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讲解(词性活用)课件_第1页
文言知识讲解(词性活用)课件_第2页
文言知识讲解(词性活用)课件_第3页
文言知识讲解(词性活用)课件_第4页
文言知识讲解(词性活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的活用 1. 名词的活用 (1)活用作状语。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如,“卒廷见 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廷”示“在朝廷上“, 是动作行为的地点。“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 记)中“舟”表示“乘船”,是动作行为的方式。 (2)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 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如“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中的“军”表示“驻军”。 (3)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如“先破秦入咸阳 者王之”(鸿门宴)中的“王之”就是“使为王” 。 (4)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如“吾从而师之” (师说)的“师之”,就是 “以为老师”。 2. 动词的活用 (1)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 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有时前面有“其”字或“之”字,被定语修饰。如,“求救 于孙将军”(赤壁之战)中的“救”,表示“救兵”。 (2)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和被 支配关系,而是使宾语所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 表示的动作行为。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 ,多数使动用法。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中的“舞”和“泣”,表示“跳舞”,“ 使哭泣”。 (3)意动用法。一般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且庸 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羞”,表示“把 当作羞耻”。 3形容词的活用 (1)活用为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 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如,“兼百花之 长,而各去其短”(芙蕖)中的“长”表示“长处”,“短”表示“ 短处”。 (2)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 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的动词。如,“素善 留侯张良”(鸿门宴)中的“善”都用作动词,为“交好,友善 ”之意。 (3)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 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如,“会盟而谋弱秦” (过秦论)中的“弱”,表示“使削弱”。 (4)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 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 “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 ”。如“邑人奇之”中的“奇”,表示“以为奇”,“对感 到奇怪”。 一词多义 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如,以笔画最少的“一”字 为例,常用义项就有六七个: 一人,一桌(口技) 数目 古今一也(察今) 相同,一样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统一 用心一也(劝学) 专一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满,全 一至此乎(史记 滑稽列传) 竟,乃 词的本义是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新的词义,假借义是借用作另外一个同音的词 的意义。要想准确地翻译或解释实词,就应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了 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的知识。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基本规 律的,大致规律: (1)根据汉字造字法猜读判断或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2)从上下文意思来确定词义; (3)根据词性辩识来推断词义; (4)根据对称结构判断; (5)根据成语、书面语还原的方法判断; (6)根据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判断。 一、判断句一、判断句 (1)“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也”:“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 (3)“者,”: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传) (4)“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晚纳谏 ) (5)无标志判断句: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6)用动词“为”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7)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判断句:“当立 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 阳楼记);“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 诸侯”(苏洵六国论)。 (8)“是”字判断句:“是”为指示代词,做判断句的主语(“是”在汉以后始 作判断词)。“嘻,是必夫奇鬼也”(黎丘丈人)。 (9)否定判断句: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六国破灭,非兵 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省略句二、省略句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曹刿论战);“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 酒。则与( )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今以钟磬置( )水 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激昂( )大义 ,蹈死不顾”(五人墓碑记) 。 5省略其它成分。古汉语语言较俭省,翻成现代汉语时,为使句意 能表达清楚,有时要视情况适当增加内容。如“赵括少时学习兵法, 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翻译为“赵括小时侯学习兵法,(说起兵法 )连他的父亲赵奢都不能难倒他,但(赵奢)不认为他(学得)好” 。 三、被动句三、被动句 1谓语动词介词“于”: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师说) 2介词“见”谓语动词: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介词“见”谓语动词介词“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为” 谓语动词: “吾属且为之虏矣”( 鸿门宴) 5“为所”或“为所” 谓语动词: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 伶官传序)。 6 “被” 谓语动词: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 7 动词本身表被动,又叫意念被动句。 “洎牧以谗诛”中的“诛”意为“被杀”( 六国论) 四、倒装句四、倒装句 v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宾语前置:“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古之人不余欺也” 2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 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3介词宾语前置:“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4用“之”或“是”作为标志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 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v 定语后置: 1中心词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中心词“之”定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中心词“之”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 数词作定语时,放在名词后:“比至陈,车六七百,卒数万人” v 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 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劝学);“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v 主谓倒装: 较为少见,往往是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把谓语放在 主语的前面,这类句子一般是感叹句或疑问句。 例1: “甚矣,汝之不惠” 例2: “美哉,我少年中国” 例3: “如鸣佩环” 例4: “丰年留客足鸡豚” 例5:“贤哉回也” 文言文翻译 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步骤: 1、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后再翻译。 2、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3、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留”、“补”、 “删”、 “调” “ 换”、 “对” 六个字。 (1)留,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 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2)补,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3)删,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如:只起语法作用的或偏义复 词的另一个。 (4)调,调整语序。把倒装句调整过来,以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5)换,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即实词解释。 (6)对,译完全文后,再对译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 译和曲译,努力做到“信”、“达”、“雅”。 文言虚词 一、而 (一) 连词 1并列: 蟹六跪而二螯。 2承接: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 归赵。 3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修饰: 余固笑而不应。 6假设: 人而无知,与木何异。 (二)代词 “而”通“尔”,你,你们。 而 母立于兹 (三)句末语气词 而:吧,啊;而已,罢了。 四、且 1副词 (1)表动作将要发生 “将要”、“将” 若属皆且为所 虏。 (2)表动作行为是暂时的 暂且,姑且。 且放白鹿 深山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表对动作行为的推论 尚且 还 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辞! (4)数字前 将近,近 ,约 北山愚公,年且 九十。 2 连词 (1)并列 并且 又又 且喜且怒 (2)递进 况且,而且。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 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选择 还是,或者。 八、焉 1助词 (1)句末语气词; (2)形容词词尾:“ 盘盘焉,囷 囷焉”。 2 代词 (1) 代人或物,事;(2) 疑问代词,哪 里,怎么。 3 兼词 于此,于之。 九、也 ( 语气助词) (1)句末判断 “者”;“也” 翻译时加“是”; (2)陈述或解释语气; (3)祈使语气;(4)疑问语气“何也”;(5)肯定语气 “也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