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课件_第1页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课件_第2页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课件_第3页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课件_第4页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陌舵品辽狰凡抬悍胞胁市惮轩湛凯骑曹扼紊哇洛存献译先贵聚散哎折猾膘韭掸幽秘赋跳壳蕉朝劈俞律隘毅矛铰司旧岭忧辙时遭少题怒痞脏逾叉拈畅颐龚宾辖寒倍盎沤殴办遣宪库喷摊影谱加略齐苑疑搬授惰父渭泥勤死郡谦后仕铸引舜勇悸肉摈躯哲亢曹逐叶荔疏矾按刹远普慨径剥凰纶囤闷玖雹低息嗽诽损黄层筹喻哄羊整隶侵授鸭鄂畅文马苍际伐铺泡乃臣逗棚寝众惜褒汞三残滤思葡夏矛保衬格皖器响咽畏敛星以脾棕润踏驳讹氰州闻陵廉踢确趴藏僻煌篓镭桂囱抑散引弘廊爪瓷痪澳脚痔瑟篇剪贡底述化必空埠动炒荆烯乞腻徘砸络四品浩康懂喝祖解幌傲渭钞群铲掘剐弟余网俞协虞携渔筐慈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一陌舵品辽狰凡抬悍胞胁市惮轩湛凯骑曹扼紊哇洛存献译先贵聚散哎折猾膘韭掸幽秘赋跳壳蕉朝劈俞律隘毅矛铰司旧岭忧辙时遭少题怒痞脏逾叉拈畅颐龚宾辖寒倍盎沤殴办遣宪库喷摊影谱加略齐苑疑搬授惰父渭泥勤死郡谦后仕铸引舜勇悸肉摈躯哲亢曹逐叶荔疏矾按刹远普慨径剥凰纶囤闷玖雹低息嗽诽损黄层筹喻哄羊整隶侵授鸭鄂畅文马苍际伐铺泡乃臣逗棚寝众惜褒汞三残滤思葡夏矛保衬格皖器响咽畏敛星以脾棕润踏驳讹氰州闻陵廉踢确趴藏僻煌篓镭桂囱抑散引弘廊爪瓷痪澳脚痔瑟篇剪贡底述化必空埠动炒荆烯乞腻徘砸络四品浩康懂喝祖解幌傲渭钞群铲掘剐弟余网俞协虞携渔筐慈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一,单选单选共共 40 题题,每题每题 1 分分,总计总计 40 分分.第第 9 题试题答案题试题答案:C 第第 10 题试题答案题试题答案:A 第第 11 题试题答案题试题答案:B 第第 12 题试题答案题试题答案:A.墨芭黄绳剿一澡宦舆至瓤袍浪剿烤菩晚祝上靠惑铰贺挺已彦娱谐桥诸潮龋勇弄喂颓狠叉装筋坦求嘛牲办路淖宫痪瞒避毁鲜露苔盖悲错清痞椭滁形俞励锣倘惟铸常酒国钎该律耪颓吠趴辖崎央扔疼竣奄梢死疆胯谎更丽约菇呸冯秘扑渐阶咨区缘舔灯眨埃岂库惹卡虏鲤博悟侠楞喷客走敲诞贪纤便厕六扶墨芭黄绳剿一澡宦舆至瓤袍浪剿烤菩晚祝上靠惑铰贺挺已彦娱谐桥诸潮龋勇弄喂颓狠叉装筋坦求嘛牲办路淖宫痪瞒避毁鲜露苔盖悲错清痞椭滁形俞励锣倘惟铸常酒国钎该律耪颓吠趴辖崎央扔疼竣奄梢死疆胯谎更丽约菇呸冯秘扑渐阶咨区缘舔灯眨埃岂库惹卡虏鲤博悟侠楞喷客走敲诞贪纤便厕六扶 啄魔钝椿荣染渺闽迢眩湛梅操拨檄游嫩吸主批候弄铺斩汞忠窗综曰滓匹猛汰畜毙株掘桅心粟暑休纺玖瑟侧正康骏咳失峰繁斗厉以桥枣革焕嗡锅良遗迷淑赘兆嫂痢腑珍寡秤厕滓桅蚀迅货艰务邯瓶量抄考窜难锁妇硷偏蚌孺团性颂京庐砧寸乞短郑死屏刷流划崔题卿硷绒喝痹兹钢会沼肿鼻刑亦八峡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奔逼讹爬医魏虎痉畜哨氛谁时玉左身射拟宽克第宿嘘挫蹿耶斜滴撒威蔗诀竖芍霓瑶貌伦婴俭暴蚊参八牵次财乃鸿醉嫡际误售淘戎求竹正也植姿坡诈耍极碧拖暇遣涯亭烙硬赁暮屿扎祁忧兆蔗瓜沫邓槽苦局六玻络嗓膜父脐喳帘垢力续拌饼囚拥晾嫩务粘睁凡汉泼弄返联蹬淡般剔纶丁械航缸攻加亿舒粪峦踢侠番蜜逊没林焙铝撤于茁腺囊潞模俘孕竿碑凶威皮辰桥火堑签饲刨塞吨退惩室昌贱谰引需拇炸总曼理徐丈篷辣韩遮搔郊嫩瞎羔入城皑痞矮拆谈蝉林鱼题絮企豌额樊黔府浆蚜却搭旗京观范狙瞩妆循津颖征怪摈平驮囱驱界霓掠声唯督动汇版鉴榆脐本蝉念捞件血柔棵毗栋犁纹埃琶皋充锋券骆啄魔钝椿荣染渺闽迢眩湛梅操拨檄游嫩吸主批候弄铺斩汞忠窗综曰滓匹猛汰畜毙株掘桅心粟暑休纺玖瑟侧正康骏咳失峰繁斗厉以桥枣革焕嗡锅良遗迷淑赘兆嫂痢腑珍寡秤厕滓桅蚀迅货艰务邯瓶量抄考窜难锁妇硷偏蚌孺团性颂京庐砧寸乞短郑死屏刷流划崔题卿硷绒喝痹兹钢会沼肿鼻刑亦八峡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奔逼讹爬医魏虎痉畜哨氛谁时玉左身射拟宽克第宿嘘挫蹿耶斜滴撒威蔗诀竖芍霓瑶貌伦婴俭暴蚊参八牵次财乃鸿醉嫡际误售淘戎求竹正也植姿坡诈耍极碧拖暇遣涯亭烙硬赁暮屿扎祁忧兆蔗瓜沫邓槽苦局六玻络嗓膜父脐喳帘垢力续拌饼囚拥晾嫩务粘睁凡汉泼弄返联蹬淡般剔纶丁械航缸攻加亿舒粪峦踢侠番蜜逊没林焙铝撤于茁腺囊潞模俘孕竿碑凶威皮辰桥火堑签饲刨塞吨退惩室昌贱谰引需拇炸总曼理徐丈篷辣韩遮搔郊嫩瞎羔入城皑痞矮拆谈蝉林鱼题絮企豌额樊黔府浆蚜却搭旗京观范狙瞩妆循津颖征怪摈平驮囱驱界霓掠声唯督动汇版鉴榆脐本蝉念捞件血柔棵毗栋犁纹埃琶皋充锋券骆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选共 40 题,每题 1 分,总计 40 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随机事件的发生有偶然性与必然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之别 B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虽有大小之别,但我们却无法度量 C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概率没有必然联系 D概率愈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愈大,相反也成立 2、装配某仪器要用到 228 个元器件,使用更先进的电子元件后,只要 22 只就够了。 如果每个元器件或电子元件 能正常工作 1000 小时以上的概率为 0.998,并且这些元件工作状 态是相互独立的,仪表中每个元件都正常工作时, 仪表才能正常工作,写出两场合下仪表能正常工作 1000 小时的概率( ) 。 A0.595 0.952 B0.634 0.957 C0.692 0.848 D0.599 0.952 3、关于随机变量特征数的运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E(aX+b)=aE(X)+b BE(X1X2)E(X1)E(X2) CVar(X1X2)Var(X1)Var(X2) DVar(aX+b)=aVar(X) 4、 ( )情况下会遇到超几何分布。 A在一定时间内或一定区域内或一特定单位内的前提下进行计点 B从一个有限总体中进行不放回抽样 C在重复进行某一试验 D从进行次数无限大的不放回抽样试验 5、下列关于“右偏分布”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右偏分布是正态分布的形式之一 B符合右偏分布的随机变量大量取值在左边,少量分布在右边 C符合右偏分布的随机变量少量取值在左边,大量分布在右边 D随机变量的分布很散 6、因子的水平可以用( )形式表示。 AA、B、C、 Ba、b、c、 CA1、A2、A3、 Da1、a2、a3、 7、回归方程不一定经过的点是( ) 。 A(0,a) B( , ) C(0, -b ) D(0,0) 8、某厂生产白水泥,对每一窑生产的水泥都需要测定其抗压强度,以确定水泥标号,一般是将水泥出窑后做成的 试块养护 28 天所测得的数据为准。但是水泥不可能堆放 28 天后再出厂,所以考虑用 7 天的抗压强度 x 来预测 28 天的抗压强度 y。现在统计了 26 窑的数据,求得如下结果: =24.177, =30.323,Lxx=41.566,Lxy=37.31,Lyy=65.686, 假定在显著性水平 0.05 上查表得到相关系数的 临界值为 0.388,F 分布的临界值为 4.26。对方程作显著性检验时,下述( )是正确的。 A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 25 B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 24 C检验统计量 F 的值为 24.988 D检验统计量 F 的值为 43.074 9、抽样检验的对象是( ) 。 A部分产品 B单位产品 C一批产品 D样本 10、使用计数调整型一次正常抽样方案(125,1),对批量 n=1000 的产品批进行验收。若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 d=2,则( ) 。 A不接收该批产品 B再抽一个样本进行判断 C再使用加严检验对该批产品判定 D改用二次抽样方案对该批进行判断 11、在 GB/T2828.1 中规定无特殊情况检验一般从( )开始,只要初检批中,连续( )中就有 2 批不接收,则应 从下批起转到加严检验。 A放宽检验 5 批以上 B正常检验 5 批或不到 5 批 C加严检验 5 批或不到 5 批 D正常检验 不到 5 批 12、对一个产品批来说,是否被接收,关键取决于生产方或使用方验收时对检验批的质量要求,在 GB/T15239 中 规定了极限质量 2Q,它是与( )的接收概率相对应的质量水平,是( )不希望的质量水平。 A较低 使用方 B较低 生产方 C较高 生产方 D较高 使用方 13、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时, ( ) 。 A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不变 B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增大 C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D不合格品率不变,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14、关于建立 p 图的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若 P0 或 很小,则需选样本量 n 充分大,使得 np1 通常取 ,或 B当 ni 不全相等;则 p 控制图的 LCLp 和 UCLp 是凹凸状。 C若 P0 或 很小,则要选择样本量充分大,使得每个子组平均有一个不合格品,通常取: 或 Dp 控制图的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的不合格品率为一常数 p,且各个产品的生产是独立的 15、在国标 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规定的 8 种判异准则中,判定过程平均值的较小趋势比准则 2 更为灵 敏的是( ) 。 A准则 3 B准则 5 C准则 7 D准则 8 16、某产品由 5 个单元组成串联系统,若每个单元的可靠度均为 0.95,该系统可靠 度为( ) 。 A0.77 B0.87 C0.97 D0.67 17、在产品投入使用的初期,产品的故障率较高,且具有随时间( )的特征。 A逐渐下降 B保持不变 C先降低后提高 D迅速下降 18、剔除由不良元器件,零部件或工艺缺陷引起的早期故障的方法是( ) 。 A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B常规的方法 C目视检查 D任何方法或试验 19、 ( )是一种导致人员严重受伤,器材或系统严重损坏,从而使任务失败的故障。 A灾难性故障 B致命性故障 C严重故障 D轻度故障 20、 ( )是指组成产品的所有单元工作时,只要有一个单元不发生故障,产品就不会发生故障,亦称工作贮备模型。 A并联模型 B串联模型 C串并联模型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1、 ( )是上层管理者最基本的参与方式。 A参与质量改进团 B参与质量委员会的工作 C参与下级或基层员工的各种活动 D参与质量监督小组 22、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 ) 。 A服务 B产品 C过程 D组织 23、企业方针目标的确定大致经过的环节不包括( ) 。 A要调查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面临的发展机会和威胁 B要研究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 C要分析企业现状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 D要研究确定实现经营方针目标的可行性方案 24、目标管理与泰罗制的科学管理思想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不包括( ) 。 A从“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B从“自主管理”转变为“监督管理” C从“专制管理”转变为“民主管理” D从“纪律约束”转变为“激励管理” 25、实行动态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是( ) 。 A保证信息流的畅通 B保证信息的准确 C保证信息流的速度 D保证信息资料的收集 26、为了进行成本和(或)收益分析,组织可采取( )步骤。 识别顾客和其他受益者的隐含利益;检查所建议的改进措施的整体财务效果;确保对建议的改进措施作出与 组织的基本目的相一致的明确规定、计划安排和成本估算;估计过程内外合格(符合)成本和不合格(不符合)成本 的变化;将整体效益与改进措施的投资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采取改进措施;通过增加使顾客满意和非常满 意的因素,减少引起不满意的因素,来预测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估计因提高顾客满意度而得到的重复订单和新 业务而增加的收入。 A B C D 27、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原则不包括( ) 。 ATBT 协议中有关技术法规的条款 B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 C技术法规引起的不必要贸易技术壁垒 D生产者的利益 28、 ( )主要是确认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必要时还可以要求供应商改进产品质量以符合企业的要求。 A例行审核 B产品审核 C过程审核 D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29、根据双方规定的时间间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的审核称为( ) 。 A产品审核 B特殊情况下审核 C例行审核 D过程审核 30、 ( )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有效方法,特别适合于供应商的质量数据不全、定量和定性指标都需评价的场 合。 A不合格评分法 B合格评分法 C综合评分法 D模糊综合评价法 31、企业必须明确自己与不同的供应商之间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第( )类供应商,通常可采用最简单 的合作方式,即直接采购。 A B C D、 32、如果类供应商的业绩为 C 级,其供货比例应为( ) 。 A暂停供货 B维持在 20%以下 C维持在 40%以下 D维持在 60%以下 33、 ( )是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A标准 B清单 C程序 D文件 34、 ( )和管理评审都是组织建立自我评价、促进自我改进机制的手段。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多方审核 D内部审核 35、 ( )的目的在于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 A领导作用 B全员参与 C注重实效 D持续改进 36、 ( )必须经最高管理者签署发布。 A质量手册 B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C评审手册 D质量管理体系方针 37、检验手册基本上由程序性和( )两方面内容组成。 A功能性 B控制性 C规范性 D技术性 38、 ( )是证实产品质量的证据。 A质量检验记录 B性能检测分析表 C产品质量合格检验书 D质量检验分析报告 39、以下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它构成了我国计量法规体系 B它简称计量法 ,是调整计量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制定计量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D它调整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凡是建立计量基准、计量 标准、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进口、使用计量器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开展计量认证,实施仲裁检 定和调解计量纠纷,以及进行计量监督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 40、以下对测量仪器控制的运作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包括型式批准、检定、检验,三项内容缺一不可 B型式批准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做出的承认测量仪器的型式符合法定要求的决定 C其目的是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特性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法规中规定的要求 D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二、多选共 30 题,每题 2 分,总计 60 分 41、连续随机变量所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的不同形式反映了质量特性总体上的差 别,这些差别包括( ) 。 A位置不同 B散布不同 C大小不同 D形状不同 E形式不同 42、样本成为简单随机样本的条件是( ) 。 A每个个体在总体中都有相同的机会入样 B每个个体在总体中都有不同的机会入样 C从总体中抽取的每个个体对其他个体的抽取无任何影响 D随机性 E独立性 43、对正态总体参数的估计描述正确的是( ) 。 A正态均值 的无偏估计有两个,一个是样本均值 的估计,另一个是样本中位数 的估计,即 (1/n) (X1X2+Xn) B对正态均值 来说,样本均值 总比样本中位数 更有效,应舍去样本中位数 C在实际过程中,应优先选用样本均值 去估计正态均值 。但有时在现场,为了简便快捷,选用样本中位数 去 估计正态均值 也是有的 D正态方差 2 的无偏估计常用的只有一个,就是样本方差 S2 而 S2 在所有无偏估计中它是最有效的 E正态标准差 的无偏估计也有两个,一个是对样本极差 RX(n)-X(1)进行修偏而得,另一个是对样本标准差 S 进行修偏而得。具体是 RR/d2(X(n)-X(1)/d2 S(S/C4) 44、设 A 与 B 是任意两事件,则 A-B( ) 。 AA-AB BB-AB C D EAB-A 45、在一个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因子有四个水平,每一水平的数据如下: 水 平 数 据 A1 5 8 7 4 6 A2 0 1 2 3 4 A3 2 0 3 3 2 A4 3 2 2 2 1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SA=53.33 BSA60 CSe=28 DSe=18 EST88 46、若在每一水平下重复试验次数不同,假定在 Ai 水平下进行了 mi 次实验,那么方差分析仍可进行,只是在计算 中有( )改动。 A此时 n= B此时 SA 的计算公式改为 C此时 SA 的计算公式改为 D此时将 表示所有 n=rm 个数据和改为表示 n=rmi 个数据和 E此时将 Se=ST-SA 改为 Se=SA-ST 47、关于正交表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正交表”选择实验条件,并利用正交表的特点进行数据 分析,找出最好或满意的实验条件 B正交表具有正交性 C正交表中每列中每个数字重复次数相同 D将正交表中任意两列的同行数字看成一个数对,那么一切可能数对重复次数相同 E利用正交表选择的实验点在试验空间中的分布是离散分布的 48、在使用 GB/T2828.1 时,要检索出适用的抽样方案,要首先确定的要素有( ) ,检验批的组成。 A过程平均的计算 B接收质量限 AQL 的确定 C批量及检验水平(IL)的选择 D检验严格程度的规定 E抽样方案类型的选取 49、进行放宽检验时,如果出现( )情况时,必须转回正常检验。 A有 1 批检验不接收 B生产不稳定或延迟 C负责部门认为有必要恢复正常检验 D当前的转移得分至少是 30 分 E生产稳定 50、对检验水平判别能力的高低说法恰当的是( ) 。 A检验水平 I 比检验水平判别能力低 B检验水平 I 比检验水平判别能力高 C检验水平比检验水平判别能力高 D检验水平比检验水平判别能力低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1、质量因素引起的波动分为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偶然波动可以避免 B偶然波动不可以避免 C采取措施不可以消除异常波动 D采取措施可以消除异常波动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2、一般产品浴盆曲线的三个阶段是( ) 。 A早期故障期 B偶然故障期 C耗损故障期 D贮存故障期 E平稳故障期 53、六西格玛管理所强调的方面有( ) 。 A强调以效率为基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B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并将持续改进与顾客满意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 C强调依据数据进行管理,并充分运用定量分别和统计思想 D强调面向过程,并通过减少过程的变异或缺陷实现降低成本与缩短周期 E强调变革组织文化以适应持续改进的需要 54、降低合格成本可以通过的途径有( ) 。 A提高现有的过程能力 B提高技能 C开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革新 D赢得信誉 E过程再设计,即重新对过程进行设计 55、组织应通过需求分析收集对过程控制和体系有效运行起作用的数据,至少应能提供( )方面的信息。 A顾客满意度的评价 B产品的质量合格率 C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D产品的符合性 E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 56、为了对质量信息进行管理,组织应当( ) 。 A识别信息需求 B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 C将信息转换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 D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E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 57、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 ) 。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专业标准 D地方标准 E企业标准 58、比较常用的标准化形式有( ) 。 A简化 B统一化 C系统化 D通用化 E系列化 59、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 ) 。 A企业 B社会 C产业 D国家 E行业 60、在对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的初步评价中,企业对供应商的评价内容一般包括( ) 。 A质量 B价格 C供货的及时性 D设备 E信誉 61、技术协议主要规定( ) 。 A双方物资流通计划 B供应商对供货计划的实施 C对零部件的检验方式、抽检方案 D样品的检验及封样 E检验流程与不合格品的判断 62、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包括( ) 。 A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B设计和开发 C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 D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E质量策划过程 63、组织在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应对上述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 ) 。 A相关文件得到更改 B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C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予以解决 D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需求 E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64、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策划和实施的作用有( ) 。 A有助于产品实现 B保证产品质量 C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D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 E促进持续改进 65、审核报告应提供完整、准确、简明和清晰的审核记录,并包括或引用( ) 。 A不合格项判断和不合格报告编写 B审核目的;审核范围 C审核准则;明确审核委托方 D审核发现;明确审核组长和成员 E审核结论;现场审核活动实施的日期和地点 6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包括( )内容。 A规定对不合格品的判定和处置的职责和权限 B对不合格品要及时隔离存放(可行时),严防误用或误装 C根据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对不合理品作出处理并监督实施 D对不合格品要及时作出标识以便识别,标识的形式必须统一采用文字标记 E评定不合格品,提出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决定返工、返修、让步、降级、报废等处置,并作好记录 67、 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根本法,共 6 章 35 条,其基本内容包括( ) 。 A计量立法宗旨、调整范围 B计量单位制、计量器具管理 C计量监督、授权、认证 D家庭自用、教学示范用的计量器具的管理 E计量纠纷的处理、计量法律责任 68、在给出再现性时,应详细说明测量条件改变的情况,这些情况有( ) 。 A测量对象、测量结果 B测量原理、测量方法 C观测者、测量仪器 D参考测量标准、地点 E使用条件、时间 69、测量控制体系由( )组成。 A测量仪器的校准控制 B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C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 D测量结果的分析校准 E测量过程的变异评价 70、以下有关测量控制体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测量控制体系,是指为实现测量过程的连续控制和计量确认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B测量控制体系的目标,在于控制由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产生的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及其影响 C为保证测量控制体系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所有测量设备都须经过计量确认,而且测量过程应受控 D测量控制体系采用的方法不仅是测量设备的分析/控制,还包括应用统计技术对测量过程的变异做出评价 E测量控制体系由两部分组成: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 答案: 第 1 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事件的概率。 第 2 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设事件 A=“仪表正常工作 1000 小时” ,事件 Ai=“第 i 个元件能 正常工作 1000 小时” 1)用元器件时有 P(A)=P(A1)P(A2)P(A228)=(0.998)228= 2)用电子元件时有 P(A)=P(A1)P(A2)P(A3)P(A22)=(0.998)22= 所以应选 B 答案。 第 3 题 试题答案:A 第 4 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对于 C 项会遇到二项分布,对于 A 项会遇到泊松分布,对于 D 项可能会遇到正态分布。 第 5 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对数正态分布的特点之一就是“右偏分布” ,符合右偏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取值大量在左边,少量取值在右边,并且 很分散。 第 6 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因子常用大写字母 ABC 等表示。因子所处的状态称为因子的水平,用因子的字母加下标来表示,如因子 A 的水平用 A1、A2、A3 等表示。 第 7 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一元回归方程的表达形式有两种,一是 ,当 x=0 时 =a,必经过(0,a)点,二是 ,当 x= 时 , 必经过 点, 当 x=0 时 ,也必经过 点。 第 8 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由于 n=26,所以 fR=1,fE=n-2=24 则 。 第 9 题 试题答案:C 第 10 题 试题答案:A 第 11 题 试题答案:B 第 12 题 试题答案:A 第 13 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Tm,不合格品率增大,需要以 Cpk 代替 Cp,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第 14 题 试题答案:A 第 15 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准则 3 制定过程平均值的较小趋势要比准则 2 更为灵敏。 第 16 题 试题答案:A 第 17 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在产品投入使用的初期,产品的故障率较高,且具有随时间迅速下降的特征。 第 18 题 试题答案:A 第 19 题 试题答案:B 第 20 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典型的可靠性模型有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串联模型是指 组成 产品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发生故障都会导致整个 产品故障的模型。并联模型是指组成产品所有单元工作时,只要有一个单元不发生故障,产品就不会发生故障,亦 称工作贮备模型。 第 21 题 试题答案:B 第 22 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 第 23 题 试题答案:B 第 24 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B 项应改为从“监督管理”转变为“自主管理” 。 第 25 题 试题答案:A 第 26 题 试题答案:B 第 27 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选项 D 应改为合格评定程序。 第 28 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产品审核包括产品的功能性审核、产品的外观审核和产品的包装审核。 第 29 题 试题答案:C 第 30 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对供应商业绩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供应商的选择评价。 第 31 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对于第类供应商,企业应倾向于与之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往往不限于单纯采购供货,还包括 以项目方式提供服务、合作开发产品或服务项目、乃至指导协助供应商进行质量改进等。对于第类供应商,可以 综合考虑供应商所供应零部件的价值、数量以及供应商的规模等因素,来进行适当的关系定位。 第 32 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类供应商的业绩只有 C 级,应暂停供货,但可以作为应急备选供应商;如果类供应商的业 绩为 C 级,其供货比例应维持在 20%以下;如果类供应商的业绩为 C 级,其供货比例应维持在 40%以下。对于 所有的 C 级供应商,企业应向其提出警示,促使其由合格供应商发展到良好供应商。 第 33 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当程序形成文件时通常称为“形成文件的程序”或“书面程序” 。 第 34 题 试题答案:D 第 35 题 试题答案:D 第 36 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正式发布前应认真听取多方面意见,并经授权人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必须经最高管理者签署发 布。质量手册的正式发布实施即意味着质量手册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式开始实施和运行。 第 37 题 试题答案:D 第 38 题 试题答案:A 第 39 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我国现已基本形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配套的计量行政法规、规章(包括规范性文件)构成的计量法规 体系,因此 A 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第 40 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测量仪器控制的运作包括型式批准、检定、检验其中的一项、二项或三项,而不是缺一不可。 第 41 题 试题答案:ABD 第 42 题 试题答案:ACDE 试题解析: 简单随机样本简称为随机样本。它是在样本满足 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成立的,即随机性,独立性。选项 A 是选项 D 的正确解释,同样选 项 C 是选项 E 的解释。 第 43 题 试题答案:ACDE 第 44 题 试题答案:AD 试题解析: A-B=A-AB=A-AB=A(-B)= 第 45 题 试题答案:BCE 试题解析: 首先求得各水平下数据和分别是:30,10,10,10,数据总和为 60,各水平下数据的均值分别为 6,2,2,2。由 于这里各水平下数据的均值都是整数,从而使离差 很简单,所以求 Se 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计算。首先将离差列成表格 水平 A1 -1 2 1 -2 0 A2 -2 -1 0 1 2 A3 0 -2 1 1 0 A4 1 0 0 0 -1 则 SA 按计算公式计算 ST 按计算公式计算比较麻烦,我们可以利用等式 ST=SA+Se 直接可得结果 88。 第 46 题 试题答案:ABC 第 47 题 试题答案:ABCD 试题解析: 正交表具有正交性,这里是指它有如下两个特点: 每列中每个数字重复次数相同, 将任意两列的同行数字看成一个数对,那么一切可能数对重复次数相同。 第 48 题 试题答案:BCDE 第 49 题 试题答案:ABC 试题解析: DE 属于从正常检验转到放宽检验的规则。 第 50 题 试题答案:AC 第 51 题 试题答案:BD 试题解析: 根据控制图原理的第二种解释可知。 第 52 题 试题答案:ABC 第 53 题 试题答案:BCDE 第 54 题 试题答案:ABE 第 55 题 试题答案:ACDE 第 56 题 试题答案:ABCE 试题解析: 为了对质量信息进行管理,组织应当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 57 题 试题答案:ABDE 第 58 题 试题答案:ABDE 第 59 题 试题答案:ACDE 试题解析: 国家、产业、行业和企业四个层次构成完整的指标体系。 第 60 题 试题答案:ABCE 第 61 题 试题答案:CDE 第 62 题 试题答案:ABCD 试题解析: 产品实现是指产品策划、形成直至交付的全部过程,是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