园地523.60.45林地4337.53.73其他农用地11278.09.70农用地合计90499.577.81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小计15183.813.05建制镇1738.41.49农村居民点12728.710.94采矿用地8.70.01其他独立建设用地708.10.61交通水利用地小计1459.51.25铁路00公路667.30.57水库152.70.13水工建筑639.60.55其他建设用地小计132.40.11特殊用地132.40.11建设用地合计16775.814.42其他土地水域3321.52.86自然保留地5711.94.91合计9033.47.77(注:数据来源于1996-2005商河县土地利用规划)2.2商河土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由表1与表2的对比分析,商河县土地利用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可继续开发和利用的土地日渐稀少,从1996年得75780公顷减少到2005年得74360.4公顷,可利用土地的需求与供给矛盾凸显。2)耕地的逐年减少,人口逐年增加。商河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县城耕地的减少必将为商河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问题。1996-2005年全县耕地减少1420公顷。但人口却增加接近3万。3)商河县土地利用方式粗犷,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独立工矿和独立居民点的占用地过多浪费耕地面积。4)建设用地的增加给商河县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林地、园地、耕地等绿化土地都相应的减少了。 1996-2005年 建设用地增加对应的农业用地锐减。5)农村居住点过于散乱居住面积增加。在建设用地中居住这60%人口的独立村庄用地却占了建筑用地90%左右。居住用地的集约性不高。3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所谓土地资源配置,可以简单的认为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生态经济最优目标,依据土地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区域一定数量的土地的利用结构方向在空间尺度上,分层次进行安排设计组合和布局,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土地出产率,维持土地生态系统平衡,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2。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稀缺的。有其固有属性的和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通过合理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可起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起到阻碍作用3。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应遵循一下一般原则。3.1整体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土地具有多种功能用途,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必须在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上要统筹兼顾,协调各产业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做到地尽其用、地尽其利、土地利用不但在整个区域注意统筹兼顾和合理安排的问题,即使在各产业各部门内部的土地里利用也要能够全面发展4。这样才能使土地利用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最佳,保证区域内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和协调利用,使土地资源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达到统一土地利用配置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重要依据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宏观层次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式,对一定区域内部的土地利用作空间和时间上的统筹安排和战略部署,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则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3.2经济效益原则 要求优化方案目标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 因此,要依据土地持续利用的总目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应着重安排商品率及经济效益高的产品用地,同时建立相应的商品化生产基地,调整现有的传统土地利用和高成本耗能农业用地,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和产品优势,实现经济总体优势的形成6。3.3 继承性原则 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与布局是人类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刚性土地利用配置的时空和时序性调整的过程就是土地利用配置对现状土地利用进行调整趋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完全摒弃而是扬弃,即去粗取精,这是符合土地利用刚性的特点 因此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必须以土地利用的现状为基础,在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结构、空间布局和综合效,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相对合理的优化方案7,才能保持土地利用的稳定性,做到循序渐进。3.4 持续性原则 要求优化配置方案必须考虑其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措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收益的增长,不能以破坏环境,滥耗资源,损害生物多样性为代价,而应做到保持生态环境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保护土地生产力持久连续开发和世代公平利用。为此,必须调整土地利用配置结构,实施陡坡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提高地力8。总之,通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尽可能地避免因土地开发利用而造成的生态损害,保证土地开发利用的持续性。3.5 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原则宏观上立足本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性与经济发展的地域性,根据不同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适宜性,充分利用光、热、水、时空差异性及生物多样互补性,科学构建市域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域格局;微观模式侧重于具体的土地利用方式,强调可操作性,在农林牧各业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多熟制农作物功能,协调农林复合经营市场型土特产作物间种搭配生态林草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9。4商河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4.1优化原则根据商河县区域的大小、功能、发展阶段等综合考虑,其土地结构优化的原则为:1)将保护耕地放在首位,对现有耕地进行特殊保护,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2)适当增加园地面积,着力抓好原地内部结构调整,基本未定牧草地规模努力力高草地利用率3)保护和经营好现有林地,严禁过度采伐和毁林开垦,通过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增加林地面积4)合理控制镇建制用地规模,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5)适度扩展交通用地规模,改善交通条件,保障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对土地的需求。6)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4.2优化步骤利用各种方法对县区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得到县区内土地利用的资料。分析现状的利弊找到存在的问题,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宏观因素:政府的政策法规、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和本地经济发展需求10。微观因素:当地企业开发利用土地的方式农民对土地的合理利用等。通过以上分析然后运用合理的科学技术提出全县土地利用的优化方案。4.3优化结果通过合理的分析得到具体的优化方案, 表3 商河县土地利用结构表 地类预期年面积 (公顷)比例 %总面积116308.7100农用地耕地77544.066.67园地570.00.49林地4484.03.85其他农用地10882.69.36农用地合计93480.680.37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小计14989.012.89建制镇3257.42.80农村居民点10933.09.40采矿用地45.90.04其他独立建设用地752.70.65交通水利用地小计2201.41.89铁路150.30.13公路813.60.70水库375.30.32水工建筑862.20.74其他建设用地小计132.60.11特殊用地132.60.11建设用地合计17323.014.89其他土地水域3056.42.63自然保留地2448.72.11合计5505.14.74(注:数据来源于1996-2005商河县土地利用规划) 与现状土地利用模式相比 土地优化结果的综合效益更加显著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社会效益:人口规模受到严格控制,城镇化水平提高,耕地下降速度得到遏制。提高了建制镇居住土地的规模,减少农村散居点的用地,有效地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和土地利用率。经济效益:为经济发展预留了空间,同时严格控制了建设用地的无序增长,促使其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型转变,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生态效益:经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林地、园地、牧草地在保护原有规模不减少的情况下都有所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区域生态平衡能力、生态承载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到有效提高。5结语土地利用的最终目的是土地利用效益的永续获得,但是社会各方面的对土地利用的目标不尽相同,公众追求的是适宜生活的土地景观和必须的土地生活资源,企业追求的是土地利用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国家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业用地购买合同标准文本
- 临时演出合同样本
- 兄弟共建公司合同样本
- 作为甲方环保设备合同标准文本
- 产品业务推广合同样本
- 上海房产劳务合同样本
- 全款购车正式合同样本
- 2025【科技公司各类合同】软件开发合同
- 做事情合同范例
- 保证合同为无偿合同样本
- 楼梯踏步抹灰标准合同7篇
- 【厦门大学】DeepSeek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和科研
- 西安房屋租赁合同(官方版)6篇
- 2025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榆林城市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 课件
- 2024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产服集团“春雨”第二批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PLC应用技术课件 任务7. S7-1200 PLC控制电动机星三角启动(定时器)
- 旅行社运营实务课件 2.2 设计国内长线主题旅游产品
- 股份制合作协议及企业章程草案
- 提高水性玻璃烤漆水性金属烤漆的耐溶剂耐水煮附着力和柔韧性的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