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医科学大会征文_第1页
第二届中医科学大会征文_第2页
第二届中医科学大会征文_第3页
第二届中医科学大会征文_第4页
第二届中医科学大会征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届中医科学大会征文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国人身体健康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吴兴东(安陆市中医院,湖北 安陆 432600)摘要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是因为五千年来为华夏儿女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康复和民族繁衍昌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作为巨大的经济资源,是因为中医药与农业、林业、畜牧业、种植业、养殖业、海洋业、加工业等多行业多部门紧密联系,能辐射和带动食品加工、保健、化妆、健身等行业,有力拉动国民消费增长;同时,人的健康本身需要投资,防病治病要支付费用。中医药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是因为中医药的真谛是“天人合一”,核心理念是“顺其自然”。中医“望闻问切”辩证施治的诊断及药物“四气五味”的归经功效,经得起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复和印证。中医药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是因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与易经同源,与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中医药名人、名药、炮制技术、针灸铜人、中医流派传人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因为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昆虫、海洋生物等,绝大部分中药材都具有光合、气体交换、蒸腾等作用,可起到改良土壤、净化空气、预防沙尘暴及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使生态环境趋向平衡。中医药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关键词:中医药;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本文对中医药的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了国人身体健康、有力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快速发展。一中医药独特的卫生资源可以说,有了人类的产生,就有中医药的医疗活动。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是因为五千年来为华夏儿女的身体健康和民族繁衍昌盛担负着重要责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河南周口店考古发现,50万年前,一个爪哇人,大腿骨上有外在骨疣1。一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部中医经典,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其独特之处是以医为主,涉及天文、地理、历法、心理、物侯(气候)、气象等学科的探讨天地人化育生命全过程的科学巨著。正如南怀谨先生所说,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的书2。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工具,生活极为简单,充饥主要是猎起野兽、鱼、鸟、哈蚌及瓜果。茹毛饮血,腥臊恶臭而发生肠胃病及寄生虫,外伤骨折病等,“藕节散血,出自包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是源于民间的独特卫生资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者以石箴,所以刺病”。考古学家发现原始人的穿颅术,如顽固性头痛,昏睡,癫痫等可用石器作头颅外手术。这是既古老朴实而又富有神奇的卫生资源。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时至今日仍然为国人的健康和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中医药巨大的经济资源首先,人们的健康是一笔不小的投资,防病治病需要支出很大的费用。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医疗费用达2.6万亿元左右,人均医疗费用支出约2000元。第二,一些重点慢性病,癌症肿瘤等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无疑使健康投资增加。有资源显示:我国现有慢性病患者约2.6亿人,现有糖尿病患者约1.14亿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5.2%,癌症,肿瘤发病率为235/10万3,其中肺癌发病率每年以26.9%递增。平均每年近250万人死于心脏病。第三,中医药能辐射和带动相关产业,有力拉动国民消费。一是种植业。药用植物中有粮食作物30余种(谷类、苞谷、玉米等),经济作物70余种(大豆、芝麻、花生、甘蔗、油菜等),果树类约140余种(桃、李、杏、乌梅、银杏、五味子、山楂、猕猴桃等),还有蔬菜、花卉等;二是林业。如辛荑、吴萸芋、大枣、肉桂、杜仲、丁香、八角茴香、黄柏、木瓜等都是经济价值十分可观的林木;三是水产业。海洋中的水产品是极其丰富的“药物园”。如用于甲亢,癌肿的昆布、海藻、贝壳等,开发的前景十分可观,尤其是海洋中的牡蛎,有“海洋牛奶”之称。第四是畜牧养殖业。有很多中药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作为饲料添加剂,如麸皮、麦芽、糠、豆类等。适当添加氮氨酸,赖氨酸等配成有机饲料,可以明显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基于上述几点,随着国人就医观念的转变和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医药作为经济资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三中医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中医药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其真谛在于“天人合一”认知观和“顺其自然”的养生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意思是说天在万物之上,地在万物之下,阴与阳在人则为血与气、男与女;左右是阴阳升降的通路;水火是阴阳最明显的象征;阴阳既孕育万物又是万物变化的原始动力。这是“天人合一”的认知观。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为对自然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它,思想上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真气(正气)就顺从,精与神都持守于内,疾病又从哪里发生呢?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内经中的“道”,实质是指时间与规律。这是“顺其自然”的养生观。“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科。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基于运气变化,结合实际气象、脉象、症象,“观其气至而致其治”,临证收到“意外”疗效4。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领衔的“973”课题,运用“五脏相关学说”理论,重视阴阳、气血、精与津液对五脏实质和功能的影响,被广泛用于心脏搭桥手术,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术后生存质量5。中科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等经过三代人50多年的研究,依据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中的“血凝”,“脉不通”,“蓄血”等原创理论,提出了“血瘀证”涵盖人体多系统疾病,“异病可望同治”,“冠心”号证效动力学(冠心2号方)研究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医药的“子午流注”,“四诊八纲”,“四气五味”等等,都含有广博而极其丰厚的原创科技资源的元素。四中医药优秀的文化资源历史和文化弥足珍贵,最具有价值。中医药富含优秀的文化资源,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中医药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什么?易经贲卦象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6意思是说贲卦象征文饰,即亨通。阳刚和阴柔相互交替,构成天上的文彩。文明而有节制,构成人类生活中的文彩。观察天上的文彩,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观察人类生活中的文彩,有助于教化天下人,促进社会昌盛。上至周秦,下至晚清,十三经,二五史以及诸子百家,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涵盖着内容丰富,范围广阔的中医药文化。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三国志记载的神医华佗,东汉时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张子和、陶弘景,唐时的刘禹锡、柳宗元,宋时苏东坡、沈括、朱熹,明时的李时珍,清时的袁枚、纪昀等都是医文并茂的学者,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此外,应用于养生保健运动的“二十四导引图”、“五禽戏”、“八段锦”等蕴藏着精深的宝贵文化。二是中医药文化与易经同源。易经即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被称作儒家的最高经典。易经对中医药的影响集中在“天人合一”观念和“取象比类”的基本思维方法。周易大传系辞上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不论是易经中的“太极”、“两仪”,还是内经中的“阴阳”,皆指自然界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阐明“天人合一”的道理。诸如伤寒论、诸病源侯论、千金要方、格致余论等古代中医药经典都含有易经的观点。三是中医药文化与儒教、佛教、道教相互影响和包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包括“仁爱”、“仁慈”,是一种人生境界。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儒家的“仁者爱人”等伦理道德与中医的“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理念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融会贯通,以至形成后来“为医先做人,做人必修德”的中医信念。同时,中医药与佛教亦是相互交融。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古藉中,有许多名医都是佛教的高僧大德。如孙思邈、朱丹溪、刘完素、喻家言,离欲上人,李中梓、王肯堂、徐大椿等。在中药方剂中,直接与佛教有关的方剂达1600多首,绝大部分今天仍在临床使用。如天王补心丹,七宝丹,小儿奇应丸,仙方活命饮,大定心丸,灵妙散,资生汤等。此外,还有一些中药命名直接与佛教有关。如白头翁,茯神,仙鹤草,仙灵脾、太子参等。道教以“炼丹术”为其理论基础,天人感应为原理,中医药阴阳五行学说为支柱,将人体的某些部位比作炉鼎,通过气血、经络、脏腑、穴位来发掘人体潜能,使人的“精、气、神”凝为一体,达到人和宇宙的“契合”。四是中医药中的名医、名药、炼丹术、炮制加工技术、制作工艺、针灸穴位、医学流派等已成为国家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是因为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上接天道,下连地道,中通人道”。与天文、地理、历法、历史、哲学、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息息相关。五中医药重要的生态资源笔者认为,中医药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中医传统文化包含丰厚的生态智慧。如“天地人和”、“元亨利贞”。“天地人和”是指人们对宇宙结构,宇宙整体的看法。“元亨利贞”是指万物生生不息又和谐一体。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之道在于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君子象天道一样自强不息。“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自然法则是宇宙万物和人类生存的最高法则,只能顺应,不可违背。佛教中的大乘玄论说:“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7。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论述一脉相承。二是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昆虫、海洋生物等,绝大部分中药有光合、气体交换、蒸腾等作用,可以起到改良土壤、净化空气、预防山洪泥石流、减少沙尘雾霾等自然灾害,使生态趋向平衡。菌类植物(茯苓、银耳、灵芝、马勃等)与藻类植物(松罗、肉苁蓉、石蕊等)相互依存形成地衣类植物,对二氧化硫特别敏感,可以利用地衣类植物监测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是否超标。植物类中药,无论是乔木,灌木,叶片是针叶还是阔叶,都可称为“天然的吸尘器”。1公顷松树每年能吸带粉尘36.4吨,1公顷树林,每天可吸收4.7亿焦耳热量,使人们“背靠大树好乘凉” 8。中药银杏、马尾松、侧柏、八角茴香、山茱萸、樟树、四季青、荚竹桃、枇杷等,都是这类树木。植物类中药材包括树木、花卉、草类,都是绿色植物,是十分重要的生态资源,有些植物药材,还具有奇妙的作用,如含羞草、夜来香等。它不仅能吸收阳光中对眼有害的紫外线,还有助于缓解眼的柔和舒适,消除人的紧张情绪。中医药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9总之,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应该上升为国家层面,规划好、保护好、利用好。尤其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加工炮制技术、流派传承人;作为巨大的经济资源,要把中医药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环境资源规划中,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资源优化作出贡献;作为科技资源,应重点开展“天人合一”的理论研究,把中医的诊断、中药的治疗融入自然,使“原创”与现代科技“契合”;作为文化资源,重点研究古老的传统文化、易经、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与中医文化的渗透,包容,以及中医药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主要是利用中药材树木、花卉、草等改良土壤、净化空气、减少自然灾害,使中医药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石蕴玉山辉,水含珠川媚。”中医药发祥于中国,是我们华夏子孙的福祉。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国人的身体健康,乃至造福于全人类的健康!我们要抓住“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布局,“为中医药争取国际话语权”,让中医药“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的共同资源。主要参考文献1 薛愚主编中国药学史料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72 中国中医药报(微博中医药)2015.9.33 国新办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6.304 陶国水中国中医药报2015.7.95 梁海明译注易经山西古藉出版社 2001.66 刘燕玲健康报2005.9.227 黄承梁人民日报2015.1.15(7)8 温长路中国中医药报2015.7.89 人民日报2015.9.12(头版)附作者简介(见下页)作者简介吴兴东 男 1951年12月生,安陆市中医医院工作,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毕业,1968年9月参加工作,从事临床,教学,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48年。历任安陆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科学决策咨询团”顾问,市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安陆制药厂厂长(现湖北午时药业有限公司),市医药管理局局长,广西柳州福康医院院长等职。先后省级以上发表论文30 余篇,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7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