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卷.doc_第4页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1. 生态幅 :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限与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2.种群:指在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3.食物链: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4. 连接度:一个景观内一种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空间连续性。5.优势种:对群落其他种有很大影响而本身受其他种影响最小的物种称为优势种。6. 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态的营养物质”的观点。7演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8. 生物多样性: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9.多度:表示一个种群在群落中个体数目的多少或丰富程度的指标。10.寄生:指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经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而生存的现象。一、 填空题1、目前我们面临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分别是 、 、 。2、自然环境包括 生物圈 、 、 水圈 、 岩石圈 、 等五大因素。3、种群密度的四个基本参数是 出生率 、 、 迁入 和 。它们被称为初级种群参数。4、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包括:生产者、 、分解者、 。5、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生物生产, 、物质循环 、 。6、种群密度调节的途径有三个,即 种内 、 、 调节 。7、生态因子作用包括哪五个方面光、 、水、 、土壤。8、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 、 、和 三种类型9、生理有效辐射中, 光和 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1、臭氧层的破坏、 温室效应、酸雨。2、自大气圈 、土壤圈 3、死亡率 、 迁出 4、消费者 、非生物环境 。5、生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6、种间 、 食物。7、温度、大气。8、 增长型 、稳定型 、和 衰退型 9、蓝、红三、选择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大豆 b玉米 c冬小麦 d水稻 3、( )在某些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a 光照强度 b 光周期 c 低温 d 昼夜变温4、两个不同物种之间共生,对一方有益,但对另一方无害的关系称为( )。a、寄生 、b、附生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5、我国东部和南部为森林分布区,向西北依次出现草原区和荒漠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哪一个生态因子所致 ( )a 光 b 湿 c 水 d 土壤6、下面哪种资源属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 a化石燃料 b生物资源 c金属矿物 d非金属矿物7、下列做法不是可持续农业的做法的是( )。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8、通常被看作生态系统反馈机制复杂和完善与否的一种结构上的标志( )a、后备力 b、恢复力 c、反馈 d、抵抗力9、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 )。a23个 b56个 c810个 d1214个10、草原弃耕地的恢复属于( ) a 、长期演替 b、快速演替 c 、原生演替 d、旱生演替15 b c c d c 610 b d b b b二、 简答1、生态系统信息流的特点及作用。( 5 分)答: 特点:多样性;复杂性;类型多,贮藏量大。 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廊道的功能有哪些? ( 5分 ) 答: 1)生境 2)传输通道 3)过滤和阻抑作用 4)作为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源或汇3、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7 分)答:1)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2)具有一定的外貌及内部结构3)形成群落环境4)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7)群落的边界特特征4、 什么是温室效应,其形成原因有哪些? ( 5 分)答: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而阻止地表热能耗散,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增高的现象。原因:a、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b、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c、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5.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7分 )答:1)物种多样性减少; 2)系统结构简单化; 3)食物网破裂; 4)能量流动效率低;5)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6)生产力下降;7)系统稳定性降低。6、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有哪些?答:1)人口规模庞大,资源相对短缺2)环境和生态条件变化态势日趋严峻3)不均衡的矛盾凸显4)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压力的增加五、论述题 (15分)1、论述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重金属、二氧化硫等造成的污染;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地面沉降等。资源问题是指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关;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延缓经济增长速度,因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国家必须加大社会福利、救济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以保护老年人的利益。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对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提高全人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利用程度,实现持续发展;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科学技术,用科技力量解决全球生态问题。2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1.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要素的总和。3.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4.生态位:是指物种所占有的物理空间,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对温度,湿度,光照,养分,土壤等环境资源条件的适应或利用范围的综合。5.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6. 食物网:不同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7. 生态平衡:一个地区的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以及相应功能,此种状态即稳定态。8.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9.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称为种群。10.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2、如果土壤中的氮可维持 250kg 的生物产量,钾可维持 350kg 的产量,磷可维持 500kg 的产量,而实际产量只有 250kg ;如果多施 1 倍的氮,产量将停留在 350kg ,因为此时产量为钾所限制。这种现象可以用生态学上的liebig最小因子 定律进行解释。 3、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 增长型 、稳定型 、和 衰退型 三种类型。4、生物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和水平两个方面。5、种群密度的种内调节包括_行为 _调节、 生理 _调节、遗传_ _调节等形式。 6、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_燃料燃烧 _、_工业生产过程 _、 交通运输 _ 7、寂静的春天一书作者是_蕾切尔 _卡逊_,描写的是使用_杀虫剂_所产生的种种危害8、按年龄锥体的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_增长型种群(锥形)_、_稳定型种群(钟形)_、_下降型种群(壶形)_三种。三、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1. 某池塘中蓝藻、硅藻和水草大量繁殖,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有毒物质进入 b. 水温提高 c. 水土流失 d. 过多的氮磷进入2. 引起植物群落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垂直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是( )。a. 温度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风3. 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 )。a. 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b. 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 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 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4. 同种植物的不同群体长期分布和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形成适应各自环境的特征,产生( )。 a. 相同的生态型 b. 相同的生活型 c. 不同的生态型 d. 不同的生活型5.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 ( ) 的浓度增加 a 二氧化碳 b甲烷 c氟氧化合物 d二氧化硫6.下面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是( )。a蜗牛 b细菌 c藻类 d蚯蚓7、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8.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 )。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9、.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ak/2 bk ck/4 dk/310、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1-5 d a a b a 6-10 c b a a c四、简答题 (1、简述生态系统基本功能。 ( 5分 )答: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2、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及其意义。 ( 5分 )答: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空间中去。 意义: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3、 河流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5 分)答 :() 水的流动性是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河流与周围的陆地有联系,而且 河流、溪涧等形成了一个较为开放的生态系统,成为联系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纽带。(3)由于水处于流动状态,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致使河流水体中含有较丰富的氧,因而河流生物对氧的需求也较高。 4、生态工程设计的生态学理论有哪些? ( 7分 )答:1、物种共生原理; 2.生态位原理 3、食物链原理 4 、物种多样性原理 5、物种耐性原理 6、景观生态学原理 7、耗散结构原理 8、限制因子原理9.生态因子综合性原理5、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 ( 6 分)答:整体有用性;空间固定性;用途多样性;持续有用性;共享性;负效应性。6、简述植物修复的类型。 ( 7分 )答:(1)植物提取或植物萃取:植物吸收积累污染物,植物收获后再进行热处理、微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是目前研究最多,而且最有发展前途的方法。(2)植物转化: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并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3)植物固化:植物通过新陈代谢过程降解环境污染物。(4)植物辅助生物修复:植物及其相关的微生物区系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物质。主要用于有机污染物的治理。(5)根际过滤:指将特定的植物(超积累植物)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中,利用植物巨大的根系和表面积过滤、吸收、富集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将植物收获后,进行妥善的处理。、 五、论述题 (15分)1、试述光的生态作用。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1)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是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此外,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2)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很多植物叶子会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呈现出日变化和年周期变化。植物种间对光强表现出适应性差异,可分为阳地种和阴地种。动物的活动行为与光照强度有密切关系,在器官的形态上产生了遗传的适应性变化。(3)日照长度的变化使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律;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大多数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2论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答:(1)有机质的合成与生产、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2)调节气候;(3)营养物质储存与循环;(4)土壤肥力的更新与维持;(5)环境净化与有害有毒物质的降解;(6)植物花粉的传播与种子的扩散;(7)有害生物的控制以及减轻自然灾害等。(3)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1. 生态圈: 生态圈是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2、环境生态学: 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3.主导因子: 在诸多环境因子中往往会有一个或两个因子,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被称为主导因子。4.偏利共生: 两个物种生活在一起,対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也无害的共生现象叫偏利共生。5.生态型: 指同一个种为了在不同环境中生长,其所适应环境分化出来的性质,在遗传中固定下来而产生的类型称为生态型。6.初级生产量: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这是生态系统中第一次能量固定,所以又称为初级生产量。7.受损生态系统: 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故障,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8.生态系统服务: 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控制活动提供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9. 优势种: 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10. 生态因子: 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 食物链主要有牧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寄生食物链。2、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数量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遗传特征三方面。3、物质循环可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三大类型。4.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四大类。5、按起源可将斑块分为四类: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余斑块、引入斑块。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化学、行为和营养等四大类。、由裸岩地衣草本灌木乔木的群路演替过程称为自养演替。三、选择题1、 根据生态因子的特点,可将其分为气候类、土壤类和( )a、生物类 b、地形类 c 、限制类 d、非生物类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3、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t0)中,t0为( )。a平均温度 b发育的时间 c生物学零度 d天数4、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 )。 a 气候顶极 b 偏途顶极 c 土壤顶极 d地形顶极 5、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6、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 ( ) 的浓度增加 a 二氧化碳 b甲烷 c氟氧化合物 d二氧化硫7、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 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 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8、群落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见标志是( )。 a 群落外貌 b 群落水平结构 c 生态位 d 群落垂直结构9、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10、动物在低温环境中降低身体终端的温度,这种适应是( )。 a生理适应 b行为适应 c形态适应 d对高温的适应 15 a c c a d 610 a a a d a四、简答题 、生物产生集群的原因有哪些?( 6分)答:对栖息地的食物、光照、温度、水等环境因子的共同需要;对昼夜天气或季节气候的共同反应;繁殖的结果;被动运送的结果;由于个体之间社会吸引力相互吸引的结果。 、生物群落演替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 6分 )答:)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外界环境条件关系的改变;)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固氮作用的途径有哪些? ( 6分 )答:一是通过闪电、宇宙射线、陨石、火山爆发活动的高能固氮,其结果形成氨或硝酸盐,随着降水到达地球表面。二是工业固氮,即通过工业合成的方法将大气中的氮转变成氨和硝酸盐供植物利用。三是生物固氮,固氮的微生物包括营自由生活的自生固氮菌、共生在豆科植物及其他一些植物的根瘤菌和蓝细菌。、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 ( 5分 )答:、物种繁多、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系统的稳定性高;、生产力高、现存量大,对环境影响大。5、人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方式有哪些? ( 5分 )答;1、对森林和草原植被的砍伐与开垦;2、污染; 3、采集; 4、采樵; 5、狩猎和捕捞; 6、廊道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 7分 ) 答:结构特征:弯曲度、连通性、宽度等; 功能:1、生境;2、传输通道;3、过滤和阻抑作用;4、作为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源或汇。五、论述题 (15分)1、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试述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陆生植物又可分为湿生植物、旱生植物和中生植物3种类型。(1)湿生植物还可分为阴性湿生植物和阳性湿生植物两个亚类。阴性湿生植物根系不发达,叶片极薄,海绵组织发达,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不发达,防止蒸腾、调节水分平衡的能力差。阳性湿生植物一方面叶片有角质层等防止蒸腾的各种适应,另一方面为适应潮湿土壤而根系不发达,没有根毛,根部有通气组织和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以保证根部取得氧气。(2)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一方面是增加水分摄取,如发达的根系;另一方面是减少水分丢失:如植物叶面积很小,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等。有的旱生植物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还有一类植物是从生理上去适应。(3)中生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介于旱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之间,具有一套完整的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和功能。 (4)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1、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过生物群体意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一切要素的总和。2、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3、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4、种群:指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5、生态位: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6、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的因子就是限制因子。7、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的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8、结构:即指空间单元的特殊配置,通常与空间结构或斑块结构同义。9、廊道:指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相对呈狭长形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10、连接度:一个景观内一种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空间连续性 二、填空。1、生物多样性就是 和 。2、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表现在 、 和 三个方面。3、环境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 、非等价性、 、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等基本特征。4、种群的基本特征表现在: 、 、 。5、种间关系包括: 、 、 。6、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7、基质的判定: 、 、 三个标准结合8、生态修复的原则: 、 、最小风险原则与效益最大原则。1、生物类群层次结构 、 功能的多样性。2、形态 、 生理 、行为3、综合性、阶段性4、数量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遗传特征。5、种间竞争、捕食、寄生与共生。6、食物链、食物网。7、相对面积、连通性、控制程度8、地域性原则、生态学与系统学原则三、选择题。1环境生态学诞生的标志是()a、寂静的春天问世 b、只有一个地球问世c、人口炸弹问世 d、增长的极限问世2、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3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速率最高的是( )。a温带森林 b热带森林 c草地 d北方针叶林4生态系统必的基本成分是( )a、 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b、 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 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消费者、分解者 5在生态系统能流过程中,能量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转化效率大致是()a 10-15% b 20-35% c 5- 30% d、30%40%6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 )。 a改善环境 b消灭竞争者 c增加总生产量 d增加净生产量 7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 ) a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b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c 生物生产、物质循环、信息传递d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8蜜蜂发现蜜源时,跳舞是通过哪种信息类型传递() a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 c化学信息 d营养信息9干扰的特征包括( )。a作用频率、干扰强度、作用时间 b干扰范围、干扰强度、作用时间c干扰范围、作用频率、干扰强度、作用时间 d干扰范围、作用频率、干扰强度10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物种多样性减少 b系统结构简单化c食物网破裂 d生产力上升15 a d b b c 610 d b a c d四、简答题1.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 5分 )答:(1)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2、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包括哪些类型? ( 7分 )答:(1)季节消长 (2)不规则波动 (3)周期性波动 (4)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5)种群平衡 (6)种群的衰落与灭亡 (7)生态入侵 3.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 5分 )答:(1)信息与信息量。(2)信息及其传递。(3)行为信息及其传递。(4)营养信息及其传递。4.地球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类型? ( 7分 )答:(1)森林生态系统。(2)湖泊生态系统。(3)草地生态系统。(4)海洋生态系统。(5)河流生态系统。(6)湿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7分 )答:(1)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2)生物多样性的生产与维护。(3)调节气候。(4)减缓灾害。(5)维持土壤功能。(6)传粉播种。(7)控制有害生物。(8)净化环境。(9)感官、心理和神经益处。(10)精神文化的源泉。6、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 4分 ) (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 (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 (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五、论述题1、论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答:(1)稳态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例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一种平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为止。(2)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反馈的实例不多,下面我们举出一个加以说明: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反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它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将起主要作用。 5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1. 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2. 生态位:种群在时空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3. 生物群落:在特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地域和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4. 边缘效应:在生态过渡带中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有增多的趋势,在群落边缘的生物个体因得到更多的光照等资源而生长特别旺盛或因生境异质性的提高而使物种数量增加的现象。5. 受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6. 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态的营养物质”的观点。7. 环境因子: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环境基本成分。8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9.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10. 环境:某一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因素的总体。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 概括起来,环境问题包括 和 两大类型 。2、 目前我们面临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分是 、 、 。3. 环境生态学的启蒙之著和学科诞生的标志 的问世 。 4. 组成自然环境的四大要素为: 、 、 、 。5. 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是: 、 、 、 。6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7. 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分为3种类型,其中 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8. 种群的内分布型或格局表现为三种类型 、 、 。1.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2. 臭氧层的破坏 温室效应 酸雨3.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4. 生物卷圈 大气圈 水圈 土壤岩石圈5.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环境6. 单向流动 逐级消耗7. 集群8. 寂静的春天 三、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 1在环境资源受限制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通常呈() a 逻辑斯蒂增长 b j型指数增长 c直线增长 d s型增长2.高斯(g.f.gause)竞争排除原理( ) 两个物种的生态习性越相似,种间的竞争就越激烈。 两个物种的生态习性越相似,种间的竞争就越小。两个物种的生态习性相差越大,种间的竞争就越激烈。两个物种的生态习性相差越大,种间的竞争就越小。下列几组气体中,每一组分都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氟氯碳、甲烷、氮气b二氧化碳、氟氯碳、甲烷c氧气、甲烷、二氧化硫 d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个营业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 能量越来越少 b. 能量越来越多 c. 能量没有变化 d. 因生态系统不同而变化不同. 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演替速度越来越快 b. 初始慢中间快末期停止c. 演替越来越慢 d. 不随时间变化臭氧层破坏属于()a. 地区性环境问题 b. 全球性环境问题 c. 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 d. 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天鹅结伴同游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类型a.物理信息b.营养信息c.化学信息d. 行为信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绝对出生率 b. 专有出生率 c. 最大出生率 d. 生态出生率.按椎体形状,下列不属于年龄椎体基本类型的是()混合型种群增长性种群稳定型种群下降型种群.下列下列属于偏利共生的是() 地衣附在其他植物的树皮上 鲸背上的腔肠动物 固氮菌和豆科植物 列当属和菟丝子属 1. 2. 3. 4. 5. 6. 7. 8. 9. 10 . 四、问答题 (本大题共 小题,共35分)1、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 ( 6分)人为干扰下的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 各类生态系统功能及其保护的措施和技术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2、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 ( 7 分)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具有一定的外貌及内部结构。形成群落环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征。、 水分的生理作用。 ( 4分)答:水分的生理作用有: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4、 简述食物链的三种基本类型 。 ( 7 分)根据食物链能量流动的起点和生物成员取食方式的差异,食物链可分成三种:捕食食物链或牧食食物链。从活体绿色植物 草食动物 一级肉食动物 二级肉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 (3分)腐食食物链或碎食食物链。从死的动植物残体开始,食物链上的生物以微生物和小型动物为主。 (2分)寄生食物链。以活的生物有机体为营养源,取食者以寄生方式而生存的食物链。(2分)5、 简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 ( 6 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有:整体有用性。空间固定性。用途多样性。持续有用性。共享性。(负效益性。(各点有简单解释,没有的给3-5分)6、 生物群落演体的制约因素。 ( 5 分)生物群落演替的制约因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五、论述题 (15分)(注:本大题控制在1-2小题为宜)比较水、陆两类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及主要修复方法。答:1、森林生态系统受损的自然原因包括:病虫害,干旱,洪涝,风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为原因包括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大面积砍伐林地种植作物;采伐木材;矿山的开采等修复方法:物种框架法,最大多样性法 2、草地生态系统受损的自然原因包括:春季干旱,夏季少雨,冬季严寒,自然灾害频繁等;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垦殖和污染以及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地下水水位的变化等修复方法:改进现存草地,实施围栏养护或轮牧;重建人工草地;实施合理的牲畜养殖措施 3、河流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农业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损害修复方法:改进的标准河流断面设计法;浅滩和深潭河流结构的构建;构建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多孔隙河岸 4、湖泊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包括:环境污染;水利建设;过度放养;湖泊的富营养化;外来种的侵入等修复方法:严禁围湖造田,有效实施退田还湖政策;营造林地,提高湖泊周围及整个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减少面源污染的危害,增强涵养水分的能力;加大人为调控湖泊水位的力度,尽量防止水位频繁和剧烈变化,维持湖泊的最低水位,防止湖泊的干枯;对于已有大量淤积的湖泊,采取清淤的措施,实现既可恢复水体空间,又能使水质得以更换的目的 5、海岸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包括:海岸侵蚀;海岸湿地被围垦及占用;过度捕捞;污染等修复方法:防治水体污染;控制生态破坏;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